好一个“温故而知新”
——《桃花心木》一课教学启示录

2016-03-01 07:27深圳市宝安区新安翻身小学谢海波
新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篇文章王老师成语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翻身小学谢海波

好一个“温故而知新”
——《桃花心木》一课教学启示录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翻身小学谢海波

第一次教《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感觉困难重重,找不到教学的突破口;后来外出学习,聆听专家的课堂讲授,柳暗花明,感受良多,然而再上这堂课却又是烟雨朦胧;最后听闻大师指点,拨云见日,获益匪浅,于是又上这篇课文,最终是得心应手,水到渠成。激动之余,将这堂课中获得的启示一一表述如下,一吐为快。

一、自我剖析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给自己的失败找理由的人,对于《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每次上不好这篇课文,我始终觉得不是我驾驭不了它,而是它实在不好讲解。理由有很多:其一,本文所蕴含的哲理过于深奥。作者林清玄是佛教的虔诚者,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这其中的“不确定”就是指佛学中的“世事无常”,此等禅宗哲理,大人尚且难以领悟其中的奥妙,更何况是要让小学生去理解它的内涵,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其二,本文授课所需时间过于冗长。因为课文篇幅较长,要想讲透文章内容所需课时也比较多,如果是公开课,一个课时之内想要完成任务就更是远远不够;其三,其他诸如课文知识点如何取舍的问题及作者写作缘由的问题也都是需要应对的难点。

二、学习归来

光这三点就很有难度,更不必说对它进行深层次的品读,甚至有些难点也只有在灯火阑珊之处才能寻觅到它的美。众人皆知这篇文章因为文质尤美,内涵深远,耐人寻味,而被大家称颂。然而,最初我反复诵读此文,一直都是把它当作励志的范文,却不曾想它还有另一番味道,那就是感动。一次外出学习,偶然的机会现场聆听林清玄对这篇文章的解读,原来大师幼时家境贫寒,他的父亲当年就是专门种植桃花心木的人,后来父亲去世,为了纪念他老人家,大师家中的家具几乎全是用桃花心木的材质,如此孝子之心可见一斑,真是让人敬佩不已!当时现场掌声不断,这是可想而知的事,自解也是最热烈的一次!

其实早在大师讲话之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就以《桃花心木》为课题上了示范课。上课伊始,王老师就带领学生直奔主题,让学生先思考作者写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以此为向导,抓住重点段落、重点词语展开教学。当学生抓住这个段落后,王老师便带领学生穷追不舍,通过删减——提炼——填空——朗读的方法对这个中心段反复进行强化。如此融会贯通,浑然一体,不知不觉间,课文中心主旨已是烂熟于学生心中。接下来王老师又留给学生充分的质疑空间,在他的启发引领下,学生的疑问既有价值,又与全文的重点及前文的学习环环相扣。如:“为什么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为什么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为什么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才能努力成长?”……学生的这些疑问都与“不确定”有关。老师在梳理学生的这些问题时,强调只要理解了“不确定”这个问题,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于是,再次回到课文,王老师让学生到文中寻找相关的语句,把那些能帮助读者读懂“不确定”性的语句勾画出来。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老师整合了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深切感悟“不确定”的内涵。“不确定”指时间的不确定、浇水量的不确定……王老师以作者的感情(奇怪——越来越奇怪——更奇怪)为线索,同时不断联系重点段落,让学生反复朗读(引读三遍),在文中理解这个“不确定”。

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时候,王老师让学生列举自己生活中“不确定”的一些事情,然后再将“不确定”的生活内涵拓宽加深,一下又掀起了课题教学的又一高潮:从林清玄佩服的三个人的命运讲开去,理解“不确定”。不确定有时意味着可怜;有时意味着艰难;有时意味着痛苦……王老师又将这个不确定性与佛禅联系起来讲给学生听,将“不确定”进行了巧妙地转化,那就是佛语所说的“无常”!课文末了,听着佛家诵唱的歌曲《醒来》,联系此文,回味此课,皆是大师之笔。清新别致,意味深远,耐人寻味。

回校后,我一直对王老师的课念念不忘,于是就在自己的班级进行了翻唱。结果一个课时下来根本完成不了什么任务,第二天的补救又已是昨日黄花,不尽人意,不能达到自已的预期效果,更不要说比媲美特级教师的风采。于是我把这些原因归结于自已功底太浅,学生基础太弱,文本难度太大,如此草草做结。

三、大师引路

事隔一年多,学校特聘全国名师石景章老师到校听课,指导教学。当天听的竟是《桃花心木》,我真偑服两位老师的勇气,胆敢拿这篇文章进行同课异构,但是后来才发现尽管两位老师设计课堂的思路有所差异,却都带有王崧舟老师课堂的身影。

石老师给这两堂课评讲完毕,老师们意犹未尽,打破沙锅问到底,追问石老师是如何处理这篇文章的。石老师不假思索,建议大家把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定为掌握“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这一目标一出,全场愕然,这篇文章与温故知新有何联系呢?

带着大家的疑惑,石老师分析道:在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们学过一篇名为《落花生》的文章,这篇文章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借物喻人”,抓住这一特点,通过复习这篇文章,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在学习《桃花心木》时探索新的发现,最终获得新知识,这就是温故知新。作为老师,这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对《桃花心木》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解决新的问题。

具体安排可以有五步。第一步,板书成语“温故而知新”,向学生提问是否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解释成语,让学生明确成语的意思。第二步,引入课题,暂且放下成语,继续向学生提问:五年级上册学过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叫《落花生》,谁能分析一下这篇文章是怎么样“托物”和“言志”的?通过简单复习,让学生调动起已有知识,明确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第三步,温故而知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课文。《落花生》是通过介绍物体的特征来阐释道理,而这篇文章是通过对种桃花心木之人的行为动作感到奇怪而悟出的道理,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引出桃花心木的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之人种树的奇怪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

第四步,再次温故而知新,让学生把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当作“故”,提示学生思考第4课《顶碗少年》,看看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学生很快就能明白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英俊的少年三次扣人心弦的表演,面对失败,顶碗少年在白发老者的鼓励下选择了坚持,终于获得了成功的故事。这篇文章写作的方法就是“借事明理”。

第五步,小结。通过对整个课堂学习的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个有心人,积累知识,运用知识,不断收获,真正学会温故而知新。

四、学习启示

通过石老师的指引,我再次回到课堂,找到一个班级重上这一课。师生学来,竟是如此充实而又愉悦,启示之下,大门开启。

1.新颖巧妙。如此难度的课文竟能出人意料地引用一个经典的成语“温故而知新”,巧妙设计学习目标;巧妙贯穿整个课堂;巧妙迁移新旧知识。石老师的这一设计给我们的思考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板,也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真是好一个“温故而知新”啊!

2.简单易学。从学者而言,孩子们对这种学习目标会产生新鲜好奇之感,而且学习目标单一而又集中,他们易于接受,缺少压力。于是就在这种新奇而又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间,能把之前所学的知识加以调动,以此解决新的问题。对于这种方法的学习,在最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巩固,让孩子们感觉既充实又简单易学。

3.路在远方。如果学习目标仅仅是为了解读课文,如果遇到难懂的文章,作为教者,要么就是把重点和盘托出,直接强加给学生;要么就得教者有足够的“能耐”去提示引导学生,助其看懂。然而无论是前者抑或是后者,知识很难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真正生成,最终的结果是“时过境迁”便很容易忘记,别说学生,作为当时听课的我,当初饶有兴趣,回校后就已经忘掉了七七八八,复制课堂时已是意兴阑珊。此外在老师指引下读懂的文章仅限于此,遇到同样困难的文章还得求助于老师。出现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是因为教者没有把学习方法或者技能作为课堂上孩子们的学习目标所导致。真正的教是为了不教,要达到这个目标,只有在课堂中授予学生方法,让他们加以掌握,才能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能够学以致用,甚至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如此才能把路走得更远,石老师的这一设计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真是好一个“温故而知新”啊!

猜你喜欢
篇文章王老师成语
奇妙的旅行
有趣的动物
我喜欢的一堂课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拼成语
猜成语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