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金仓湖小学 周莹
基于体验发现,重构农村小学现代诗教学模式
□江苏省太仓市金仓湖小学 周莹
诗歌,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任何时候都与教育同在。现代儿童诗歌,语言通俗、形式自由、充满童真童趣,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的特点。而农村孩子的生活贴近自然,能与诗歌产生共鸣,因此试着在体验发现中,让诗性、诗心、诗情、诗意、诗兴潜藏在每个孩子的心中。现代诗歌需要我们去研究、挖掘、弘扬。因此,基于农村孩子的需求,重组现代诗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农村小学 现代诗 教学方式
1.现代诗的特点。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她能陶冶人的性情,启迪人的智慧,培养人的审美能力。这不仅是指古体诗歌,也指现代诗歌。
2.农村学生对现代诗的学习情况。中国是诗歌的王国,无论家长还是教师都很重视古诗文的教学,但是大家对现代诗的教学比较忽略,认为现代诗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只要让学生读通会背就可以了,因此对现代诗的阅读要求不高。而现代诗,恰恰是学生能够加以模仿和创作的文学体裁。虽然农村学生,他们的生活贴近自然,但不会去捕捉生活中的素材。由于平时接触的现代诗较少,对诗歌非常陌生,即使有了一定的写作题材,也不会想到要用诗的形式来体现,因此,农村孩子中几乎没有现代诗的创作。
3.农村小学现代诗教学存在的问题。现在的农村小学,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对偏低,他们自身就不了解现代诗,就更忽视让学生读现代诗。在我们的教材中,入选的现代诗也非常少,作为教师也只是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农村小学现代诗教学存在:重记忆,轻感悟;重阅读,轻创作;重课内,轻课外等问题。
1.课内外结合共同研读,激发兴趣。由于农村孩子的阅读基础较差,积累较少,为激发学生阅读现代诗的兴趣,作为教师的我,坚持每天与学生共读一首诗,丰厚学生的诗歌积累。让学生体验读诗的快乐,从而激发阅读现代诗的兴趣。
2.选材融入生活,激发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季节特点、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等,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经典名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秋季时,我选择了一组秋天的诗《秋天的信》、《丰收的童谣》进行教学,诗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我们农村的孩子走出教室,就能感受到诗中的意境。
3.诵读赏析积累,获得感悟。现代诗优美的语言,除了词语的锤炼要准确恰当外,诗的声音节奏更应具有音乐性,即诗的音韵要有美感效应。美学专家朱光潜先生说:“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学意义反在其次。文学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比如,启蒙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叶老的名诗《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里面大量使用叠词,如果能指导学生在叠词处加以强调和停顿,并注意朗读的音调和速度,就能帮助学生找到诗歌内在的韵律,在朗读中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现代诗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帮助学生以点带面,理清诗歌的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乡下孩子》一课,诗歌反映农村孩子的童年生活。在这首小诗里,“捉”“含”“挖”“逮”等动词用得十分精准,准确描绘了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在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带着动作来朗读,并让他们谈谈对这些动词的体会。
学习诗歌,用这种读读、唱唱、动动的形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诗歌中所描写的生活表现出来,孩子品读起来特别的感兴趣,感悟颇深。
4.学习仿写诗歌,掌握技能。诗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诗。现代诗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但是,有些老师的教学却脱离了这一要领,只是让学生机械地从形式上去模仿,或按老师的思路写,没有达到发展创造思维的目的。
在学习了教材中的诗歌之后,我都会启发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有时补充一小节,有时模仿几句话,有时进行创作。如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乡下孩子》一课,孩子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自己平时还会做些什么。我设计了这样的写话练习:采一束野花,____________________。拾一把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割一篮青草,____________________。捉几只蚂蚱,____________________。让孩子以这样的句式来进行创作,当孩子能够用语言来表现他们的观察和体验时,他的语言是极具个性,是浑然天成的。他们诗中大量的句子都是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浅近且富有童趣,生动却不失哲理,这种语言活动是极具生长力量的。
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选择本组学生喜欢的一个主题(结合民族风情、季节、时令、美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考查学生的自主合作、质疑、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秋天的诗》一课时,教师根据诗歌的特点,在学的同时,教者适当地导入一些相关的资料,丰厚学生的学识。我引入了双凤当地文化,让学生根据《丰收的童谣》创作一首《秋天的福地》;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收集双凤美食、龙狮文化、踩高跷等图片资料,了解双凤的福地文化,走进双凤,诗写双凤。孩子有了丰厚的资料积累,才有创作题材。通过小组收集资料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并提高了收集资料的能力,学生了解到了原来还能把当地的特色写成诗歌的方法,知道了诗歌的素材就在我们的身边。
其次,让学生独自进行创作诗歌,根据《丰收的童谣》一诗的结构特点,结合小组内所收集到的所有材料,选取适合自己的材料,尝试着进行创作。
最后,将自己创作的诗歌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修改。当学生将自己的诗歌在小组内朗读时,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对其提出修改意见。
这样层层递进,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特别是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对他人的小诗进行合理的评价,还能修改自己的小诗。在自己的诗得到其他同学的肯定和赞扬时,孩子深深地体验到了写诗的快乐。
雪莱认为:“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诗是一种创造,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想象,诗的想象更丰富,更新颖,如果我们有意。”开展为身边的人或事写诗的活动,考查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画面、发挥想象、组合的能力,又可考查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在诗歌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以身边的事物为题进行创作,让学生捕捉它的特点,并摄取与之能形成关联的场景,进行描写。有时,我让孩子们随时抓住自己最真实的最想表达的心情用诗歌的形式写下来。在我的提示和启发下,就有了一首首心意小诗。
总之,小学现代诗教学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对待,只有在文化和诗歌的传承中,才能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使我们正处于花季的儿童、少年在倾听诗歌中与传统对话,与未来交流。正如托尔斯泰所言,诗人是举着心灵的火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那么,就让我们的教师举起诗歌这盏照亮灵魂的火炬,给我们的孩子以人文的关怀和美学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