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真意切品散文

2016-03-01 04:09张欣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北平散文母亲

张欣芳

(山东省东营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东营 257091)



情真意切品散文

张欣芳

(山东省东营中等专业学校山东东营257091)

以前散文的教学往往都注重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内容的分析上,将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文章解读成冷冰冰的文字,忽视了其中最重要的“情”字。笔者认为散文鉴赏应重在品读其中的情感,一品要进得去,要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二品要出得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能从作者的感悟中产生共鸣;三品要融会贯通,通过作者的情,联系自己的生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升华自己的人生体验,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散文 情真意切 品读 作者 读者

我喜欢散文,也喜欢写散文,更喜欢品读名家的散文。读这些大家的散文就如同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对话,能够感受到他们精彩纷呈的内心世界,并让我能够透过文字触摸到他们的灵魂,走近他们的世界。可在教授这些名家散文时,却常常听到学生的抱怨,他们觉得这些散文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读不懂也不感兴趣。那怎么样才能让学生不再抵触散文,并逐渐的爱上散文呢?

其实,散文是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文学体裁,散文最大的魅力,套用一句歌词来说,那就是“我的情也真,我的爱也真”。正因为情真意切,是个人最真实的情感流露,散文才会打动我们。文贵乎情,有至情方能为至文,古今中外感人至深的名家名篇,没有哪一篇是靠华丽的文字取胜的。

但是许多老师在教授散文时,没有抓住散文的特点从“情”字入手,而是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字句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上了,甚至,我们用自己数学公式般的理性用1234来分析作者的情感,一篇好散文就在这种肢解中美感尽失。记得前不久读过一篇林夕的《作家的尴尬》,文中记叙了这样一件事,女儿的学校考试考了林夕的一篇文章《妈妈的存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是这样的:阅读《母亲的存折》,分析这段话:母亲拿出一个小绸布包,深深地看了一会儿,慢慢抬起头,缓缓地道。作者在这段话中,连续用了3个叠词:深深、慢慢、缓缓,作者是什么意图?”女儿回家向作家要标准答案,作家想了想说:我写这篇文章时,根本没想到要用3个叠词,我也是现在才发现自己用了3个叠词,我这样做是什么意图?我想,是为了强调母亲此时的情感状态吧!”

可惜,第二天,作业交上去,女儿只得了一半分,因为还有一个意图——为了增加形式上的美感,没有回答。

作者最后无可奈何的笑了,反思说:我是作者,我最清楚,很多文章都是有感而发,是一个非理性的过程,但是,由于我们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学校只注重知识、智能——理性能力的开发,而忽视人文、艺术——感性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越来越像数学,僵化,教条,长此以往,学生的分数提高了,学校的升学率也提高了,但是我们的孩子却失去了感受世界、感受美的人文情怀,这样的代价未免太大了。

作家的感慨恐怕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无奈吧,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纯理性分析的现状,在品读散文时多调动自己的感性思维,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既然作者重在抒情,那我们品读时也做到情真意切。

散文是靠品的,如香茗,如美酒,小口啜吸,细细品咂,才会明白其醇厚悠长之至味。“品”字有三口,可能就是要求我们多读多思吧。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要想真正读懂现代散文,也要多读,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我认为每一篇好的散文,都值得我们一品再品。

一品散文,我们要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生活,用作者的眼光去读文章。要做到这一点当然要理解作者写作之时的处境、心情、生活经历。这就需要老师课前做好准备工作,查阅大量资料,课前当做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当学生了解了这些背景之后,再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才会有效果。同时读散文切忌隔岸观花,游离于文本之外。一定要有这样的信念:我就是作者本人,这些事情就发生在我身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作者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信息和美!比如《想北平》中老舍将北平比作自己的母亲,我们咋一看没有什么特别的,我们也爱将自己的故乡比作母亲,但是老舍特别爱自己的母亲,他三岁失怙,是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他与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感情自然深厚。所以,作者将北平比作母亲,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眷恋和牵挂。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些,我们就不能体会作者对北平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爱,老舍先生表现的是“我”和北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融于一体,密不可分。这就超出了一般的客观描写,他不仅要告诉读者北京是个什么样子,而且还要人们分享他对北京的爱,他不是在“写”北京,而是在“想”北京。战乱之中,古城危危,作者在济南,夜不能寐,辗转反侧,期间,多少牵挂,多少思念,与儿女牵挂在病中的父母一般无二,种种情感都蕴含在这些文字里了。你若不了解这些,不感同身受,怎会从中读出那种至爱来,怎会从字里行间看见一个眺望北平的身影来。

二品散文,我们还要能走出来,跳出作者的圈子,融入自己的感情。人类的情感都是共通的,文章打动我们的之处,定是我们有共鸣之时。若无共鸣,便只是袖手旁观,自然读不出文章的好来。学生之所以不喜欢散文,便是没有找到共鸣,无法产生情感的共振。这个时候,老师的作用便凸显出来了,一定要带领学生穿花拂柳,去那曲径通幽处,寻出情感的共鸣点。我在教《想北平》时,特意注意了这一点,效果还是非常好的。比如“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大爱无言,这一段我感触颇深,而学生却并不觉得好,于是,我便给学生讲我上大学的时候,每次放假回家,一路上心潮澎湃,想着见了母亲要怎样怎样,我一定要紧紧抱着母亲,大声跟母亲说我想她,非常想她。可是,真的见了母亲,站在门口,只是彼此笑着,并没有过激的行动,我说一句“我回来啦“,妈回一句“哦”,顺手接过我的行李,仅此而已。可是那爱明明就流淌在我们的身边,将我们团团围住。稍一启发,学生就明白,对呀,我也有这样的感受,于是,他们就活跃起来,一一讲述自己的经历。如此一来,不但很好的理解了作者的情感,也提升了自己的感受,一举两得!

三品散文,我们要善于融会贯通,升华体会。阅读散文的最初,是读出一个作者来,再从作者的文字里情感里找出一个我来,最后要做的就应该是打碎你和我,重塑你和我,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者找到了知音,读者得到了共鸣,作者的灵魂与读者的灵魂重合,读者从文章中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和人生中的哲理,情

感和修养都得到了升华,这才是最好的读,最真切的读,最动情的读!比如《想北平》,作者抒写了对这座文化古城的深情眷恋,一处景便渗出刻骨铭心的一缕情,他想“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老舍通过这篇小文,让后世的读者触摸到了作者那颗拳拳赤子之心,也通过作者的心,勾起了读者相同的情感,并且因了作者的指引,读者内心深处那种隐藏的情感被调动起来,达到了更高的高度。读到最好,我们已经很难分清那是作者的情感那是自己的情感了!而散文赏析至此,学生方才品味到散文之美,散文之真!

三品散文,让鉴赏散文的过程成为一次情真意切的旅行。作者写的情真意切,老师教的情真意切,学生体悟的情真意切,只有这样,才能期望学生创作时情真意切!

猜你喜欢
北平散文母亲
北平的秋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十路大军进北平
十路大军进北平
想北平
给母亲的信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