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芦墟初中 高艳芬
教学需要还是学生需要?
——对《文化习俗多姿多彩》教学案设计的再思考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芦墟初中高艳芬
笔者按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精心设计了《文化习俗多姿多彩》一课的教学案。该案由四个环节组成:(1)猜一猜——出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习俗图片,让学生猜;(2)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我国有名的习俗和本地习俗;(3)演一演——让学生上台表演东西方处理事情上的不同;(4)议一议——组织学生讨论习俗差异产生的原因。在本校上了该课,效果很好。
后来在区“七校共同体”教研活动时,借同里中学初一(3)班上了该课。上课之前,我只是简单询问了该班任课老师学生的基本情况,时间上也不允许和孩子们有所沟通,所以就没有调整原来的教学案。果然,在第三环节表演部分,几近冷场——没有一个学生愿意上来表演……
课后,我对照教学案进行了反思,一些问题始终难以让我释怀:为什么学生不肯上台表演?我的设计和学生需要之间有多少距离?该如何建立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
教师需要了解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在三个方面。(1)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和特长;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了解自己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了解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能力;了解自己的表达和反思能力;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2)教材。了解教材在学段中的地位;了解教材的背景和相关材料;了解教材的结构和编排特点;了解同年级其他教材及授课进程;了解同行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方式方法;了解训练习题的科学性和难易度;了解教材在学生未来生活中的作用。(3)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爱好;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了解学生过去的成功和失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教育;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水平;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书写能力;了解学生的同伴和交往能力;了解学生的理想和计划;了解学生的消费和理财能力;了解学生自己的评价和反思能力。
如果在借班上课前,提前做好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工作,和任课教师详细咨询好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并及时根据反馈做好学情分析,那么,在授课前就可以对原有教学案进行合适的调整,也许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我们的教学设计要为班级的全体学生服务,尤其要照顾到所谓的“学困生”,这就需要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但在基础、个性差异很大的班级,既要做好教学案设计,又能照顾到全体学生是多么的难啊。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
首先,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的体验,我以为还是要更多更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做好教学案设计调整的基础环节。而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课堂预习去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真正体现人性的地方就是设计“对话”,从中我们才能做到真正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我们在预习中预设的问题既要“从文本中来”,又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相结合,这绝不是对文本的简单解读。
假设我在借班上课时,教学案的设计多添一个环节:预一预——展示自己所了解的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民俗风情及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并加以举例说明,课堂效果可能就截然不同。预习环节的这一设计并没有按照课本知识按部就班地提问,而是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托提出预问,这样就可以从学生预习的情况了解他们已有的认知,从而也为后续教学环节的适当调适做好针对性的准备。
其次,教学资源就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来说是极其丰富的,我们的选择依据什么?文本要求?学生爱好?教师的喜好?还是把教师和学生都当作资源?由此,选择又充满了很多的设计变数和不同的效果。要实现“教学设计为学生服务”,在选择教学资源时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又要更多地依托学生的认知和喜好,还不能忽略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对教学的把握能力等。
课堂设计应该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包括感情的交流和沟通、个性的尊重、文化的认同、记忆基础、生活经验等综合因素的协同和交流,实现其一致性,才会使整个教学设计更加人性化、社会化。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需求的可创造性。(1)学生需要具有多样性、发展性和层次性等特点。这一群体会随社会进步而变化,会受教师的教法而影响。(2)学生的一些需要实际存在,但却被我们忽视,这方面往往是因为我们很少考虑这样的需求存在,也不去进行调查分析,而一味地坚信自己的想法所致。(3)连学生自己也不清楚是否存在的需要。因此,我们也许该花更多的时间在观察、分析学生的需要上。
其次,我们应该懂得如何创造需要,即发现、创造、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事实上,学生需要的被满足就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价值所在。创造需要也会使国家意志在课堂上体现出来。
最后,对学生不合理需要的适当处置是教师的责任。我们认为的不合理也许在学生而言天经地义的,如有些学生上课喜欢讲话,他们认为是表达的方式之一,且乐此不疲。我们还是要对这些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置。
对学生需要的深入把握,将有助于我们融洽和学生的关系,找到教学设计的依据,最重要的是,真正让我们从关心自己向关心学生的内心转移——虽然只是跨出一小步,但思想的跨越就是很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