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杰
(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七三一台)
数字卫星广播传输系统的同步与信道编码技术
王少杰
(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七三一台)
摘 要:在世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同步传输技术与信道编码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数字卫星产业不断向前发展。本文基于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两方面浅谈数字卫星广播的同步传输与信道编码技术。
关键词:发展现状;未来前景;数字卫星广播;同步传输;信道编码
数字卫星广播主要是利用卫星广播的覆盖网或其他的独立数字广播通道完成信息的同步传输过程。目前,比较典型的数字卫星传输系统是欧洲的DVB-S以及SDTV,接下来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同步传输系统。
1.1 DVB-S标准
DVB-S标准的主要业务是处于11 GHz频段的广播卫星业务(BSS)和固定卫星业务(FSS),从而达到为民众提供多样化的广播服务的目的。但是,卫星广播的传输效果非常容易受到功率限制,因此,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必须增强信息的抗干扰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技术人员往往会对所要传输的信号实行多重编码,比如:外码为RS码,内码采用卷积收缩码,而调制在一般情况下则采用抗干扰能力比较强的QPSK。
1.2 SDTV卫星传输系统
SDTV是目前大多数数字卫星采用的传输方式。在SDTV卫星传输系统中,以复合的模拟信号或SDI数字信号作为全部编码器的视频输入,并且视频编码的格式通常为4:2:0,对于一些图像质量要求比较高的场合也可采用4:2:2的比例。而它的音频输入则一般为模拟信号或者在SDI中嵌入音频信号。
2.1 DVB-S信道编码技术
级联编码技术是DVB标准规定的信道编码技术,并且在完成编码后信源要经过RS编码、交织、卷积码、凿孔等几个步骤逐步完成整个信道编码工作[1]。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级联码的外码编码中,包含188个字节的传输信号按照(204,188)的方式通过RS编码转换成RS编码,该编码的字节长度为204[2]。
第二步,对上述生成的RS码进行交织处理,从而达到外码与内码相接的目的。交织可解决卷积编码所产生的连续错误编码,因为交织器可以将连续的错误编码分开,从而使接收端能够有效纠错并且所产生的连续错误编码不会超出接收端的最大纠错能力,在此条件下,不会影响数字卫星广播的同步传输机制。
第三步,在级联码的内码中采用码率为二分之一,约束长度为7的卷积码进行信道编码[3]。实践表明,QPSK的信号产生效率比较高,对误码的抵抗能力也比较强,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即使传输信道的幅度减小,它的传输性能也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它非常适合运用于数学卫星信道中。但是,它也存在一个较大缺陷,就是对信道的利用率非常低。
第四步,对所得到的卷积码进行凿孔处理,最后得到四种不同的编码率。
总体而言,目前已有的同步传输系统可以说比较完善,在今后的发展中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因为其实就目前的数字卫星广播传输效果而言,依然存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无法收听广播信息的情况。因此,对于未来的数字广播传输系统而言,应尽可能实现同时、同质接收。
相比目前现存的几种信道编码技术而言,LDPC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LDPC码一种带有稀疏校验矩阵的线性分组码,其信号是通过生成矩阵方式来映射成编码序列的[4]。LDPC码有很多优点,首先它所生成的编码编译复杂程度比较低,其次它的结构非常灵活,而且在相同带宽下能实现更加高速的数字信息传播。
综上,同步传输系统以及信道编码技术的发展对数字卫星广播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就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数字卫星广播产业已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但这两方面的技术还需要不断向前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字卫星广播产业更加繁荣昌盛。当然,这需要很多科研人员以及技术专家的不懈努力以及广大人们群众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乔华,项海格.卫星广播通信信道编码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卫星与网络,2006(1).
[2]杨友福.信道编码技术与新发展[J].通信技术,2008(7).
[3]武信行.数字卫星直播传输系统[J].家电检修技术,2014(6).
[4]王萃.中国专业电影数字拷贝的卫星传输发展概况[J].电影技术,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