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CT对原发性脑淋巴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6-02-29 03:21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2期

滕 翀 么 旺

作者单位:110006 辽宁省沈阳市电力中心医院



MRI与CT对原发性脑淋巴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滕翀么旺

作者单位:110006 辽宁省沈阳市电力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MRI与CT对原发性脑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原发性的脑淋巴瘤患者作为观察组,选50例颅内发生转移的瘤患者作为对照组,行MRI和CT检查,比较患者的病灶分布、肿瘤囊变及坏死和水肿情况、信号特点及尖突症情况。结果患者病灶多分在深部的脑组织,呈区域性分布,瘤周围以中度水肿为主,较少出现囊变及坏死,T2W1主要为等或者低信号,尖突多呈阳性。结论MRI和CT检查能够提高原发性淋巴瘤患者诊断率,有助于其早期诊断。

【关键词】MRI、CT;脑淋巴瘤

(ThePracticalJournalofCancer,2016,31:321~322)

脑淋巴瘤分成原发性的脑淋巴瘤及继发性的脑淋巴瘤两种[1]。原发性的脑淋巴瘤为1种相对少见的属于颅内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2]。

因影像学较复杂,临床的表现没有特异性,临床上常被误诊[3]。因此抓住MRI及CT对原发性的脑淋巴瘤诊断的特点,对早期的诊断率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50例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为观察组,选取50例颅内发生转移的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55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51.37±5.70)岁,临床症状为呕吐及头痛等,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MRI平扫及CT平扫再加增强扫描,用西门子的16排多层的螺旋CT机,层厚和层距5~10 mm,非离子型的造影剂为欧乃派克(1.5 ml/kg)来增强扫描。MRI为通用Signa1.5T的核磁共振仪,用SE序列的T2W1及T1W1进行矢状位,冠状面以及横断面的扫描,层间距及层厚为10 mm,在患者的头部平扫及增强扫描,用0.1 ml/kg的造影剂Gd-DTPA。

1.3 评价方法

比较患者的病灶分布、肿瘤囊变及坏死和水肿的情况、信号特点及尖突症。

1.4 统计学的分析

2结果

2.1 病灶的分布

观察组病灶多为区域性的分布,而对照组为散在分布(P<0.05);观察组发病位置多为深部的脑组织,而对照组多为单纯的脑组织(P<0.05),见表1。

表1 病灶分布(例,%)

*为与观察组相比,P<0.05。

2.2 肿瘤囊变及坏死和水肿的情况

两组水肿程度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在观察组中出现7例囊变及坏死患者,而对照组中有17例(P<0.05),见表2。

表2 肿瘤囊变及坏死和水肿的情况(例,%)

*为与观察组相比,P<0.05。

2.3 T2W1的信号特点及尖突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多为等信号,而对照组多为低信号(P<0.05);观察组尖突多为阳性,而对照组多为阴性(P<0.05)。

表3 T2W1的信号特点及尖突症情况比较(例,%)

*为与观察组相比,P<0.05。

3讨论

近年来,伴随人类寿命的不断增加,临床的MRI及CT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颅内的肿瘤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使颅内肿瘤的检出率在不断增加[4]。

原发性的脑淋巴瘤是少见的颅内肿瘤,多为B细胞类型,在颅内肿瘤中约占1%,男性患病比例略多于

女性,常发于脑内,也可以发生在颅骨及颅底等位置[5]。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常见颅内压出现增高,也会表现出肢体的麻木、无力及神经精神上的症状[6]。

虽然原发性的脑淋巴瘤可以在颅内的任何位置发生,但主要是发生在深部的脑组织,例如丘脑及胼胝体区等位置,且病灶多表现出区域性的分布[7]。本研究也发现,原发性的脑淋巴瘤患者中有33例的病灶是在深部的脑组织,这与颅内发生转移的瘤患者中32例病灶是在单纯的脑组织不同。且多数的原发性的脑淋巴瘤患者病灶表现出区域性的分布,而颅内发生转移的瘤患者病灶更多为散在的分布。

原发性的脑淋巴瘤因肿瘤细胞的排列较为紧密,常绕血管生长,使得细胞间质的水分不多,在血管壁被侵蚀后,血脑的屏障被破坏,增加了通透性,对比剂会从血管中漏出并渗透到肿瘤的外间隙,T2W1多表现为等或者低信号[8]。次研究也发现,原发性的脑淋巴瘤出现32个等信号,10个低信号,所占比例达到84%。

此外,淋巴瘤本质上是乏血管型的肿瘤,生长速度较缓慢,不会因快速生长致使中心坏死,所以用CT检查会发现原发性的脑淋巴瘤出现囊变及坏死等现象比较少,在其周围会出现中度或轻度的水肿[9]。本研究也发现,仅有14%的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出现囊变及坏死,要低于脑内转移的瘤患者中70%患者出现囊变及坏死现象。同时,脑淋巴瘤患者无论属于原发性还是在脑内发生转移的瘤患者,均会出现水肿,主要为中度水肿。

资料显示,原发性的脑淋巴瘤患者的肿瘤细胞会沿着血管的周围呈袖套状进行生长,进而局部突起,或因为沿脑质结构的直接浸润,进而出现局部的尖突症[10]。本研究也发现,原发性淋巴瘤患者尖突症呈阳性的患者比例为46%,要高于颅内转移患者的阳性比例,说明了其肿瘤细胞生长方式的不同。

因此,原发性的脑淋巴瘤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为:①多发于深部的脑组织,也可累及胼胝体区并跨中线进行生长,表现出区域性的分布,在病灶好走位会出现不同水平的水肿;②MRI上的T2W1表现为等或者低信号;③瘤内很少出现囊变及坏死。

依靠MRI和CT对原发性淋巴瘤患者检查时表现出来的特点,能够提高患者诊断率,有助于对原发性淋巴瘤进行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1]张继,张禹,骆祥伟,等.原发性脑淋巴瘤与继发性脑淋巴瘤的MRI对比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33(9):1304-1308.

[2]张禹,张龙江,葛锐,等.原发性脑淋巴瘤的MRI功能成像和延迟强化特点〔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17(2):97-103.

[3]陈峰,刘涛,李建军,等.原发性颅内B细胞淋巴瘤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1H-MRS表现的相关性〔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3):398-402.

[4]田强,郭启,赵梅星,等.甘露醇与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的疗效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12):1650-1652.

[5]王琪娜,邵翙.脑淋巴瘤患者经Ommaya囊化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护理〔J〕.广东医学,2014,35(1):165-166.

[6]赵碧华.脑内原发性淋巴瘤合并出血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5):1029.

[7]胡裕效.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多模态医学影像学评估〔J〕.实用癌症杂志,2013,28(2):199-202.

[8]徐胜生,欧阳羽,张志伟,等.脑内原发性淋巴瘤MRI特征〔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6):781-784.

[9]熊博文,钟小红,吴晓安,等.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并发膀胱癌1例报告〔J〕.实用癌症杂志,2012,27(5):535.

[10]牛晨.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MRI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2):421-424.

(编辑:吴小红)

Analysis of Diagnostic Value of CT and MRI for Primary Cerebral Lymphoma

TENGChong,YAOWang.LiaoningElectricPowerCenterHospital,Shenyang,110006

【Abstract】ObjectiveTo research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T and MRI for primary cerebral Lymphoma.Methods50 cases of primary cerebral Lymphoma were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50 cases of intracranial metastatic tumor were the control group.MRI and CT examination was conducted,the lesions distribution,tumor SAC variable,necrosis,edema of situation,signal features and pointed bursting syndrome situation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lesions were mainly in the deep part of the brain tissues,and had regional distribution.The tumor was dominated by moderate edema,and seldom had necrosis and cystic degeneration,T2W1 were mainly medium and low signal,cusp showed positive.ConclusionMRI and CT findings can improve the diagnosis rate of primary lymphoma,it can contribute to the early diagnosis.

【Key words】MRI、CT;Lymphoma

(收稿日期2015-04-07修回日期 2015-09-29)

中图分类号:R73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30(2016)02-0321-02

DOI:10.3969/j.issn.1001-5930.2016.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