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俊玲
摘 要: 《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著作,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生动刻画了一个集矛盾性和多面性于一体的主人公——斯嘉丽。这部作品因浓厚的历史氛围和人文特点,被国内外很多人从各个方面和角度研究。有的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研究;有的人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本文主要探究斯嘉丽性格变化的原因,加深读者对斯嘉丽这个人物的把握和了解。
关键词: 《飘》 斯嘉丽 性格变化 原因
战前的斯嘉丽是个任性和叛逆的女孩,但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了,南方种植园被摧毁了,斯嘉丽的衣食无忧、自由自在的生活被打破了。她一改往日的叛逆和任性变成了一个勇敢坚强、贪婪虚伪的女人。当战争结束时,她变得理智现实、乐观和冷漠自私。导致她性格变化的原因有多种,下面分析导致斯嘉丽性格变化的原因。
1.对艾希礼的承诺导致斯嘉丽性格的变化
从斯嘉丽确信自己爱上了艾希礼之后,对于这份爱的忠贞成了她一生坚不可摧的信仰。当艾希礼在奔赴战场,把照顾梅兰妮的重任托付给她的时候,尽管她很失望,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正是对艾希礼的这个承诺促使这个叛逆任性、处尊养优、无拘无束的大家闺秀在战火弥漫中变得勇敢坚强、不畏艰难。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当大家从亚特兰大撤到南方安全地带时,原本可以守在母亲的身边,寻求呵护和寻求安全的她,宁愿在炮火连天、兵荒马乱的情况下,制止住内心的恐惧和对情敌的憎恶,留下来照顾即将临盆的梅兰妮。为了实现这个承诺,在对接生的事一窍不通又没有大夫的情况下,她还是成功地帮助梅兰妮顺利地生下了孩子。为了实现这个承诺,以前她这个“连袜子也懒得捡”的庄园千金,用唯一的一条完整的裙子撕成布条制服可怕的老母牛,因为梅兰妮的孩子需要喝奶。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她把千方百计找来的食物给梅兰妮吃,把家里唯一的一双鞋子给梅兰妮穿,而自己则饿着肚子赤着脚下地摘棉花。由此可见这个任性叛逆的女孩之所以能达到这种境界,是因为她对艾希礼的承诺绝对遵守,对这份爱情的绝对信仰[1]。
2.不幸的婚姻导致斯嘉丽性格的变化
斯嘉丽12年间嫁过三个丈夫,两度守寡,还不幸失去了亲生骨肉。虽然她在生活上是强者,但在爱情婚姻上却都以失败告终。她虽然吸引了众多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却独独吸引不了自己喜欢的那个人,这导致了她对爱情失望、对婚姻失望,三次婚姻都是草率决定。第一次出于报复。她第一次婚姻的对象是梅兰妮的弟弟,这段婚姻是在斯嘉丽得知艾希礼要与不是自己的女人结婚的背景下产生的。无奈、绝望下的斯嘉丽并没有选择彻底的沉默,而是在艾希礼结婚的头一天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这次婚姻是十分冲动的,而这种冲动产生的原因则是斯嘉丽任性的性格下产生的报复心理。显然斯嘉丽与梅兰妮的弟弟之间并不存在爱情,斯嘉丽是想通过这种行为看到艾希礼受到伤害,并以此证明艾希礼是爱自己的,并给予自己一些心理慰藉,但遗憾的是,艾希礼并没有做出斯嘉丽理想中的反应。查尔斯在斯嘉丽心中只不过是一个替代品,所以无论是对于斯嘉丽还是对于查尔斯来说,这场婚姻都是一场悲剧。查尔斯在战争中的死亡使斯嘉丽成了寡妇,她第一次尝到了做寡妇的心酸和苦楚。第二次婚姻是赤裸裸的金钱利益婚姻。战争的爆发使作为南方农场主女儿的斯嘉丽生活陷入窘境,为了摆脱窘境和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她使用手段撬取了别人的未婚夫——企业主弗兰克,与弗兰克的婚姻成了斯嘉丽筹集资金的手段。后来弗兰克因为参与反政府集会而被枪杀,这时的斯嘉丽又一次失去了丈夫,成了寡妇。第三次婚姻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斯嘉丽和瑞德结婚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瑞德非常喜欢斯嘉丽,而且在斯嘉丽第一任丈夫死后就从未间断地帮助她;另一个原因是:瑞德经济上非常殷实,能让斯嘉丽不用到处奔波而享受生活,这让斯嘉丽很有安全感。鉴于以上两个原因,斯嘉丽与瑞德结婚了,但她对艾希礼念念不忘,也不离艾希礼左右。瑞德给予了斯嘉丽极大的物质满足,如:瑞德给她昂贵的首饰,华丽的衣服,足够宽敞和豪华的房子,但是最后这段婚姻以他们唯一女儿的去世而告终。爱情不得意让斯嘉丽对婚姻失去了信心,生活中她频频把婚姻当做自己实现某一目标的有力工具,在这一过程中彰显了她自私、虚伪、不择手段的性格[2]。
3.塔拉庄园的灾难导致斯嘉丽性格的变化
战前的女主人公斯嘉丽是衣食无忧的南方农场主的千金,塔拉庄园就是她的生活乐土。在这片乐土上,既有爱她的父母家人,又有众多的追求者。非要找出斯嘉丽生活中的美中不足,那就是自己暗恋的白马王子——艾希礼还没有向她表白。此时的塔拉对于斯嘉丽而言是一个温馨的代名词。年轻的斯嘉丽也不曾意识到土地的意义,在她看来塔拉只是她无忧生活的场所,与她的理想爱情比起来,塔拉是微不足道的。父亲曾经告诉她:“世界上唯有土地才值得流汗、流血、拼命搏斗!”当时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斯嘉丽还不能体会父亲这句话的内涵。当战争的炮火弥漫整个南方时,塔拉庄园也同样没有幸免。一夜之间斯嘉丽失去了像天使般慈祥温柔的母亲;高大可以依赖的父亲变得神志不清;两个年幼的妹妹生病卧床;庄园里干活的黑奴几乎跑光,庄园田地因无人耕种而荒废。瞬间的家庭巨变让她曾经拥有的物质、社会地位和安全感消失殆尽。塔拉庄园这片她生活的乐土已经满目疮痍。这时她终于体会到土地对于自己的重要性——这是她的精神支柱。她也意识到了重建塔拉的重要性。她为了拯救塔拉于水深火热之中,不再坐以待毙,而且振奋精神,勇敢地挑起了这个重担。她放下贵族少女的身段,像仆人那样劳作,她摘棉花、挤牛奶、劈柴、种菜等,每天忙碌在土地上。当她身心俱疲地倒在塔拉的土地上时,仍然勇敢地站起身来,并倔强地对着上天说:“上帝为我作证,北佬休想把我整垮。我要挺住,等熬过这一关,我绝不再挨饿了,也决不让我的亲人挨饿。”为了家人、为了庄园,更是为了生存,她跑去找喜欢她却想把她当成情人的瑞德求救。可见为了拯救塔拉于灾难之中,她从一个天真、任性、虚荣的千金小姐蜕变成了一个为了生活唯利是图、贪婪自私而又勇敢坚强的女人。
4.家庭的影响导致斯嘉丽性格的变化
斯嘉丽出生在一个南方农场主家庭,她的母亲埃伦是法国海滨贵族。她所受的教育是名门淑女的传统教育,她是传统女性的典型代表。她母亲高贵优雅、理智、宽厚仁慈,十分有教养。她知道怎样既不失其迷人之处,又担当主妇重任。斯嘉丽认为母亲是一个伟大的女性,是公正、真诚、慈爱和睿智的化身。她的父亲一方面凭借实干和吃苦的精神,另一方面凭借喝酒喝赌博的手段,获得了塔拉庄园。她的父亲热情、直率、粗犷,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只要想要,他就会以最直接的办法得到。一方面,斯嘉丽从小就从她的母亲身上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但斯嘉丽同时也沿袭了父亲的豪爽、粗犷、不拘小节、脾气暴躁的性格特点。女主人公斯嘉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体现出父母身上迥然不同的性格特点。南北战争之前,她性格中遗传父亲的那部分占主导,如父亲热情和直率的性格特点——“我就厌烦没完没了的做作,想做的事情一件也做不了”。当南北战争爆发之后,面临生存的危机和社会的压力,斯嘉丽一改往日的刁蛮任性,以冷静、理性、不畏艰难、豪迈的姿态坚强地与命运抗争,坚强、勇气、顽强地生活下去。战后,她更多地体现出了母亲的理智和临危不惧的性格特点。在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环境中,父亲和母亲的性格在她身上交替体现,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5.战争的爆发导致斯嘉丽性格的变化
当战争的炮火使他们饱受饥饿、贫穷的煎熬,使斯嘉丽一家濒临生存绝境。他们终日为了吃饭而奋斗和奔波,这使她清楚地认识到:昔日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养尊处优的生活已随风而逝。为了生存,自己必须适应这个不再温馨的、弱肉强食的世界。她发出了“上帝为我作证,无论去偷,去抢,去杀人,都不会让家人挨饿”的生存宣言。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金钱对她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生存,她驱使家人和奴隶们下地干活。为筹集三百元钱税款,保住塔拉庄园,她嫁给了自己妹妹的未婚夫。为了生活得更好,她嫁给了内心厌恶的瑞德。为了赚钱,为了招揽更多的生意,她甚至不惜诋毁别人。为了获取利益,斯嘉丽甚至不惜与仇人北方佬做生意;为了获取利益,斯嘉丽甚至不惜非法雇佣囚犯来做工;为了获取利益,斯嘉丽甚至不惜坑害穷人。由此可见,战争是促使斯嘉丽性格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多种因素最终促使斯嘉丽从浪漫的少女变成了成熟理性的主妇。虽然斯嘉丽谈不上是一个完美女性,她的一些做法显得有些偏激,但因她勇于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能够理智地解决问题,所以说她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斯嘉丽面对突变生活的那份自信和理性;斯嘉丽为了家人牺牲自己的那份情怀;斯嘉丽为了生活而不断抗争的那份勇气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从斯嘉丽身上学到了如何运用智慧解决问题、如何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且重要的是,她给了我们为了梦想而拼搏的力量。面对困难时,我们应像斯嘉丽那样理智、勇敢和坚强。
参考文献:
[1]郭艳玲.黑色的坚毅——小说《飘》主人公的性格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7(5):106-108.
[2]兰琳玲.乱世佳人.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J].文学教育,2011(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