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0;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1131)
协同创新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及职业能力培养的探究与实践
——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为例
郭雪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合肥230000;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231131)
摘要: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在从规模发展转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新型质量观要求,既有对职业教育增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关注与要求,更要有学生未来发展的期望与诉求,学生的人文素养直接关系到职业能力的提高。本文阐述了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及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并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为例,提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机制与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文素养机制与途径
“一个高职大学生若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培育出良好的人文精神,不仅为其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还为其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提供了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1]随着高职教育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的转移与关注,人们对高职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职学生能力素质的教育日益重视,以更理性的态度对待高职教育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强调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
著名学者冯骥才先生曾说:“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一个社会没有人文精神,它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一个人没有人文精神,他是一个残缺的人。”目前,仍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盲目追求就业导向的职业技术培训,忽视对学生人格和心灵的指引与引导。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2013年《职业教育公众满意度调查报告》,当前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抱怨更多的并不是技术技能问题,而是诸如“忠诚度,岗位能力,发展后劲”等能力素质问题。
根据笔者所在的项目组调研分析,目前高职人文素养教育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形式大于内容,实践滞后于理论。
一方面,随着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日益认识到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并未落实,不少高职院校存在人文素质教育模块设置的随意性,根据整体课时的多少随意删减,更不用说形成完整合理的人文教育体系。人们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解也普遍存在着模糊化、形式化和简单化等问题。
调查显示,41.2%的大一学生认为人文素养教育比重不足与严重不足,高年级的学生持此种认识的比例高达60%。这个数据说明,一方面学生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丰富,对人文课程的重要性认识逐渐增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没有充分重视人文教育,尤其对高年级过分强调专业技能。
(二)人文素养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先进的机制和体系。
有些高职院校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人文素养课程模块;有些随意设置一两门人文课程;有些则只体现几次实践活动;有些虽把素质教育模块,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却缺乏可操作性,流于形式……在潜移默化中,一些高职生甚至认为专业以外的其他学习都是在浪费时间,导致知识面狭窄,更谈不上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高远的精神境界了。
(三)人文素养教育缺乏针对性。
部分高职院校把人文素养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种通识教育,没有与学生的专业及未来职业联系起来,甚至照搬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忽略了高职教育“职业”的特性,使人文素养教育很盲目,对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体现不出明显的作用,学生认为学得没有意义,老师觉得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四)缺少一支高质量的人文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
一是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教师多为基础课程老师,他们没有自己的专业,在项目申报等方面不占优势,常会感觉边缘化,缺少增强教学效果的动力;二是部分专业课老师人文素质不够,无法从专业课领域影响学生;三是各专业指导委员会与人文素质课程老师缺乏沟通,导致人文素质教育不能与职业能力紧密联系,大大削弱了培养效果。
笔者所在的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一直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各系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日益凸显能力素质的培养。人文素养课程课教学团队、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院团委以及学院各系部多年来携手合作,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及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经过共同努力,已经形成了“协同创新”的学生通用能力素质培养机制,构建了通用能力素质课程体系,并将其与专业素质、职业素质融为一体,实施素能本位、项目载体的通用能力素质课程教学改革,实现第一与第二课堂、教学与活动,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有效结合,推进全面、全员、全程育人。
(一)构建基于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人文素养及职业能力提升的机制和体系。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在本文中,“协同创新”指的是人文素质教学团队、学院院团委及各系部在学生通用能力素质培养上经过信息传递与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资源共享整合后一致行动、融合发展的规律性运作模式。“协同创新”机制实现了“1+1+1>3”的人才培养效果,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了,无论是在实践活动、技能大赛,还是创业、就业等等活动中,均有出色表现,得到用人单位及社会的广泛认可。
图1高职学生能力、素质模型图
如上图,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大卫·麦克里兰的能力素质模型(冰山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属于冰山上的浅层次的部分,而竞争能力、与人合作、沟通能力等属于潜伏在冰山以下的深层次的基础部分,诚实守信、责任意识、道德品质则属于冰山下重要的品质部分。冰山下的能力属于鉴别型素质,从事某项工作最基本的素质即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被称为基准型素质,而能够区分优秀者与普通者的部分则为鉴别型素质。“素质中的潜能部分对于未来指导企业有效利用、培养与开发其知识与技能是非常关键的,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将对职业素质的提升起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2]
上图中冰山下的鉴别型素质即为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切实优化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我们构建了人文素养及职业能力教育体系:
图2人文素养及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如上图所示,人文素养素质及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包括“理念与目标”、“机制与途径”、“实践与活动”三大块。“理念与目标”是:协同创新,培养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最终实现四个满意,即“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单位满意”、“社会满意”。理念与目标的具体实施途径包括“多元联动、七个对接、一个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特色品牌——工商大讲堂”,“创新素质课堂”,“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及各种学生实践活动。
这个体系是院人文素养教学与实践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教学目标与任务,改革了传统教育模式,链接了资源,实现协同创新。人文素养培养不再是上几次基础文化课,而是在系统的素质教育体系中,将课堂内容、岗位需求、实践活动、技能大赛、校园文化等对接起来,使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成为整体,满足了“高等性”和“技术性”的双重需要,使学生不仅具备专业技术,还要“能力强、素质高、会做事、会做人、会生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学生通用能力素质培养机制,合力打造特色品牌项目。
为打造人文书香校园,开拓学生知识视野、提升文化素养,打造文化精品,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宣传部、院团委自2012年成功开办“工商大讲堂”,现已经举办了十六讲。
工商大讲堂在开办过程中,人文素质课程老师积极参与主讲,各系向学生宣传,形成了由“宣传、团部门委编导设计、基础文化课老师主演、各系参与”的合作形式。大讲堂的成功举办,得到师生、社会的一致好评,在安徽省高职院校中颇具影响力,成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特色品牌,也是极具影响力的校园文化之一。
(三)基于协同创新的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机制,携手搭建学生人文活动系列平台,形成素质课堂的立交桥。
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能力必须通过大量、丰富、科学、有效的素质实践增强培养效果。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的人文素养课程老师与院团委、各系部合作,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推动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近年来,由院团委牵头主办,基础课老师协办、各系参与的各类文化活动,如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感恩书信大赛、经典诗文朗诵比赛、“青春助力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才艺大赛等。
丰富的人文活动,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对接,素质教育理念得以广泛宣传,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以增强,形象气质也得以提升。
(四)组织、指导开展系列社团实践活动,拓展素质教育活动领域。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能力素质教育拓展活动的主阵地,也是与第一课堂能够有效对接的第二课堂。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社团活动还充实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让他们更自信、阳光和快乐。
人文素养课程老师与院团委合作,承担学院社团的指导老师,如青年志愿者协会、读书协会、青藤文学社、辩论协会、音乐协会、“暖阳”社工协会等。这些社团在人文素质课程老师的指导下,定期开展实践活动。近年来,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在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带领下,学生社团的规模、种类及活动质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学生社团人气日盛,影响力逐步增强。
(五)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科普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等大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检验学生能力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积极有效地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技能比赛,能大大促进学生的创新、竞争、创业等各方面意识,使知识、技能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近几年,在学院人文素养课程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挑战杯˙中国联通”等大赛中多次取得金奖、银奖等优异成绩。
(六)以项目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会,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集体荣誉感及爱心。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在家养尊处优,不仅独立做事的能力差,还不会关心别人,甚至自私、冷漠。对于教师来说,教书和育人都是责任,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老师,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及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责无旁贷。为此,我们以社团、志愿者活动的方式,定期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养老院、走进儿童福利院,开展公益活动,所到之处,深受欢迎。他们陪老人聊天、为老人唱歌跳舞;给孩子们讲故事,指导孩子们学习;为社区整洁环境、为社区调研;为公益活动做志愿服务……学生说虽然很累,收获却很大,这收获不是物质的,而是永远的精神。
(七)深入教学改革,创新人文素质课堂。
打破“学科”中心模式,注重基础文化课程与专业职业能力的渗透,做到与专业对接、与岗位对接、与职业发展对接。担任文化素质课程的公共基础教研室老师多次开会研讨有效的改革方案。针对我院不同岗位群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进行“个性化”的课程设计,突出“实用性、职业性、生活性”的设计理念,着力使课程教学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从而彰显出职业院校基础文化课作为职业教育课程应有的“姓职”的课程特征。
(一)立体化建设人文素质课堂,实现七个对接。
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能力提升的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协同创新”的基础上,有效地链接了学院各方资源,与院团委、各系部携手合作,使人文素养教育、专业教育、学生实践、社团活动、技能大赛及校园文化深度融合。我们完成了从单一的课堂转向系统的课程体系建设,实现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接,教学与校园活动对接,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对接,通用能力素质课与专业技能课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校园文化与商科文化对接。
人文素养课程老师与院团委、各系部合作,指导学生参加各界各类“挑战杯”创业创新大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朗诵比赛、征文比赛等,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对学生人文素养及综合职业能力的检验。
(二)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了“理实一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模式。
近年来,我们一直努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真实的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学、做相结合。应用文写作、演讲口才、传统文化、形象塑造与自我展示、旅游文学、艺术赏析等课程教学都与实践活动、真实项目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及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中都表现出了较强的语言表达、书写、思维、创新等能力。
(三)形成了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创新的人才培养环境。
“协同创新”的人文素养与职业能力的提升模式,得到了很好的推广,成果显著。“工商大讲堂”、“技能大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精品课程”等受到学院师生的欢迎和一致好评,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更阳光、自信了,受益的不是个别学生、不是某个专业,而是全院的学生。对于学院来说,各职能部门、各系部不再是孤军奋战,相互之间有了紧密的联系,实现了资源共享,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参考文献:
[1]柯晓扬.悦纳与超越:高职院校学生人格陶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郑学,孙健敏.人学生能力素质模型建立的思路与方法[M].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基于职业素质养成与服务产业能力提升的高职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3jyxm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