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云
(龙井市第四中学,吉林 龙井 133400)
高效课堂之我见
——小组合作学习让思想品德课堂检测焕发活力
张振云
(龙井市第四中学,吉林 龙井133400)
摘要:教师是知识、情感与耐心的促进者,是认知的辅助者。进行积极的认知活动时,适度的课堂检测评价能使学生产生成功感、满足感和自豪感,并体会学习的艰苦和乐趣。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检测评价
教师是知识、情感与耐心的促进者,是认知的辅助者。进行积极的认知活动时,适度的课堂检测评价能使学生产生成功感、满足感和自豪感,并体会学习的艰苦和乐趣。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一直偏重于新授课,而忽视了巩固练习的环节和评价,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已到了疲劳期,注意力不集中,多数情况下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往往会浪费这宝贵的几分钟。基于高效课堂,讲求课堂效率,我一直在探索中,并尝试将这几分钟变废为宝。对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课堂检测,一方面评定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完善每节课的教与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每节课学习后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的评价收到很好的效果,意外地收获了学生的喜悦。
做法:首先是习题的选择,几分钟的课堂检测,习题的选择少而精,体现基础知识的训练,面向全体学生,还要体现拓展和灵活,注重学以致用,有知识的生成,有能力的创新。35分钟新课后,剩余几分钟课堂检测,首先,四个小组的组长互换位置,监督其他小组检测情况,检测结束后,小组长收齐检测卷,回到本组由组内各成员用红色笔批改(教师公布答案,每错一处扣5分),然后组长统计成绩填到表一(这是一个小组七名成员,序号1是本组的两名尖子生,序号2是本组的两名中等生,序号3是本组的学困生)中,各组之间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竞赛,各组序号1的尖子生共8名,每一次上来的成绩,从8名中取4名最高成绩的学生,他们就能为本组分别赢得一分,依次按同方法统计中等生和学困生,这样学困生之间也会进行竞赛,也有机会展示自身能力,最后将本组共得的总分,累计在表一中的总分,一个单元结束后再累计总分,按照总分评出四个小组的名次,记录在表二中。
表一
表二
不知不觉在与学生友好愉快的交往中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享受着这美妙的过程。每节下课都会围来一些学生对检测情况议论纷纷,有因为做对了而高兴的;有因为失误而懊悔的;有因为别人有趣的、美丽的错误而捧腹大笑的;而我融入学生中体会到了浓浓的学情画意,与学生和谐相处的美好,然而我从心底更多感受到了老师的教学艺术与技巧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多么重要。深感课堂检测带给我许多回味。
初中生在学习上主动意识较差,一旦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和张扬,他们就会“主动”和“能动”起来,“自主”地发现问题,并尝试寻求解决之道[1]。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技巧与方法做到适合学生接受又不失教学艺术,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关注的并不是教师教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同时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每个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互相帮助,小组合作学习,他们知道只要听好课,就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检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愿意努力为本组得分,赢得荣誉,一旦学生发现自身价值,接下来,有目的的学习就会燃起其兴奋点,给老师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上课时,同学们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增强了主动学习意识。
在课堂检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因为“权力”和“权利”容易混淆,三班的金同学因为这个字错了4处而扣了20分,引起同学们的欢声大笑,而且这些错别字会在今后的学习中记忆深刻,比老师多次机械的重复校正要好得许多。只有体验过,才能更深刻理解,每一次都会有学生对我说:这道选择题是会做的,因为看错了题干,那道题没好好读题,答跑题了,还有那个字又弄混了……后悔之余,不断修正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是一个难得的互学互帮的过程,也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时刻提醒自己养成认真审题、认真做事的良好学习习惯。还要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只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它并不意味着失败或能力差”,只要认真、用心、努力,就会是最优秀的。激励做优秀的学生,可总是对学生不停地说:“你要努力呀!”对学生而言,也只会是不疼不痒的,无济于事。2班一贯粗心的李腾宇今天在课堂检测中得了100分,我就对他说:“你终于得了100分,还是闭卷答的,让老师期盼很久了,还要继续努力呀!”他表现出非常高兴的样子,这种短短的交流对学生而言,会是一种强大动力,他会更多地关注自身能力,后来这个学生的表现果真让我不失所望。
在注重外在评价时,关注内在评价方法,自我发现并解决问题,就会有很大效果。分组合作学习给我带来的最大体会是:课堂检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每节课的知识点,以往是让学生记忆理解,学生很是被动,通过小组学习合作,采取竞赛形式,在记忆的基础上,各小组到黑板上写出能记得的知识体系的内容,按照快者依次加4分,3分,2分,1分,然后,评出对与错依次加分,学生特别兴奋,积极记忆,合作如何写得最好最快。然后学生积极点评,能够将错的地方一一纠正,避免易错细节。在材料分析题时,有意设计多个不同的依次递进的问题,依然是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合作交流达成一致后,到黑板展示,我发现无形当中能够展示学生,基本上是小组内的学优生,而学困生,却在原位子很平静地当起了观众。为了能够调动这些学困生的积极性,自然地给予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于是,在设计问题时有意设计了从易到难的不同题型,我让各小组的后三名学困生到黑板展示前面简单的问题,他们主动地向组员们请教,而小组长也表现出热情的、积极的态度,甚至到了手把手的情形,那种气氛让我很是感动。接下来,学困生在黑板上认真板书,组员们为他们加油,虽然他们的表达让人看起来是那么不成熟,但是,老师的肯定,让他们特别高兴,对自己今后学习会有一定的信心。课堂检测时,这些学困生因为这节课掌握得较好,所以,表现出较高热情,老师及时的反馈与恰到好处的肯定,在他们的脸上看得出来,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力量。三班学困生王龙健得了100分,为组里赢得了1分,他高兴,他哪里想过,在这个课堂检测的平台上,只是做了一点努力,就收到了同学们一句句的夸奖,这份努力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且有了更多喜人的收获。
师生间流畅、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与老师更亲近融洽,有利于学生产生学好知识的积极态度,激发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特别是对知识的渴望与兴趣,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2]。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课前小组长检查作业反馈情况并督促学困生,组织学生齐读知识点。良好的开端保证每节课教学效果及课堂检测有好的成绩,学生学习思品知识的意识增强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每次检测过后,学生都会聚在一起互相交流,一些原先坚持“沉默是金”的学生也会受到这种氛围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发表意见。学生间的层层交流与讨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时会在交流中出现一些与时政有关的问题,争执到老师这里,再逐步引导学生向更深更广去思考、探索;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新的好奇,从而产生新的探求欲望,这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尝试,直到他们高兴地离开。一次下课后,学困生张瀚文和于银河高兴地告诉我在课堂检测中都得了95分,遗憾地把他们在题中出现的错误与老师分享,就这样不知不觉让自己融入他们中间,与学生一起“生成”课堂。学困生有什么情况能与老师近距离的交流呢?此时此刻做老师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你只是给他们一个平台,他们却饶有兴致地愿意努力登上去,感受成功的喜悦和站在高处还想再登上一层的渴望。
这种评价方式形成了浓浓的学习气氛,也许这些做法看起来很平常简单,但是,学生很在意地放在心上,他们在意自己得了多少分,在意自己比别人强多少,还差多少。而在我看来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更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争论,也有很多值得留恋的分享,学生就在这样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他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学生的思维、情趣乃至个性特点有了张扬的空间并得以实现,从而快乐地渡过初中学习生活。
教育追求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面对每一个学生,即使是学困生和后进生,只有用心关爱,用心对待,不抛弃、不放弃,才能促进学生战胜自我,找回自信,不断进步,也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动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殿玲.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J].教育研究.学术版,2008(2).
[2]李诗韵.形成多项互动的有效策略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