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丽萍
沙龙
一、多一些内容:课程内容的补充与拓展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只限于课文内容。课堂的主要任务,似乎就是将课文内容完整地传授给学生,长此以往,学生的视野必然变得狭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儿童的思维,增加一些他们所喜欢的内容。如教学一上识字《一去二三里》。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把“一”到“十”的数字嵌入诗中,勾绘成了一幅精美如画的山村风景图。联想到另外一首很有名的小诗。我及时带领学生诵读。
咏雪诗
【清】郑板桥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总不见。
诗中连用十个数字,描绘了大雪纷飞时的情景。一句:“飞入芦花总不见”,更是将洁白的雪花飘落时的轻盈,描写得活灵活现。通篇词句琅琅上口,意趣生动,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诵读,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二、多一些探究: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起源于教材,但又绝不能止于课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教材的拓展,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适时引导学生探索研究。
苏教版一上有篇课文《北风和小鱼》,这是一篇童话小故事。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鱼面对强大北风时,毫不畏惧的精神后,我布置研究任务,观察一下周围环境:“你看到的小鱼,是不是真的不怕冷”。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原来小鱼真的能够在很厚的冰层下面存活。有的学生甚至能在书籍或者网络中找到答案,原来小鱼不怕冷的原因是虽然冬天气温很低,河面结冰了,但水底的温度却相对比较暖和,保持在3-4摄氏度左右,鱼儿能够生存。而且,小鱼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那就是它的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冬天气温虽然降低了,但它的体温也会降低,自然也就不会觉得冷了。
三、多一些智慧:有选择地“整体性提问”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阅读当中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担心学生不能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往往会走入误区,一堂课中,向学生提了大量的问题来缓解“恐慌”。然而,一堂语文课,也不过短短40分钟的时间,过多的提问,势必会挤掉学生思考问题、朗读课文和笔头练习的时间。
因此,我一般采用“整体式提问”。所谓“整体式提问”,就是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设计能够覆盖课文语言文字的主要问题。在主要问题下,根据班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再设计几个辅助性的问题。但是,这几个辅助问题一般都是从主问题延伸而来,最终还是回到主问题上。
词语是文章的细胞,一些关键词语往往会成为串起文本的珠子,抓住这几个词语,就把握住了文章线索的牛鼻子。比如,《蚕姑娘》一文中的四个“又……又……”正是这样的珠子。通过整体式提问,设计蚕姑娘一共有哪些变化?再设计出几个辅助问题,即每次的变化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从词语走向文本结构,意在谋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多一点放手:师生共同建构教学目标
课堂中,经过长期的“整体式提问”后,教者可以试着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目标的设计。看起来难度较高,但是,在逐步引导训练的过程中,相信学生是能够形成这种能力的。
我们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眼中,我们能发现很多的文本信息。首先,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课文,在读通课文后问学生:“读通这篇文章,你觉得要抓住哪个主要问题?最好能够说出自己思考的过程。”学生再读课文后,有人举手道:“我觉得沉香是怎样救母的?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么解决这些困难的,是这篇文章的主要问题。”有学生补充:“我觉得在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沉香的态度以及行为品质,也是文章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什么信念让他能够克服千难万险?”我及时肯定了这两个学生的回答,问题提得非常正确且思路清晰。
“关注课后练习”,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设计的第二个可行方法。有的课文后面都配有相应的练习,有时课后练习也是引导学生发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方式。如苏教版三上课文《蒲公英》,课后设置了这样的练习:“假如你是太阳公公,会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里、湖泊里的小种子?”学生能够发现这两个问题,正是文章的一个核心问题。可以预见,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来,就会显得越来越聪明,不断设计出课文学习目标的新方法来。
当然,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设计,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首先,要教师示范引路——班级优等生开路——接受程度中下学生逐渐上路。学生的回答也应该是从零碎型到杂乱型,再到价值型。学生只有学会了教学目标设计,才能摆脱传统的被动学习局面,让教学实行双向信息交流。
总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学生特点、课程资源等因素,决定采用何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能够在课程实施中,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快乐,语文课堂将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建构意义的场域。
(作者单位: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