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宏艳
“随文练笔”在当今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很常见,它是一种言语实践活动,融读、写为一体,以其篇幅短、耗时少而深受老师们的青睐。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低效,甚至偏离课堂教学目标的无效练笔。
误区一:练笔点重复老套,学生无话可写
最常见的是在结课时,老师问学生:“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然后给出随文练笔的题目。写人的课文是“某某某,我想对你说”;写物的课文还是“某某,我想对你说”。不论什么课文,都这样练习,学生写的也极其相似,无非是“学习什么精神”“做什么样的人”“你是我的榜样”。不仅一个班的学生这样回答,在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也出现相似的回答。为什么在练笔中,学生写的如此“整齐划一”?症结在练的内容。
为何练笔?想要达到什么效果?学生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教师设计时并没有深思熟虑,导致设计出的练笔内容不利于学生展开思维,无感可抒。随文练笔目的在于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这样的写,加深学生对文的理解。
【对策】明确目标,因课制宜,精选练笔点
就练笔点而言,每一篇课文都有很多个:有促进内容理解方面的,有体现言语特点的,还有强调谋篇布局的……与其处处练,处处不到位,不如精练,一课一练,一练一得。
1. 习得言语技能处练笔。教材中的文本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表达上,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苏教版《三顾茅庐》第3自然段,作者采用了“来到……,只见……”这样的句式,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运用这样的句式,写自己看到的某一处景色。“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出自苏教版《姥姥的剪纸》一文,夸赞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师亦可引导学生也写几个这样的句子,夸赞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当然,也可以运用这种表达句式,写一写同学在绘画、舞蹈等方面的特长。
2. 深化文本,感悟处练笔。《青海高原一株柳》是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高度赞扬了这株柳树顽强的“毅力和韧劲”,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青海高原的苍凉,通过“猜测和想象”,追忆了这株柳树在青海高原艰苦卓绝的生长过程。学生之前接触这类文章并不多,对青海高原特有的气候和地理特点也缺乏感知和体验。因此理解作者的合理想象,感悟高原柳的精神实质,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人生哲理,就成了这一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到底怎样“干旱”,怎样的“寒冷”,这株柳树又是如何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的,书上并没有详细写出,教学时,可以从这里入手,引导学生想象,进行扩写练笔。将恶劣环境与第5自然段高原柳茁壮外形进行对比。“柳树尚且如此,那么人呢?”学生自然总结出: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遭遇逆境时,我们应该不畏怯,应该聚合全部身心之力抗争,在一线希望之中创造奇迹。经过这样深入的随文练笔,同学们走进了文本,那深奥难懂的“理”自然就“浅出”了。
3.凸显文体特点处练笔。小学教材中,除了记叙文外,还编入了一些科普文、说理文等。这些文体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文章结构上,都有其独有的特征,也可以让学生练一练,体会不同文体在言语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苏教版五上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是篇说理文,文中用正反事例来证明“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但是,说理文记叙事例的方式与记人的文章迥然不同。虽然语言浓缩,简明扼要,但它又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拿这篇文章来说,把三个事例概括如下:
李时珍立志学医,不懈努力,写成巨著。
爱迪生迷恋电学,孜孜不倦,多项发明。
齐白石挥毫作画,坚持不懈,炉火纯青。
仔细阅读后不难发现,几个事例都是按照“确定目标—努力经过—取得成就”这样的顺序表达的。明确这点后,出示谈迁、海伦·凯勒等名人的事例,要求学生用同样句式练习,写一写他们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事迹。经过这样的随文练笔,学生对说理文写事例时简明扼要的表达方式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误区二:练笔指导不到位,学生习不得法
一节《莫高窟》公开课,下课前,教师出示练笔作业:“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处,为莫高窟写一段广告词,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这本是一项非常有趣的作业,可惜教师将它放在了课外。后来,这位教师也没有对这次作业进行反馈交流,学生其实是空忙碌一场。这样的情况并非一例,在很多公开课和常态课中,都会有此现象,老师提出要求后学生写,接着请几个学生读一读,就算完成了整个过程,缺乏细致的指导,练的效果自然不佳。
“习不得法”是随文练笔一个尴尬现象。从阅读教学中挤出几分钟给学生练,但却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指导”没有到位。练笔前没有指导学生“怎么写”,练笔后没有细致地交流“写得怎么样?”“如何改”,缺乏深入地交流,没有思维的碰撞,学生肯定无法获得“写”的方法,在“读”上也没有得到提升。
【对策】练前启发,练后改评,精细地指导
随文练笔的指导不能狭隘地看成是写后的优秀作品交流,它包括练前的谈话启发、练后的交流改评以及定期的展示等。
1.练前导写,有侧重点。随文练笔前的指导可以从很多的方面入手,教师要根据练笔内容确定指导的侧重点。
练谋篇布局,重在指导学生理清思路,为学生练笔找到“拐杖”,引导学生做到仿其法而不袭其文,循其序而不乱其格。降低写作的难度,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
练言语表达,指导重在品读文句,体会表达。在充分理解、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品读其中的奥妙,并尝试运用,融会贯通,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水平。
练选材立意,重在体味情感,和作者对话。或是一个普通的事例,或是一个平凡的物品,在作者的笔下,都能激荡出绚烂的光芒。
2.及时评讲,习得方法。教师在每一次练笔之后,要“趁热打铁”,及时讲评,相隔时间太长,学生热情已经减退,对习作的内容也变得陌生。一般来说,当堂写当堂讲,效果最佳。可以挑选出一些写得好的,同学们一起评赏,获得启示;也可以选择一些需要修改的,边读边想,进行增、删、换、改,从而习得方法;也可采取同桌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互评互改,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练笔读给别人听,敢于把练笔展示给同学看。这种评价活动能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修改完毕后,与原文比较一下,看看自己进步在哪儿,激发学生自己修改练笔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写”的能力。
误区三:练笔时机不恰当,写得浅薄生硬
纯粹为写而写,无视恰当时机的随文练笔在如今课堂中比比皆是:讲到某个关键词或某个重点句式时,立即停止授课,要求学生仿照造句;引导学完某个段落后,要求学生模仿写法“如法炮制”……
这样的“课堂练笔”,学生没有表达的欲望,但又必须写,只能应命而写,无病呻吟,东拼西凑,写出的东西大都生硬、浅薄。
在什么时候练笔合适,让学生既有写的基础,又有写的热情,需要教师在深入文本,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没有深入研读文本,为练而练,急功近利,脱离学生实际,时机未到就写,对学生来说可能就是空中楼阁,好看不好用。随文练笔的时机对效果
讲坛
有着较大的影响,水到渠成时练,才能锦上添花,有画龙点睛之效。
【对策】深入备课,精心铺排,精确练笔时
1.待到学生情感丰盈时练。教师要精心铺排,与学生一同深入文本,充分感受蕴含在作品中的丰富情感,使学生与作者、文本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此时再让学生练笔,他们写的内容才能达到抒真情的目标。
2.待到学生得意得言后练。随文练笔,重点在“练”,练的目的又在于促进学生的读,促进学生的写,必须待到学生透彻理解文本,领悟原句段的构成的奥秘,掌握一定方法再练。如果不能掌握文中言语形式的精髓,时机未到就仓促练习,那只是简单的依葫芦画瓢,只得其形不得其精髓,对学生写的能力提升是有限的。
3.待到学生急于解惑时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中生疑,这是好现象,更是深入文本的好机会。当学生一知半解,急于深入理解的时候,在此时展开练笔,让他们写出自己的猜测、体会和探索,能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课文是个例子”,随文练笔就是充分利用这个例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它将习作教学化整为零,在读的过程中练就“写的功夫”。这种“不停地小步走”,就是一个“厚积”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练”就读与写的真功夫。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确随文练笔的目标,精选练笔点;重视讲评,精细地指导;深入备课,精确地安排练笔时机,只有这样的“精”练,学生的笔尖才能闪射出“智”的光芒,才会练有所得,直至“厚积薄发”!
(作者单位:南京市鼓楼区小市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