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彩云(辽宁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浅析城市官方微博现状
郑彩云
(辽宁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摘 要:微博自2009年兴起以来,呈现爆炸式增长,成为一个重要的舆论平台。各大城市的政府机关和政府领导都纷纷建立起城市官方微博,官方微博成为官民之间平等对话、互动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主要通过对城市政府官方微博现状的一个分析,发现现在城市官方微博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官方微博;运营现状
2009年,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了新浪微博。此后,各大网站也纷纷开始建立微博,微博成了一个新的热点。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动态,政府也开始建立微博。2011年为政务微博元年,截至2014年6月,全国27个省会中有25个开通了城市官方微博,政府通过自己的官方微博与民众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但是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政府在运营微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城市政府官方微博没有达到最初创立的目的。
城市官方微博在发布信息时,以一个传达者的身份来传递信息,只是一味地想要把信息发布出去,让大家知道这条信息,但是并没有考虑这条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接受者对这条信息的理解和回应,城市官方微博缺乏与民众的沟通。在城市官方微博中,往往会出现一种“连接无沟通,有下达无交流”的现象。城市官方微博没有解决如何传递信息才能让民众参与进来,增加对公共问题的了解等问题。
当重大事件发生时,城市官方微博能够快速地传递政府对此事件的处理办法,了解民众对此事件的看法,及时解决问题。但是,城市官方微博过于拘泥于形式,只是用官方的语言把信息公布出去,在微博上经常发布新闻稿、公文等信息,将政府的官方微博作为政府政绩发布的一个平台。这类信息不是民众所需要的,因此民众不会参与,并且他们会对城市官方微博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这将损害政府的形象,还可能降低政府的公信力。这种城市官方微博可能会导致民众对城市官方微博零关注、零转发的现象,严重损害政府与民众之间平等的交流,使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微博是一个双向的传播平台,它连接着政府和民众,是它们之间沟通的桥梁。但是,城市官方微博现在成了一个单向传播的平台,只是一味地去发布自己想要发布的信息,根本没有考虑民众想要知道什么信息,和民众之间的互动为零。这已经违背了城市官方微博当初创立的目的。
第一,城市官方微博缺乏原创内容。城市官方微博发布的信息内容只是一些政府要宣布的政策、规定,并没有呈现本城市的特点,缺乏原创内容。城市微博在发布信息的时候,都是转发一些媒体上的新闻消息或者其他部门的微博,内容上只做简单的修改,实质大同小异。有时甚至直接是复制粘贴过来,根本不做修改。正因为这样,城市官方微博缺乏吸引力,成了一个摆设,更不能达到与民众交流的目的。第二,城市官方微博在内容的选择上也存在问题。[1]城市官方微博会选择一些无关痛痒的新闻或者是能够宣传城市政府良好形象的新闻,在内容上避重就轻。有时会选择性地公开信息,使得事件的真相扑朔迷离,公众无法从最权威的平台上了解到想要了解的信息。这对于城市的官方微博的形象和权威性是一个巨大的破坏。
每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官方微博并没有一个应急方案,只是随着事件的发展公布信息。在这一点上,它要晚于一些媒体的报道。民众无法从官方渠道获得更多的事件信息,只能从其他渠道获得,这往往会滋生一些谣言和不安的情绪,使民众对政府不满。城市的官方微博在发布这一类新闻时,会选择性地发布消息,不利于民众了解事件真相。在这一类事件中,政府并没有事先对内容和人员配置做好安排、规划,事后也不对此新闻事件的结果进行说明,只是让事情不了了之。对于公众关心的问题,城市官方微博迟迟不能作出回应,所以民众对城市官方微博的关注度不高,并且也不会喜欢看城市官方微博的内容。
第一,在媒介融合时代下,政府微博应在内容上进行一定的变革。现在的受众更加注重自己的需求,如果新闻媒体平台不能够传递受众想要的信息,那么这个媒体平台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因为没有人会花时间去关注一个对自己没有价值的媒体平台。所以,城市官方微博必须在内容上有所创新,不能只是复制粘贴别的新闻媒体的信息或者一味地发布官方消息,而缺乏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城市官方微博本身具有城市的特色,所以一定要突出本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区别,创办本市民众喜欢的微博。第二,城市官方微博不仅要创办具有城市特色的微博,还应在面对城市突发事件或者民众比较关注的公共话题时,第一时间给出权威回答,并且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都有一个全面、公开的报道。这样才能使民众对城市官方微博有一定的关注。在这个媒介环境不断变化的社会里,城市官方微博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受众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自话自说”的城市官微——基于四城市的官微内容分析的“城市官微可沟通性”报告[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8):29-40.
[2] 陆晔.城市即传播:“可沟通城”与现代都市生活[N].新闻晚报,2013-9-7.
[3] 张志安,贾佳.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1 (6):48.
[4] 政务微博从政策发布向网友互动转变[N].北京日报,2013-5-7.
[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6.
[6] 程曼.新媒体对政府传播的挑战[J].对外大传播,2007 (12):27.
[7] 韩娜.传播学视角下政务微博的发展路径探析[J].新闻与写作,2012(2):33.
作者简介:郑彩云(1991—),女,河北张家口人,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学。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2-0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