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原创音乐节目的特点及影响
——以乐视网《特写时间》为例

2016-02-28 21:02:28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郑州450003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音乐节目

邓 攀(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 郑州 450003)



浅析网络原创音乐节目的特点及影响
——以乐视网《特写时间》为例

邓 攀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 郑州 450003)

摘 要:随着各大视频网站纷纷推出自己的原创音乐节目,乐视网的《特写时间》也逐渐崭露锋芒。本文以这档网络音乐节目为例,为大家分析该节目的内容、结构、制作等方面的特点,分别从节目背景、节目主旨、节目类型、社会功能、受众范围、节目特色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也提出该节目存在的不足之处,全方位解读这档音乐节目。

关键词:网络原创;音乐节目;音乐记录;访谈类

一、《特写时间》节目内容分析

(一)节目背景

网络原创栏目的出现。从2011年至今,国内各大视频网站,如搜狐、优酷、乐视、土豆等,纷纷推出了网络原创音乐栏目。早期这些网站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自己的作品的展示平台,让大家能够有平台分享交流自己用设备拍下来的视频或录像,这被称为是“用户生产内容”,到现在已经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专业化生产内容”。[1]所谓的“专业化生产内容”就是由原来的客户自发的和无组织的视频上传,变成了现在具有电视栏目特征的专业化内容。原创栏目不仅能节约成本,还有利于树立视频网站的品牌特色。乐视网一直都非常重视音乐视频和音乐节目的发展。先后推出了《LIVE生活》《特写时间》《真MV》《微记录》《音乐梦》等节目。

(二)节目主旨

乐视本着把原创音乐内容品牌和原创栏目相结合的特点,推出了《特写时间》。为了突出网络媒体的个性化,所以把采访的对象定位在摇滚乐队乐手和一些音乐自制人。这一特点也正好弥补了电视音乐节目对于摇滚和小众音乐人的排斥这一不足。

(三)节目类型

《特写时间》定位在一档访谈与现场相结合的音乐记录节目。

(四)社会功能

迎合了喜欢原创音乐的听友,推广了小众音乐人,同时还兼具音乐记录的功能,见证音乐人的发展过程以及音乐现场的记录。

(五)受众范围

中国摇滚乐开始于1986年,“西北风”开始进入刚刚萌芽的青年文化,中国最早的摇滚歌曲大概是现在大家所推崇的“中国摇滚之父”崔健的《一无所有》。1986年的《一无所有》开启中国摇滚时代。但是一路走来的总体发展一直处于低迷状态,2000年开始举办的迷笛音乐节一度缓解了发展的艰难,直到今天中国摇滚乐队像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壮大队伍。乐视网也是看到了摇滚乐在中国的发展状态,所以制作了自制原创栏目《特写时间》。

特写时间的主要受众对象也是摇滚乐迷,针对的受众年龄段也是在18岁到30岁之间的人群。

(六)节目特色

1.制作成本低、投资小。《特写时间》采访的都是一些摇滚乐手和一些音乐自制人,不用支付高昂的出场费用。采访一般在演出现场就可以独立完成,节省了场地费用。不需要出境主持,也节省了人力物力。

2.播出平台限制低。《特写时间》的播出平台是乐视网站,对于播出内容的审核相比较电视节目而言限制还是比较低的。因为视频是放在网站上进行点击浏览的,因此无须固定的播出时间。方便受众和网民随时收看,没有时间的具体限制。

3.播出时长短小。《特写时间》每一期的播出时长都在15分钟左右。随着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过长的节目会给受众在收看上造成一定的压力。而《特写时间》的时长更容易利用大家的碎片时间观看。

4.形式创新度高。利用微记录的方式,将演出现场和采访相结合,既减少了乐手的讲话内容,也更多地用音乐形式替乐手们讲出了自己做音乐的态度,让乐迷们也了解到乐队的表演形式和现场气氛。《特写时间》将整体基调定义在灰白色,尤其是演出现场的记录。以此弥补摇滚乐队现场演出时自由发挥、机位难以全方面捕捉的不足,同时也使节目的观感与众不同。

5.内容创新。放弃特别流行的音乐,让内容以摇滚乐、独立音乐人、热爱音乐的人为主,通过各地演出来展示这些音乐人的音乐和对音乐的理解,从而得到受众的普遍认可。

6.互动性强。《特写时间》利用了网络平台互动方便的特点,建立了视频观看后评论的窗口。让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感受。有利于节目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无形中树立了鲜明的品牌形象。

二、《特写时间》节目结构分析

《特写时间》采用的结构方式是访谈与现场演出相结合的方式。在节目开始的时候是乐手们的演出现场的镜头;字幕是对乐队成员采访后的总结,有对乐队风格的描述,或乐手们对音乐的态度和理解;接着插入访谈的内容和现场演出混合剪辑的播放。

三、《特写时间》节目制作分析

第一,《特写时间》坚持真实、原创、记录和访谈相结合。

第二,节目摄像因为场地和灯光的限制,尽管拍摄效果并不是最佳状态,但也足以体现音乐现场的魅力。

第三,在剪辑技术的运用上比较简单,更有利于快速播出。这也是降低成本,制作效率高的一种表现。

第四,注重歌曲的完整性。

四、《特写时间》有待提高及改进之处

(一)内容上的不足

该节目坚持原创,坚持非大众流行音乐的路线,但偶尔会出现乐队选择较随意的情况。反而很有声誉的地下摇滚乐队如舌头乐队、二手玫瑰乐队、后海大鲨鱼等截止本文成稿前还没有出现过。

《特写时间》节目当中出现过很多外国的乐

队及乐手。笔者认为节目的定位人物选取应该是中国的独立音乐人。因为现在已经有上万个中国独立的音乐人在为热爱的事业而努力。这也符合《特写时间》最早对音乐的定位,因为现在我们更需要了解中国摇滚乐的发展和独立音乐人的心血。

节目应该坚持每期只选取一个乐队进行制作。例如,《特写时间》第19期的时候,就制作了一个拼盘的节目,给受众的感受就是一个音乐节上的某个片段的截取,略显杂乱。

如果遇到大型音乐节或者大型音乐活动,《特写时间》应该制作连续性的系列特别节目。比如豆瓣举办的“阿比鹿音乐奖”在《特写时间》只有短短一期节目,且所有内容都是访谈,没有音乐的展示,显得非常仓促。

(二)乐队歌曲的选择

以《特写时间》第48期的海龟先生乐队为例。海龟先生乐队获得奖项的歌曲是《男孩不哭》和《玛卡瑞纳》,现场表现感最强的则是《草裙舞》,但是编辑却选择了《Litter bar》这样一首冷门的歌曲,显得格格不入。所以编辑在选曲前对乐队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

(三)采访的环境

节目制作不够精细还表现在对采访地点环境的选择考虑上。

还是以《特写时间》第48期的海龟先生乐队为例。对乐队成员的采访地点选择了比较嘈杂的室外,不仅能听到受访人员说话的声音还能听到周围比较嘈杂的声音。作为一档访谈类节目来说还是应该在采访地点上有所选取。

(四)主持人的提问

绝大部分的独立音乐人没有接触过媒体访问,所以在语言的表述上还存在很大问题。这也和主持人对独立音乐人的提问、引导有直接关系。多数节目当中,《特写时间》的访谈部分显得不太成熟。受到节目时长的限制,中间又剪辑了演出片段,所以音乐人讲话的时间长度是很有限的,那就要求在内容的提问、剪辑上要更加精炼、准确。

五、《特写时间》带来的产业化效应

带动了Live house的发展。曾经,传统音乐人的推出和唱片公司的宣传、推广密不可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以及网络为独立音乐人带来的传播平台,原来传统的音乐产业模式也被打破。更多的人接受了独立音乐人的原创音乐,更多的人也接受了Live House这样的演出形式及演出内容。Live House最早起源于日本,因为这些室内场馆具备专业的演出场地和高质量的音响效果。和普通酒吧不同,Live House一般都有顶级的音乐器材和音响设备,非常适合近距离欣赏各种现场音乐。由于观众和音乐人距离非常近,因此在Live House中的演出气氛远胜于大型的体育馆。这种演出形式也拉进了音乐人和乐迷的关系,打破了传统演唱会的定义。

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以及大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特写时间》也为Live House的演出提供了引导和宣传作用。现在全国各地的Live House 也进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如郑州的7Live House、成都的小酒馆、重庆的坚果儿Club、上海的育音堂、西安的光圈Club等等。在为独立音乐人搭建演出平台的同时,也迎来了产业化的发展。

六、总结

《特写时间》具备网络音乐节目的大多数优劣点,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在内容及形式上得到完善。这档节目追求原创音乐的精神和对独立音乐人的推广,以及后期产生的一定影响力,值得传统媒体借鉴及学习。

参考文献:

[1] 李翔,刘燕南.从“用户生产”到“专业化生产”——视频网站原创节目内容特色与发展[J].新闻与写作,2013(09):36-38.

作者简介:邓攀,男,硕士研究生,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2-0091-01

猜你喜欢
音乐节目
音乐节目编辑兼乐评型主持人应该注意的问题
传播力研究(2024年8期)2024-04-25 11:47:06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音乐节目的传播策略
声屏世界(2020年23期)2020-11-14 11:04:41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创新研究
声屏世界(2020年23期)2020-11-14 11:04:41
浅谈融媒体时代广播音乐节目的内容转型
科技传播(2019年23期)2020-01-18 07:57:26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创新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的路径
新媒体条件下广播音乐节目的内容转型之策
音乐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及语言情感研究
传媒论坛(2019年8期)2019-03-20 13:55:13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音乐节目内容的转变与融合
新闻传播(2018年15期)2018-09-18 03:20:06
新媒体时代广播音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传播(2018年13期)2018-08-29 01:06:48
论我国电视音乐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大众文艺(2017年21期)2017-03-12 08: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