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可视化新闻发展探究

2016-02-28 21:02:28崔金童南阳市一中河南南阳473000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大数据

崔金童(南阳市一中,河南 南阳 473000)



大数据时代可视化新闻发展探究

崔金童
(南阳市一中,河南 南阳 473000)

摘 要:大数据时代,以信息数据分析为支撑、以可视化处理为载体、以信息传递为目标的可视化新闻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创新主体。文章对可视化新闻的概念和基本特点进行了简要阐述,并结合我国可视化新闻的发展现状,探究大数据时代可视化新闻存在的缺憾。研究显示:深度化挖掘事实、资讯可视化转换、信息高效率传递是可视化新闻报道的三大核心特征,数据处理精准度偏低、时效性较弱、实用性不强是当前可视化新闻报道的不足之处。为强化可视化新闻的信息传播优势,文章提出强调复合型新闻人才培育、突出可视化新闻内容实质、规范可视化新闻制作流程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可视化新闻;发展趋势

一、前言

大数据时代,数字技术的变革与人们生活习惯的转变,使得媒体的信息输出模式和受众的信息接收模式日趋多元化,可视化新闻报道就是在新媒体创新氛围中应运而生的。事实上,大数据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基本成型,但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一直未能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进入21世纪,数据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大范围普及,大数据开始重返日常生活领域,可视化新闻正是基于大数据的兴起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新闻报道模式。

毫无疑义,相比大数据的Volume、Velocity、Variety、Value四大特征,可视化新闻报道基于自身行业特点,也具有明显的类型特征:深度化挖掘事实、资讯可视化转换、信息高效率传递。可视化新闻报道的核心在于大数据,其实现载体在于可视化,其最终目标是优化信息传递效率,这符合大数据时代新闻数据海量化、新闻传播高速化、新闻类型多样化的总体趋势。因此,探究可视化新闻的发展现状,不仅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大数据时代可视化新闻存在的缺憾

(一)可视化新闻制作条件不成熟,数据处理精准度偏低

在可视化新闻制作方面,国内媒体在技术支持、人员配给、后勤保障、发布审核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可视化新闻数据的处理分析容易出现信息传递不足、信息传递过度以及信息传递失真等问题。以英国的《卫报》为例,其专门成立了数字新闻部,并在人员、计费、制度保障上进行了优化设计。值得一提的是,《卫报》尤其注重可视化新闻制作人才的积累,可视化新闻制作人员多由新闻记者转型而来,并具备良好的数据整合和美术设计能力,以达到可视化新闻的快、准、美三大要求。

(二)可视化新闻运作模式不完整,资讯报道时效性较弱

由于起步较晚,当前国内可视化新闻运作模式尚不成熟,可视化新闻制作的产业链并不完整,许多可视化新闻报道都是个别工作人员独立作战,由此造成了可视化新闻的时效性较弱。以《泰晤士报》为例,其可视化新闻的制作链条为:新闻定题→大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可视化呈现→新闻发布审核。《泰晤士报》对可视化新闻制作的核心理念在于:快速、严谨、受众可接受,这极大地提升了可视化新闻的实效性。笔者认为,新闻资讯报道的时效性其实是有两层意思:第一,新闻资讯的报道速度;第二,受众理解新闻资讯信息的时间长短。

(三)可视化新闻核心内涵不明确,新闻内容实用性不强

将手段当成了目的,导致可视化新闻内容实用性不强,问题的关键在于新闻媒体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可视化新闻的核心内涵。事实上,可视化新闻报道的核心在于大数据,其实现载体在于可视化,其最终目标是优化信息传递效率。由此可见,可视化并非可视化新闻的核心要素,可视化新闻报道的核心在于将纷繁复杂的海量数据信息精华化、浓缩化,再通过可视化的载体来实现。因此,一味地追求准确、美观的可视化形式,而忽略新闻报道本身内容实质的可视化,这样的新闻是没有持久生命力的。注重可视化新闻的数据处理、优化信息传递才是至关重要的。

三、强化可视化新闻的信息传播优势的对策建议

(一)以人为本,注重复合型新闻人才培育

新闻编辑、电脑技术、美术设计是可视化新闻制作人才的三大标准。要想强化可视化新闻的信息传递优势,关键是要做出好的新闻“产品”,才能真正提高可视化新闻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生产力,可视化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以人为本,尤其要注重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育。国际可视化新闻领头羊《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媒体,尤其重视可视化新闻人才的培养,其新闻编辑、数据处理、可视化设计的复合型人才在可视化新闻相关部门中的占比达20%,这尤其值得我们国内新闻媒体去学习和思考。

(二)追本求源,突出可视化新闻内容实质

明确可视化新闻的核心内涵、突出可视化新闻内容实质是实现可视化新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国内新闻媒体应该抛弃舍本逐末只追求报道设计美观的短视行为,而应该在丰富新闻报道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可视化新闻的新的呈现形式。可视化新闻报道要做到追本求源,首先就是要夯实新闻内容,具体来说,要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分析库;要加快数据处理分析人才队伍的构建;要完善新闻内容质量审核环节。

(三)曲突徙薪,规范可视化新闻制作流程

如前所述,国外优秀视觉媒体的可视化新闻制作流程非常严谨,各流程分工紧密,团队合作优势发挥得较为透彻。而国内媒体在可视化新闻流程的优化上还相对滞后,部门沟通消耗较大,可视化新闻策划、制作、发布的通道不畅通,可视化新闻制作的阻力偏大,这极大地阻碍了可视化新闻制作的发展,并引发新闻漏报、误报的风险。因此,国内媒体应该制定一套符合自身运营模式的可视化新闻制作流程,以降低部门间的沟通成本,激发员工的可视化新闻制作兴趣和积极性,在防范失误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可视化新闻制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郎劲松,杨海.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03):32-36.

[2] 杨雅.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新闻传播的新范式——“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创新”研讨会综述[J].国际新闻界,2014 (03):161-168.

[3] 周善.数据新闻:网站专业生产内容(PGC)的可循之途——四大门户网站的数据新闻实践[J].编辑之友,2014(08):70-86.

指导老师:李旭

作者简介:崔金童(1998—),女,河南南阳人,南阳市一中高三十五班文科生。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2-0070-01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大数据
试论当前国际金融的形势与发展趋势
国有企业经济市场条件下营销战略发展
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快速原型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乡镇配网规划及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我国品牌营销的管理及发展问题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1:55:52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3:53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0:53:22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