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报纸的媒体转型之路及各阶段的利与弊

2016-02-28 20:42宋树萍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报业客户端报纸

宋树萍

(山东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简析报纸的媒体转型之路及各阶段的利与弊

宋树萍

(山东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报业的影响更大,学术界的很多学者纷纷预言未来报纸将会消亡。报纸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报纸一直在不断改革与转型,在发展的道路上作了很多尝试,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本文主要探讨报纸转型发展的历程,并分析各阶段发展的利弊。

报纸;转型;利弊

结合学术界各学者对报纸数字化转型过程的历程分析,以及近期出现的云计算、移动客户端等技术,报纸的转型之路大可分为六个阶段:一是“电子化”转型阶段;二是“报网互动”转型阶段;三是“手机报”转型阶段;四是“全媒体”发展阶段;五是“云报纸”阶段;六是“移动客户端”阶段。

一、“电子化”转型阶段

报纸早期的电子化转型开始于1993年。所谓“电子化”,就是指将报纸的内容以电子版PDF形式呈现,是报纸接触互联网最早的尝试。

1993年12月6日,《杭州日报下午版》首次实现了网络化传输,它是通过杭州市的联机网络传输系统来进行信息传播。1995年10月,《中国贸易报》上网,成为我国第一家完全进入互联网的报纸,后来,其他一些报纸也纷纷进行了电子化转型尝试。

这种转型方式很明显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之而起的,但它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比如人们在浏览电子版的时候,如果要看自己想要的内容,需要从头浏览才能看到,比较费时,容易使人产生眼疲劳,所以这种方式不会长久存在下去。但就当时看来,这种初步进行互联网的尝试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了。

二、“报网互动”转型阶段

“报网互动”转型阶段,是指报纸开始与网络进行近距离接触,报纸直接把自己的内容按照版面与类别移植到网络上,也就是报纸的纯网络版本。

1995年,《中国贸易报》是我国第一家开通网络版报纸的媒体;2000年10月,中国党报之首的《人民日报》率先将它的网络报刊改为独立的网站——人民网;后来《光明日报》构建了光明网;随后《中国青年报》也推出了中青在线网站。

这种方式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报业的又一大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但在这种方式中,报业依然遵循以报纸为主体,它只是希望通过利用网络为报纸实现网络意义上的转变,因为两者体制、理念等的不同,不从本质上加以区别、加以改变,因此这种转型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转型。

三、“手机报”转型阶段

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报业集团纷纷建设网络报纸和网站的同时,随着手机的发展,手机报的早期尝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2001年,《扬子晚报》开通了手机报,成为我国最早的手机报尝试者。2004年,我国开始出现手机彩信技术。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率先推出彩信手机报。《人民日报》《新华社》《京华时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创办了手机报。后来越来越多的报纸纷纷发展自己的手机报纸,这种方式为当时的报业带来了不少的收益。手机报的出现,给报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但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手机报业务已经基本停止运行了。

四、“全媒体”发展阶段

在全媒体方面,首先改革的是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它是2008年3月在全国首个开启全媒体战略的媒体平台。烟台日报报业集团组织集团内的记者,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在这个中心,开始从传统报业转型到“全媒体”报业的运作方式。

虽然全媒体的发展策略为报业带来了很大的一次飞跃,但是这种全媒体型的变革并不适合所有纸媒。因为这种改革需要很大的投资,还要具备一支经验丰富的团队,而且报纸本身要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所以除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报业集团,一般的小型报业根本没有能力用这种方式来促进自身发展。

五、“云报纸”阶段

云报纸,就是指利用手机的拍照扫码功能,对报纸上的图像或者二维码进行扫描,利用手机的图像识别技术,通过网络移动终端,将纸质的报纸载体与互联网进行结合的一种新的报纸存在形态。

云报纸实现了消息的立体化呈现,使报纸从一纸平面转向了网络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的信息报道形式。但是,云报纸仍存在局限性,受众需要对着报纸进行扫描,报纸依然还是报业进行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也就是说,云报纸的命运其实是与报纸的命运捆绑在一起的,这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体转型。

六、“移动客户端”阶段

最先进行客户端尝试的是《南方周末》,它是南方报业旗下最具影响力的报纸。2009年10月,它首个推出了iPhone手机新闻APP。后来,《人民日报》旗下的英文报纸《China Daily》在2010年4月推出了iPhone手机客户端。

据2016年2月14日发布的《中国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报告》:目前,主流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数量已达到231个,截至2015年年底,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在影响力较强的8大应用中的总下载量超过8470万,平均下载量高达367061次。[1]可以说,客户端的出现为报业的发展带来了曙光。

但是这种形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即两极化分布特别明显,原本品牌好的报业,其旗下的APP下载量就会很高,用户评分也比较好。相反,一些小地方的区域性报纸,其本身的受众比较少,因此下载量就比较小。可见,新闻客户端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七、结语

通过回顾报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报纸在转型过程中作了很多尝试,每一种尝试都为报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传统媒体积极进行各种转型探索,但是在互联网用户、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等方面仍然没有明显进展,这说明,传统媒体转型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以全新的思路来推进转型。[2]虽然报业已经作了很多努力,但是在数字化转型之路上,报业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1] 清博大数据新媒体指数团队.中国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报告[J].青年记者,2016(4):9.

[2] 郭全中.传统媒体转型的“一个中心”与“四个基本点”[J].现代传播,2015(12):104.

G206.2

A

1674-8883(2016)19-0112-01

猜你喜欢
报业客户端报纸
报纸
如何看待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断舍离”?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孵化垂直频道:新闻客户端新策略
大枢纽 云平台 客户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探索之路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