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帆
(作者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新闻摄影与多媒体艺术分析
姚 帆
(作者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新闻摄影由过去简单的图文解说发展成今天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以网络化、链状化为新闻传播形式。比起图文并茂的新闻解说时代,多媒体艺术与新闻摄影的结合更加真实、形象、典型的展现新闻背后的故事和情怀。多媒体艺术的发展给新闻摄影艺术带来了成功,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挑战。笔者认为,只有全面理性地看待新闻摄影与多媒体艺术的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展二者的艺术鉴赏空间。
新闻摄影;多媒体;机遇;挑战
新闻摄影和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是发展新闻事业必要基础,二者既有相似性又有其互补性,深入发掘新闻的内在价值需要重新认识多媒体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1 历史形成差异
从时间纵向上看,新闻摄影要追溯到19世纪初期的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他是世界上第一幅永久性照片的成功拍摄者。1826年的一天,尼埃普斯在房子顶楼的工作室里,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永久保存的照片,从此打开了新闻摄影的艺术之门。而多媒体艺术则诞生于20世纪早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依托数码技术、计算机和胶片记录等技术来完成艺术的结合。新闻摄影所体现出的是其瞬时效果所带来的艺术感染力,摄影师要在微毫之中拍摄作品,并要真实、形象、典型地反映印象背后所承载的新闻,可以说是要以一副简单的图片来构造复杂的新闻。而多媒体艺术则需要对一系列简单的新闻分子进行加工组合,从而达到一个完整的、全面的、立体的艺术效果。
1.2 二者融合性
新闻摄影与多媒体艺术的有机结合,更能给读者、观众呈现一个真实立体的新闻事件的背景。而且多媒体艺术自诞生之日起便注定要与新闻摄影助力发展、共同进步。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副刊时报《国画周刊》中摄影图片为六类:时事、艺术、学校、名人、风景和风俗。它通过以分类主题的方式,以图片连载的形式展现出了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新闻摄影与多媒体艺术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火花,二者交相辉映。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2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入选作品中,徐然的《昨天·今天——沈阳故宫变迁记》就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一些珍贵的老照片有机结合,给观众讲述了沈阳故宫从东北沦陷时的惨遭破坏毁灭到如今的辉煌今天,有筚路蓝缕的艰辛,有默默耕耘的汗水,有高歌向上的光芒。整个作品的展现如同美与情、苦与乐的交织,给观众带来了巨大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力。这正是多媒体艺术给新闻媒体带来的巨大魅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更加重视新闻舆论的监督引导作用。新闻,承载的是这个社会的现实,因此迫切需要新闻的真实性,多媒体艺术以其给人巨大的视觉冲击力的优势,很好地传播了新闻的价值理念,以及新闻背后所突显的社会问题。但人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多媒体艺术和新闻摄影的结合中有着些许挑战,只有认清了这些挑战才能更好地向人们展现艺术,展现真实,展现美。
2.1 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利弊
互联网传播媒介给新闻摄影带来了巨大冲击。互联网传播媒介给新闻的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上经常充斥着假新闻、烂新闻,通过网络快速广泛的传播,污染了新闻的纯净真空。所以说互联网的出现让新闻行业一只脚踩在天堂,一只脚踩在地狱。如何克服新闻摄影方向的偏离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健全新闻发行评审制度,要在新闻出口之前控制好其真实有效性,真正认识到舆论自由要体现的是公平的正义思想,那么就需要保证其新闻作品的内在价值。
2.2 手机给新闻摄影带来的挑战
手机让更多的人成为新闻传播者。2011年“上海地铁10号线列车相撞事故”中,相撞列车上的乘客,在第一时间用手机拍摄了事件中人员撤离、救助等一系列场景,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事故现场的新闻。从国内近年来一系列事件中可以看出,第一时间的新闻摄影背后不是记者,而是处在新闻焦点中的人。手机让群众成为了新闻摄影的先导力量。但时,手机也让新闻摄影陷入了被动局面。手机使人们只能浅层关注新闻,缺乏发掘新闻内在的背景、问题。新闻背后的现实问题需要深度发掘,而手机使这些新闻只能成为瞬间热度,很快会被另外一个热点所掩盖。因此,手机使新闻传播量大但缺乏实质性内容,其新闻价值体现的正能量淹没于新闻盲目追求关注度当中,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民众对于一个新闻判断的是非价值、正义价值。
新闻摄影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有区别也有联系,二者只有紧密结合,互助发展才能使新闻更有深度、更有力度。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摄影的机遇和挑战共存,假新闻、烂新闻依然存在于诸多媒介当中,要破除新闻摄影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毒瘤”,就需要加强监管,头悬公平正义。
[1]张文良.浅谈新闻摄影艺术化现象[J].新闻研究导刊,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