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垦加来高级中学 顾 蕊
读听思:促语文教师专业成长
□海南省农垦加来高级中学 顾 蕊
一名语文教师,要想成长为专业上的行家里手,读、听、思是其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读听思 语文教师 专业化成长
一名语文教师,从初登三尺讲台,到成长为专业上的行家里手,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诸多因素中,读、听、思是其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基础教育的实践证明: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需要储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一是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比如阅读和写作的知识等。二是教书育人的知识,包括教育、教学两方面的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相关学科教材教法方面的知识。三是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是教师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内隐性的知识。四是文化科学知识,学生智慧的启迪、素质的提高、课堂是否生动丰富,都与教师的文化科学知识有关。
杜威认为,合格的教师的“第一个条件需要追溯到他对教材具有理智的准备。他应当有丰富的知识。他的知识必须比教科书上的原理,或任何固定的教学计划更为广博。”由此可见,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丰富的知识来源于不断的读书学习。可以说读书是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不竭源泉。有了这条源源不断的知识源泉,才可能储备足够多的教育教学的丰富“养分”,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
要想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至少要三“读”:读课程标准、读教材、读群书。
1.读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和课堂教学遵循的纲领性文件,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只有认真研读课标,才能理解课改的理念,理解课标的精髓,研读课标,对教师在深层次上把握教材、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正确选择取舍教学内容、合理组织安排教学过程、科学运用教学手段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程的课程目标之一表述是:“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文学作品时,就要注重文学作品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教学,要介绍文学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以便学生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在实施建议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2.读教材。教材承载着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教师才能有效落实课程目标,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凡是真正的语文教学大家,没有不重视研读教材的。于永正老师说:“钻研教材是备课最重要的一环。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于漪老师也说:“我下决心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扎扎实实地打业务底子,二是潜心钻研教材,取得使用教材,教导学生掌握好语文的主动权。查找资料,独立分析,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反复推敲研究,把文章的脉络、篇章的构成,语言的运用,作者的思路等弄得一清二白,力求使教材如出己口,如出己心。”
可见,要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研读教材。比如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想让课堂精彩,教师就得先和文本对话。只有教师对教材进行正确、全面、透彻的解读,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全面、透彻地解读教材。这就需要教师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思,更要体会文本的言外之意。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起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历来的批评家所激赏,为何?教师必须就此进行深入研读。“寻寻觅觅”,作者在寻觅什么呢?这时就要联系创作背景才能透彻理解。《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当时她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还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丧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可见,作者寻觅的可能是以前的流亡生活,也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等等。只这一句,就把敌人的侵略、政权的崩溃、流离的经历等致使她心中若有所失,想要抓住什么,结果什么也抓不到,所得到的仍然是空虚的精神状态。寻觅的结果是“冷冷清清”。“冷冷清清”既指环境,更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感染到心情,描写了作者身处异地,无人为伴,少有交往的孤独寂寞的境地。“凄凄惨惨戚戚”更是写出了作者心中的悲苦。仅此三句,一种愁惨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要求: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上不仅仅让学生在文本中获得文本的信息,更要能让学生在解读文本中学会解读,在欣赏作品中学会欣赏,这一切如果离开了老师对教材的深入研读,都将是一句空话。所以说: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
3.读群书。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信息呈现出迅速扩张的态势,贫乏的知识将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摄取优秀文化营养的能力。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多读书,做一个杂家。不但要读教学指导用书,教学杂志,教育理论书籍,经典名著等,还要读科学、艺术、哲学类的书籍,形成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辩证统一的新型人才。很多优秀的语文老师,在谈起自己的专业化成长道路时,无一不说热爱读书,博览群书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师要用“初学者谦虚的自觉,饥渴者渴望的求知态度”来拥抱知识,要以求知若渴、虚心若愚的精神,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不断地加强读书学习,使我们的这条专业化成长的源泉永不枯竭。
“听”就是“听课”。师范生在大学时,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毕竟侧重于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缺乏教育教学实践的学习。有研究表明,当专业知识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学业成绩与教学效果已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此时实践性知识起着决定性作用。新教师如何把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知识相结合,迅速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呢?除了教师通过自己的真实体验积累教学经验外,还要善于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听身边的优秀教师的课就是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的很好的途径,这会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新教师成长的历程。因此,听课是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新教师在听课时要做到:
第一,听前有准备。比如,听课前要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相关教学信息,如能先行制定教学方案,再去听课,通过比较分析,找差距寻原因,借鉴学习,则收获更大。
第二,听中明要领。比如,教师是否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自己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是否善于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师生的情感体验是否愉悦、欢畅;教师怎样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教师是否讲清了理解知识的关键点,课堂容量是否适中,教与学是否张弛有度,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教师运用的教学手段是否恰到好处;教师的普通话是否准确,口齿是否清楚,声音是否洪亮,表达是否简明扼要,用词是否准确;教师的板书是否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教学效果如何,等等。
第三,听后重思考。从教材处理、教学方法、问题设置、课件制作等方面去思考,思考自己能学到一些什么经验,自己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从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思”就是“反思”。社会在进步,学生在变化,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教师应是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型、智慧型、专家型教师。但专家型教师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不断积累和反思成长起来的。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威廉·杜拉姆在《思维的革命》一书中指出:“假如一个人掌握了思维的力量,那么他就会加速成功的频率。”美国学者波斯纳在总结新教师成长规律时也指出:经验+反思=成长,并且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可见,自觉反思对教育教学工作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想获得发展,就必须学会反思。有效的反思,可以让我们在经验的基础上提高专业水平,让我们的教学更加谨慎、科学,从而走向成熟与发展。
教学反思从何处入手?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是反思每堂课的亮点。如引人入胜的导语,准确的问题设置,恰当的处理生成,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成功的临场发挥,机智处理突发事件,板书设计简明扼要,富有特点等。
二是反思教学中的不足。比如,教学环节安排不够合理,教学思路不够清晰;问题设置过难或者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课堂气氛沉闷;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不自然,教学过程不流畅;时间把控不好,没有做到张弛有度;课堂容量多,没有完成计划中的教学任务等。
三是反思如何改进教学。主要是针对教学中的不足,反思寻找改进的办法。比如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精当的设置供学生讨论的问题;如何更完美地设计板书、更科学地选用多媒体教学等。
总而言之,读书、听课、反思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它是永恒的女神,引领着我们在专业化发展的大道上行走,使我们专业化成长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1]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吴益.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3]黄玮琍.促进新教师自主成长的有效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