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莹(华东交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实践与思考
高 莹
(华东交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民族文化的统一基因,非遗保护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目前,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现有保护手段创新驱动不够,传统的保护方法已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以数字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本文就新媒体技术对非遗保护传承的现状和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非遗;保护;实践;思考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1年江西省社科艺术学项目“视觉艺术传播对现代市场营销的影响”(YG2011084);2014年江西省社科“十二五”规划项目“新媒介环境下民间艺术的传播策略与效果研究”(14YS22)阶段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包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中华民族在统一又多元化的文化演进过程中,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民族文化宝库。如何应用新媒体技术,提升非遗保护的科技含量,改变目前非遗工作存在的重资源开发、轻创新驱动的状况,构建科学有效的非遗保护传承路径,破解当前困境,是非遗工作需探讨研究的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了较大程度的破坏,无论是“文革”十年浩劫,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误判为封建文化,还是现代经济急剧发展,全球化使西方娱乐文化全面涌入,都对我国原有的多样性文化生态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国非遗保护工作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一)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冲击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急剧变迁,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使原有的传统民俗、民间文艺、重大节日礼仪和习俗正在消失。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本乡土文化气息浓重的村落逐渐出现“空心”现象,原住民流失,传统村落锐减,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逐渐消失,依附其上的乡土文化日益瓦解,一些靠口传心授传承的非遗项目逐渐失传,民间文艺组织被解散,非遗传承未能很好地与现代生活接轨、与社会发展同步,断层巨大,活态传承面临挑战。
(二)社会认知存在缺失
一些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非遗作为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来谋划保护传承,缺乏长远规划,存在重项目申报和经费争取、轻科技保护引进和政策支持。一些地方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过度开发非遗资源的商业价值,而忽略了其文化价值,甚至为迎合旅游开发需要,破坏原有活态传承的生态,将一些传统祭祀和传说引入迷信色彩,将反映人们生活情趣的原生态歌舞植入低俗文化元素,改变原有文化内涵,误导了大众对非遗文化真实性的了解,降低了群众对非遗保护的认同感。
(三)非遗保护措施传统单一
目前,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仍停留在政府扶持和传承人自觉传承阶段,未能很好地调动社会力量和大众参与,特别是引入新的科技保护方法不够,许多非遗属独门绝技,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一些地方政府保护经费投入不足,科技保护人才匮乏,保护手段缺少科技含量,极大地制约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新媒体技术迅速崛起,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了非遗的文化生态和人们保护非遗的观念,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新媒体技术维护和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这些有价值的活态文化重新回归现代生活,在现代生存环境中生生不息,成为民众精神家园的重要文化元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技术悄然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数字技术与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讯网、卫星和电子产品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可以说,新媒体技术丰富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非遗保护传承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应用新媒体技术科学有效地开展生产性保护和社会宣传,使之融入当代生活,激发非遗自身生机和活力,已成为优化提升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支撑。
(一)创新手段,推进非遗数据库建设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指出:“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遗档案及相关数据库。”这是国家法律层面明确提出的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启动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和传播工程。借助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可以把已有的非遗档案编辑转化为数字化格式,保存于计算机硬盘、光盘等介质中,实现对非遗数据的大规模存储和管理。同时,新媒体技术提供了包括数字摄影、运动捕捉等全新的采集手段,实现了对非遗项目、传承人、生态保护区的检测评价。数字化存储技术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整体上提升了非遗保护水平。从2002年至2006年,我国举办了三届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讨会。在2010年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首都博物馆举行了《感受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展》,展示了非遗数字化保护与研究的方式及成果。文化部于2010年10月启动了“中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在5个月时间内,完成了山东高密扑灰年画、陕西秦腔和安徽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三个试点项目数字化采集,建立了非遗资源数据库中的项目库、专题库。目前,运用现代信息采集技术,对濒危的非遗项目及年老体弱的传承人的技艺进行全面记录,并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是非遗抢救性保护的重要方式。安徽省2012年启动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抢救性采录工程,2014年1月完成60项国家非遗项目抢救性采录,将采录的录音、录像、文字整理分类,形成的文本和影音资料总量已超过6TB,初步建立了非遗数据库。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运用新媒体技术对非遗进行真实、系统的记录,并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是实现非遗抢救性保护的有效手段,是全面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融入生活,使非遗贴近人民大众
非遗的根基在民众生活中,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规定,真正的非遗保护应该是活态保护,旨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不同文化群体的传统、个性及认同感。所以,运用网络传播和信息共享技术广泛宣传,开展传承工作,留住儿时的记忆和乡愁,培育民众文化主体意识非常重要。有不少省市依托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所)、传习基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社区传承活动,安徽亳州国家级非遗项目华佗五禽戏就拍成微电影在网络视频和手机平台上开展传承工作;安徽省黄梅剧院从2011年以来连续推出3D黄梅戏舞台剧《牛郎织女》《天仙配》《女驸马》等剧目,充分运用现代数字舞台技术展示国家级非遗戏曲的魅力,拓宽了戏剧舞台的表现空间,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观众。目前,各电视台和政府组织也运用大众媒介宣传优秀文化遗产,安徽电视台开辟了《相约花戏楼》栏目,运用电视和网络长期推介安徽非遗戏曲。中央电视台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从饮食文化切入,将许多传统食物制作技艺类的非遗展现在屏幕上,传播中国社会从农业文明到现代科技中的饮食文化、习俗仪式,展示了中国饮食文明,增强了文化的吸引力和认同感。前不久,网上盛传歌手谭维维在中国之星舞台上,与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陕西华阴老腔合作演绎一首《给你一点颜色》,以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唱腔震撼人心,被誉为“教科书级的中国摇滚乐”,展示出古老戏曲的生命力和文化价值,为活态保护传承提供新的思路。安徽省文化厅正与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非遗安徽》系列专题片,首部专辑《安徽文房四宝》已在CCTV-10黄金时段播出,充分彰显了安徽非遗的风采和活力。
(三)走进校园,让非遗步入年轻人心灵
非遗文化的多样性、活态流变性孕育出创新创意的文化基因。让青少年学生认同民族文化,运用和表达民族文化,培育具有时代眼光和传统文化底蕴的新型人才是教育的责任。安徽省已将非遗进校园活动纳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写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常年邀请非遗专家走入校园讲授非遗知识,传承人开展非遗技艺传授,安徽省文化厅与安徽师范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非遗传习基地建设、传承人培训进行深度合作。在非遗进校园活动中,新媒体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制作的课件和宣传片通过3D、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技术,可以使非遗虚拟再现、知识可视化及互动操作,使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增强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切身体验非遗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课余时间利用新媒体设备设计、创造有个性、感兴趣的素材,吸收非遗文化多样性的成果,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尽管我国运用新媒体技术保护非遗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新媒体技术正在从一种外在于非遗的技术手段向非遗内在生命力转化,影响非遗保护的理念,目前有大量的工作亟待探索。
(一)建立国家统一的数字平台标准
在深入研究我国各类非遗技艺相关特点的基础上,国家要牵头制定包括非遗数字化采集、数据资源存储管理和应用等相关工作体系及技术标准,构建统一规范的非遗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建立一个类别齐全、内容丰富的中国非遗资源数据库群,改变目前多数非遗数据库结构简单、标准不一、共享性差的现状。设置用户管理、定制推送及互动交流等个性化定制活动,使非遗通过网络实现传播者、大众、专家之间多方信息互动,以满足关注非遗不同人群的需求。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信息资源融合共享和资源统一整合,有利于后期研究及应用。
(二)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要重视非遗文化内涵
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有助于对文化遗产进行深度开发、保护和利用,但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应坚持文化立场,在完整记录传统技艺和流程的基础上,注重表达非遗的真实性和文化性,不能本末倒置,一味追求画面观感而忽视非遗文化本身。如果忽略非遗中的精神追求和生存观念,仅注重外在唯美画面和新奇文化样式,打破传承人与文化遗产精神内核之间的文化衔接,就成为被复制的文化产品和意涵流失的文化碎片。新媒体技术只是工具和手段,需要技术人员在工作中与非遗专家、传承人通力合作,全面了解非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演变,真实表达非遗的文化价值和技艺流程,才能科学有效地发挥新媒体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
(三)运用“互联网+”的理念创新非遗保护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成果,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起来,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的特点,非遗的延续、传承和发展本身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时代交给我们的命题。利用新媒体技术,借助互联网平台,探索创新非遗保护,将会给非遗传承发展带来新的生机。现在很多非遗产品,如安徽黄冈柳编、黄山毛峰就借助网络平台远销海内外;腾讯通过众筹模式帮助贵州黔东南的通关村建立了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为非遗保护探索出新的路径。2015年春节微信支付宝抢红包的现象也是传统春节发压岁钱的网络演变。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信息化载体为非遗生产性保护服务,运用大数据分析非遗项目发展趋势,分析地区、族群的文化生态,通过建立数字化分析模式,为非遗保护研究提供依据。信息技术正为非遗跨界利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宋俊华.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几点思考[J].文化遗产,2015(2):1,8.
[2] 汪永成.非遗数字化保护现状探析[A].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黄山论坛文集[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250,252.
[3] 牟延林,谭宏,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8.
作者简介:高莹,华东交通大学数媒系学生。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2-0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