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模式”写入经济学及其教科书

2016-02-28 10:25沈立人
现代经济探讨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国模式大国经济学

沈立人

把“中国模式”写入经济学及其教科书

沈立人

内容提要:当前中国大学采用的经济学教科书,大多来自西方,未能充分吸收中国经济建设即“中国模式”的经验。理念以实践为渊泉。中国作为大国,经验丰富,为经济学提供了很多创新的理念和信息,从发展经济学到部门经济学以及民生经济学等,值得总结和提炼,使经济学更完备,也更有利于应用和育人。

中国经济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创新五大发展理念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体系中,始终是一门显学,内含丰富,思维深广。这是由于,经济生活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建设是任何国家党和政府职责的中心。一部部历史,都以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为主线及其盛衰、兴亡的标志。这为经济学的成长提供了不竭的资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开拓和创新真理的唯一渊泉。但是,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在同步中往往有差异,常见的理念滞后于现实,乃至赶上,才又指导和引领其向前。当前中国,相对于经济建设的肥满,经济学显得有些瘦骨。反映在近年来关于经济学教科书的争论,有人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似遭冷落,而大块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与中国的现实又不无距离;我们自己的经济学专家的著作还偏重当代经济史的记叙,没有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

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既继承已有积累,也借鉴西方成果,更重在总结新中国经济建设即“中国模式”厚硕经验,首先改进和完善经济学的各种教科书,不仅是为了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培训干部,同时也对整个经济科学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一项多层面的系统工程,不妨提纲挈领,略述若干。

一、发展经济学:发展战略、发展步骤和发展方式

二次大战后,随着民族独立,新兴国家兴起,催生了发展经济学,蔚为大观。中国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样需求此一学科的移植。有所介绍,可供参考,而在实践中,更有自己的探索和创造,超越外来教旨。

发展战略,从起步到延伸,首先碰到正确处理速度和质效的问题。所有新兴国家,面临积弱积贫的困境,把发展速度放在首位,理所当然。但是经过若干年,容易走向片面追求过高速度,结果是欲速不达,事与愿违;对应之道,就是适当控速,转向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主要目标。中国也不例外,并且作为一个大国,负担重,转身难。在此长征途中,不止一次产生过热倾向,经验中有负面,带来通货膨胀、收入不高和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后果。如何应对,从“硬着陆”到“软着陆”,几度反复,与其他国家比,体会更深,尝试更多。这对既立的发展经济学,都有不少补充和修正。

发展有一定过程,怎样择定科学步骤,与时俱进,各国有不同选择,有顺利又有挫折。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这方面先后有多种探索。在纠正一步登天的空想后,终于择定“三步走”的设想,即从解决温饱、全面小康到基本现代化。在纠正GDP挂帅的前提下,以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为底线,分阶段列出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指标,从而判定相应对策,组织实施,有序实现。此中甘苦,外人未必晓,我们终得知。中国发展的按部就班,每一步都有比较缜密的衡量和思考,也是外边流行的发展经济学的缺口。认真总结,可望得出一些新概念,为旧著添新彩。

在发展过程中,因势利导地转变发展方式,是一个重大的关键性课题。中国在建设中,有感较早,而作为并不简单。直至总体上达到小康后,近几年提出科学发展观,才开始破题,亟需处理好不少从潜伏到彰露的矛盾,包括原始存在的积累与消费以及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贫富之间的差距。这是一场根本性的转变,讨论已久,涉足渐深。内如拉动增长的活力,更加依靠内需,并从侧重投资转向消费,十分艰难,很不轻松。怎样达标,至今尚在途中。这在西方经济学,有所论述,可见有其共性,但在各国推行,成败都有;中国的作为,或许比他国愈益复杂,给以概括,肯定能为发展经济学开新篇。

二、改革开放经济学:社会主义理想的中国化模式

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总的是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发展方式,一是经济体制。如果认为,前者有其共性;那么,后者更有个性。经济学论述,前者占篇幅居多,后者也有论及,则嫌相对不足。其实,所有发展中国家,都不能忽视体制和机制的选择,随着发展有一个解构和建构的转变;特别是一同列为“金砖”的几个大国,从俄罗斯、印度到巴西、南非,与中国有类似或近似的遭遇。这在现行的西方经济学及其教材中,大多语焉不详。中国的丰富实践,在改革开放上,颇有新意,亟待提炼。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此中有不少比较和融合。计划与市场,如邓小平所说,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可采用,无关姓社姓资。在传统的资本主义老国,如法国和日本,都实行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计划,金砖国家更不例外,其他大小国家也有过不同的计划和规划,范围和领域各异。中国的改革,总的是从无所不包的指令性统一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并冠以社会主义的定语。这反映了在现行的发展水平下,前述计划体制行不通,必须建立市场体系,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公平竞争力。同时,又不完全放掉计划形式,还要编制指导性的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时对市场进行引导和法治监管。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摸索出一整套的办法,有的已纳入经济学,有的只在视野,亟待写出规范。

中国的改革,包含更多方面,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先后经过试验,逐步推开。如农村改革,从公社化到包产到户,具有颠覆性,成效大;又不停留于小生产,第二个飞跃是新型合作化,形式有多样化。同样重大的改革,在所有制结构,从单一的国有或公有转向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也是翻天覆地的,彻底解放了生产力。还有收入分配,从平均的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分配,从效率优先到效率与公平并重,一步步前进,一步步奏效。迄至目前,或说已容易改的都改了,面临许多硬骨头,如国有企业的改革迄未到位。对此,中央已有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在推行中还鼓励地方的差别化探索。不难估计,历经大规模的精确改革,新生了多少理念和理论,充实和改写经济学及其教科书,火候也早已成熟了。

与改革平行互动,还有开放,对照长期的闭关锁国,又是大动作,大变化。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在经济学中有专题和专章,但与中国的实践相比,仍有不少的差距。中国的开放,从出口导向始,试办经济特区,进而全面建开发区;从招商引资到引技、引智进而参加WTO和参与多边的贸易自由,现在已是外贸大国和引资、投资的大国。最近提出“一带一路”,进一步开拓了前进。此中经历,艰难复杂,稳中求进,不断创新,同样有很多心得体会可以总结提高,为经济学及其教科书添加浓厚的新幅,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也不无启示。

三、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大国都有新题材

经济学是广义的,除了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还有多维的部门经济学和不同口径的区域经济学,各有独自的应用性,并在实践中逐步分化和细化。大国经济学,支撑在这些从感性到理性,发现各种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规则和规律,促进了经济学的大放异彩。

中国的部门经济学,粗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后起的信息业,有自己的个性,不能简单地混同于西方。拿农业来说,起于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有机构成特低;怎样走向现代化,要靠努力探索。“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经过曲折,才获兴旺。在保证粮食持续增产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开展多种经营;在包产到户的起点后,组织适度的规模经营;在精耕细作的平台上,推进技术改造,都花了极大功夫,才实现从“农业真难、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到增产增收的新气象。例如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在世界是独例。工业也是从很低水平起步,曾在“优先发展重工业”还是“农轻重为序”之间徘徊;在传统制造业靠人口红利迅速壮大后,怎样从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强国,又没有现成的方案。服务业更是薄弱行业,不断成长,在三次产业中跃居大头,是一番神话。当代信息业飚起,中国不能落后,后起直追,更赖自主创新。实践的成功,要靠认识的升华,也为经济学的现代化提供了机遇,并有待于形成新的理念和理论。

中国的区域经济学,细分还有城镇化经济学和县域经济学等,在大国建设中承担繁重任务。开始不可能在不同条件的省市区齐头并进,于是提出两个大局:首先是东南沿海地区先行,给以对外开放的政策优惠和“孔雀东南飞”的资源和财力、人力优惠。在这些地区不断开发利用其区位、基础、人文优势后,形成与中、西部的巨大落差,又要及时转向腹地的大开发。对照传统经济学也讲此事。以美国的西部开发为例,总觉得与中国对不上号,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不能照抄照搬。城市化又是另一方面,既要构建中心大都会,又要防沾大城市病,特别是逐步消除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中国必须走自己的坎坷之路,填补既有经济学的短板。

四、民生经济学:这是经济建设的最终使命

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归根结蒂,落脚和落实于改善民生,克服生产力长期落后于人民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矛盾。所谓经济学的实质是穷人经济学,不外这个意思。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也在这个课题。但是,中国的复兴,靠已经有的经济学原理来指引,是远远不够的。自己闯出新路,也为经济学开了新章。

民生问题复杂多样。就业是民生之本,以中国人口之多,解决之难,世界罕见,经济学还没有现成答案。我们花了最大努力,从城市到农村,终得有所缓解,算是又一奇迹。其中,从城乡隔绝到城乡开通,形成以亿计的农民工,作为非农产业的后备军,并且长期过渡,在别国或不多见。把就业与创业、创新挂钩,以创业推动就业,也有独创。优先解决“零就业”家庭,逐步做到“零失业”家庭,用这种方式替代充分就业,书上没有论证过。与此并重的是减贫脱贫,各国都努力了,但问题之难,进展之快,使几亿贫民首先获得温饱,中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创造了多种经验,值得写进就业经济学。与人口经济学相联系,计划生育或许迟了一步,多生了几亿;而推行以来,是有效的,直至放开二胎,同样不是盲目搞,有学问,要写出来。还有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经济学写了很多,我们做了更多,不少地方该充实进去,加强经济学对经济工作的引领。

民生还有一串现实问题,如教育、治病、住房和养老等。这在中国,同样犯难,使党和政府忧患,老百姓期待。应当看到,经过与群众、专家的多思多议,这几座新的大山逐步有所征服。方法在借鉴外国,也有自己的摸索和试验。现在,12年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大学开始走向大众化,大病保障初步建构,保障房大规模在建和建成分配,养老也列入议程并有设计。这些课题的解决,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而中国的实践,又把社会进步推向前行。与此相应,社会经济学及其旁支如教育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和住房经济学等,中国先后开篇,看别人的,写自己的,可望青出于蓝。

五、结语

经济学是一门大学问,在与实践互动中不断成长,又永远在前进的道路上。其内涵和外延,都会越来越丰富、深刻和精细。上面提到事例,肯定挂一漏三。但是坚信,伟大的实践必将导致伟大的理论。中国有此条件,天降大任于中国,应当和能够打造出不断优化的中国经济学,在世界经济学大厦中占一大席。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常是一些中小课题。中国应当和能够出经济学大师,出经济学大著并衍生为教科书,培育出更多的专家学者和实践群体。从这次“十三五”规划,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每一个都是大理论,要有大实践,要作大研究,要写大文章。这都表明,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创新和理论创新,空间很大,潜力很大!

[责任编辑:吴群]

F120

A

1009-2382(2016)03-0020-03

沈立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京210013)。

猜你喜欢
中国模式大国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吐槽大国
简明经济学
多想记住你的脸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大国气象
经济学的优雅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