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钊
电视新闻主持人语言表达的创新与规范
马 钊
(作者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台)
在民生新闻节目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多的节目开始“说新闻”、讲故事,甚至出现了不少方言类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现相比以往更加的轻松、随性,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节目主持人一味追求节目主持的求新、求异,而忽略了语言本身的规范性。对此,本文将结合全国各地电视台相关新闻节目展开探讨。
新闻主持人;语言表达;创新;规范
电视新闻播音的基本特点是语句发音自然、连贯。主持人的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电视不同于广播,观众在听到播音员发音的同时,还看到了他们的动作、表情,尤其是口形动作,具有发音提示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声音负担,不必像广播那样用力。语句应当连贯、自然,不必过分追求发音上的清晰,而要重视视觉与听觉的整体融合带给观众的整体感受。
2.1新闻节目主持人在工作中忽视播音的基本功和规范性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群众的传声筒,每一位新闻节目主持人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长期不断地对播音这门艺术学科进行实践探索。如果基本功不够扎实,形成一种非自愿状态下的腔调,直接带来的就是消息传播质量的大打折扣。消息类播音形成风格自然会产生美感,观众在接收信息时也很轻松和完整,但不规范的表达,会影响观众对信息的接收。
除此之外,播音员主持人还肩负推广普通话的社会责任,人民群众信任电视台的播音员,会认为从播音员口中说出的每个字词都是标准音,主持人语言的不规范势必会误导受众。
2.2本末倒置,盲目跟风“说新闻”
由于表达方式的亲切自然,“说新闻”的风格一出现便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但实际上在“讲新闻”“说新闻”的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也最多。
必须首先明确一点,形式永远为内容服务。“说”是一个什么概念,如何才算是真正的“说”,目前在业界存在很多争议。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编导要求播音员、主持人要“说话”,不要用“播音腔”。当然,这是对某些播音员语言过于模式化、套路化现象的反拨,问题是出在语言传播者自己身上,不过解决方案却没有切中要害,仍然在外围做文章。说新闻不等于啰嗦、拖沓,滥用语气词,手势频繁,表情夸张;部分节目中“说书”式的主持风格更是对“说新闻”的严重误读。主持人过度的形式化包装已经对节目信息传播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实无论是“播”还是“说”,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把新闻和信息传播出去,只是需要一个更好的传播方式。因此无论“播”还是“说”,其实都是把播音员主持人已知的新闻事件变成“我要说的话”传播出去。
另外,各地的“说新闻”节目存在简单模仿的问题。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播后,在观众中反响强烈,引来仿效无数,兰州电视台《兰州零距离》、温州电视台《温州零距离》、湖南益阳电视台《新闻零距离》等各种“零距离”相继亮相荧屏。然而,一些电视台推出的相关节目仅仅是简单模仿,个别播音员主持人在语言上视规范如禁锢,从声音到表达方式、说话腔调、习惯及语气上进行全方位的模仿,但是别人的“个性”终究不是自己的,东施效颦的结果只能是贻笑大方、失去观众。
3.1语言风格的形成要以规范为基础播音主持作为新闻信息传播中的重要环节将信息传达给受众,主要是借助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创作、使用,语言表达的“规范”和主持风格的个性化并不是一对矛盾。即便是严肃端庄的新闻播音,体现在不同的播音员身上,也并非是“千人一面”,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音员康辉,声音浑厚、发音清晰、节奏明快、语流顺畅,与《新闻联播》的节目定位非常契合。中央电视台海霞的播报,镜头前状态热情积极,有“精神气”又松弛自然,富有交流感,表现出对观众的尊重和服务的热忱,这样的副语言已经让观众眼前一亮。同时,她的语言流畅、重点鲜明、基调有变化、又不“跳”不突兀,很好地传递了信息内容,播报中体现出来的时代特色和现代感非常鲜明。这又是另一种不同的风格,但二者都是以语言表达的“规范”为基础。
3.2一切从内容出发,内容决定形式
严格来讲,所谓的“讲新闻”应该不算是一种主持的类型,它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传播规律来看,受众心底永远更喜欢轻松自然的传播方式。在一部分观众对过度的“说新闻”产生观赏和审美疲劳后,所谓的“讲”新闻应运而生,使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播”与“说”之间能够根据需要进退自如。中央台新闻频道的《24小时》可以被视为此种风格的典型代表。
一些不适合“说”的新闻可以以较为平和的方式播讲出来,不失消息的严肃性和客观性,也不失语言表达的平民化,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其实,类似的节目在全国各地电视台早已遍地开花,比如:天津新闻频道《都市报道60分》、河北卫视《午间视野》等。一切从内容出发,根据新闻内容选择是“播”是“说”还是“讲”。在具体实践中,同一档节目中可能因为新闻题材、内容的不同需要主持人在语言表达上不断变换、各有侧重,需要灵活掌握。
3.3“说新闻”和“讲新闻”同样需要规范
毋庸置疑,说新闻的出现对新闻节目创新绝对是一件好事,是对播音员语言过于模式化现象的反拨。而“讲新闻”又可以看作是对“说新闻”的改进和调整。这种主持风格给了主持人更大的空间,但同时更需要“规范意识”,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
首先,语言的规范带来语言的美感。啰嗦和随意不等于“说”,很多主持人仅仅是习惯性的或刻意的在内容中加上“嗯、啊、啦、吧”等语气词,简单地认为这就是在说新闻了,比如:一条新闻口播内容“春节过后,冷空气袭击我国新疆、内蒙古、东北地区,这些地方遭遇了持续的雨雪天气,而我国云南等地旱地加剧。”有的主持人就这样处理:“这春节过后啊,冷空气是袭击了我国新疆、内蒙古、东北地区,这些地方呀,是遭遇了持续的雨雪天气,而在我国云南等地,这些地方的旱情是越来越加剧了。”看似语言是生活化了,可这繁复的语气词和不规范的用法,使原本一条好好的新闻,50个字就说得清清楚楚且很准确了,播出中却用了69个字,信息量相同但表达繁琐。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表达失去了本条新闻应具有的严肃、紧急和客观性,且有画蛇添足之嫌。
其次,民生新闻节目语言的规范还表现在评论的规范上,评论最基本的规范是基于事实和整体的客观思考。有的主持人在不顾事实擅作结论,说到“消费投诉”就给商家戴上“假冒伪劣、黑心商家”大帽子;说到“学生与学校纠纷”就大谈“乱收费、学校管理不善”;说到“夫妻吵架”干脆就直接充当事件的“调摆”者等。这些不规范的表达,看似关注民生,实际给受众造成误导,对于社会所进行的描述缺少整体式的观照,在一些报道中以个人感情对新闻事实进行取舍,民生新闻似乎成为了纯粹的情绪宣泄口,而最终将导致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受到怀疑。
因此,从新闻传播和语言传播的角度,从上述方面对“说新闻”和“讲新闻”加以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风格的美,很大一部分源于语言(包含副语言)的美,而美必须从规范中产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节目需要、受众需求的变化,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也在不断地创新,但一定要在创新中坚守规范。“美”需要“规范”,“规范”让“美”更动人。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陈晓鸥.广播电视语言传播风格多样化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3]曾志.浅谈播音风格和美[J].中国有线电视,1998(6).
[4]曾致,陈小敏.电视新闻中“民生”误读之解析[J].声屏世界,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