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琴
(青岛幼儿师范学校 山东 青岛)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
宋立琴
(青岛幼儿师范学校 山东 青岛)
在现行的社会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其内部控制评价制度还不够完善,各个单位内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制度设计缺陷、单位各阶层人员的内部控制评价意识薄弱、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机制缺失等,因此从单位内部控制效果的关键节点上加强并完善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已势在必行。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问题;措施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实现自身的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采取的一系列自我调控、约束、规划和评价的措施的总称。它对于保障事业单位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内部控制评价则是事业单位内部为了检验单位内部控制质量及效果而制定的一项内部管理制度,它是指导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运行及完善的指挥棒,对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及运行情况进行持续的评价,及时发现相关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完善,进而达到以评促建目标的实现,推进单位内部控制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实现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
(1)单位内部各阶层人员内部控制评价意识薄弱,评价能力不足。首先,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对单位内部控制评价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忽视了内部控制评价对发展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推动作用,他们认为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与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无关,因而难以发挥表率作用在整个单位内部形成整体的内部控制评价意识;其次,各单位基层人员的内部控制评价意识更加薄弱甚至缺失。他们认为,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仅仅只是单位领导层的事务,与他们个人无关,只要做好自己份内的职务即可,无必要也无义务参与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最后,单位内部领导层及基层人员薄弱的内部控制评价意识导致他们忽略了对自己内部控制评价能力的培养,使得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及运行能力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进而导致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及运行机制不完善。
(2)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存在设计缺陷。其一,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对象单一,一般仅仅局限于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例如对财务报表内容进行审计,评估资金风险等,但是缺少对单位整体运营管理能力进行宏观评价的配套制度;其二,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岗位责任划分未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几个不同部门不同职责的岗位集中于同一个员工手中,导致无法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效果,容易滋生徇私舞弊行为,阻碍了内部控制评价作用的真正发挥;其三,事业单位制定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流于形式化,执行力度不够,甚至有的单位的下级部门并不知悉该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使之成为一纸空文。同时,有的单位制定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通常是一成不变的,并未随着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而变化,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3)事业单位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评价运行机制。第一,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一些单位在选拔相应人才时缺乏相应的选拔机制,导致单位职工专业素养或者职业道德低下,不能适应内部控制评价岗位职责发展的需要,浑水摸鱼甚至利用自己的职权损害单位合法权益。同时,单位缺乏对相应人员定期培训的培养机制,一些单位人员由于缺乏对国家关于内部控制规范文件以及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理解,导致难以适应单位内控评价机制的运行及发展;第二,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程序缺乏系统性,未能规定统一的评价流程,同时评价方式较为古板,未能采用电算化形式以便高效准确地运行单位内控评价机制;第三,单位的内控评价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仅有事后内控评价,缺少事前的防范评价及事中的跟踪评价,进而导致单位内控评价机制未能完整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阻碍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第四,单位内部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未能对表现良好的评价人员进行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以发挥评价机制的真正作用。
(1)强化单位内部各阶层人员的内部控制评价意识,增强相关人员内控评价能力。首先应使单位内部各领导层从观念上意识到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对单位经营管理的重要性,转变其关于内部控制评价与单位各项经济活动及管理活动无关的想法,使其积极主动地去制定内部控制评价措施并督促下级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其次,提高单位内部基层人员的内部控制评价认识水平,转变其关于内部控制评价只与单位领导层有关的想法,强化其内部控制评价参与意识;最后,在提高单位内部各阶层人员内控评价意识的基础上,提高各阶层人员的内控评价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单位相关制度的发展运行。
(2)优化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制度设计。其一,强化单位内控评价对象的多样性,从单一的财务管理活动评价转变为对单位的各项经营管理环节进行评价,从宏观上对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分析以发挥单位内控评价制度的真正作用;其二,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岗位责任划分应严格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对于不同的岗位设置不相同的人员担任以达到各岗位职责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效果,促进单位内控制度的顺利开展;其三,应强化对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执行力度。不仅需要上级部门制定的相应措施具体明确,能够根据单位的经营管理特点适时予以相应调整以便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要求下级部门应严格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加强对下级部门执行情况的监督,并追究执行力度不够的部门的责任。
(3)设立科学规范的单位内部控制评价运行机制。第一,完善单位内部的人才选拔机制,提高选拔标准,加大选拔门槛,努力选拔高素养的单位人员,避免不能适应单位内控评价需求的人员进入单位阻碍单位的发展。此外,还应加强对单位人员的定期培训,增强其对国家相关内控文件的理解及对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运用能力,同时应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加强其法制意识,防止徇私舞弊危害单位权益行为的发生。设立单位内控评价人员的定期考核机制,对不符合该岗位需求的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后仍不能胜任的,调任至别的岗位以防阻碍单位内控评价机制的运行;第二,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内控评价流程,详细规定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的程序机制,规定统一的评价程序,防止程序混乱引起单位内控制度的不统一阻碍单位的发展,同时还应采用电算化形式运行内控评价机制;第三,完善单位内部监督机制的设立,注重设立事前防范及事中跟踪机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资金的浪费,达到相关资产运用的最优化目标;第四,完善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奖惩机制,对单位内控评价情况进行合理的考核,对于表现良好的单位职工予以相应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而对于阻碍单位内控评价的职工则应明确追究其责任,根据情节严重给予不同程度的惩罚以真正发挥单位内控评价制度的威慑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展开,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对于增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立及完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适应新形势下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事业单位各项经营管理目标及社会效益的重要催化剂。确保了事业单位平稳发展,提升了社会效益。
1.唐大鹏,吉津海,支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模式选择与指标构建.会计研究,2015(01).
(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