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绍仁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 福建 厦门)
浅析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在防范信用风险中的作用
吴绍仁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 福建 厦门)
本文通过剖析现代企业信用风险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探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进而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信用风险
目前,我国很多行业都存在明显供大于求的现象,市场竞争已远超出了传统质量战、价格战的范畴,呈现出包含产品、质量、技术、服务、资金等多方面综合实力的竞争。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销售业绩,往往采用多种促销手段,在商用产品领域,买方往往希望通过少量的资金获得较大的杠杆效益,所以信用营销就成了市场营销的一个主流。我国多数企业广泛使用赊销方式,虽然能够提高企业的销量,但同时大量应收账款相伴而生;其在流动资金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一项资产。应收账款的质量和周转速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企业信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商业信用环境未形成,信用意识较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不长,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以财政支持的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商业环境,使得人们信用意识的形成过程缓慢;虽然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迅猛、数量庞大,但过于关注短期利益,信用意识不强,商业信用环境的前提缺失或者不完备,商业信用环境未形成。信用的价值尚未被很好地发掘,很多企业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价值观。
(2)信用支撑体系发育不足,影响政府或者中介信用产品的提供。由于缺少企业诚信操作的有效约束性支撑前提,包括金融、会计、法律、商业等信息平台,以致政府或者中介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滞后,使得信用服务的市场化水平低下。缺乏针对企业的征信工作体系,宏观方面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程度比较低下,缺乏刚性约束等等,都对企业资信调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降低了对社会提供信用产品的能力。所以企业信用管理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赖自身的经验对市场形成判断。
(3)法律制约力度不够,违信成本较低。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中,需要强而有力的法律保障。首先,信用保障需要保证商业主体的数据透明化、公开化,这必然关系到个人隐私或者商业机密等;其次,违信追索也需要有跨越区域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的行政执法力度。由于现行法律及规则制度不尽完善,使得商业信用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违信成本较低,追索成本过高,也使得法律的监管作用受到了削弱。行政执法力度的欠缺,阻碍了执法职能的有效发挥,难以为企业诚信建设提供法律保护伞,难使企业信用建设步入良性循环。
(4)市场竞争过度激烈,企业信用管理冒进。以GDP导向的经济体制,导致很多行业都存在重复建设和过剩产能的问题,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企业为了追求产能和销售业绩增长,多数都奉行宽松的信用政策,对客户信用的评估过于冒进,或者迫于业绩增长压力,疏于客户信用评估或者信用评估流于形式。
(5)企业缺乏健康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部分企业在内部管理上未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缺乏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权责不清。主要表现在:没有稳定的、可执行的信用管理政策;没有建立健全客户信用档案,没有客户征信渠道,没有完整的历史信用记录,企业的信用管理缺乏根基;未设立专门的客户信用管理部门和信用管理内部流程,缺乏对信用风险的合理评估、自动预警及财产保全机制。现有的业务、财务、风控、法律职能相互脱节,或未形成制衡和相互促进机制,造成信用风险暴露。
1.发挥政府职能,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
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与政府行为具有密切的联系,政府作为各种经济活动的直接或者间接管理者,信用体系建设必须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促进其内在制度的不断演化,最终利用强制力量,不断促进市场的秩序化发展。
首先,要建立健全诚信的法律环境。在立法上,保障商业主体信用担保信息的有条件公开,对诚信原则给予明确规定以避免个别不法企业钻法律的漏洞;在执法上,要破除地方利益保护,提高失信成本,完善失信的黑名单制度和强制力,建立一个法治化的市场经济环境。
其次,要建立社会化的信用管理支持体系,发展信用咨询、担保等中介机构,实现征信数据的开放和征信信息的商业化,使企业的信用管理有所依托。此前,国家发改委召开了部分征信机构座谈会,研究推动引入第三方征信机构参与行业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政府利用对中介机构的有效规范,实现对信用信息提供、信用担保机构的有效扶持以及监管,从而做到对市场信用资源的共享,帮助企业获取信用支持的同时,获得有效监管,促进执法的严格化,提高违信成本,进而建设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
2.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机制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对信用风险的有效防范和风险事件的全过程管理。企业内部应当根据外部经济和商业信用环境制定明确的、可执行的信用政策和信用风险管理策略,完善信用风险评估、识别、控制、风险处理流程和管理组织体系,完善信用管理制衡机制,加大信用人才的培养,从而支持信用管理职能的有效实现。在业务过程上,企业应建立售前、售中和售后的信用评估机制、风险控制制度、债权管理和催收机制,实现全过程的信用风险管理,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首先,售前要强化客户信用档案收集和管理,完善信用风险的评估和识别管理,从源头上控制风险。
其次,售中要建立健全内部信用管理制衡机制和风险控制制度。一方面,避免风险管理组织上某一方面人员过度强调某一方面等风险而忽略其他方面的风险,从制衡机制上控制风险偏好;另一方面,在选择接受风险的情况下,企业应当执行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资产反担保、第三方担保、信用保险、国际保理服务等。
最后,售后要建立债权管理和催收机制,强化企业债权的日常管理、明确逾期债权的催收政策,以及企业内部的追责制度。
1.防范现金流危机,降低经营性风险
当前全球经济正经受一系列激烈冲击后的阵痛,次贷危机、欧债危机、油价的激烈波动都直接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在强刺激后,资产泡沫膨胀和需求持续下降对实体经济形成了严峻的考验。不少行业由于经营现金流的不足,正面临流动资金压力,而供应链资金周转期过长,容易造成债务链或供应链危机的发生,存在较大的风险。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层面通过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能够有效保证信用资产质量,为经济实体嫁接金融媒介,为现金流危机提供融资前提,避免个体和系统性的经营性风险。
2.建立可靠的信用关系,促进企业的良性循环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企业信用多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一种投资、融资活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信用作为一种能够使用的资源,可以被用来配置资源。商业信用以及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利用信用资源,通过授予客户一定的信用额度,推动产品预支销售或者服务,从而扩大销售,促进经济发展。相应地,企业供应商可以在信用的支持下,承诺在某一确定时间付款,从而提前获得某种服务,促进企业的良性循环。通过企业建立信用管理体系,有助于控制信用交易中的风险,有助于建立稳定化以及可靠化的信用关系,从而推动企业的进一步稳定发展。
3.促进产业和金融的职能分工与资源整合
在我国经济增速正处于换挡期时代,企业的内部发展条件与外部营商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通过建设信用管理体系,能够优化信用资产质量,促进产业和金融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快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产业的归产业,通过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把金融的事交给金融,促进产业和金融职能分工和资源整合,加速企业现金流,进一步降低流动性引发的信用风险,从而为经济增长注入血液。
4.有助于强化企业监管,引导其规范化运行
一旦企业信用普遍缺失,则会导致市场进入无序状态,对市场经济的建设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促进经济利益的有效调整,符合企业信用制度的要求,是企业监督的重点,有助于为企业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信用是企业高效运行的重要推动力,有助于实现对员工队伍的有效凝聚,同时能够维护交易双方的利益。
5.维护市场主体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信用危机会对经济造成威胁,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会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观念造成负面影响,影响到国家的发展。通过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从而维护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有助于促进国家的长治发展,维持社会经济关系。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符合企业竞争实力改善的重要需求,也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需求,有助于实现社会安定。
我国企业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商业信用环境缺失,法律制约力度不足、信用支撑体系发育不足、过度竞争和内部管理失效等方面。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符合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助于推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营造出和谐的社会商业氛围,同时也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帮助企业合理规避信用损失,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相关企业人员应该深入探讨导入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有效建设途径,进而为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力量。
1.许遵武.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航运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管理世界,2014,06(04).
2.马彦玲,闫晓燕,郭彦明,冯彦良.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在防范信用风险中的作用.中国经贸导刊,2010,18(08).
(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