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老年消费,完善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

2016-02-27 01:52
学术探索 2016年9期
关键词:消费老年人结构

李 韧

(云南大学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91)



发展老年消费,完善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

李韧

(云南大学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091)

经济社会面临着外部需求急剧下降、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这些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要求我们必须去产能、去库存、强节约、降成本、补短板、精准发力等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本文通过扩大消费,补齐社会消费,包括老年人消费短板,实现经济发展的动能转换,以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解决好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

老年消费;生活质量;全面提升;产业结构;供给侧改革

我国已经成为并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据民政部《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亿,占总人口16.1%,其中65岁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10.6%。而且这样的发展速度还在不断增加。因此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步入老龄化的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7%以上,那么这样的国家或地区就是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或地区。所以我国已经成为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此事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十三五”期间要抓好部署、落实。李克强总理也提出:要围绕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实施,抓紧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并注重可操作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老龄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老年消费与转换经济发展动能机制供给侧改革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经济社会中高速发展取得一定成效。通过适度扩大总需求,不断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4%,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居民医保补助标准等社保待遇水平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分别提高9.1%和15.9%。[1]人民生活水平,包括老年人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意识到,处于深度调整阶段的世界经济还有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外部需求急剧下降、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这些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要求我们必须去产能、去库存、强节约、降成本、补短板、精准发力等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通过补齐社会消费,包括老年人消费短板,实现经济发展的动能转换,以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解决好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

要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就必须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产业结构的升级。[2](P63)通过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以扩大内需,尤其扩大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会消费需求,实现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目标。

产业政策[3]是一种政府对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部门和产业的干预,是一种政府进行市场调节的补充手段。由于市场对公共利益密切相关部门和产业的资源配置能力薄弱,加上具有公共品(Public Goods)特征的这些部门和产业的产品收益低于社会收益,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很难具有这样的投资动机。但是这样的部门和产业的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公平竞争的原则,能够减少资源扭曲配置对其他企业及产业造成的潜在损害,符合当代社会供给侧产业结构调整关于节约资源、去产能、补短板和精准发力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这些部门和产业的发展关系着整个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政府应该利用适当的产业政策优化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产业的资源配置。

由于2.22亿的老年人口规模体量,已经构成我国不可忽视社会群体,他们任何的需要举动都要影响着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通过提升老年人消费需要,构建起以老年人为本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从经济结构内部转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增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使经济社会和谐、健康与稳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我国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经济社会良性运行机制和体制的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

过去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建立在对外贸易上。虽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世界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行主要依赖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然而由于世界经济低迷,各国为保护本国利益,纷纷采取贸易保护等措施。这对我们这样一个严重依赖出口的国家非常不利。对外经济贸易的严重锐减,已经造成了我国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我国主要依赖出口导向性战略,在外需不断加强的同时,内需没有得到同步发展。1992~2007年,我国外需从849.4亿元增加到12180.1亿元,增长超过13倍,年均增长19.4%;而社会零售商品销售总额从1.1万亿元增加到18.9万亿元,仅仅只增长约7倍,年均增长15.0%。[4]可见我国外贸迅速走强的同时,内需却受到抑制。强劲外贸与低迷内需之间的失衡将加大我国经济对外依存性,1992~2007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从34%上升到64%。世界经验与教训表明:高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实现国内经济结构优化,同时加大国际政治与经济摩擦。因此要降低外需减少对我国产生的不利影响,就必须通过政策调控,扩大内需,尤其扩大包括老年人的消费需求。2008年美国经济持续下滑,根本原因就是失去了2/3启动与维持其经济发展主引擎的个人消费。

1.经济结构失衡必然带来我国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按照结构经济学相关理论,经济失衡是一种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经济结构的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之间的不平衡而导致的失衡。动力机制强,平衡机制弱,经济增长方式和分配方式不合理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例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滞后,包括养老社会问题没有很好衔接,老年人人均资源少,生活环境弱;投资率长期过高,分配向资本倾斜,导致与老年人服务相关第三产业增长滞后,影响了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影响宏观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可持续性发展的本质就是要使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合理统一

因为动力机制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核,没有动力就没有发展。平衡机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没有平衡机制,社会发展动力就会发生逆转,就会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使经济社会不能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调整我国包括发展老年服务等老年产业在内的产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资源配置与利用的代际公平为基础,防止代际贫富差距过分悬殊,使经济发展成果由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民共享,实现以经济、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三维平衡”,构建起消费服务等能够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动力机制。

二、老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巨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我们却发现,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缩小。从20世纪80年代占GDP的62%下降到2005年的52%,其中居民消费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远远低于同期世界79%的平均消费率。因此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使“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当然造成消费不足,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消费需要收入做支撑

按照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收入决定消费,收入是提高消费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有什么样的收入水平,就只能对应着与之相应的消费。虽然近几年我国居民总体上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许多收入分配问题。特别是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分配不公,使财富更多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低收入者,包括老年人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的拉大,以及“重投资,轻消费”观念和体制的影响,使投资与消费严重失衡,国内消费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实证分析显示,收入差距对消费具有明显的负效应。我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每增加0.01,消费平均减少约0.35%。2000~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由于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平均消费倾向已经从0.796下降到0.740。[5]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率、贡献率偏低。因此必须加大国家政策对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力度,通过扩大就业、增加工资等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增加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从而提高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居民总体平均消费倾向,提高社会总消费水平。

2.消费结构失衡引发产能过剩

其实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还是结构性问题。经济结构有很多内容,包括收入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需求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等,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收入结构失衡导致产品结构失衡,最终造成产业结构失衡,引发产能过剩。因此从消费结构看,中国普通消费品产能因多数人收入不足而处于过剩状态。这种状况导致我国消费率较低。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全球平均消费率为77%。中国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1.6%。[6]

这种由于社会消费偏小,包括老年消费不足,加上投资增长过快与养老服务相关行业报酬较低,使我国经济系统各要素之间不协调,加大了经济系统运行不确定性。尤其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导致代际贫富差距扩大。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警戒水平,且有不断扩大趋势。严重的收入分配失衡和代际差距使社会不断向贫富两极分化,加剧了社会结构不稳定,削弱了经济发展和改革前行内在动力。所以经济结构失衡使经济增长效果未能让包括老年人的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影响了改革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保证我国经济社会中高速发展就必须改革和优化我国的产业政策。我国产业政策的基调是优化结构,主要着力点是压缩过剩产能,完善产业体系。通过发挥消费,包括老年人消费作用,找到经济社会发展平衡点,使其成为内生于解决我国中高速发展的基础。

3.消费预期不强,储蓄率居高不下

由于我国居民,包括老年人消费需要受预期收入变动影响,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下,居民储蓄总量持续扩张,储蓄率大幅提高。据人民银行2008年统计:截至2008年8月,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额20.4亿元,并且还有进一步上升趋势。导致名义收入向储蓄转移是居民消费受流动性约束和未来收入与支出不确定性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影响,与居民消费、储蓄动机和“消费过度敏感”密切相关。因此如果消费者对未来持久性收入预期有保障,这样的预期就能够促进消费,这种消费就是对本期持久收入的最佳预期。但是如果收入预期不佳,消费对收入就会做出过度敏感反应。消费者会根据其预期收入和未来财富规划其消费与储蓄,比如增加储蓄,减少消费等,这些都将形成不能均衡消费。这就是消费变动对可预期收入变化做出的反应。

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我国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精准发力等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短期内又很难奏效。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生活不确定因素增多,使消费者,包括老年人预期收入减少。虽然他们更加关注他们的长远利益,但是由于对长远信息不了解,难以预测未来收入,从而增加了他们预防性储蓄动机,并形成偏好,形成消费存在的依赖,影响了他们的现实支出。他们的消费支出只能依靠现期收入,加上一些低收入者,包括老年人受到严重信贷约束,他们的个人消费支出只能依赖收入和储蓄,因此必须关注他们的民生问题。

三、老年人的适度消费与全面发展

我们要求扩大老年人消费,增加老年人消费和鼓励老年人消费,是希望通过老年人消费增加社会消费总量,从消费服务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增强和促进国家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动力。其实除此之外,增加和扩大老年人消费还有一个完善老年人人生的重要意义。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实行了以“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为目标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完成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转变。这种转变的结果是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化,老年人口比例迅速提高。现在我国老年人人口规模已经达到22200多万。如此庞大的一个社会人口群体,他们同样需要生存、消费与发展。因此在消费领域我们必须拓展老年人消费环境,以老年人为本,使老年人的消费能够不断满足其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

消费就是需要的满足。人们进行的各种方式的消费,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各个方面需要。这种需要如果从比较概括的方面说,它主要就包括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创造与享受的需要等。这一切需要的本质,实际上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7](P123)因此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让人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得到全面和充分的发展,使“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8](P633)所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满足人们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当然,由于各种客观条件和因素的限制,这种的消费不是无限性的,它是有条件的,因此人们只能通过一种叫作“适度消费”[9](P46)的方式来进行。由此这种适度的消费方式就成为满足人们,包括老年人获得生存与发展,获得创造与享受需要的条件和手段,是一种促进所有人,包括老年人实现全面发展本质的前提。

因为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人们各种发展的理想、目标和最佳状态是通过人们生产生活的各种方式来实现的。人们的各种活动,包括老年人的各种养老生活,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各个方面的能力,是在进行着人们自我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方式和手段。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各种生产生活方式,包括老年人各种特殊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与活动范围都不断地在各个方面或各个部门获得发展。

这种发展方式促进了社会关系调节,使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加全面,更加丰富,人们的社会交往更加普遍,人们更加全面占有与共同控制着各种社会关系。“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的全面性。”[10](P36)这种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就表现为人们,包括老年人主体性水平的全面提高,以及独特性的不断增加和丰富。因此人们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不断发展和完善,更加促进了社会各种素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人终于成为自己与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11](P75)因此适度消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1.适度消费能够提高包括老年人在内的人们生活质量

适度消费通过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包括老年人生存、发展、创造与享受的需要。所谓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就是不以消耗更多的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为标志,而是以知识,包括老年人的经验、智慧等价值含量的高低为尺度,以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质量和数量的多样化,满足消费者,尤其老年人发挥自己个性的主观要求和爱好的更多、更好的消费选择自由。

2.适度消费更加注重精神消费

物质主义的过度消费并不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乐趣。因为当物质消费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呈现出一种叫“边际效应递减”的现象。消费者,包括老年人在进行这种消费时,虽然增加了不少消费成本,但是始终不能满足他们的预期消费需要,甚至出现消费预期下降,因此人们对物质的需要是有限度的。其实除了物质需求外,人们还有更多的精神需求,还需要更多的养老休闲服务,还需要建立更多社会关系。因此是否拥有较为充实的精神生活就成为消费者,包括老年消费者消费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所以精神生活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判断一个人,尤其老年人是否富有,是否拥有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准,已经成为判断一个人,包括老年人是否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标志。

3.精神消费更能注重提高精神生活质量

所谓精神消费,主要是指居民,包括老年人及社会集团为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通过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消耗和享受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活动。因此从内容上来看,精神消费主要包括了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和医疗保健等消费。从结构层次上来看,精神消费又可以分为娱乐性、消遣性、发展性、智力性等文化消费。由于这些消费方式涉及包括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自主性、多样性、意识形态性、效用持久性和正负效应性等特点。因此在精神消费中,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通过丰富健康的精神消费,对包括老年人消费者进行合理、科学的消费引导。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精神消费,获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促使人们,包括老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以保证人们,包括老年人积极健康的全面发展。

总之,必须建立积极健康的社会消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目前已经基本达到了小康,正在向着全面小康水平迈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优化消费结构。在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关系上,在适度增加物质消费的同时,还必须增加精神消费,并不断提高精神消费比例,提高消费中高层次精神文化的含量,以建立一个崇高的精神基础,实现包括老年人的全面发展。

四、完善老年消费的几个问题

消费的公正性。公正性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它既是社会的理想存在样式,又在相当程度上关系到现实社会制度性安排与社会问题解决的正确途径。因此公正性既是社会价值追求的目标,又是消费经济伦理学中的基本范畴。与老年消费相关的消费伦理主要体现在消费公正的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两个方面。

1.代内公正原则

代内公正主要是指空间和地域上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在谋求生存和发展上的平等。它要求一个人、一部分人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不能剥夺他人、他国和他地区人们,包括老年人基本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这是实现代内公正的基本条件,比如国际公正原则。

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各种原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年龄的人们在生活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反差。少数人过着奢侈、浪费、不可持续的消费主义的生活,而多数人,包括一些老年人却处在基本生活要求不能被满足的境地。正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8年9月9日发表的《1998世界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占世界总人口1/5的约12亿富人消费世界45%的肉和鱼,而另有1/5最穷的人只消费不到5%的肉和鱼。同样,这12亿富人消费了世界58%的能源,拥有74%的电话,消费了84%的纸张,并拥有87%的汽车。与此相反,全球仍有26亿居民缺少最基本的卫生设施,15亿人住房简陋,20亿人无法喝到合乎标准的饮用水。世界1/5的儿童受教育不足5年,同样百分比的儿童营养不良。[12](P11)

同时《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也指出:全球最富裕的500个人的收入,超过了最贫穷的4.16亿人的总收入。[13](P236)这说明,在国际社会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水平过于悬殊。这些极不公正的消费还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老年人的消费水平上,因此发达国家必须减少自身过度的消费,帮助发展中国家,包括老年人提高消费水平,实现全球范围的适度消费。

2.代际公正原则

代际消费公平原则主要强调,人类在资源消费上要公平地对待下一代。[14]其实也包括老年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同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消费不能以损害后代人,包括老年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消费能力为代价。因此当代人在考虑自己的需求与消费的同时,必须对未来各代人,包括他们的老年人的需求与消费负担起历史的责任。如果当代人对有限资源的消费减少了后代人,包括老年人对资源的使用,从而给后代人和老年人带来损失甚至危害;或者本代人出于近期考虑对有限资源的消费减少了后代人和老年人长期对该资源的使用,这些都是消费的代际不公平性。

3.改善老年人消费环境

消费环境对消费者,包括老年人的消费起着很大的制约与影响作用。因为在消费过程中,尤其老年人常常因为各种原因上当受骗,导致老年人不想消费和不敢消费。因此改善消费环境、整顿市场秩序、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打击非法经营行为、保护包括老年人消费者的合法消费权益,是保证消费者,包括老年消费者敢于消费、乐于消费等进行正常消费的必要措施。通过各相关组织和职能部门加强对消费环境,包括老年人各种消费环境的整治,营造健康、透明、文明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市场,尤其老年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在保证包括老年服务产品质量,加快产品和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重塑老年消费者积极、健康和正常的消费心态,以不断完善的消费环境提升老年人的消费结构,培育包括老年人的社会消费热点。

总之,今年是我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加强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扶贫攻坚关键之年。虽然我们面临着世界经济低迷,我国经济增长由于长期严重依赖出口和投资,这种增长方式已显示出极大的脆弱性,已经对我国社会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再加上我国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任务艰巨,但是我们调结构促民生的基本国策没有改变。因此我们必须从改善民生,包括完善老年人生活环境入手,通过发展包括老年人消费服务的第三产业,进行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动力机制转换,以扩大包括老年人的社会消费,促进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促进消费,包括促进老年人消费,存在着一个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15](P46)按照凯恩斯就业理论,有效需求的不足根源于“心理上的边际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三个因素。因此国家需要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扩大消费者需求。通过征收各种所得税等财政政策对其所得进行再分配,以缩小财富所得的过分悬殊,促进消费,积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生产和就业规模的扩张。

我国目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消费需求不足而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因此需要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包括老年人的货币收入,提高他们的购买力。同时需要开辟新的消费热点,创造新的消费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国家财政收入再分配政策,扩大老年人消费需求,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结构不合理、不协调等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问题。

这一点对我国特别重要。因为一个稳定的收入结构应当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而非稳定的失衡收入结构则是上层小、下层大的金字塔结构模式。尤其我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养老保障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形成一定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创造条件,通过增加老年人社会养老保障,鼓励2.22亿老年人积极消费,提升以老年人消费为特征的内需拉动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去主要依赖于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体制上,以积极健康的社会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供给侧改革。

[1]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802/14668131_0.shtml.

[2]鲁兵.中国经济特区新论[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

[3]陶良虎,周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政策调整[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4]项俊波.中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管理世界,2008,(9).

[5]乌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内需拉动[J].北方经济,2008,(24).

[6]陈春花.关于中国经济有效增长的思考[J].经济界,2008,(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何媛.欲望的限度中国消费模式演变研究[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201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白远,等.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引进来与走出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13]李琴.中国传统消费文化研究[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

[14]刘玉红,刘新荣.解决资源代际公平问题的制度博弈及路径选择[J].求索,2014,(11).

[15]王宁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就业效应研究[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左安嵩〕

Developing Agedness Consumption and Perfecting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LI Ren

(The Southwest Frontier Ethnic Research Center,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Yunnan, China)

The economic society of China is facing such problems as sharp decline in external demand, excessive production capacity,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difficulties.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quire us to make economic structure supply-side reform to cut overcapacity, destock, strengthen economy, reduce cost, identify growth areas and give precise force, so as to achieve the steady growth of economy, adjust the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the reform we propose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irstly, consumption be expanded and social consumption, including that of old age, replenish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onvers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econdl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conomy.

agedness consumption; the elderly;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supply-side reform

李韧(1960— ),男,云南文山人,云南大学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老年社会学研究。

C913.6

A

1006-723X(2016)09-0080-06

猜你喜欢
消费老年人结构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论结构
40年消费流变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论《日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