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地区大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以德宏州为例

2016-02-26 10:42赵一默
学术探索 2016年6期
关键词:德宏旅游发展

周 灿,赵一默

(1.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经济与管理系,云南 芒市 678400;2.辽宁日报 编辑部,辽宁 沈阳 110003)

边境地区大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以德宏州为例

周灿1,赵一默2

(1.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与管理系,云南芒市678400;2.辽宁日报编辑部,辽宁沈阳110003)

大旅游产业是边境民族地区加快区域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经济增长极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本文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分析了边境地区在大旅游理念下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统筹规划、融合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在政府大旅游规划指引下,鼓励社会参与,在市场运作中不断实现调整和优化,促进本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和资源替代,促进多元消费和产业链建设,实现行业融合深化、经济发展加快、社会和谐的发展之路。

大旅游产业;边境民族地区;德宏州;旅游经济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经济和社会功能,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是继住房、汽车之后的又一新消费热点。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输出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的重要途径。乔力等在2000年提出大旅游概念,[1]侯晓丽等在2005年对大旅游概念进行了内容补充,[2]吴伟等在2006年对大旅游理念进行了探讨,[3]徐琳、董锁成等在2007年对大旅游产业及其发展的影响和效益进行了探讨等。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旅游产业进行了研究。[4][5][6]大旅游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利用旅游业关联度大、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性,以强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为突破口,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面,培育产业群,通过数量、质量、规模、效益的扩张,有效实现产业集聚化、特色化的发展。

边境旅游指的是相邻国家或地区的居民跨越边境所进行的旅游活动。[7]大旅游产业是指以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为中心,以旅游产品为主线,旅游及其关联产业直接或间接地为旅游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这些根据旅游供需关系融合的产业群即为大旅游产业。大旅游产业能够拉动和促进相关产业链建设,达到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政出多门、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旅游管理部门侧重于行业管理,协调推进产业发展的职能较弱。面对逐渐形成的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传统的“小”旅游管理就很难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2014年国家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统筹协调旅游相关行业和部门的旅游管理职能,形成对旅游业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综合管理体制,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2014年云南省提出重点加快培育发展大旅游产业新目标,是边境民族地区把握经济全球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产业融合化的大趋势,是加快边境区域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经济增长极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一、边境地区发展“大旅游”产业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边境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我国云南省西部中缅边境,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国境线长达503.8公里。德宏是一个农业州,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低,技术、资本要素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工业“两高一资”特征明显,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由于地处西南边陲,长期以来受经济、交通、人才、政治、宗教等因素制约,边境旅游较内地旅游来说发展相对缓慢。大旅游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质,能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是边境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有利于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

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将云南定位从“边陲末梢”变为“开放前沿”。2013年,“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构想再次将跨地域、跨经济、跨文化的国际合作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云南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重要门户,德宏由于区位优势,是通向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桥头堡和重要通道,边境安全关系到整个国家安全,它对于国家的核心地区、战略腹地具有保护和缓冲作用,发展大旅游产业具备重要的战略意义。发展大旅游产业,是民族和解、社会和谐、边境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

(三)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间的了解和信任

我国边境地区位置偏远,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具有奇异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国境线、异域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遗存,使边境地区拥有发展旅游业的独特魅力和广阔前景。另外,边境地区大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加速两国之间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民族与民族的融合。在边境地区两国不同文化的接触、模仿、冲突过程中,民族与民族之间加深了感情,更因相互学习而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二、边境地区发展大旅游产业的条件与环境

(一)区位优势明显,边境旅游极具潜力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边境地区多为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且与邻国同源族群跨国界而居。德宏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在境外的同源族群,均为东南亚各国的主要民族之一。跨境民族依托语言优势、文化共性、亲缘关系,发挥着重要的媒介和桥梁作用,成为德宏对外开放、实现跨国间睦邻互信和友好合作的一个重要保障。

德宏州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是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和桥头堡。邻邦缅甸是一个佛教国家,民族众多,物产丰富,地理区域具备先天优势,原生态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尚未受到现代工业和外来文明侵扰。缅甸,通过抗战期间的中国远征军、滇缅公路、“驼峰死亡航线”等传奇而为国内外游客知悉。鉴于边境地区特殊的地理区位和人文特点,德宏在边境旅游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自然景观和民俗旅游资源丰富

德宏丰富而集中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资源,是发展旅游产业最基础、最重要的物质条件,正是发展大旅游产业的最大优势。德宏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在18.4℃~20℃,年日照2281~2453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干冷同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霜期短、霜日少的特点,为多种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和越冬条件。得天独厚的气候使德宏森林覆盖率高、生物物种丰富、自然风光秀丽,温泉和水力资源丰富。

德宏主体少数民族有5个,其中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均是人口较少的民族,在多民族深度杂居、多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德宏少数民族多数村寨保持大分散、小聚居的基本态势,特色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基本完整。偏远村寨受经济和交通条件所限,村寨居民与周边村寨、外界交往较少,多数维持自给自足的传统生计方式,保留的原始先民习俗浓郁而淳朴。总体来说,德宏少数民族受外来文化侵袭较少,保存着完好的自然风貌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浓郁,其中傣族“泼水节”、景颇族“目瑙纵歌节”已广为人知。

(三)大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德宏是国家沿边开放最早的地区,是沿边开放出思路、出经验、出模式的地方,创造了中国边贸看云南,云南边贸看德宏、德宏边贸看瑞丽的奇迹。边贸的发展带动了德宏旅游业的发展,尤以商务游、边境游发展最快。德宏旅游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21世纪中期,曾经有了一次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和机制基础。德宏依托“边、情、绿、宝”旅游资源特色,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建设一批以民族文化、边境风情、生态体验、珠宝购物、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为重点的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旅游发展规模日益壮大,旅游对经济的贡献日益提高。2015年德宏州旅游接待游客1040.07万人次,首次突破千万,同比增长了15.89%,其中海外游客人数22.45万人次,同比增长2%,国内游客旅游者人数1018.62万人次,同比增长16.23%,旅游业总收入157.58亿元,同比增长了23.86%,旅游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随着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昆明—保山—芒市—瑞丽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旅游领域的合作将更加广泛,合作机制、合作平台将更加健全,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环境更加优良,对外开放的前景更加广阔。

三、边境地区大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边境地区大旅游产业发展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国家边贸和出境旅游政策,其次是自我发展能力弱、旅游资源管理粗放、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综合因素,德宏旅游业发展呈现高开低走的局面。

(一)国家层面和国家之间

20多年来,受缅甸政局和中国边境政策影响,德宏边贸和旅游规模已历经数次大幅起落。2016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要发展跨境旅游合作区和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提出要提升沿边旅游开发水平,描绘了沿边旅游开放的新蓝图。对于德宏而言,这将是旅游对外开放的全新政策平台和推动边境旅游发展的新机遇。州政府要求发展跨境旅游合作区,探索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加强旅游支撑能力建设等多方面工作,着力提升旅游开放水平,促进边境旅游繁荣发展。充分利用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政策优势,大胆先行先试、拓展海外旅游市场,积极拓展新的跨境旅游产品和线路,以缅甸为基点,深化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旅游合作,共同开拓旅游客源市场。

(二)对发展大旅游产业的认识不足

自我发展能力弱,存在认识不足,产业与产品的关系不清,项目落实不够等开发观念的诸多问题。德宏州对旅游产业的重要地位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带动作用认识不足,对发展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对推动城镇化、文化建设、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这方面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对旅游产业的发展缺乏长远的考虑,大旅游意识不强,大环境营造不力,开发无序和各自为政,条块之间缺乏协调;景区之间、区域之间缺乏协作(画景为牢、画地为牢和画利为牢);注重门票经济,忽视纵横联动,缺乏整体的策划和包装。在旅游机构设置、人员、经费保障、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旅游开发观念陈旧,重视项目而忽略整体吸引培育;重视物质性资源的开发,忽视非物质性资源的开发;一些旅游区建设有脱离本土文化、差异化不明显的倾向,趋向于现代化、同质化和趋同化;经营方式粗放,管理水平不高,对旅游资源的挖掘不够,导致旅游开发低水平、低层次、粗放型同质化、雷同性严重,没有打造出体现德宏特色的品牌,可以说是有资源无特色,有产品无包装。形成“一流的资源、二流的产品、三流的包装、四流的营销、五流的价格”的低层次低价值循环发展局面。

(三)产品结构单一,产业融合度低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游客大多是以观光游和购物游为主。德宏州旅游资源较分散,部分旅游产品的“散、小、弱”问题还很突出,缺乏高水准、大手笔的精品旅游项目;旅游发展以民族风情和自然景观的粗放型利用为主,产品以观光旅游为主,休闲度假、专项旅游等高附加值、综合性的产品发展缓慢,普遍存在旅游产品规模较小,开发深度不够、结构不合理和低层次竞争的问题;许多文化要素无载体,有载体的文化旅游产品空心化,一些景区(点)建设有脱离本土文化、差异化不明显的倾向,趋向于现代化、同质化。游客有限,内耗严重,行业内部恶性竞争激烈,影响全州旅游的美誉度。

旅游产业链较短,导致旅游业的带动性、催化作用发挥不够。旅游与商务、购物、康体、生态、文化等产业尚未形成互动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旅游等能体现德宏农业州特点和乡村风光、能实现旅游惠农的新型旅游形式和产品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益均享机制不全,当地居民参与不足,导致休闲度假、特种旅游等高附加值、综合性的产品发展缓慢,是旅游与关联产业融合度低的重要原因。

(四)旅游推广与服务体系不完善

德宏旅游形象定位不够鲜明。“孔雀之乡”“美丽德宏,康体天堂”“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德宏”“美丽德宏,养生福地”等均作为德宏的形象定位在州内外进行广泛宣传,进而形成了“德宏究竟是什么”的疑问。在旅游管理营销方面,旅游规划与开发管理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导游和外语导游、市场营销人才等高级人才缺乏,旅游营销方式多元化、营销网络系统化、信息化工程、智慧旅游等工作存在投入不足、机制不畅等问题,未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角度推介和服务德宏旅游。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景区综合管理能力薄弱,现有旅游业务的营销和服务不到位,难以满足游客到哪里去、如何去、看什么的难题。

四、边境地区“大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

(一)国家关系与国家政策

中国和缅甸建立可信的国际关系,是旅游合作存亡成败的关键,也是旅游业敏感性和脆弱性得到明显体现的重点领域。国际关系对旅游合作造成的影响力远比两国经贸发展、文化交流和人民交往诉求的影响更加强大,同时也受到两国经济发展程度、边境文化同源性、自然地理条件等经济、社会、自然因素的制约。[7]双方政府需要通过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机制,致力解决影响双方关心的问题。

双方政府联合组建统一的管理机构,共同促进区域范围内市场规则的完善和市场主体的培育。旅游企业是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供给者,是旅游线路的制定、旅游项目的开发、新型旅游产品的开拓等方面的重要力量,双方政府需要鼓励企业间的良好合作和良性竞争行为。通过良好的协调互动机制,履行双方海关、检疫、边防等职能,简化办证手续,解决签证过程的烦琐与复杂,提供游客来往、车辆通行等旅游便利。[8]建立中缅双方交流合作与会晤磋商机制,协商拓展跨境旅游产品,以缅甸为基点,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旅游合作,努力把德宏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

(二)规划引领,优化大旅游环境

德宏州各县市特色各异,旅游资源有较强的互补性。在大旅游的思路下,结合德宏的旅游资源分布和体量,打破不同的行业及专业背景,旅游部门牵头,统筹城镇、交通、信息等行业规划,围绕“一核心、一环线”总体布局。

一核心:依托芒市机场、泛亚铁路、G320国道等多条便捷交通线,依托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把“芒市—瑞丽”建设成为国际休闲旅游集散中心、东南亚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德宏州旅游集散中心。核心城镇建设要充分考虑旅游功能,把市政工程作为景观来雕琢,汲取人文元素,植入本区域特色旅游基因,使城镇建设风格个性化、功能人性化、建筑风景化,使城镇建设和旅游发展功能互补、互为支撑、和谐推进;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积极盘活各类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与工业、农业、林业、水利、体育等产业的融合,让其他产业转型升级。

一环线:德宏各县市在地理位置上就处于一个环形区域内,瑞丽西翼陇川完全在“芒市—瑞丽”核心的辐射区域,形成芒市—瑞丽—陇川—盈江—梁河有档次、有影响力的旅游区域环。相对偏远的盈江、梁河具备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是休闲度假、湿地观光体验的重要区域,且毗邻著名的旅游热点腾冲,邻近缅甸重镇八莫、密支那。一个县市打造一个知名景区,该景区首先必须为本地人认可,可以作为旅游长廊建设。各县市均有特色的休闲健身区域,如芒市孔雀湖、芒市广场、瑞丽江边广场等,在本地人中已获得较高认可,并通过各类渠道逐渐为外地游客知悉,在大旅游规划中,可以协调城镇建设部门和旅游部门,通过特色板块,使用图文方式推介本地特色旅游景点,实现休闲、健身、学习等综合功能。

(三)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

大旅游规划必须注重资源特色和规模,兼考虑气候、用地等限制性条件,选择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旅游资源作为重点开发对象。[9][10][11]结合德宏的实际和特点,以旅游业为核心和结点延伸产业链,发展多种产业联动模式和产业替代模式。

1.生态产业与旅游业结合

依托德宏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把生态好的地方有意识地保护下来,合理规划,有序开发,实现德宏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利用丰富的温泉资源发展养生旅游。充分利用温泉治病、保健、美容、护肤、疗养之功效,对德宏38℃~70℃的40多个温泉,根据不同温泉的水质、水性和区位合理规划、创意开发,提升功能。改造提升景成地海二期、法帕温泉庄园、陇川户宛温泉度假村、龙安果香花海温泉旅游度假体验区、遮放稻香花海树洞温泉休闲旅游度假区等项目、梁河龙窝温泉民族风情养生中心。

发挥德宏立体气候、森林覆盖率高、生物物种丰富的森林生态优势,加大森林交通、观光体验栈道、安全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合理开发利用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和瑞丽江大盈江风景名胜区的森林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游、体育健身游、森林探险科考游、物种基因研学游等。重点打造提升莫里热带雨林景区、凯邦亚湖景区、黑河老坡景区、“诗蜜瓦底”傈僳观光避暑山庄、瑞丽国家森林公园、陇川国家森林公园、畹町国家森林公园。重点改造提升建设孔雀湖高尔夫度假中心、瑞丽江国家湿地公园史迪威码头度假区、瑞丽江黄金岸线综合开发项目、大盈江国家湿地公园、凯邦亚湖生态湖泊度假区、龙江水库休闲度假区、麻栗坝水库休闲度假区等。

2.观光农业和旅游业结合

德宏气候宜人、物产资源丰厚,农产极具特色,具备良好的旅游观光潜力。游客可以亲历种植现场,观摩和采摘特色农产品,在特色农庄、乡村庭院品尝绿色食品,通过农业观光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依托德宏山水田园一幅画的资源特色,以田园风光和民族风情为重点,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打造一批像“瑞丽市喊萨村”获得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民族特色村寨,推动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有机结合,以提升改造特色庄园和农家乐为重点,以一家一户为单元,推动形成一院一特色、一院一精品、一院一故事、一院一传说的庭院经济体,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周末和节假日休闲度假需求。

依托后谷咖啡等优势农产品,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德宏小粒咖啡、柚子、柠檬、菠萝蜜、西瓜、香蕉、石斛等已经广为人知,还有众多特色水果和农产品,规模种植的企业和农户具备生态旅游的基础,其中尤以咖啡形成了较完整的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其他水果亦有规模种植、原产地展示和销售的雏形,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发布农产品种植和销售指导意见,对产地、农户、产品、销售各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绿色认证、指导价格等手段纳入旅游规划目的地,以保障农户和游客的权益。政府以财政和税收手段鼓励发展特色农产品主题旅游,以旅游拉动产品推广和销售,促进产品质量提升,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3.商贸业和旅游业结合

中缅商贸已具备一定规模。恰逢缅甸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的良机,德宏凭借区位优势和先发的边贸优势,可以通过开展旅游购物、商务考察等旅游项目,拉动和促进商贸业发展。

邻邦缅甸的矿产、珠宝、红木、海产等自然物产丰富。世界上95%以上的A货翡翠都产自缅甸,大部分销往中国,瑞丽市占据了地理位置的先机,成为全国4大珠宝集散地之一,吸引了很多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地的顾客,瑞丽翡翠销售量至少占50%以上,赢得了“玉出云南,玉从瑞丽”的美誉,本地也设立了专门的珠宝玉石鉴定部门,强化了工商管理和售后服务,确保珠宝交易规范化,游客购买“货真价实”。以珠宝、红木为标志的特色购物游已经初具规模,后期可改善相关环节、延长产业链,扩展购物产品种类。

缅甸是一块尚未开发的热土,浓郁的热带风光多处于原始生态,形成了秀丽迷人自然景观,珠宝、矿产等资源丰富。随着民主进程的加快,缅甸国内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基础薄弱的经济在各个行业均具备巨大的发展商机,商务旅游潜力巨大。

4.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结合

德宏是少数民族自治州,是国内景颇族、德昂族的主要聚居地,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浓郁,中缅“胞波节”、傣族“泼水节”、景颇族“目瑙纵歌节”已广为人知,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相互促进成效明显,产业链延伸和拓展空间广阔。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德宏丰富而厚重的民族、历史、地域和边境文化资源,把文化内涵和文化元素渗透到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基本要素和体、学、悟、疗、养等衍生要素中,融入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各个方面。以国家民委命名德宏4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基础(瑞丽喊沙傣寨,陇川广山景颇族,三台山德昂族允欠三社,户撒乡阿昌族芒旦村),重点改造提升建设芒市七星傣寨、瑞丽喊沙“孔雀舞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村、瑞丽雷允飞机制造厂历史文化项目、滇缅抗战、瑞丽一寨两国、盈江香额湖生态湿地原生态傣族文化体验区、陇川广山景颇文化园、梁河葫芦文化广场、梁河南甸宣抚司署、陇川户撒阿昌族佛祖花园等项目。

依托德宏的佛教文化和佛塔、奘房等场所,吸引全国各地、南亚东南亚的朝圣游客、摄影爱好者、佛教文化观光者、学生群体等到佛教活动场所进行文化体验、宗教禅修、朝拜等养生养性活动。重点改造提升芒市勐焕金银塔,姐勒金塔、喊沙奘寺、户撒皇阁寺、盈江允燕山、梁河土司府等项目,将其打造成双核地标佛教文化旅游区,增设禅渡养生步道、万佛圣像、德宏国际佛学院、藏经阁、佛教文化传播中心、饰品店、熏香茗室等子项目,发展佛学养性旅游。

(四)规范边境地区大旅游产业要素

1.规范旅游服务设施

加强统筹协调和沟通协调,指导和规范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产品的兴建,如旅游交通、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厕所等,通过跨行业规划融合,合理搭配结构,从大众到高端,特色化、多样化、品牌化,满足各类游客的不同需求,兼顾大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注重区域内景点分布规律,构建出区域布局合理、全方位为游客提供服务的旅游接待设施,对融合态势良好的产品要加强指导,规范 实 施 。[11][12][13]

2.旅游信息服务规范

重点建设智慧旅游门户,配套广告、路标,特别是在县市入口的重点区域,如芒市木康、大湾交通服务站、国道畹瑞岔口等要道上,及机场、汽车站等旅游人口密集区域,张贴邻和近旅游景区布点及特色等信息,推介游客自助登录德宏旅游门户网站以获取更详细信息,保证游客能通过互联网、手机实时了解景区信息,提前规划旅游行程,自助导航到达心仪景区。

3.景区建设规范

引导树立景区旅游观念,以知名景点为核心,以点带面,促进邻近区域的发展,满足大众游客的需求。如地热养生景区建设,以景成地海景点为核心,推荐贺闷村地热旅游休闲、渡口消暑观景、品尝特色饮食等;瑞丽独木成林景区建设,可以包括邻近成片沙松林、柚子等特色林木,吸引游客游玩采摘,甚至尝试对可心的果树挂牌认购、由景区承担管理和保护职责。所有景区均按标准宣传设施,推介芒市法帕、梁河龙窝,及盈江榕树王、瑞丽弄岛沙田柚等同类景区,从而促进德宏整体旅游发展。

4.旅游商品规范

德宏有珠宝玉石、傣锦、户撒刀、银器、竹器等手工艺品、当地农副土特产品、民族服饰、免税商品、东南亚特产等旅游商品。德宏应成立旅游规范指导旅游商品生产,关注主体和客体权益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艺人进行旅游商品生产开发,多形式引导旅游商品生产。注重各方利益均享,涉及的原住居民才有动力积极参与经营和管理,共享发展成果,从而促进景区整体质量的提升。

5.旅游服务管理规范

加强旅游市场诚信建设,创新企业与从业人员激励和奖惩机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门户网站,完善德宏州旅游企业与从业人员诚信记录,加大违法企业的曝光力度,完善违法信息共享机制。网站提供游客评论、网上投诉等便民手段,通过公开化以鼓励质量佳、服务好的产品、从业者,实施红黄牌制和星级评定制以约束劣质产品、服务差的从业者,激励优质产品和从业者,实施资格准入、评优定级和退出等机制。

(五)加强边境地区大旅游服务宣传与服务

1.创新运营模式

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核心,社区居民参与”的运营模式。具体可采用实施投资、开发、管理、运营一体化的模式和引入专业运营商,实施投资、开发与管理、运营分离的模式。政府通过产业的配置实现扩大就业、财政增收,提升地方美誉度与知名度;企业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实现盈利;社区居民和农民通过参与旅游产业的开发实现脱贫致富,提高生活质量。

2.建设智慧旅游工程

新型旅游产品首先要吸引游客眼球,必须通过必要的音效、视频图像、文字等手段进行宣传和介绍,让游客了解和关注旅游产品。如德宏边境的珠宝、红木等特色产品,胞波狂欢节、目瑙纵歌等民风民俗,康乐养生、特色产业、异域风情等已经广为人知,但如何为游客提供咨询和导购信息则必须依托相关旅游信息服务系统。依托该服务系统,可以集中在机场、广场、车站等重要公共区域设立信息服务设施,有利于游客方便查询和了解旅游景点和配套设施,了解珠宝、红木等特色产品的特点和基本鉴赏方法,助力相关企业营销。

3.以德宏旅游门户网站为基础,构建以游客为核心的智慧旅游发展模式,全方位、多视角推介、服务德宏旅游

门户网站以德宏特色旅游产品为基础模块,搭建旅游微信平台和手机移动网站,收集整理旅游景观、线路、重点推介产品等信息,整合交通、住宿、餐饮、旅行社等服务资源,方便游客选择和订购。门户网站的宣传和推介主要在重要的公共场所和交通要道设置宣传标识、在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型传媒投放,还可以在各类重大活动和特殊场合下宣传推广。

结 语

大旅游产业是德宏州及其类似边境民族地区加快区域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经济增长极的一项重大战略和新型驱动力。发展大边境地区旅游产业是解决德宏州及其类似的边境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之间矛盾的最佳途径之一。应积极发展大旅游产业的各种产业联动模式和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构建完整的大旅游产业体系,形成大旅游产业循环系统。[14]

以旅游业为核心和结点延伸产业链,发展多种产业联动模式和产业替代模式。在一些边境地区旅游业可以积极发展:生旅互促模式,以旅游产业为先导促进生态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农旅联动模式,观光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带动第一、三产业有关部门;商旅联动模式,商贸业和旅游业结合,带动第一、三产业有关部门;文旅联动模式,整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比较优势,形成合力,联动发展;交旅联动模式,以旅游促交通,以交通带动旅游,形成联动,促进“大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工旅联动模式,旅游业与工业等优势产业联动。大旅游产业不仅是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还是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主攻方向和主要渠道。[14][15]德宏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地处边疆,就业范围窄,急需开拓就业渠道。旅游业可以大量吸收和转移城镇人口及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德宏就业的重要渠道;发展大旅游产业必须以建立完善的管理协调体系为前提。政府必须主导做好各类规划、市场化运作,鼓励社会和个人参与,建立并不断完善管理协调体系,创建大旅游发展的良好环境,才能调动社会资源、激发全民积极参与,才能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达到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等目标。

[1]乔力,李茂民,高连营.“大旅游”概念与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00,(5).

[2]侯晓丽,董锁成,贾若祥.旅游规划整合——对“大旅游”内涵的再认识[J],旅游学刊,2005,(4).

[3]张多中.“大旅游”理念下的深圳旅游发展探讨[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5).

[4]省政府研究室省旅游局.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重大意义[N].甘肃日报,2010-11-04.

[5]严伟.“大旅游”产业理论及其实践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2).

[6]姜太芹.我国边境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研究,2012,(9).

[7]李飞.跨境旅游合作区:探索中的边境旅游发展新模式[J].旅游科学,2015,(4).

[8]周灿.深化跨境旅游合作的新思路[J].开放导报,2015,(4).

[9]舒小林.大旅游理念下的贵州旅游业发展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7).

[10]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Z].

[11]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云发〔2013〕14号[Z].

[12]中共德宏州委德宏州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德发〔2014〕16号[Z].

[13]德宏州大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报告[R].2014.

[14]徐琳,董锁成,艾华,等.大旅游产业及其发展的影响和效益——以甘肃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7,(3).

[15]段跃庆.云南建设旅游强省的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旅游研究,2015,(4).

〔责任编辑:黎玫〕

Development of Great Tourism in the Border areas:a Case Study of Dehong

ZHOU Can1,ZHAO Yi-mo2
(1.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Dehong Teachers College,Mangshi,678400,Yunnan,China;2.The Editorial Office,Liaoning Daily,Shenyang,110003,Liaoning,China)

The developmentof grand tourism is amajor strategy for the ethnic border areas to speed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mode,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and to create the economic growth pole.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Dehong area of Yunnan Provinc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direction of grand tourism in the frontier areas.Then,it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overall planning and integra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That is,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s planning of great tourism,we should encourage social participation,and the constant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raveling industry in the market operation.What'smore,we should tr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resources and alternative resources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diversified consumption and industry chain.Only in thisway can we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of tourism industry,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harmony of society in the ethnic border areas.

great tourism;ethnic frontier regions;De'hong;tourist economy

F590.1

A

1006-723X(2016)06-0079-07

云南省教育厅项目(2015C129Y)

周灿(1972—),女,湖南祁东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旅游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研究;赵一默(1976—),女(满族),辽宁锦州人,辽宁日报编辑部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民族文化旅游研究。

猜你喜欢
德宏旅游发展
德宏 生态摄影“朝圣地”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三元互动下的德宏民族语言舆情探究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共饮一江水葫芦丝独奏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