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海龙
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思考建议
闫海龙*
摘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的核心关键区域,国家在整体战略规划中明确了新疆的核心区定位。本文在阐述“核心区”内涵、意义的基础上,从新疆建设“核心区”的基础优势出发,提出新疆需要从突出重点、务实推进,兼顾当前、着眼长远,创新观念、优化环境,联动发展、互利共赢以及政策支持、先行先试等五个方面着手,主动作为,科学谋划,将地方发展实际需求与国家的整体战略布局有机结合、高度统一,将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纳入国家的整体战略大局中,有效推进“核心区”建设各项工作。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优势基础举措建议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顾名思义,不但是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节点和重点区域,更是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战略枢纽和交汇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必须具备四通八达的便捷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具备合作开放的平台载体和政策环境,具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先行先试的基础和条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进程中有效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最终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支撑和枢纽作用。
一、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意义
(一)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具体表现
新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具体表现为: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交通、能源、信息三大通道,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大型风电和光伏发电三大基地以及交通枢纽、商贸物流、金融、文化科教、医疗服务五大中心和机械装备出口加工、轻工产品出口加工、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加工、建材产品出口加工、化工产品出口加工、金属制品出口加工、信息服务业出口、进口油气资源加工、进口矿产品加工、进口农林牧产品加工等十大进出口产业集聚区建设,从而充分体现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发挥新疆引领、带动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作用。
(二)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意义
1.全面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
以新疆为“核心区”,积极参与和扩大区域经济合作,找准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形成我国同周边国家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将新疆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有助于我国形成沿边开放与东部沿海开放并进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助于拓展并稳固我国向西的地缘经济和战略发展空间。
2.全面提升我国向西的开放水平
以新疆为“核心区”,有助于发挥新疆的区位、地缘优势,充分发挥新疆向西开放桥头堡的作用,利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契机,加快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建成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建设,将会在新疆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技术和劳务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区域中枢,成为沟通我国与中亚、南亚、阿拉伯国家乃至欧洲的中介纽带,全面提升我国特别是新疆向西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3.全面促进新疆的科学跨越和后发赶超
以新疆为“核心区”,特别是围绕“五通”建设目标,势必会进一步加快新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布局更多国家战略项目,为有效促进新疆“东联西出”和“北上南下”发挥核心枢纽作用夯实发展基础,全面提升新疆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将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有利于发挥新疆地缘和人文等独特优势,打通“东联西出”的国际国内大通道,扩大进出口,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有利于加快优势资源转换进程,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有利于高起点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对全局有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促进水土资源合理配置、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新疆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有利于吸引各类资本参与新疆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4.全面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以新疆为“核心区”,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统筹新疆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不断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把执政基础搞扎实。有利于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加强和创新民族团结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把各族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反恐合作,联手打击“三股势力”,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
二、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优势和基础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腹地,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新丝绸之路上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在丝绸之路2000多年的历史上始终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中,新疆因其所具备的特殊优势,有能力也有责任担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这一重要角色。
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基础和优势主要表现在:
1.空间位置
新疆位于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的中间位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必经之地和核心区域,自太平洋西岸通往波罗的海、西亚、欧洲、北非和南亚的北、中、南三条通道在此汇聚,面对着国内、国际两大市场,新疆发展的前景和潜力巨大,必将成长为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发展新高地。
2.交通通达性
新疆是连接亚欧大陆的关键区域,具备中国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最便捷的陆路通道,随着丝绸之路北中南三条通道的全线贯通,新疆还将成为我国拥有通往波罗的海、英吉利海峡、波斯湾和印度洋四大出海陆路通道的战略前沿。此外,伴随着航空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兴起和完善,新疆也将改变传统时空限制,变成现代综合交通的中转地,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枢纽中心。
3.文化交流融合
新疆历来是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融合的荟萃之地,长期相融共生发展,形成了新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境内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俄罗斯等少数民族都是跨界而居,与周边国家血缘相亲、民族相连、语言相通、风俗相近,传统友谊源远流长。新疆在文化交流领域与周边国家乃至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交流的优势无可比拟,而且随着“五通”目标的实现,这种优势还会进一步扩大,有力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4.产业后发优势
新疆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特别是产业发展底子薄、差距大,但在当前我国“海陆并进,东西互动”新型开放战略背景下,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对口援疆的大力支持下,新疆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进一步凸显。一是可借助对口支援平台,集合全国特别是东中部地区人才、技术、产业、资本、管理经验的优势,加速工业化进程;二是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煤化工、现代装备制造等产业的积极布局,新疆的战略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本土企业在中亚市场开拓中积累建立的销售经验和网络优势,也成为产业西进的重要先导;三是国家为支持新疆产业发展,在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及土地利用等方面也给予了专门的政策优惠,特别是差别化产业政策,为新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选择承接东部转移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政策支持。新疆必将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新的增长极和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
5.能源资源保障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供应区,矿产种类全、储量大,特别是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同时,与新疆毗邻的中亚和蒙古国等也是世界上能源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依托自身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新疆参与合作开发、加工利用的前景非常广阔。因此,依托周边国家丰富的能源资源,打造进口能源加工利用基地和陆上大通道,对我国能源战略安全将是一种极大的支撑和保障,对未来缓解我国能源供应和战略矿产资源不足具有重要意义。
6.贸易往来
新疆是我国陆路口岸过货量和贸易额最大的省区,特别是在向西开放进程中,新疆的贸易地位愈发凸显,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2012年,新疆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51.7亿美元,仅与中亚国家的贸易额就达175.8亿美元,占到我国与中亚国家贸易额的38.3%,其中,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贸易额分别占我国与其贸易额的43.5%、78.2%和75.8%。经过新疆口岸的过货量也已经突破4000万吨,且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此外,管道原油累计进口突破5000万吨、天然气累计进口突破400亿立方米。新疆已经成为我国与中亚乃至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最密切的区域。
三、新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举措建议
新疆具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先天的优势和基础,但要真正建成“核心区”,除了要牢牢把握这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和利用新疆特殊的优势和基础外,更需要新疆主动作为,科学谋划,更好地将地方发展实际需求与国家的整体战略布局有机结合、高度统一,围绕国家整体外交战略和全面向西开放大局想问题、理思路、作决策,将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纳入国家的整体战略大局中,有效推进“核心区”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突出重点,务实推进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作为“核心区”,新疆应该也必须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刚刚起步,而且新疆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因此,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必须要从务实的角度出发,从当前发展最紧迫的需求出发,突出重点,逐个突破。这个重点既包括重点合作开放对象的选择,也包括重点合作发展领域和合作建设项目的确定。
在重点合作对象区域的选择上,中亚地区是新疆乃至中国合作开放的重点和首选,尽管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广阔,包括众多国家和地区,但由于中亚是新疆的近邻,是中国向西开放的第一站,对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基础性和示范效应,理应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板块和核心地带,同时,中亚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无论从地缘和安全,还是资源和文化角度考察,中亚地区对中国都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唯有与中亚地区全面加强合作,才能营造和平、稳定、安全的环境。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3300多公里的边界已全部划定,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不存在任何难以解决的政治问题。2013年,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全面提升至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经贸合作规模增长上百倍,中国成为中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
在重点合作发展领域和合作建设项目的确定上,必须要从国家向西开放的整体战略和布局出发,从更好发挥新疆优势和体现新疆作用出发,主要包括:一是加快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着重点区域尽快打通重点通道,特别是中巴、中吉乌、准东—吉木乃、克拉玛依—巴克图等一批铁路通道的建设,开辟对外开放新通道。二是要充分发挥新疆与中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基础优势,打造中亚国际能源合作示范区,以积极进取、务实灵活的姿态参与该地区的双边能源合作及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多边能源合作,努力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加快提升石油战略储备水平。三是与中亚国家共同打造经贸合作区和开发区,形成相互依存的产业链,将双方共同需要的能够引领当地的工业布局,以及解决当地的就业产业和项目,通过双方制订相应的项目清单和投资指南,引导支持企业向重点领域和优先领域投资,特别是要将制造业投资,尤其是重工业投资作为与中亚各国经贸合作的重点,一方面能够有效发挥中亚各国的能矿资源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拉动就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我国重工业企业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改变当前我国和中亚国家经贸合作过度集中于能矿资源开采领域的状况。
(二)兼顾当前,着眼长远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发展是一个中长期愿景,需要科学持续渐进地开拓发展,要有长远的打算。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要从当前现实需求的角度积极推动,但更需要着眼长远,明确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并持之以恒的贯彻执行。
近期,“核心区”建设要紧紧围绕自治区提出的“三通道”“三基地”“五大中心”和“十大进出口产业集聚区”展开,特别是要加快开展“五大中心”建设的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实施一批对“核心区”建设全局具有引领作用的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提前启动有基础、见效快的医疗服务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中心建设,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阶段性进展,带动“核心区”建设其它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长远来说,要在当前工作的基础上,从国家战略大局的角度,超前思考、超前探索、超前研究、超前谋划,有预见性地深入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问题研究,要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制定科学完善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发展规划,通过统筹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方面资源,发挥好人才、资金、技术领域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找准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形成我国同周边国家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新格局,从而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服务,为拓展我国战略发展空间服务,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服务。
(三)创新观念,优化环境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新命题,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更是一个新任务,需要不断地尝试探索和持续地改革创新,以创新优化环境,促进发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要改变传统认为新疆地处西北内陆腹地交通不便的观念,要把新疆放在整个亚欧版图上谋划定位,要用世界眼光看待新疆发展问题,用全球思维树立开放意识,大力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模式。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要充分发挥新疆的人文、地缘等优势,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在巩固能源贸易合作的同时,加大非资源性领域合作,由单一性资源合作方式转向资源性和非资源性并进合作方式,加强金融合作、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领域合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合作过程中要更多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利用区域内地域分工的力量,促进地域间要素的流动与整合,推进地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导的合作模式。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要充分发挥新疆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新疆在参与国际合作中对中央的配合、补充和支持作用,可借鉴广西主导建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机制的模式和路径,由自治区政府牵头,建立以新疆为主导的中亚次区域合作机制,深化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共赢合作。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要按照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和“精简、效能”的原则,全面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加强行政审批监督,大力创新经济发展环境。要敢于破除行业和部门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营造招商、引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增强政府服务意识,淡化行政管理职能,提高文明执法和文明服务水平。要以政府服务的高效率,带动社会办事的高效率、企业运转的高效率以及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高效率。
(四)联动发展,互利共赢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连接欧亚,覆盖近40个国家和30亿人口的巨大经济发展区域,需要参与建设的各个主体充分发挥作用和相互合作。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但要建成“核心区”,却离不开沿线国家和我国沿线相关省区的支持配合,只有通过科学定位、各扬所长、各尽所能、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合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只有内外有效沟通,兼顾各方利益,从沿线国家和地区实际发展的需要和诉求出发,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有效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各方的经济联系,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
资源联动合作。资源深度开发利用是新疆“核心区”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优势,通过联动合作开发的模式,积极参与境外周边国家的资源开发,将周边区域及新疆自身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一方面,带动促进资源产地经济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变资源产地单纯输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状态;另一方面,缓解包括我国东部地区等资源供应紧张状况,充分发挥新疆综合能源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的作用。
产业联动合作。这是新疆与内地和周边国家建立联动发展模式的核心和关键。通过产业的转移来实现东中西部生产互补、联动发展,进而形成对中亚和周边国家的产业发展优势。有效缓解产业升级与产业调整的矛盾,整体推进跨地区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根据新疆、内地沿海和中亚各国的特色产业,通过名牌产品对接、零部件或初级产品生产基地转移对接和特色产业对接等不同模式来实现产业的联动发展。
市场联动合作。开拓市场和互为市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共同任务,也是新疆“核心区”建设的关键任务,如何更好的实现“走出去、引进来”是新疆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成功打造“核心区”的根本保证。因此,从各自特点和实际出发,优先考虑区域内部的互补优势,建立市场联动机制,形成更大合力,才能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新疆要在整个联动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积极性、主动性,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和企业建立更广泛的联系,共同努力,互利共赢,充分体现“核心区”的作用和地位。
国内区内的联动发展。尽快成立由自治区主要领导负责的专门对外协调机构,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地的省级协调,努力推动各方就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问题凝聚共识,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各地州也要充分考虑国家和自治区的整体战略意图和工作部署,突出发挥各地优势,找准定位,合作分工,实现沿线和新疆区域联动。
(五)政策支持,先行先试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既能够贯通沿海内陆和亚欧各国,又能够探索跨国内外区域合作发展的新模式,为跨国区域合作创造经验。中央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明确了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战略定位。因此,除了政策、投资、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机制体制创新,赋予新疆“先行先试”的特权。
一是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机制建设。全面梳理我区与周边国家现有合作机制,并根据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形势、新要求,进行改组、升级、完善或新建相关合作机制。争取上海合作组织、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组织机构落户新疆,并更多地在新疆举办大型国际展会活动。加强国际协作,与相关国家就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主通道建设的空间布局、线路走向、建设方式、运营保障、协作责任等方面达成一致,为全面展开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主通道建设工作提供国际协作基础。积极就国际运输顺畅衔接做出统筹安排,国家层面可以新疆为试点,通过国际间的协调沟通,力争实现交通主通道双边、多边的国际运输顺畅衔接,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初步成形奠定坚实的国际运输衔接基础。
二是加强与中亚国家贸易便利化合作。进一步加强双边对话与沟通,以新疆为支撑,建立中国与中亚国家海关及相关政府机构与商界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积极参与中亚地区经济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发展。新疆要以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框架下的8国海关合作机制,以及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机制为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海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三是制定鼓励企业开展加工贸易的政策。研究制定与新疆“核心区”相适应的支持企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国内外投资者以独资、合资、合作、参股等多种形式在新疆发展加工贸易。支持新疆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矿产资源等加工业。由国家层面考虑安排,尽快与中亚国家签订政府间合作协议,同时专门制定支持进口资源在新疆就地加工转化的政策措施,如,对在中亚及周边国家从事原油等能源开发的我国企业,赋予进口经营资质并安排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支持新疆企业在中亚国家选择合适区域进行煤炭资源开发,满足南疆能源资源缺乏地区的煤炭供应。
四是实施更加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新疆的发展必须是开放的发展,新疆的稳定也必须是开放的稳定。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需要更加开放的环境。建议将新疆列为提升沿边开放的试点省区,实施特殊的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放开新疆的边境贸易及出境旅游政策,出台促进周边国家前来新疆开展旅游购物的鼓励政策,给予伊宁和喀什机场落地签证政策,允许利用边境通行证等形式开展边境旅游;允许新疆护照办理实行按需申领,积极与中亚五国协商签订互免签证协议,或者缩短当地办理有效签证的时间,延长居留时间;允许新疆周边有条件国家在乌鲁木齐设立领事馆;在喀什、霍尔果斯设立签证代办处,给予其办理落地签证以及入境人员与车辆特别通行证权限等政策;在我国驻中亚国家领事馆设立专门服务新疆的机构或部门,并从新疆选派熟悉相关工作的人员,提高服务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何茂春、张冀兵.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中国的历史机遇、潜在挑战与应对策略[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23).
[2]杨恕、王术森.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及其挑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3]霍建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向西开放战略选择[J].国际经济合作,2014(1).
[4]秦放鸣、孙庆刚.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定位和选择[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5]李雪梅、闫海龙、王伯礼.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的布局和策略[J].开放导报,2014(2).
[6]丁晓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性与可行性分析—兼谈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全面合作[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4).
[7]白永秀、王颂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J].改革,2014(3).
[8]张春林.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促进新疆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3(33).
[9]闫海龙、张永明.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经贸发展的战略思考——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视角[J].经济研究参考,2014(23).
〔责任编辑:刘杉〕
文献标识码中国图书分类号F127A
文章编号1671-4741(2016)02-0011-06
*[作者简介]闫海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