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路径探究

2016-02-26 03:54朱西括
新疆社科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毕业生新疆

朱西括

提升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路径探究

朱西括

就业能力是学生各种能力素质中最核心部分,是学生在竞争环境中顺利就业、在就业市场上实现职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提高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要完善重大政策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主导作用;切实提升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疆 高职院校 少数民族学生 就业能力 提升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表明:截至2015年12月16日,新疆汉族毕业生就业率为92.08%;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与同届汉族毕业生相比,差距明显,如维吾尔族毕业生就业率为79.92%,哈萨克族毕业生就业率为84.37%。①不仅如此,已就业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和中期职业发展情况也总体不佳,“就业后失业”现象比较严重。本课题组对新疆几家企业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企业实现就业的2014届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半年后的离职率达到61%,其中因自感能力不足而主动离职的和因能力不足不能胜任工作而被用人单位淘汰的占一半以上。导致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和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比较弱。

就业能力是学生各种能力素质中最核心部分,是学生在竞争环境中顺利就业、在就业市场上实现职业发展的前提条件。②提高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政府的宏观调控、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用人单位的支持参与以及学生本人的积极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各方协调互动,形成合力,同步推进,才能使这一工程持续稳定进行。

一、完善重大政策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提升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好其就业问题,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应从宏观调控、利益驱动、政策激励、考核评价等方面构建形成工作长效机制。

1.高度重视,将就业能力纳入高职教育发展战略

就业能力不足是新疆高职院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深层次的矛盾,提升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积极进行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相关基础工程的建设,包括构建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开发学生就业能力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基础工具,推动建立由政府、职业教育接受者、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就业能力评价机制,逐步从对“就业率”的重视转变到对“就业力”的关注,切实把行业企业的评价特别是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2.加强专业设置宏观指导,调整学生就业结构

供需双方专业结构错位是导致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当前来看,新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大多雷同,特色专业普遍较少。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又大多集中在法律、财会、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具有新疆特色的专业,如纺织、民族工艺等却门前冷落。这一方面与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观念陈旧、专业选择存在盲目跟风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新疆高职院校生源紧张、招生市场化和商业化有关。对此,政府要有清醒的认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精准扶贫等行动要求,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规划新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并加强动态调整,同时要根据生源特点合理分配各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比例。

3.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高学生基本素质

调查结果显示,用人企业认为,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最缺乏的基本素养依次是汉语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组织纪律意识。长期以来,因师资队伍不健全、语言环境有限、学习时间短等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基础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还直接造成了在后继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障碍,产生了专业课基础不扎实的因果链条。为此,一要适当延长预科年限或者将汉语教学贯穿于高职教育教学全过程;二要健全双语教师培养机制,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为增强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纪律意识,政府应鼓励高职院校尝试将军事化管理作为纪律教育的手段,同时加大管理经费投入力度。另外,当前新疆高职院校学生在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同时,还可享受自治区人民政府高校助学金。这样既解决了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还可相应增加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4.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2010年以来,自治区实施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拓展计划,全面落实企业吸纳毕业生社保补贴、贷款贴息、岗前培训补贴和税收减免等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吸纳毕业生,特别是本地少数民族。③但总体来看,企业的参与热情依然不高。政府可以在政策激励企业吸纳就业基础上将工作重心前移,通过制定完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强化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硬性约束,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新疆高职院校共同承担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和完善,如鼓励企业设立少数民族学生创新实践项目、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委托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一系列基本技能及事务性工作能力的培养等。

5.适当调整就业政策,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就业市场主流。但在新疆,尤其是少数民族毕业生意识里还存在较为严重的依赖政府的思想,这与新疆高校就业市场化程度不高有很大关系,也与近年来政府力推的就业政策密不可分。④如政府实施的“内培计划”、增设大量公益性岗位等。客观地说,这些政策在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确实利国利民,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方面对政府的依赖性。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择业时将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作为首选,而将企业作为最后的选择。即使进入企业,其稳定性不强,如考上公务员或特岗教师等就离职。可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解决学生就业燃眉之急的基础上,通过促进和扩大就业市场发育、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以建构就业长效机制才是治本之策。

二、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主导作用

在新疆高职院校学习阶段是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准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为其人生打基础、就业做准备的关键时期。因此,新疆高职院校在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成才的关键,是企业选拔录用人才的首要标准。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是高职教育的最重大使命。新疆高职院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将“教书”和“育人”放在同等战略位置,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动员“人人”,利用“处处”育人。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使学生学会交流沟通、团队协作。要强化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精心设计学生道德素质养成体系,做好道德素质教育计划、实施、监控和激励,从学生的日常文明素养表现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定性定量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奖学金、评优挂钩并装入学生档案。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科学的就业能力培养模式

在办学目标定位上,新疆高职院校应对接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岗位技能标准,将就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战略;在专业设置上,要有前瞻性和长远眼光,应突出专业特色,努力建设一流专业,在适应社会要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基础上,肩负起开拓创新、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就业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部分,在教学目标上明确就业能力培养目标,鼓励教师深化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项目实训中注重学生表达沟通、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核心就业力的培养,通过“第二课堂”形式将隐性教育嵌入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学生把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转换成工作能力。在评价方式上,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就业能力考核机制,将就业能力考核直接与学分挂钩;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注重教职工培训,提高教职工的就业能力培养意识和能力,建立就业能力培养任务考核机制,把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范围并作为教师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除此,应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探索分层编班,加大校本双语教材开发,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培养质量。

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非职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

实践证明,高职学生从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能在工作中实际应用到的并非很多且较少具有迁移性。⑤相较而言,其掌握的思维方式方法、形成的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非职业技能和素质则是更为重要的工作能力。非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新疆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着力于少数民族学生非职业技能和素质“软实力”的培育和养成。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新疆高职院校能够融合少数民族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学生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仍然不多,少数民族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总体不高。新疆高职院校应积极组织策划少数民族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各种学习型、创新型社团的创建工作。为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参与热情,新疆高职院校可探索推动弹性学分制和自主学分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4.强化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是由其对自我认识不充分以及就业预期中对自身定位的一元化所决定的。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应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构,着力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为此,新疆高职院校一要加强国情区情教育、行业企业选录人才的规格标准和学生自我认知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结合就业趋势和自身优势,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和自身努力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向和不同群体学生个性特点及能力需求,分层编班,校企合作编写校本教材和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和实践锻炼。如将汉语水平较低而就业意愿却选择对汉语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就业的学生编成若干小班,着重强化汉语学习和个性化辅导;对性格内向、不善交流交际的学生,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打破其封闭心理等。三要组织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深入企业积极参加企业实习、岗位锻炼和创新项目训练,促使学生将职业目标和学习目标联系起来,不断反思、完善、修订职业生涯设计,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性。

三、切实提升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尽快转变就业观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就业环境正朝着多元、宽容、自由的方向不断发展。⑥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催生了许多新兴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同样能使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要从自身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准确定位,勇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消除攀比心理、从众心理和保守心理,及早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自主就业和多元就业的意识,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劳动最光荣”的成才观,主动面向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就业。要消除地域限制,克服封闭思想,积极实现异地就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业更是择业出路。要树立自主创业同样可以创造成就的理念,从被动的接受职业变成主动的职业发展,提升创业意识。

2.积极投身实践锻炼,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目的。新疆高职院校的一大特点是课余可自主支配的时间较多,少数民族学生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加强课余时间管理,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尤其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主动和汉族学生交朋友、学汉语。在享受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通过实践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培养自身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及公关等能力,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注释:

①《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R].http://www.xjedu.gov.cn/xjjyt/wjgz/2016/94927.htm. 2016-01-08。

②张惠丽:《关于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第177页。

③《2012年新疆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近十年最高》[EB/OL].http://news.ts.cn/content/2013-03/13/content_7904606.htm. 2013-03-13。

④孙嫱、杨圣敏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第12页。

⑤张娇林:《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年第12期,第21页。

⑥吕晓勋:《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职业》[N],《人民日报》,2015年10月30日,第5版。

〔责任编辑:贺朝霞〕

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提升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2015BJYX120)的阶段性成果。

朱西括,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

G717

A

1671-4741(2016)06-0102-03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毕业生新疆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最“叛逆”的毕业生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