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的思考研究

2017-01-12 03:23
新疆社科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村官行政价值观

李 蓬

完善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的思考研究

李 蓬

截至2015年底,全国在岗大学生村官约40万名,覆盖了全国五分之二以上的行政村,他们承载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等殷切期望。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政府、社会、大学生村官几方面应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不断优化、完善大学生村官的行政价值观,继而指导、约束他们的行为,健全他们的人格,促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村官 行政价值观 对策

行政价值观是属于公共行政学的范畴,适用对象是公共行政主体,而大学生村官隶属于农村基层自治组织,不属于行政主体,但大学生村官和行政价值观之间却存在一个微妙的契合点——农村基层自治。作为一种宏观指导,行政价值观可以引领、约束大学生村官的行为,完善大学生村官的人格,对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有效发挥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为了使大学生村官形成更科学的行政价值观,解决其行政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有政府的引导、社会的大力支持,只有政府、社会、大学生村官几方面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才能达到完善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的效果,并使其最优。

一、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

政府作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同时也是行政价值观的主导者,政府倡导什么样的行政价值观,大学生村官就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行政价值观,政府的行为对规范大学生村官的行政价值观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加快立法进程,形成相应的法律体系

“行政价值观是公共行政的灵魂,法律和政策则是行政价值观的外衣,是实现行政价值观的工具和保障。”①法律本身也蕴涵和体现着价值取向,完善法律建设对培养和规范大学生村官的行政价值观具有引导、约束、保障等重要作用。

通过法律培养和规范大学生村官的行政价值观,主要体现在行政伦理立法方面。当前我国的行政伦理法律体系相对空白,有必要对行政伦理立法或者将行政伦理的内容及其要求融入某些法律文件中。行政伦理立法就是把符合国家要求的行政伦理行为规范经过国家立法机关认可上升为国家意志、法律法规,诸如美国的《政府工作人员道德准则》《美国政府行为道德法》《美国政府行为道德改革法案》《行政部门雇员伦理行为标准》、韩国的《公职人员伦理法》、日本的《公务员伦理法》等②,通过行政伦理立法的方式对公务员的基本行为规范、价值取向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而我国目前尚无一部关于行政伦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只有在《公务员法》中略有提及,但由于其规定过于原则和宏观,缺乏具体操作性而难以产生实际效果,同时对公务员之外从事社会行政的其他工作人员如大学生村官起不到有效作用,所以政府有必要将行政伦理立法纳入国家立法规划中,早日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伦理相关法律规范。

在制定行政伦理相关法律规范的同时,对大学生村官的行政立法也刻不容缓。当前,有关大学生村官的政策还大多停留在政策层面上,尽管中央组织部联合有关部门就大学生村官的政策下发了众多文件和通知,涉及到大学生村官的方方面面,然而却找不到关于大学生村官的相关法律文本。法律的缺失必然导致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危机及职责的混乱,非常不利于大学生村官形成正确的行政价值观。那么就需要通过一定程序,至少在政府层面上要调查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条例,明确将有关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同时在条例中融入行政伦理的系列要求,对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取向、行为要求等方面做出详细的规定。

(二)注重政策实施,强化政策落实效果

1.要注重落实选聘机制的效果,切实选聘出致力于服务农村的高质量的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随着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深入开展,各地选聘人数逐年提升,同时报名人数也倍増,对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显得尤为重要。要严格选聘标准、创新选聘方法,增强选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选聘质量,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的主管部门要优化考试内容,在笔试中注重发掘大学生在农村工作的潜能,提高其在农村建设中发挥专长的几率;在面试中注重对大学生村官求职动机的考量,科学地评估报考者对大学生村官这项职业的理解,以及对农村工作的热情,最终选聘出真正有志于服务农村的大学生,将那些“镀金者”拒之门外。通过科学高效的选聘,淘汰那些觉悟不高、不符合国家及农村需要的报考者,从根本上保证应聘成功的大学生村官初步具备理想的行政价值观。

2.要注重落实保障机制的效果

首先是要保障大学生村官基本、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大学生村官放弃繁华的城市,服务并奉献于农村,他们理应得到相应的物质保障和精神需求,如果只片面强调大学生村官服务村民、奉献农村,而忽视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就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其次要注重大学生村官的“出口”保障,打造一个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有序流动机制。2014年中组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对做好期满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做了具体安排,解决了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大学生村官才能用全部的精力去服务村民、奉献农村,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形成科学的行政价值观。

3.要注重考核机制的效果

当前对大学生村官考核的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力度不断加大、考核方法日趋规范,各种创新做法不断涌现。可将大学生村官的行政价值观作为对大学生村官的重要考核项,并根据考核结果对那些行政价值观稍显欠缺的大学生村官及时地给予强化,对于不作为、乱作为、行政价值观偏离的大学生村官及时进行惩戒教育,给予帮助,使其向正确方向发展。

(三)培养行政文化,重视行政人格塑造

行政文化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是社会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在思想观念领域的具体体现。③其中,行政价值观支配行政主体的思想与行为,决定行政活动指向,是行政文化的核心内容。良好的行政文化氛围对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的行政价值观至关重要,正确的行政文化能够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科学的行政价值观。

培养行政文化应以国家为主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为依据。④我国历史悠久,传统行政文化中有许多宝贵遗产,行政文化的培养离不开对这些优秀传统行政文化的传承。然而,在继承优秀行政文化的同时,必须对传统行政文化中的糟粕予以扬弃,彻底清除那些不良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才能促进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的形成与规范。

行政人格是党政机关和国家公务人员等公共行政主体与其他部门、其他职业者相区别的内在的规定性,“是公共行政主体的尊严、品格、品质及其理解与实现的行政价值的总和,是公共行政主体在社会生活特别是公共行政领域中地位和作用的统一”。⑤行政人格的塑造有利于进一步树立大学生村官的权威,塑造其良好形象。如果大学生村官没有坚定的行政人格,则有可能在农村工作中受到各种不良的影响导致工作举步维艰,可见塑造大学生村官的行政人格是极为重要和紧迫的。

(四)加大培训力度,善用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观的发生和确立,既有自发的一面,也有社会自觉引导、有目的的构建的一面,其中,教育在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中起到特有的重要作用”。⑥完善大学生村官的行政价值观单纯依靠法律、政策的硬性约束是不够的,还需要教育培训的主动引导。加大培训力度并不是指单纯的针对完善大学生村官的行政价值观为目标,加大培训力度应将完善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的培训教育与其他各种在职教育培训相结合,突出行政价值观教育,这样大学生村官在培训教育中既増长了专业技能,又完善了自身的行政价值观,从而达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要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力度说起来容易,但落实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由谁来主办培训、具体培训什么内容、以什么样的形式培训、培训后想要达到什么目标、培训期间如何协调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等问题,都阻挡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的道路上,导致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教育停滞不前。而思想政治教育以其高度灵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路径,那么就要善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大学生村官培训教育中善用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要做好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在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应是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当按照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具体要求,结合实际积极开展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选派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深入实际、调查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动态,不断探索针对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内容。

2.要丰富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错误思维,要完善大学生村官的行政价值观,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就必须要紧紧围绕行政价值观的完善这一核心,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总的来讲,一是不能离开我国行政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离开了这些基础性理论和指导思想,行政价值观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的研究将会没有实质内容、空洞无物;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行政价值观具有统领作用,大学生村官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深化对行政价值观的理解,将自身行政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从而形成科学的行政价值观;三是法治教育,法治观是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法治教育作为对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内容显得极为重要。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法治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依法办事的能力、运用法律手段治理农村的本领;通过法治教育,可以警示大学生村官远离贪污腐败,廉洁从政,真正服务好农村和农民。

3.要融贯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在对大学生村官各个方面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索出一套适合大学生村官成长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方法。具体而言,一是要由单一的“理论灌输”教育转变为多样性的“相互渗透”教育。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管部门要结合大学生村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渗透教育,同时更要针对大学生村官的个体差异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二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充分激发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部门要创造条件并营造良好氛围,使大学生村官拋弃原来被动学习的不良习惯,引导大学生村官积极主动学习;三是主动运用新载体,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创新教育新载体,发现新的教育渠道,充分发挥现代电子媒介的优势,利用网络教育、电视会议、微博、微信、QQ等媒介,提高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重视社会主体的辅助作用

社会主体同样对规范大学生村官的行政价值观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规范大学生村官的行政价值观离不开社会主体的配合,社会主体主要包括高校、农村以及大众媒体等。

(一)以高校为前站,建立预培养模式

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的直接“孵化池”,对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高校教学中强调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则准大学生村官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并且这一价值观会影响他们很长时间,这就要求高校建立完善的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的预培养机制,使大学生村官在入职前能基本形成科学的行政价值观。高校建立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预培养模式应注意以下三点。

1.学校要高度重视

高校应该认识到国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重大战略意义,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高校应该成立大学生村官职业宣讲团,将大学生村官职业列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进行宣传指导;根据大学生村官政策要求以及当前农村实际状况,有效整合学校师资力量,设置与"三农"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或选修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使有志于服务农村的大学生提前做好准备,从而使广大准大学生村官们能更好地履行将来的村官岗位职责,为形成良好的行政价值观奠定基础。

2.注重培养内容

高校在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预培养的内容中不仅要注重大学生村官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其行政人格和价值观的塑造,两者不可偏废,并将这两者统一起来构建准大学生村官的胜任力。经过对大学生村官任职所需要的胜任力特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界定,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大学生村官核心胜任力模型(见表1)。高校根据大学生村官的核心胜任力模型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效率,更有助于使大学生村官得到全面的教育,使准大学生村官的能力与认知同步提升。

3.注重培养效果

高校应该建立针对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预培养模式效果的评价反馈制度,适时对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的预培养模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预培养过程中的不足并改进完善。高校不仅要评估培养模式,还要对培养内容进行评估,结合国家政策和农村实际需求的变化及时对培养内容进行调整,如此才能真正培养符合国家要求、满足农村需求的大学生村官,否则便会流于形式,不会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二)以农村为核心,培育长成土壤

大学生村官工作在农村,直接面对村民,大学生村官的行政价值观正是在农村这片土地上形成和完善的,农村环境对大学生村官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农村中良好的管理模式、有效的互动机制是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生长的土壤。

表1 大学生村官核心胜任能力模型表

1.离不开农村“善治”这个大背景

“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随着治理理论的兴起而提出的新概念,为公共行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框架。⑦“善治”可以弥补农村基层自治运行中的缺陷,为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完善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同样也需要“善治”的农村,这是因为随着纪检委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强,在“大老虎”被打的同时,潜藏在农村中的“苍蝇”也逐渐显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很多农村的村委会没有经过全体村民选举,村委会连任好多年没换届,更有个别落后农村存在家族式、村霸式治理等问题,村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操纵选举、贪污挪用涉农补助等现象时有发生。如果让大学生村官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不仅不会形成理想的行政价值观,更有可能产生同流合污、为虎作伥等违法犯罪行为,违背国家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初衷。所以农村必须要有一片“善治”的土壤,大学生村官的行政价值观才能在这片土壤上扎根发芽、茁壮成长。

2.离不开村干部的大力支持

3.离不开村民的信赖

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的形成不仅需要村干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广大村民的信赖。广大村民是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外化为行为的直接作用对象,他们直接感受着大学生村官的行政价值观,他们对大学生村官的行政价值观的构成内容最具有发言权,他们根据自身对大学生村官的感受,通过一定的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要主动与村民交流,深入了解村民对其行政价值观的评价和期望,大学生村官要认真听取,对善意的、有利于提高自身行政价值观的建议要积极采纳并付诸行动。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村民对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的反馈必须建立在互相信赖的基础上,村民才会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善意的提醒,大学生村官也才能听取并采纳。

(三)以媒体为辅助,营造良好氛围

媒体宣传对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的形成和规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媒体要切实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加大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大众广泛了解大学生村官,为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的形成和规范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已近10年,然而包括村干部、村民以及大学生村官的亲属在内的社会大众对大学生村官政策都不是很了解,还产生了很多误解。这就需要媒体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对大学生村官政策进行生动、形象、有效的宣传,使社会大众能够准确把握大学生村官的职能和作用,对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和作用给予理性判断和恰当的定位——既不能产生过高预期,又不能产生毫无用处的想法,要对他们在工作中的失误给予理解和宽容。同时,媒体要对农村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大学生村官进行积极宣传,着重宣传那些具备完善行政价值观、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的先进经验以及典型案例,深刻挖掘那些促使他们成为优秀的核心因素,塑造出大学生村官的良好形象,让更多的大学生村官有学习的目标。

三、发挥大学生村官自身的能动性

新时期,国家和社会为大学生村官营造了良好的行政价值观形成条件,同时大学生村官自身的能动作用发挥也至关重要。

(一)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

孔子曾强调:“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行政人员只有自身品行端正,公平公正执法,以身作则,人民才会上行下效。大学生村官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顺利开展工作,获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完善其行政价值观。

1.自觉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作为大学生村官应当具备的多种素质中的核心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对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的取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大学生村官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那么当他在村政村务管理中遇到正确与错误两种行政价值观冲突时,就一定会坚持正确而抵制错误;反之,大学生村官很可能不能判断出行政价值观的正确与否,从而易受错误行政价值观的影响,导致行政价值观出现偏差。大学生村官应该挤出时间主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参与主管部门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自觉地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抵制身边的不正之风,用理论上的清醒保证行政价值观的坚定。

1.2.4 离体叶片法对拮抗菌进行防效测定 取已长出4片左右真叶的向日葵叶片,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吸水纸吸干叶片的多余水分备用;生防菌发酵液培养48 h备用;配制只含琼脂的固体培养基备用;将培养好的发酵液涂抹叶片,将叶片放置在只含琼脂的固体培养基中,保持湿度以消除干燥带来的黄叶影响,随后接种活化的菌核病菌丝块(Φ=4 mm),准确接种在叶片主叶脉两侧,每个叶片接种1个菌丝块,以没有接菌的琼脂块作为接种对照,最后用保鲜膜覆盖,置于25℃自然光下培养,定时观察发病情况[6]。

2.自觉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提高大学生村官的思想道德素质将有助于提高其选择正确行政价值观的能力,使大学生村官在行政价值观取向难以确定时,能够站在道德的角度做出正确的选择,主动排斥错误的行政价值观,从而坚持正确的行政价值观。大学生村官要主动学习并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道德修养上走在群众前列。

3.自觉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主要是指大学生村官的业务素质、知识储备等,提高文化素质将有助于大学生村官对各种行政价值观进行全面的认识、把握,从而能够轻易地区分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在农村这个“大学”里,大学生村官之前的学习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村官不仅要懂农村、懂农业、懂农民,还要懂管理、懂法律、懂经济等。大学生村官要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工作中遇到不懂的要及时学习,同时要积极参加提升大学生村官职业能力的各种培训,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

(二)明确自身担任的角色

大学生村官有什么样的角色认知就有相应的行政价值观,也就是说大学生村官担任的角色决定了其行政价值观的构成内容,所以大学生村官自身必须要有明确的角色认知。从大学生村官政策对其职责的规定以及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实践所承担的角色分析,大学生村官要确立以下三种角色认知。

1.要树立服务意识,扮演好“村民”角色

选聘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其目的就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大学生村官入职前必须将服务意识深深地扎根于农村,驻村后,一定要做到身处基层也心系基层,真正融入农村这个大熔炉之中,充分锻炼自己,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踏踏实实为农民办实事。要想当好村官,要真正树立服务意识,最重要的是先要当好“村民”,摒弃自己是“村干部”的官本位思想,要把自己当成农村的一分子,要有一颗农民心,从农民的角度看问题、办事情,努力使自己由“外来人”转变为“自家人”。

2.要树立团结意识,扮演好“助理”角色

大学生村官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助理或村委会主任的助理,也算是“班子”中的一员,就应该讲大局、识大体,牢牢树立团结意识,把团结摆在第一位。大学生村官不仅要与村干部、村民搞好团结,创造融洽和谐的干群关系,更要紧紧地将村“两委”团结起来,使“两委”班子齐心协力,共同为农村建设出力。要多与村民交流、谈心,了解村民的想法与需求,并及时将这些信息反馈至村“两委”干部,当村“两委”对农村事务产生重大分歧而僵持不下时,大学生村官应主动发挥作用,充当“两委”的“润滑剂”,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为解决僵持问题提供大量材料,从对方的角度出发重新考虑问题,做到求大同、存小异。

3.要树立创新意识,扮演好“领路人”角色

相比而言,农村信息、技术等资源匮乏,农村要脱贫致富、长期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富于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的村“两委”班子。大学生村官学历层次较高,理论知识丰富,反应敏捷,具备先进的思维方式,是农村工作中开展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大学生村官要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信息技术资源及人力资源优势,结合本村实际,多为村民谋増收的好法子,多提使农村致富的金点子,大胆的、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三)自觉践行正确的行政价值观

大学生村官必须要将行政价值观的具体理念外化为实际行动,用行政价值观来规范其行为,发挥行政价值观的作用。大学生村官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摒弃行政价值观只停留在思想意识层面的思维,自觉地将行政价值观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用正确的行政价值观指导具体工作、约束行为、完善人格。大学生村官不能因为农村工作中的困难和阻力而放弃服务观,不能因为在农村开展法治存在困难而放弃法治观,不能因为村干部陈旧的管理方式而放弃创新观。大学生村官要敢于突破困难和阻力,创造行政价值观指导实际工作的条件,变不能为可能,创造性地发挥正确行政价值观应有的重要作用。

注释:

①刘祖云:《行政价值观乃公共行政之“魂”》[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96页。

②高惠珠:《政治伦理学——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3页。

③徐晓雯、丛建阁:《行政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412页。

④林兵:《行政文化与伦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55~180页。

⑤陈建斌:《文明行政视野下的行政人格》[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4~30页。

⑥何士青、徐进:《论服务性政府的伦理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 2008年第5期,第67页。

⑦陈广胜:《走向善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9~110页。

〔责任编辑:刘 杉〕

本文系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研究所2016年度立项课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大学生村官行政价值观研究——以连云港村官为考察对象”(JSCG1615)的阶段性成果。

李蓬,淮海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D422.6

A

1671-4741(2016)06-0046-06

猜你喜欢
村官行政价值观
行政学人
唱村官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