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全面振兴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
——简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

2016-02-26 03:54刘玉莹
新疆社科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理政治国小康社会

刘玉莹

推动中国全面振兴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
——简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

刘玉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成为全面振兴中国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符合当代中国发展实际需要,它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精髓要义的科学归纳,也是对新时期各种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的抽象总结,不仅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提出了新要求,而且为党和人民的努力奋斗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系统、完善。

习近平 治国理政思想 精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成为全面振兴中国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符合当代中国发展实际需要,它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精髓要义的科学归纳,也是对新时期各种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的抽象总结,不仅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提出了新要求,而且为党和人民的努力奋斗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系统、完善。

一、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核心

众所周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发展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布局出发,高调推出的新的治国理念。从其内涵来看,该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具体的目标,又包括实际的举措。其中,具体的目标是到2020年前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际的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推进正是以此为核心展开的。而就该战略布局核心地位的体现来说,是有迹可循的。

(一)战略目标进一步清晰

从战略目标来看,党的十八大指出,从国际国内发展实际状况来看,我国当前各方面各领域事业的推进依然既面临着不可多得的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要求我们对机遇的变化规律和条件实现准确的判断,适时抓住机遇,冷静面对挑战,获得主动权,实现优越性,从而保证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①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十七大确认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新时期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党的十八大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现实目标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包括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扩大人民民主等。新要求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为其他各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目标指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向前推进。

(二)战略措施进一步明确

要实现宏伟目标,就需要进一步明确战略措施。

首先,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攻坚性要求。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已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更彻底的举措全面推进破解制约改革深化的各种难题,已经成为难以绕开和必须完成的任务。这就是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在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的构建,以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方面,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开启新一轮改革浪潮。同时,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实现发展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破解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等难题,推进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消除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领域存在的公信缺失、道德失范,以及社会矛盾多发易发等问题,也对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其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突出性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特别强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这里的“姊妹”关系告诉我们,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能够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进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仅能够确保改革沿着法治轨道有序推进,使改革中不可避免牵涉到的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在法治框架下获得解决,而且能够及时巩固、发展改革的成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可以说,法律作为治国之重器,法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解决改革发展本身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胜利实现。

最后,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性要求。在“四个全面”的内在关系中,党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这既表现于党的领导作用对“从严治党”的要求上,更表现在解决党的建设问题必须从严治党的“全面”性要求上。就是说,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党的领导是保证其他“三个全面”正确发展方向和为其他“三个全面”统筹推进、合理协调,以及团结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所必须的根本条件,党所处的这种地位,决定了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历史使命,使全方位、全面性意义上的从严治党成为执政党管党治党的基本遵循,即,必须在管党治党的内容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领域都体现出高标准、严要求;在管党治党层面上,从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到党的各级基层组织,从党的领导干部、一般干部,到每个普通党员,都必须以从严治党的要求明确并履行自己的职责,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管党治党实践上,要实现从严治党的长期化、制度化,使从严治党成为党组织建设的常态,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与习惯。

二、以实现“中国梦”为根本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就是中华民族受到殖民侵略至今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一个凝结了我国几代人的希冀,代表着全中国人民的集体利益,是任何一个中国人民的共同的期望。②

(一)“中国梦”引领发展

“中国梦”是指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其包含着极其深刻的思想境界和丰富内涵,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用十二个字概括,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中,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人民幸福提供了基础和保证。早在党的十五大就提出要通过努力实现“两个标志性”的目标,即,“两个一百年”目标,此后党的多次会议重申了这两个目标。③新时期,党的十八大再次重申了这“两个一百年”目标,并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将这“两个一百年”目标上升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事业——“中国梦”的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以及活动和会议中系统、全面、深刻地论述了“中国梦”。他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以及走中国道路,也就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④

(二)“中国梦”明确前进方向

新时期,“中国梦”这一根本目标的确立,为我国各方面各领域事业的推进和建设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所有的工作为了这样一个目标而展开。这是新时期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围绕“两个一百年目标”丰富、发展、开创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特色成果,“中国梦”必然会在将来的岁月里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里程碑式的发展并取得重大胜利的重要思想理论武器。

三、以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为外交主旨

2012年,以建构两国“新型大国关系”为主题,我国和美国在北京开展了战略和经济对话,这一概念从而被高调推出,此后在多次的重大国际会议中,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均被作为主要内容,凡此彰显了我国在新时期的积极政治意愿。“新型大国关系”,是迅速发展成长、日益崛起的国家同成为大国已久的国家之间缓和、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新方法、新形式,其以合作共赢为特征、互相尊重为核心理念,以建立“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为主要内容。⑤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大国关系”这一重大的外交新理念,清晰、明确地对我国未来外交战略和道路绘制了发展蓝图:矢志不渝地坚持走独立自主、和平发展道路这一基本国策,将“合作共赢”作为旗帜引领我国国际关系的发展。此外,坚决保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始终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科学抉择。这是我国外交发展战略的两个重大建构支柱。

(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根据当前世界发展潮流和国家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有和平国际环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⑥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逐渐形成,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前进。与此同时,人类世界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发展不平衡严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逐步上升。因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任重而道远。各国要齐心协力,妥善应对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变压力为动力,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

(二)共创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如今的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们要坚持弘扬和继承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构筑核心为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打造世界人类的命运共同体。”⑦面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各个国家需要以负责的态度相互协调行动。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家园,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靠存在,国际社会逐渐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三)全面协调与各方关系

大国是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俄罗斯是我国周边的最大邻国和世界大国,两国拥有共同利益,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支持对方发展和维护双方利益,务实合作,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中国和美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双方不发生冲突、不产生对抗,彼此尊重、合作共赢,符合时代的潮流,更是两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太平洋经济圈足够大,能够容纳两国的共同发展。⑧欧洲是多极化世界的重要一极,与我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充分发挥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世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我国的周边关系是我国发展繁荣的基础。要坚持和平的外交政策,与睦邻国家友好相处,相互帮扶。⑨东南亚、东北亚和中亚是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对外辐射影响力较强的地区。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路人。坚持正确义利观,兼顾义利,以义为先。中国积极倡导、践行多边主义,参与多边事务、重视联合国的作用、支持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的积极作用。

我们在坚定维护我国根本利益的基础之上,矢志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始终坚持走和平的发展道路,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有所牺牲,我们绝不放弃属于自己的正当的权益,也绝不损害我国的根本核心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是中国外交的神圣使命。至始至终坚定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发展利益和国土安全是我国一切外交工作的根本立足点。

面临21世纪发展的新形势,即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题,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现实状况,选择这样一个外交战略主题是十分合适和必要的。它为我国国际国内安全与稳定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保障。围绕这一外交主题开展外交,同时奉行以往外交战略的精髓要义,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势必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内安全稳定作出重大贡献。

四、以“反腐倡廉”为党的建设新举措

“反腐倡廉”的全面展开对于我们党的作风建设,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对于我国共产主义事业最终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凡的意义。新时期,我们党极其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会议和场合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全面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讲话,针对当前我国各方面各领域事业推进中存在的腐败问题,推出了众多符合新时期实际发展要求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从而把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一)“反腐倡廉”保持党的旺盛生机和活力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反腐倡廉”思想是在继承了以往既有相关领域思想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符合当前我国党的建设方面的实际要求,从而成为该思想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工作,首先核心在于“常”、“长”两个字,也就是说,要经常抓和长期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个复杂、艰巨、长期的过程,要求我们党要坚定决心,不放过任何一丁点的腐败,铲除任何腐败滋生的土壤;其次是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既要肃清、惩治领导干部腐败的行为,同时又要纠正和处理出现在人民大众身边的腐败现象和问题;最后则是必须坚决反对滥用特权的思想,杜绝滥用特权现象的发生,要求广大党员要谨记自己是普通劳苦大众一份子的身份,除开正当的权利和个人的利益之外,不可以谋求任何特权和私利。这不仅仅是我们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始终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支点。

(二)“反腐倡廉”意义非凡

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对我们党的党风建设,以及领导干部队伍的清廉建设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对于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都具有极其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五、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鲜明特色

健康是满足人和社会向前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是国家和民族富强繁荣昌盛的重要象征,是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热切期盼和愿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出发,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和部署,为当前和今后更加完善地保障和促进人民健康作出了制度性的安排。

(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措施

2016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核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该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于推动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强调,在未来的15年里,该规划纲要是推动建设“健康中国”工作的重要行动纲领。要坚决坚持一切工作围绕人民展开,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为原则,以提高人民的健康为核心,以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为动力,从健康的影响因素入手,以普及、优化、完善、建设、发展健康为重点,把健康融进所有政策中,全面改善健康公平、提高健康水平、保障人民健康。

(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价值

“健康中国”建设新目标的提出,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体现。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奠定健康基础。“健康中国”建设新目标的提出,不仅凸显了党和国家对保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的政治决心,也有利于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动员全社会参与,切实加强对国民健康重大、长远问题的有效干预,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健康素质。⑩

六、创新与发展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内在品质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所体现的精髓,一方面体现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了前人的治国理念,另一方面体现在针对新时期我国所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随治国政策的实施所实现的一种突破。这种批判地继承和突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政治素养的发展和进步,从而表现出思维方式和战略眼光的改变。

随着历史的发展,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矢志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实现治国理政思想的与时俱进,以及科学性、实践性的突破和创新,从而实现中国持续、长足的发展。当然,这些理念的实施不仅仅需要一代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奋斗,更加不可缺少的是一代代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注释:

①王钰鑫:《“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4期,第9~17页。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7~32页。

③本书编写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5年,第45~69页。

④任理轩:《认识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飞跃——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N〗,《人民日报》,2015年7月1日。

⑤习近平:《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制度建设》[N],《人民日报》,2014年7月1日。

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N],《人民日报》,2016年5月11日。

⑦《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J],《理论导报》,2015年第9期,第1页。

⑧黄仁伟:《中美秩序之争与网络治理》[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5年第10期,第50~51页。

⑨金正昆:《习近平外交思想初探》[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第5~9页。

⑩《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N],《湖北日报》,2016年8月27日。

〔责任编辑:李爱民〕

刘玉莹,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D61

A

1671-4741(2016)06-0010-05

猜你喜欢
理政治国小康社会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신시대
“四个全面”:党治国理政的哲学遵循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