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 提升中国共产党软实力

2016-02-26 03:54卢迎春
新疆社科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实力作风从严治党

卢迎春

全面从严治党 提升中国共产党软实力

卢迎春

随着时代的变迁,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决定国家兴衰、政党兴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党的软实力指的是政党的文化和价值观的亲和力、吸引力、认同力、凝聚力和动员力。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在软实力建设方面有着很多成功的经验,当前国内外形势变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软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党内出现的精神懈怠、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问题都是削弱党的软实力的主要因素。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一刚一柔提升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提升党的认同力和亲和力;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打造党的良好形象。

中国共产党 软实力 全面从严治党

随着时代的变迁,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决定国家兴衰、政党兴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提升软实力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保证,也是党长期执政的保证。中国共产党在软实力建设方面有着很多成功的经验,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党内也出现了一些削弱软实力的因素。从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到2016年10月召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核心议题,中国共产党逐渐探索出一条依靠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的软实力的有效路径。

一、提升软实力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

从近代历史看,没有永恒的大国,也没有永恒的强国。时代在变迁,决定大国兴衰的因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15世纪的西班牙通过殖民贸易在美洲获得巨大财富,成为世界强国。17世纪的荷兰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海上贸易和资本市场赢得“海上马车夫”的称号。18、19世纪的英国凭借工业革命、军事强权和外交手段从西班牙手中夺得“日不落帝国”的称号。20世纪以后,美国超越传统强国成为新的世界强国。而与以往不同的是,美国成为世界强国依靠的不仅是经济、军事和外交实力,科技、思想和文化实力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最早发现了国家除了拥有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之外,还具备软实力。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了《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Bound to Lead :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一书,其中都提到了“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指的是国家通过自己的吸引力来实现发展目标,而不是靠武力威胁、武力报复以及经济制裁来实现国家目的。此后,软实力作为一种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的描述性概念而被广泛传播和接受。中国共产党也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①

约瑟夫·奈在探讨国家软实力的同时,也肯定了社会其他组织存在软实力的问题。政党作为最重要的政治组织,也应当同时具有硬实力和软实力。政党的硬实力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支配性实力,包括党员的数量、政党的筹款能力、政党掌握的武装力量等能力。政党的软实力指的是政党及其文化和价值观的亲和力、吸引力、认同力、凝聚力、动员力。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苦难与辉煌的历史过程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价值观得到了各个阶层中的先进分子的认同。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和当时中国的其他政治力量比起来十分弱小,但却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正确的政治主张,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中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等口号,吸引了大批爱国人士加入抗日救国的队伍,建立起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硬实力上处于劣势,然而却凭借软实力把广大人民群众吸引过来,河南、山东等地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用小推车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取得了淮海战役等几大战役的胜利。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发展生产力、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等发展思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拓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的十几个党员发展到如今的八千多万党员。中国共产党执政六十多年的历史经验表明,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的说服力、政治信任力和政治传播感染力的软实力建设。

二、中国共产党软实力削弱的内因解析

当前,中国共产党的软实力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要求比起来还有一定差距。党的软实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究其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党自身。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中列举了当前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庸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现象屡禁不止,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②。从理论上来说,党内存在的问题或多或少的影响党的软实力,总的来看,精神懈怠、脱离群众、消极腐败是对党的亲和力、吸引力、认同力、凝聚力、动员力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

(一)精神懈怠削弱党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广大党员干部既是共产党人,也是社会的个体,难免会受到思想上和物质上的变化的影响。少数党员没有经受住考验、诱惑和压力,失去了信仰、目标和斗志。当前,党内出现的精神懈怠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少数党员干部失去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少数党员对历史发展的趋势缺乏正确的认识,否认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而不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能够取得成功。这种思想表现在工作上就是敷衍应付,表现在生活中就是得过且过。其次,少数党员干部违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存在少数党员干部高高在上,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情况。一些党员干部只顾个人利益,而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第三,少数党员干部缺乏事业心,精神萎靡。由于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少数党员干部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在岗位缺乏责任感,甚至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以上几种精神懈怠的问题都严重损害了党的软实力。中国共产党是充满革命精神和进取精神的政党,共产党员应该是充满斗志和拼搏精神的先进分子。在革命和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没有多少物质资源可以用来动员社会力量,革命先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吸引了无数爱国志士和先进分子,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而在物质资源丰富的今天,党内出现的精神懈怠现象削弱了党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脱离群众削弱党的亲和力和认同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与历史上其他政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列宁曾经指出:“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经常同群众保持真正的联系的党,善于领导这些群众的党”③。保持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的光荣传统,也是保持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早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这让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中国共产党的这些作风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国共产党获得人民信任和支持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党内也逐渐滋生了一些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这些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被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破坏了党的形象,削弱了党的亲和力和认同力。

(三)消极腐败削弱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面临的最大风险和挑战不是来自党外,而是来自党内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体制内外的利益相结合挑战着党的领导。消极腐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消极腐败动摇党的执政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集中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上。中国共产党在苦难而又辉煌的百年历史中,几代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建立起鱼水关系。而腐败的滋生,原有的鱼水关系就有可能变成水火关系。其次,消极腐败削弱党的执政能力。一个政党如果腐败风气盛行,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注定是不能成就大业的。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各个领域都处于转型时期,更需要一个廉洁、高效的执政党。而腐败现象的存在,不仅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同时也妨碍社会各项改革事业的推进。第三,腐败之风和社会正气是两不相容、此消彼长的,腐败之风盛行,社会正气就难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丧失凝聚力和号召力。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源自人民利益与党的目标的一致性,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目标。然而,消极腐败行为实质上是个别党员干部利用公权谋取私利,背弃了党和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消极腐败虽然是少数现象,却损害了党的形象,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全面从严治党是提升中国共产党软实力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就,他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④。可见,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硬实力,同时也提升了以凝聚力、吸引力和导向力为核心的软实力。全面从严治党,包括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都是提升中国共产党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一刚一柔提升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保持党的先进性,首先要保持党在思想上的先进性,这是人民群众信任党、跟随党的前提。重视思想建党,把思想建党放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执政过程中总结出的一大经验,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⑤。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会出现人浮于事、精神萎靡的问题,关键是出现了信仰和精神的双重迷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中之重。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个人而言是指引其奋发向上的灯塔,对于政党而言是保持其先进性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力量之源、正气之魂。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起这样的理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学会运用、发展和创新。只有自身修为提高了,在面对金钱、权力和美色等各种诱惑时才能经受住考验,从而做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出的抉择。实际上,绝大多数共产党员兢兢业业的坚守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在和平年代他们虽然没有视死如归、赴汤蹈火的壮举,但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守。

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制度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制度建设的重点是规范权力的运行,有了制度就规定了到底该谁去办,该怎么办,按照什么程序办,违反规定应该怎样处理。在信息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社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国内外党内外的新情况也层出不穷,如果制度建设跟不上实践的步伐,远远落后于实践,制度就失去意义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制度有些还不够健全,已经有的铁笼子门没关上,没上锁。或者栅栏太宽了,或者栅栏是用麻秆做的,那也不行”⑥。如果党的制度在一些关键领域出现缺位或短板,权力就轻而易举的逃出了“笼子”。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其目的就是要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通过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相结合提升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教育要结合落实制度规定来进行。要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⑦。如果只抓思想建设,而轻视制度建设,便会进入机械说教的误区;而只抓制度建党,忽视思想建党,就会迷失方向。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二者一柔一刚,只有刚柔并济才能有效提升党的软实力。

(二)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提升党的认同力和亲和力

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严明党的纪律可以提升党员对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能够对人民群众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加强组织建设,通过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

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不准以任何理由违反民主集中制,再次强调了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通过培养和选拔党和国家的优秀干部,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和干部队伍;通过维护党的纪律,整顿党的组织。其中,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是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从严治党,实质是要全面从严管理党员干部队伍,因为一个政党的主体是党员,它的使命需要党员去完成,它的先进性也要通过党员的思想和行为来体现。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已经达到8779.3万人,相当于世界上一些中等国家的人口数量。党员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其中不乏不求进取、无真才实学、官僚主义严重、生活腐化堕落者。要保证党员质量,就必须要重视党员的发展工作,严格把好入口关。管理党员是一方面,管理好干部也丝毫不能懈怠。全面从严治党,尤其要注重干部的管理问题,干部的行为和思想理应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干部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稍有差池就会极大地损害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来要求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带头作用,干部必须践行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

加强纪律建设是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提升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国际、国内环境更为复杂,党内出现的问题也更加复杂。环境愈复杂,任务愈艰巨,就越是要加强党的纪律,确保党始终意志统一、行动统一、步调统一。

严明党的纪律,一方面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就是所有党员和党组织的政治行动和政治言论都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坚持党的领导是其核心内容。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在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上,全体党员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另一方面,要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党的组织纪律就是党维护组织上的团结统一的原则和规范。要加强组织纪律,必须增强党性,遵守组织制度,加强组织管理,执行组织纪律。必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等党的组织制度。总之,干部和党员应该把守纪律、讲规矩牢记于心,遵守国家法律和党的章程,遵循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才能形成向心力。

作风建设直接关系着党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作风建设就是要保持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这些优良的作风是党最大的软实力。广大人民群众是党执政的依靠力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随着社会日益开放,人民群众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思想和讯息,对党的期待和要求自然更高。党员干部出现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贪图私利、无所作为的作风问题,人民群众就会对党产生怀疑,党便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必须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⑧加强作风建设,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才能带动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严格党内生活,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狠抓领导干部作风,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以此维护党的精干廉洁形象。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积极探索健全的作风建设机制,让优良作风成为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探索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等,这些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提升了党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三)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打造党的良好形象

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党的反腐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腐败是指在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驱使下,个人或组织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腐败行为不仅违反国家法律,违背党的宗旨,同时意味着其行为主体的变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对于执政党来说,必须是常抓不懈的问题。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⑨这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决心,彰显了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提升中国共产党软实力的重要手段。首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解决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的重大举措,属于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以改革精神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坚定不移转变作风,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其次,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反腐倡廉教育。任何党员干部,不论其职位高低,不论其权力大小,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的追究和严厉的惩处。只有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才能有效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必须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必须严肃查处用人上的腐败问题,必须坚决查纠不正之风。在加大腐败惩治力度的同时,还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底线。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教育、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和宣传舆论引导工作,创造清正廉洁的社会风气。最后,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同时进行反腐倡廉工作,完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注释:

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第1版。

②⑨《习近平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作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8日,第1版。

③《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25页。

④《习近平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6年11月3日,第2版。

⑤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页。

⑥《习近平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作风建设要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不断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N],《人民日报》,2014年5月10日,第1版。

⑦《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第1版。

⑧《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扎实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N],《人民日报》,2014年1月21日,第1版。

〔责任编辑:刘 杉〕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和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的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与大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分析”、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执政条件下我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经验研究”(2015030396)的阶段性成果。

卢迎春,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D262.6

A

1671-4741(2016)06-0005-05

猜你喜欢
实力作风从严治党
彭真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实力抢镜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