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亮,康祝婷,罗吟吟
(1.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3.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500)
文学性在乡村小学语文课堂的缺失
孟亮1,康祝婷2,罗吟吟3
(1.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3.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通过对乡村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参与观察发现,现在乡村小学普遍存在着语文课程教学过程的文学性的缺失,主要愿意在于教师的水平有限以及课堂教学标准化的影响,文学性的丧失对学生学习语文其深层的价值产生不利影响,对自身文化生态的形成产生阻碍作用。
关键词: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文学性缺失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育的本质,因为它决定着课堂真实的实现程度,法定的课堂无论是包含着多么丰富的内容和意向,它都仅仅是一种势能,不需要课堂的媒介将其转化为动能,而课堂本身也是多样的,它会增强或削弱原本课堂内容的内涵,通过课堂的教学过程,我们可以同时看到课程、教授以及接受,看到这种文化教育传承的全貌。
乡村小学的教师贯彻的“课程内容”的努力首先体现为一种顽强的“课文至上”的追求。教师们都有一种不言而喻的视课文为神圣的职业意识,课堂活动的中心任务就是让学生不留任何缝隙的吃透课文。在所经历和观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内容的歪曲或修改是常有的事,可以包括为无意修改和有意修改,前者是老师水平有限对内容理解不够;后者是老师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能够看出按课文中的浅陋和谬误之处,所以他会在讲授的过程中拿其他的东西丰富它。这就会出现两种课程内容:反课程内容和非课程内容。对乡村小学来说,由于教师水平有限,有意修改内容的比较少见,更不会出现反课程内容,他们只能按部就班地展现内容情节。
乡村小学教师教学特变重视词和句。在一般人的传统概念,“断文识字”是上学的主要目的,实际上识得字词是学好一节课的基础,除此之外还有观察非语文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乡村小学语文教师重情节是通病,其原因是他们视情节是一条死狗,好抓得很可靠得很,随抓随在,最后可以在课堂上杀掉时间。情节也最有趣味,借此吸引学生。情节之外的东西更复杂、更丰富也更精微的东西,在课堂上将他们表达清楚有些困难,对于乡村小学中师毕业的教师们有那样的心也未必有那样的力。
问题出现了,这种重视情节是对文学性和审美性的忽视,使学生缺少真正的欣赏和精神性的感悟,而只能从语文的情节中获得乐趣。“一问一答法”在其他学校出现,问题严重,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老师没有别的东西可讲,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只是杀死时间,你不会讲文学,就剩下了大把的时间,老师只能用“问答法”消磨时间。原因在于:1.小学语文课本的编辑思路就没有给文学留下什么空子;2.看小学语文课本的指导思想就知道。这种缺少文学内容更严重造成老师上课的主观性丧失,没有主观性,老师就失去了个人魅力和精神力量,讲的课就没有感情投入,不会对他们有真正的热情和爱,缺少文学性变成政治性的教条与灌输,即使是思想道德教育因为缺少了文学性,也变成没有真正的感染力和陶冶力量。一种文化的生成必须经由真实的文化过程,也即是必须经由真正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修养的过程。不是仅仅重复几句口号,就能变得有信仰有道德,这只能算是一种文化衰落的征兆,乡村小学语文课堂上对文学性的删减正是文化衰落的一种体现。在乡村小学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对语文课中文学性的排斥,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学大纲,参考书教材和教育管理上的排斥,深层原因是简单的意识形态指导思想。所谓文学性都是面对现实生活,充斥着复杂真实的人的情感和价值的体验。而我们的学生教材,都是非常恐惧这些真实生活,其内容是道德十分纯洁,善恶关系十分纯粹,他们进行编教材的时候如果内容有文学性质,他们会努力的进行删减,或者是,规定教法教规,来限制这种文学的色彩,这种“纯洁—单纯”化的指导思想坚持的是正面教育的原则。在这个原则下,《骆驼祥子》《雷雨》《孔雀东南飞》都是歌颂爱国或者忠贞爱情的,而有些情节,比如乱伦和卖淫的情节遭到删减,这种纯洁的选文与教学标准将课文变成了宣传品,将教育变成了宣传。
这样正面的宣传未必能对学生产生持久正面的影响,并且有时结果适得其反。正面的教育需要树立真实的情感与价值才能实现,这一点对语文课本来说,只有加上文学性的特色才可以满足。
二是在语文教学中,过分突出知识化取向,并且这种取向有教材和升学考试得到强化。这种知识化使得文学性的生存空间狭窄,更为严重的是在意识上否定了文学性,因为文学所倡导的文章的多义性和自由地表达性,是标准语文知识所不允许的。如果谁在课堂上张扬文学的自由性,那么他会被其他教育人员天上毁灭学生前途的标签。
因为在这种普遍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背景下,乡村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文学性缺失就不难理解了。我们也不应该严厉指责,它只是我们了解中国整体学校文化生态的一个步骤而已,这两年我们主要关注城市学校状况,对乡村学校的关注不够,它能为我们了解乡村学校提供帮助,能够实现“课堂内容”到如此地步,已是尽其最大的努力了。
雷巴科夫、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梁赞诺夫筹建大型工厂,对生产车间因陋就简,而把大把的资金投倒工人与技术人员生活上,建起漂亮的豪宅剧院体育场,有老革命家到斯大林那里告状.梁问斯大林:你是要生产一些初级产品的工厂呢?还是要国家工业化呢?如果是后者,就必须让工人生活富裕起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6-01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