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下地理学科的出路

2016-02-25 06:26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策略实施学科发展高考改革

摘要: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中,高考改革已初步进入“深水区”,改革势在必行。对于地理学科来说改革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重塑地理学科课堂文化的大好机会,地理学科在改革冲击中到底出路何在,这就要看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对地理学科特性加以落实,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让教学生活化,使地理课堂富有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高考改革;学科发展;策略实施

2014年最新教育改革方针更加明确,对于高中地理学科再次指出了总体课程目标,即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树立科学的人口感、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族复兴培养地理创新人才,培养有地理素养的现代公民。然而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引领下,教师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课堂上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得地理教学给学生留下“难”、“繁”、“旧”等印象,缺乏生命力。所以高考改革势在必行,两会在关于教育改革中也做出了对我国现行高考制度改革的指示,那么面对高考改革,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重塑地理学科课堂文化的大好机会,教师如何更好的让我们的地理课堂焕发活力呢?笔者认为:

一、独树一帜,发展学科特性

地理学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性质,它是人文与自然学科的交叉学科,这就决定了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性。多年来地理学科教学中只是一味追求“统一”、“求同”和“中庸”,一味盲目的向其它学科照抄照搬式的学习,导致缺乏学科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最终使之缺乏学科自信,这也是部分地理教育者缺乏荣耀感和责任感的根本原因。因此,发展地理学科特性,构建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让地理教学独树一帜是新高考改革下落实教学目标的首要任务。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地理学科涉及天文、地质、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等多项内容,内容的广泛性给我们教师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现阶段地理学科的教学目的,再细化到每个学期的课程目标,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认真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对于教学方法传统地理教学中“记忆型”教学文化色彩及其明显,地理学科“有地无理”也因此根植于大多数人的头脑中。现在随着地理学科的发展,其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征要求我们从传统的强调现象定性描述转为了定量分析,在新的地理教学中要吸收各科教学之所长为地理教学所用。

二、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地理思维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成倍增加,

只注重知识掌握的教学理念已经既不科学也不现实了,必将被教育改革的大潮所淘汰。与其传授学生知识,还不如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独自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从中学习到新的地理知识,新课改中要求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否实现,就取决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否得于提高。

所以地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这就是地理教育的最终目标,拥有地理思维是过程。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喜悦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换的关键所在。

三、与时俱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界就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概念。教师专业化就是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领域中的问题,其目标就是提高教师的实践性反思能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可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再教育两个阶段。

第一、职前教育阶段,作为一名正在接受职前教育的准地理教师,首先必须努力学好地理学科相关专业知识,认真钻研,具备未来地理学科教师专业素养,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其次,教师学好未必能教好学生,因此拥有扎实的教育专业素养也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在教书的同时还需育人,我们应学会与学生沟通,“亲其师,信其道”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每天教师在与学生打交道,教师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师生之间能否建立起一层亲密的人际关系,它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新课改中三维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目标。

第二、职后再教育阶段,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使人类的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教师所学的知识如果不进行自我更新,不久就会老化,我们必须秉承终生学习的理念,苦心钻研,勇于创新,学习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及时关注地理学科及其相关的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做到教师与时消息,与时俱进,保证自我不断完善,为地理课堂注入活水。

四、返璞归真,追求地理教学回归生活

如果地理思维是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从地理视觉去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为生活增添一点“地理味”的话,那么把地理问题带到生活中,则是运用生活情景和现象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地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地理问题回归生活的目的在于学习地理知识,它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但又不完全只是一种手段,它是由地理学科实践性所决定。因此,课外开展户外学习,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课堂上采用活动探究、实验法、学生讨论法等来营造生活情景,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随时把所学知识及疑惑尽量带到生活中去验证和寻找答案。

结束语

以上所述主要从几个方面对高中地理在新的高考改革冲击下,如何重塑学科课堂文化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当然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教学背景,不同的教师也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新改革下地理教学新理念加以落实,不断提升自我,改变教学传统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新时期,地理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同时也需要高中地理教师们的不懈努力和提升,才能够使得高中地理教育事业充满生命力,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耿文强.充分关注学科特性 重塑地理课堂教学文化,《教学与管理》,2009年09月01日

[2] 梁凤丽.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活力的探究[J], 现代教育科学, 2012, 02: 63-6

[3]瞿葆奎主编,《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第344页

[4]钟启泉.课程改革:新视点与生长点.中国教育学科,2005(8).endprint

猜你喜欢
策略实施学科发展高考改革
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后的审计信息化策略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研究
试析小学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探究
提高学科发展质量下高校项目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中外公共政策学科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
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的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