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燕,沈 玉
Influence of health management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t stable phase
Sun Xiaoyan,Shen Yu(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 210029 China)
健康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老年病人的影响
孙小燕,沈玉
Influence of health management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t stable phase
Sun Xiaoyan,Shen Yu(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 210029 China)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呼吸科实施健康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老年病人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老年呼吸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老年病人出院后由专职护士建立健康档案、电话随访和家访等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出院当日的出院指导并接受病人的来电咨询;运用曼彻斯特日常活动呼吸问卷(MRADL)对两组老年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控制吸烟、支气管舒张剂的使用、呼吸功能锻炼、家庭氧疗、疾病监测方面与对照组比较依从性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后在生活质量方面也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病人实施健康管理,可提高病人的依从性,从而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老年病人;健康管理;家庭护理
健康管理(health management)是以不同健康状态下人们的健康需要为导向,通过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及预测,向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的行动,针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干预和管理的过程[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2]。COPD 居我国死亡原因的第3位,可引起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病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开展延伸护理服务是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有效措施,我院老年呼吸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对出院的COPD稳定期老年病人实施健康管理,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在减轻COPD症状,阻止COPD病情发展,缓解或阻止肺功能下降,提高老年病人生存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老年呼吸科住院并好转出院的COPD老年病人8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当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病人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病人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较轻,即为稳定期;②病人年龄≥70岁;③病人无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④病人意识清楚,认知正常,能够理解曼彻斯特日常活动呼吸问卷(MRADL)内容。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由老年呼吸科专科护士告知健康管理的目的,经本人和家属同意签订同意书。两组病人的病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照顾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观察组干预方法
1.2.1成立老年呼吸科健康管理小组成员共有6人,老年呼吸科副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2人,均有5年以上专科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其中有两名为院心理学组成员,另外还有一名呼吸机厂家工作人员需要时配合工作。健康管理小组成员均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内容:先调取电子病历中病人的信息;延伸护理中的人文关怀、沟通技巧;延伸护理记录、评价;COPD病因、发病机制、症状、体征、严重程度分级;病人的教育与管理;用药指导,家庭氧疗;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指导;有效排痰,呼吸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采用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护师、心理学组成员授课、情景再现等形式,确保健康管理小组每位成员掌握COPD稳定期延伸护理内容并能实际操作。
1.2.2建立COPD稳定期老年病人的健康档案COPD稳定期病人出院前由老年呼吸科专科护士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人基本资料(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状况等)、照顾者的基本情况、出院带药的名称及用法等、留取手机和固话两种联系方式,健康管理专职护士向病人和陪护人员说明建立健康档案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1.2.3病人出院后的延伸护理由老年呼吸科健康管理小组专职护士在病人出院前1 d配合填写MRADL,出院后第1个月内每周电话随访1次,在第1个月末安排1 次家庭随访; 第2个月、第3个月每2周电话随访1次;3个月以后每3周进行电话随访,在第6个月末安排1 次家庭随访。具体电话随访内容包括:①疾病康复指导,教会病人根据呼吸困难的程度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遵医嘱正确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祛痰剂,如未能按医嘱使用要分析原因,告知随意增减剂量带来的严重后果,指导病人配合。告知病人呼吸功能锻炼的意义,教会病人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的技巧,如腹式呼吸时可在腹部放置小枕头、杂志帮助判断是否有效,每天训练3次或4次,每次重复8次~10次,逐步形成规律的呼吸习惯,陪护人员督促执行。②家庭氧疗及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指导病人采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1 L/min~2 L/min,每天坚持15 h以上,告知病人有效氧疗可使呼吸困难减轻、心率减慢、活动耐力增加。无创机械通气病人指导其正确配合,有规律的放松呼吸,以便与呼吸机协调,告知病人不可随意调节呼吸机参数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每日监测手指氧饱和度,至少每月来院做1 次血气分析,教会病人简单的病情监测,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加重,指脉氧下降至80%以下及时来院就诊。鼻导管及呼吸机管路定期消毒。③饮食指导,COPD病人由于呼吸功增加消耗大量蛋白质和热量,易导致营养不良。指导病人进食富含优质蛋白的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进食产气食物,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防止便秘。④心理支持,COPD病人由于长期患病易产生焦虑、抑郁心理,随访中要多鼓励病人,与病人和家属共同制订康复计划,家属要体贴关心病人,积极配合疾病治疗,鼓励培养生活兴趣,如下棋、书法、养花等增加治疗信心。⑤疾病预防指导,告知病人戒烟是减慢肺功能损害最有效的措施,指导病人避免主动和被动吸烟,减少有害粉尘、刺激性气体的吸入,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去人群密集场所,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呼吸道感染。家庭随访是根据电话随访时病人存在的实际问题安排健康管理小组两名成员一同前往,如有任何问题及时咨询相关专家,给予病人满意答复,保证家访质量。
1.3对照组干预方法由管床护士在出院前1 d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1个月内按照医院要求做1 次电话随访。告知病人及家属呼吸科专家门诊时间及科室咨询电话,接受病人和家属的来电咨询,对于电话咨询给予耐心解释,不做相应记录。
1.4评价指标分别对两组老年病人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出院前1 d、出院6个月采用Yohannes等[3-4]设计的MRADL来评价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对照组于出院6个月后做MRADL电话问卷,观察组于出院6个月后家庭随访时请病人填写MRADL)。它是专用于老年COPD病人生活质量评估的工具,共测试病人4个方面的功能:①可动性7个项目;②在厨房4个项目;③家务6个项目;④休闲活动4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即从不(4分)、在帮助下(3分)、独自困难(2分)、独自容易(1分);由专职护士询问,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逐项打分,分数越高提示病人生活质量越差。同时在出院6个月后评估两组老年病人在控制吸烟、坚持支气管舒张剂使用、呼吸功能锻炼、家庭氧疗和疾病监测方面的依从性。依从性好为病人对治疗、检查及护理措施均无明显抗拒情况,干预措施可顺利进行;依从性差为病人对治疗、检查及护理措施均存在明显的抗拒情绪及抗拒行为。控制吸烟为控制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坚持使用药物为病人能按医嘱使用支气管舒张性;实施呼吸功能锻炼为每天训练3次或4次,每次重复8次~10次;实施家庭氧疗为每天坚持鼻导管低流量吸氧(1 L/min~2 L/min)15 h以上;疾病监测为每日监测手指血氧饱和度,能复述出现哪些情况需来院就诊。
2结果
2.1两组老年病人遵医行为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病人遵医行为情况比较 例
2.2两组老年病人出院前1 d和干预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老年病人出院前1 d和干预6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慢性病老年人口逐渐增多,由于社区保健人员的缺乏,社区护理的不完善,COPD老年病人很难得到有效的社区服务,对出院COPD稳定期老年病人实施健康管理,使护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让病人深切感受到医院以病人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使老年病人从疾病治疗的被动受治者变成疾病管理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提高了老年病人的治疗信心。对医院来说,建立起医患相互沟通的桥梁,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对护理人员来说,提高了护理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沟通交流的能力。通过对COPD稳定期老年病人实施健康管理,提高了病人的遵医行为,使病人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轻了呼吸困难的症状,阻止了肺功能的进行性下降,提高了老年病人的日常活动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凌文华.预防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4-25.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5-76.
[3]Yohannes AM,Roomi J,Winn S,etal.The Manchester Respiratory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Questionnaire:development,reliability,validity and responsiveness to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J].J Am Geriatr Soc,2000,48:1496-1500.
[4]Yohannes AM,Greenwood YA,Connolly MJ.Reliability of the manchester respiratory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questionnaire as a postal questionnaire[J].Age and Ageing,2002,31:355-358.
(本文编辑孙玉梅)
收稿日期:(2015-05-29;修回日期:2016-01-11)
作者简介孙小燕,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沈玉(通讯作者)单位: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卫生科研项目,编号:BJ14005。
中图分类号:R473.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4.028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2A-04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