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娜
【教材解读】
《槐乡五月》描绘了五月的槐乡,开得满山遍野的槐花、浸在香海中的槐乡、生长在槐乡的淳朴的孩子。全文围绕最后一段“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这句话来写,表达作者对美景、对孩子的喜爱。我很喜欢这样的散文,语言优美、句式错落有致,读起来有种诗一般的音律美,让人浮想联翩,也是丰富孩子语言的很好的教材,值得诵读积累。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10个生字,认识9个二类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槐乡五月优美的景色,体会槐乡孩子纯朴可爱、天真烂漫的特点,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体现“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们的季节”的。
2.能够带领孩子在脑海中再现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到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意。
【教学过程】
板块一:引入课题,激发兴趣
1.读课题,范写“槐”,左窄右宽,边写边说口诀:
体形窄,左边站,横画短,竖画直。
右边宽,要舒展,笔画穿插不分家,左右谦让才美观。
2.出示图片认识槐花,试着用一个词形容。(雪白、洁白如雪、晶莹剔透……)并想象说说一枝、一片、满树的槐花会怎样的?成百上千棵槐树连成一片感觉怎样?从而理解目之所及几乎都是槐花,才能称之为——“槐乡”。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课题入手,指导书写“槐”字,为学生写好左窄右宽的字做好示范。看图认识槐花,理解“槐乡”,从视觉上刺激学生感官,让孩子在惊叹中激起阅读的兴趣。)
板块二:词语入手,整体把握
1.五月的槐乡是什么样的呢?自由读书吧!
2.指名三个同学分段读文,正音。
3.这篇文章别看短,但写得很有趣味,如果请你积累词语,你会选哪些?在学生通读全文之后,给学生时间划10个自己想积累的词语,交流后出示:
山山洼洼 坡坡岗岗
白茫茫 白生生 香喷喷
喜盈盈 傻乎乎 大大咧咧
认识词语结构(AABB、ABB)
设疑:哪个词我好像放错地方了?引导分析词义、词性。“大大咧咧”放到最后因为都是描写人物特征的词。
采用简笔画让学生理解第一组词语是描写地形的,又通过朗读感受到山多岗多。
再出示词语:
醇香 酿蜜 陈醋 熏醉
俊俏 披散 挎走 打着旋儿
蒜泥 咸的 炒芝麻 吃上一顿 扎小辫儿
瑞雪初降 维吾尔族姑娘
指名读、齐读。
第一行有几个字长得像,部首相同。“醇、酿、醋”是形声字,“醉”是会意字,并根据字形想象字义。
思考:从这些词语传递你的信息中,你知道五月的槐乡是什么样的?引领学生说出初读课文的感受。
(设计意图:抓住词语作为教学的起始,引导孩子步步深入,渐入佳境。首先,学生自己选择自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是主动的去结识生字新词;其次,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词语的积累,这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其三,用积累的词语说出自己读文的感受,这样的阶梯式练习是帮助学生内化文本语言的过程,因为积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运用,使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在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中得到提升。)
板块三: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1.朗读第一段。
①默读,哪个镜头给你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把它划出来。
②根据学生的朗读内容引导口头填空。
屏幕出示:槐乡的五月是_______________的季节。(槐花盛开、美丽、热闹、快乐、香气扑鼻……)
③指导理解:瑞雪初降、玉雕的圆球、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④指导朗读:带着笑容来读,整齐的句子,读出变化,声音高低上、句子停顿上等,读出不同的感觉。
2.朗读第二段。
①师读引导句,生读描述句。
②你想去槐乡做客吗?指名一学生,把他的姓名代入外乡孩子,师引读生齐读。
③问此生:你感受到什么?(热情、快乐)拿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④把“我”代入文中的小朋友,再读一遍。
3.朗读第三段。
①师引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是什么让你飘了起来?姑娘们,槐花成了你们的什么?(装饰品)
②那么小男孩们呢?男生读第三句。
交流:理解“不时”,你们都什么时候会吃上一把?
槐花在小姑娘手里成的装饰品,而在小小子手里成了零食。你感受了什么?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呢?
③齐读。
(设计意图:能够在城里孩子的脑海中再现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到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意,是一个难点。教学第一段,让学生找出印象深刻的镜头,并说说想象到的画面。第二段变换字体色彩与学生分句读,再变换人称带入孩子的名字,用熟悉的符号,可以使情境更加真切。第三段把学生当成了小小子、小姑娘,分角色美读。多种形式地读文,目的就是通过文字感受到槐乡五月的画面中,入境入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板块四:回归整体,书写生字。
1.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
让学生在后面加上一句话,来说明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引导用上课文当中的语句,找一句话来说明前面这句话。
3.五月,不但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也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出示: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
为什么这样说呢?要求也用课文当中的句子来说明。
4.再次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与前面的自然段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最后一段是课文的总结,也是课文的中心句。课文写了两大块内容,第一块写了槐花飘香,第二块写了孩子们快乐的生活。
5.书写本课左右结构的生字。出示口诀朗读后书写。
(设计意图:课文学到尾声,巧借文本,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帮孩子搭起了说话练习的平台,这样既帮助学生又一次走进了文本,对全文的内容作了一个总结,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也使文本中的语言内化为了学生自己的语言。最后回顾课始的书写口诀,学生练习书写同一结构类型的生字,进一步巩固书写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