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阿勇
【摘 要】
以2000年-2014年奥运会及世锦赛国内外男子体操个人全能比赛成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等方法,探讨中国男子体操全能运动员现状及新奥运周期发展策略。
【关键词】
中国 男子体操 个人全能 发展策略
1.引 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国际体操联合会对世界体操大赛团体决赛实施了新的赛制,由6-3-3制变为5-3-3制。这对于十分看重团体比赛的世界体操强国来说,拥有一名甚至多名优秀全能运动员,或者有多名出色的多项优秀运动员,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2012年中国男队在伦敦奥运会资格赛上之所以跌至第6名,除了运动员在几个项目上出现不应有的失误外,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优秀的全能运动员。随着2009年29岁的杨威正式退役后,中国男子全能型选手后继乏人。鉴于目前中国男子体操队的状况,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我国在全能运动员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全能运动员培养的策略,为今后我国体操的训练、比赛以及实现中国男子全能的重新崛起提供参考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男子体操优秀全能运动员现状分析
体操全能比赛是运动员技术、战术、体能、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要求运动员每个项目的实力都不能有太大的偏差,在每个单项上都要有稳定的发挥才能确保奖牌。由此可见,体操全能项目对选手的要求更高。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至2008年里,中国男子体操在个人全能这个项目上,只有杨威一人有能力登上世界大赛的领奖台,与和他一起参加比赛的其他中国队员相比,杨威的实力要高出很多。
2.2 当前中国与世界优秀男子体操全能选手实力差距分析
2009年杨威退役后,中国男子全能型选手后继乏人,从2009-2014国际体操大赛比赛结果统计来看,成绩下滑快,与一流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毫无疑问,自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到今天的南宁,内村航平在成为伦敦奥运周期全能项目上的不败王者之后,正打算将里约周期也算进去,中国与世界优秀选手在实力上还有一定差距,在全能项目上走向边缘。
2.3 我国男子体操个人全能运动员匮乏原因分析
2.3.1国际体联对赛事改革的推动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际体联推出了单项世锦赛,旨在吸引更多体操非传统国家投入到这一运动,这一举措立竿见影,没多久,像巴西,西班牙等国家加入到奥运会、世锦赛金牌竞争行列,且屡屡得手。与团体、个人全能相比,单项夺金的投入力度肯定少了许多,然而这一原本吸引二、三流国家的手段,竟然被中国体育界不少教练“嫁接”,于是国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偏科型选手。另一方面,团体赛制的改变使不少教练开始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以往奥运会、世锦赛团体赛采用的是“6-6-5”赛制,后来改为“6-5-4”“6-3-3”,以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5-3-3赛制。当然,国际体联多次修改赛制也有自身的原因,一是为了缩短比赛时间,二是加大比赛悬念度。
2.3.2媒体过度宣传对体操运动造成的负面影响
近几年媒体对体操运动十分关注,大力宣扬了体操运动员成才的艰险和付出,但同时也在不经意间给体操裹上“苦”的外衣,让人望“操”生畏。此外,现在社会上类似优秀体操运动员张尚武、孙旭光的案例层出不穷,所以现在一提起练体操,人们联想到的就是苦、累、危险和没有出路,吓得孩子和家长都不情愿来练,甚至有很多中小学砍掉体操课,就怕出问题,怕担责任,因此学校也不可能会重视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导致体操后备人才的匮乏。
2.3.3基层和省级教练层急功近利
自杨威曼谷亚运会出道到退役这12年来,在国际赛场上的一时辉煌遮盖了中国男子体操全能型人才短缺现象,中国男队也因“家有一宝”就暂缓培养全能型选手。当国家队既然如此,相应的各地方队多把队员培养战略定为能兼两三项的单项型选手。十多年来,当时杨威几乎在国内比赛中战无不胜、称霸全能的形势下,各地方队都“避重就轻”,为了把自己的好苗子提早送进中国体操最高学府——国家队,就玩命发展队员的单项特长,其他单项训练则是走走过场。而这段时期,对于任何一名体操男选手来说,是增加全能实力最佳时期,一旦错过了将很难弥补,即使到了国家队,没有坚实的基础,也难以填补全能实力的缺失,由于地方不重视全能选手的培养,全能人才断层严重,使得这项中国体操固有的优势项目已经逐渐沦为边缘项目。
2.3.4决策层方针跑偏,只重视单项夺牌
随着近些年来单项动作不断加大难度,这对于全能选手来说要求更高,导致很多选手都喜欢专攻某个项目。再加上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决策层整体指导方针的问题,导致中国体操队在发展方向上有所跑偏,队员和教练过分强调单项的发展,虽然在很多单项上都有不错的成绩,不过在全能项目上却不行,忽略了全能的培养。这也导致伦敦奥运周期内,中国男子体操队全能项目没有突破。从这一周期我国男子体操全能比赛的成绩来看,中国男子全能队员离世界最高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世界体操大赛团体决赛实施5-3-3赛制,使得全能型选手对我国男子体操参加国际重大赛事的比赛结果显得十分重要。
3.1.2 随着全能型选手杨威的退役,中国体操男队面临着新老交替、全能型人才缺乏的尴尬局面。
3.1.3目前中国全能运动员的实力及数量相对薄弱,成绩下滑快,远离一流水平,在国际体操大赛中缺乏竞争优势。
3.1.4基层教练员急功近利、体操后备人才匮乏、过分强调单项的发展等是造成我国男子体操逐渐沦为边缘项目的主要因素。
3.2建议
3.2.1 学校和家长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中小学体操课程,重视孩子的体操锻炼,培养孩子的体操兴趣。同时,基层教练员也要转变教学思路,给体操换个包装,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扩大体操的选材面,做好后备人才储备。
3.2.2 基层和省级教练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从基础抓起,摒弃急功近利式的“单项主义”培养路线,抓好后备选手的综合实力,选择有足够发展潜力的全能型选手全力培养。
3.2.3 要向日本、美国等传统体操强国学习,坚持走全能型培养路线,打好坚实的基础,全面恢复推广全能型人才的培养。
3.2.4 通过对规则的适当改变,在国内体操赛事中(如全运会),从目前的队伍中选择有足够发展潜力的选手,用几年的时间将他们塑造成奥运会可用之材,从而促进全能运动员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福弟,王峰.伦敦奥运会男子体操比赛述评【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3)
【2】新华网.昔日王牌退休,谁能接班杨威
【3】郭朝廷.从北京奥运会比赛分析我国男子体操队伦敦奥运会的前景【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千龙网.昔日王牌项目再遭王座旁落尴尬,谁能接班杨威
【5】新浪体育.黄玉斌忧心如何发现体操新苗,伦敦无金并非没可能
【6】梁斌. 全能不全,病根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