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可见,生活是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途径。正如杜威说的:“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儿童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儿童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回归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提高道德认识,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从而得到持续和稳定的发展。那么,如何以生活为依托,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地让课堂回归儿童生活?
一、在唤醒生活经验中激趣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感悟。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的设计上,必须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尽可能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唤醒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这一主题时,课前,教师指导学生调查家中的资源消耗情况:每月使用一次性筷子多少双?每月用水多少吨?每月用电多少度?等。课上,教师先让学生把调查结果在小组内进行统计并算出一个平均值,再引导学生思考:从统计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一些消费行为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在调查实践中,学生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树立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在联系生活实际中激趣
品德教育的内容、形式只有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联系儿童生活的实际,才能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强调通过儿童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强调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强调儿童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体验与反思。例如,在教学《学会和谐相处》这一主题时,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在开放式活动中充分去体验、去感悟、去获取。设计了小记者的采访,让学生回忆待人处事的经历,感受与人相处时快乐之事,学生畅所欲言。小记者的采访激起学生与人相处和尽情与人分享的愿望和乐趣,不像老师直接讲解那么枯燥,从生活出发,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赞可夫说过:“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情绪状态而达到的。”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还应回归到生活中进行体验,从而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
三、在创设生活情境中激趣
儿童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从他面对的现实生活开始,生活中的许多情境都蕴含了丰富的道德内涵。可见,道德不是脱离了社会现实生活的空洞的说教,而是蕴含在生活中的活生生的感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提高认识,指导行为,培养能力,从而调动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男生和女生》这一主题时,教师设计了两个生活场景:一个是“在植树时,男生挖坑、填土、提水,女生抬苗、扶苗、浇水,男女生配合很默契,也很开心”;另一个是“在元旦联欢晚会前,女生把教室装扮一新,给节日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而男生在晚会上表演的相声,逗得我们哈哈大笑”。通过这两个生活场景启发学生回忆,畅谈自己与异性同学交往时的快乐体验,并从中感受、发现、欣赏异性的闪光点,从而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异性,共同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
四、在体验生活过程中激趣
实践体验是促进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养成的最佳途径。美国休斯敦的一家儿童博物馆里就有一句醒目的话:“我听过了,就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其重要。可见,在品德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验性实践活动是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例如,在教学完《只有一个地球》这一主题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到学校周围,调查“家乡的环境”。这样,把有限的课堂扩展到无限丰富的大自然,把枯燥乏味的大道理蕴含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树立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城关东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