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休闲农业研究综述

2016-02-22 03:16伽红凯王雨霏邹铃纪潇雨李亮
天津农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对策与建议休闲农业发展历程

伽红凯++王雨霏++邹铃++纪潇雨++李亮

摘 要:近年来,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农业和旅游业相互融合的新型产业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受到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在研究大量国内外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内的休闲农业产业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介绍了休闲农业的概念、业态、发展历程与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方向,为进一步分析研究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提供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关键词:休闲农业;业态形式;发展历程;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2.014

Research Outline on China Leisure Agriculture

QIE Hongkai, WANG Yufei, ZOU Ling, JI Xiaoyu, LI Lia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a new type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industry, leisure agriculture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China, also has been concerned by many domestic scholars.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achievements, it introduced the leisure agriculture's concept, format, development course and present situation. In addition, it provided an optimization direction for the existence problems. Finally, it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Key words: leisure agriculture; format form; development cours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迅速,正在成为农村社会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中特别指出,支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研究制定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水平,加大美丽乡村推介力度。这对推进我国农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欲望越发强烈,更希望通过休闲旅游,亲身参与各种旅游文化活动,陶冶情操,丰富内涵,由此休闲农业的游客参与度高,休闲农业产业也在不断发展。然而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由于历史较短、研究不足,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也存在一些误区。

1 休闲农业概念界定

郭焕成等[1-4]从产业的角度出发,认为休闲产业是在充分开发当地特色的农业资源后,将农业生产、产品应用、艺术加工、农事活动等合为一体,使其具有“三生一体”功能特性的新型产业。

祁黄雄等[5-8]从旅游角度出发,认为休闲农业是一种对农业和农村进行一定的旅游规划,使其具有观光、体验、农产品品尝、购物等功能,进而使旅游者感受到农业艺术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方式。

2 休闲农业的业态形势

2.1 按照阶段模式分类

舒伯阳[9]将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概述为四个阶段:自发式、自主式、开发式和集群式(表1)。

2.2 按照经营主体分类

刘洋[11]在北京休闲农业园的经营成果的基础上将休闲农业园分成以下5种经营主体类型(表2)。

2.3 按照功能类型分类

目前,大城市近郊休闲农业园的功能朝多元化发展,因此,根据功能进行分类也成为重要的一种分类方式,笔者总结国内各个学者的分类研究,将其概述为以下9种功能类型(表3)。

3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进程与现状

3.1 休闲农业的发展进程

我国休闲农业最早出现在台湾地区,是以观光为主的参观性农业旅游,改革开放以后渐渐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将观光与休闲相结合。21世纪以来,观光休闲农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2]。

3.1.1 第一阶段:早期形成阶段(1971—1980年) 20世纪中期,台湾地区开展土地改革使得当地农业快速发展。50年代初,台湾农业生产的年均增长率比战前高出三倍,高达12.93%[13]。随后,台湾地区开始工业化进程,通过“挤压”农业促进工业发展[14],于是台湾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开始减缓,甚至在1969年前后出现负增长[15]。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当局发现了转变农业结构,促进台湾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同时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居民消费方式逐渐由劳动型转变为休闲型,所以在70年代末期台湾地区开始出现了观光农业园,虽然其规模小,但是收益很好[16]。1980年,台北市木栅区的指南里首先鼓励并组织当地茶农开茶园,即“木栅观光茶园”,标志了台湾休闲农业正式开始[15]。endprint

3.1.2 第二阶段:开始兴起阶段(1980—1990年) 在该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展,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促使农业生产结构发生转变,于是,城市、景区周围的一些农村利用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使农业观光旅游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农业节庆活动的开展也是吸引城市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的重要原因,农民收入因此得到大幅提高。在该阶段,休闲农业是把参观作为主要目的的观光农业[12]。

3.1.3 第三阶段:初步发展阶段(1990—2000年) 在该阶段,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发生转变,城市化进程不断,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有了休闲、旅游的新需求。同时,农村产业结构也急需优化转型。在这样背景下,近郊区的一些农民开始凭借当地特色农业旅游资源开展观光、体验相结合的休闲农业观光园[12]。

3.1.4 第四阶段:规范经营阶段(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正处于逐渐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阶段,人们加强了对多样化、体验性休闲旅游的需求。游客通过参与农事活动更加亲近自然;将旅游与环保相结合,休闲活动的开展更加绿色化;深入挖掘当地的农业文化内涵,深度体验农业的文化科技美;政府逐渐重视休闲农业,加以指导和规范,使其更具科学性;休闲农业逐渐发展成为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12]。

3.2 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逐渐重视休闲农业项目的发展,将休闲农业列入了国家重点发展规划,各省地方政府也积极的响应,大力支持休闲农业项目在地方的发展,推动休闲农业精品创意路线和观光农业示范园区的打造,同时注重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品牌。农业部、国家旅游局重视农村旅游工作的开展,促进休闲农业产业在全国各地的启动。粗略估计,去年上半年我国休闲农业共接待游客人次5亿左右,营业收入近1 500亿元,增速超过10%,近3 000万农民从中受益[17]。

农业部、国家旅游局以3年创建10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00个示范点为目标,在2014年指定了36个示范县和100个示范点,按照全国7个区域分别进行统计,形成了如图1的区域分布数量图。

由图1所表现出来的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区域分布数量特点,以及我国党和政府的各项支持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来看。

(1)休闲农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休闲农业总体上呈现从台湾地区到大陆地区、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从城市近郊区向城市中、远郊区,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发展的地理格局。

(2)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城市周边地区,逐渐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城旅游带,并不断向城郊延伸,逐步形成规模化、集聚化发展。

(3)休闲农业逐渐呈现出由农业生产形式单一化扩展到包含乡村文化、生活体验和疗养度假等内容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休闲农业景区利用其现有的特色农业资源来展开旅游活动、项目,形式更加多样化,更注重游客的体验性和参与性。

4 休闲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4.1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休闲农业虽然在不断地发展,但因其历史较短,研究经验不足,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4.1.1 对休闲农业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历史较短,研究不足,理论基础较弱,而且很多人不了解休闲农业的深层含义,只将其简单理解为农家乐。

4.1.2 缺乏科学合理的组织规划 我国现有的休闲农业产业大多是农民自发型的,存在经营规模小、缺乏宏观的协调规划等弊端,致使休闲农业产业的市场范围狭小,经济效益较低[18]。

4.1.3 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破坏严重 一些农民为发展休闲农业,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迎合游客需求导致园区环境被破坏,忽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8]。

4.1.4 缺乏专业管理人员,接待水平低 休闲农业产业实际上是第一、二、三产业的结合,但是很多经营者对此没有明确的认识,依然把休闲产业当成第一产业或第二产业来经营,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致使接待水平低下。

4.1.5 同质化现象严重 我国休闲农业产品较单一,开发力度不够,缺乏深度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同质化严重,从而引发众多企业的无序竞争[19]。

4.1.6 旅游商品缺乏特色 休闲农业商品多为初级农产品或简单的手工制品,缺乏地方特色,旅游商品附加值低,缺乏品牌意识。除此之外,农家乐的发展模式大多雷同,缺乏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规划;休闲娱乐项目大多是观光、棋牌活动或者钓鱼,缺少体验性强的休闲娱乐项目[20]。

4.2 关于休闲农业发展中问题的对策

4.2.1 加大宣传、研究工作 一是开展宣传工作,树立特色品牌。如开展博览会,制作宣传手册等宣传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进行宣传;利用农村节庆假日,对组织的观光旅游、展览会和科普培训等活动进行宣传。二是加强对休闲农业产业理论与实践研究,促进交流。

4.2.2 加强相关部门组织、协调工作 各级政府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科学规划,大力引导、支持休闲农业的发展;可采用多种所有制方式,体制明确,形式创新,充分尊重企业的合法经营活动,注意发挥企业的自主经营积极性。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通过协会自律,规范发展行业协会的间接管理,有效地弥补政府直接管理的盲点[18]。

4.2.3 提高管理水平和从业者的专业素质 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质,进而提升产品品质;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结合本地特色,聘请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4.2.4 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和项目 可让游客在园区内参与农业生产过程、亲自制作食品和简单手工品、租赁农场自己经营管理;也可以根据不同顾客的爱好设计个性化的休闲活动等。针对消费人群的特点和旅游动机创造性地开发出更加个性化、可持续化化、具有高附加价值的体验式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日趋多样化的消费需求。endprint

4.2.5 加强相近休闲农业产业联系形成规模经济 加强企业间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形成产业链,加强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

5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综合以上分析,休闲农业具有“三生一体”的功能特性,是一种高附加的创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其按阶段模式、经营主体和功能类型可分成不同的阶段或功能类型。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休闲农业在每个发展阶段都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现不断向多样化、集群化发展,已被农业部和国家教育局列为国家发展规划中。但是我国对休闲农业的研究起步较晚,历史较短,经验还不足,所以我国的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以促进各休闲农业项目的全面发展。

由于经验不足和数据缺失等方面原因,本研究对我国休闲农业的研究只停留在表面论述,在今后的研究中,笔者将持续关注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进程,并深入研究其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休闲农业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1] 郭焕成,刘军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0,20(2):119-124.

[2] 张永贵.投资新领域——城郊休闲农业[J].中国投资与建设,1998(6):48-49.

[3] 成升魁,徐增让,李琛,等.休闲农业研究进展及其若干理论问题[J].旅游学刊,2005,20(5):26-30.

[4] 冀献民.中国休闲农业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2):456-460.

[5] 祁黄雄.区域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法与实践[J].国土开发与整治,1998(8):148-150.

[6] 郑辽吉.丹东市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及开发研究[C]//郭焕成,郑健雄.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175-179.

[7] 俞晟.大城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C]//郭焕成,郑健雄.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66-70.

[8] 叶滢,刘杰.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以南昌市郊扬子洲乡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1(12):214-217.

[9] 舒伯阳.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旅游学刊,1997,12(5):41-43.

[10] 冯建国,杜姗姗,陈奕捷.大城市郊区休闲农业园发展类型探讨——以北京郊区休闲农业园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1):23-30.

[11] 刘洋.大都市郊区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12] 郭焕成,吕明伟.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地理,2008,28(4):641-645.

[13] 吴秀珍.战后台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13-14.

[14] 蔡天新,陈国明.现代台湾农业发展模式的历史考察[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1):130-131.

[15] 吕明伟,郭焕成,孙艺惠.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一体的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J].中国园林,2008(8):16-20.

[16] 张健.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1):288-291.

[17] 宋乾.稳中求进:力推“休闲农业”再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4(22):1.

[18] 袁定明.我国休闲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6(9):53-56.

[19] 宋博,郑向敏.论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化发展[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5(1):31-35.

[20] 赵毅.休闲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现实操作[J].三农新解,2011(7):96-1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策与建议休闲农业发展历程
烟台地区休闲农业营销状况及对策
关于提升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滦平县休闲农业的文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