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付耳教授临证运用四逆法之用药特点

2016-02-22 08:56黄文雅指导陆付耳
新中医 2016年1期
关键词:干姜附子阳气

黄文雅 指导:陆付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30

陆付耳教授临证运用四逆法之用药特点

黄文雅 指导:陆付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30

陆付耳教授临证擅用四逆法,其主张:温宣并举,助阳通达;疏通三焦,温运阳气;收摄浮阳,引火归元;活用姜附,巧运四逆;补气行气,兼顾养血;病证同辨,因人制宜。临证获效良好。

四逆法;温肾纳下;引火归元;陆付耳

陆付耳教授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医科主任、中西医结合系主任、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副所长,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陆教授临证善用四逆法温阳理中,温肾纳下。治疗各类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取得良效,同时,在治疗四肢腰膝冷痛,阳虚致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方面也颇有效果。笔者有幸跟从陆教授学习,获益良多,现仅就陆教授临证运用四逆法的用药特点浅述如下。

四逆法是郑钦安火神派中的重要治法,是在张仲景四逆汤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而形成的施药之法。四逆属少阴,少阴者,肾也,其位居远,非偏性厚味重剂则不能达;《内经》曰:“远而奇偶,制大其服”,此之谓也。《伤寒论》中仲景四逆汤由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该方大辛大热,属温里剂中的回阳救逆剂,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甚或阴盛格阳、戴阳的危重病证。四逆法是在四逆汤基础上随证加减的一种用药方法,然而四逆法的作用并不限于回阳救逆,还可以多途扩展,温肾纳下即是其一,临床上大多数慢性病人和危重病人常以此法收功。陆教授深谙此道,在运用四逆法上颇有心得,自成特色。

1 温宣并举,助阳通达

四逆汤是纯阳之方,四逆法是纯阳之法。然而为使扶阳得以成功,除了用大辛大热之药温补阳气这一根本方法之外,还必须宣通阳气,使补充的阳气得以畅达、气化致用。所谓“一把姜桂附,成就火神名”[1]。陆教授临证温补阳气主要是以四逆法为主,宣通阳气则以桂枝法为主。陆教授运用四逆法常同时伍以桂枝法,两法一者以少阴统摄三阴,一者以太阳统摄三阳;一者主收藏,一者主生长;体用相须,纳宣并济,宣通阳气,助阳畅达。

2 疏通三焦,温运阳气

近代张锡纯提出“人生之气化以三焦部位为纲”[2]。而肾阳的气化作用与温煦作用同等重要。故欲使附子发挥温煦补阳气纳下焦之功,干姜发挥补脾胃温中焦之效,必须三焦疏通,经脉调畅。所以若上焦郁滞,应先疏导肺络,陆教授常用桔梗、杏仁、紫苏叶、陈皮等,使得上焦通达,阳气得升;若中焦湿邪郁结,应芳香化湿,淡渗利水,陆教授常用薏苡仁、苍术、茯苓、佩兰、泽泻等,使得中焦湿利,阴去阳长。正如《内经》云:“辛甘发散为阳,……,淡味渗泄为阳。”如上中二焦畅通,当有助于四逆法纳下。纳下的同时,陆教授常用补骨脂、淫羊藿、肉苁蓉、菟丝子等温补肝肾,每获良效。

3 收摄浮阳,引火归元

所谓“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元也。”临床上经常可以发现阳虚的患者除了“阳虚则寒”的寒象外,亦有虚火上炎的表现,如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痹痛、眩晕头痛等[3]。正如《景岳全书·火证》所云:“寒从中生,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泻散于外,即是虚火,假热之谓也。”是以在使用四逆法时,若有浮阳虚火之证,必以收摄浮阳,引火归元之法主之。引火归元法则是源于《内经》的从治法,即反治法,宜热因热用。明末清初医家喻昌所著《寓意草》曰:“阳欲上脱,阴下吸之,不能脱也。”故而引火归元法是在滋阴壮水的基础上佐以温阳之品。滋阴壮水者陆教授临证常用熟地黄、山药、女贞子、麦冬、山茱萸、葛根、黄精等;温阳者陆教授常用肉桂,用量一般3~10 g。陆教授还擅长使用酸收和潜降之品以助四逆之法温聚下元,称属传统引火归元法之扩展,如用五味子补肾收敛,牛膝引火下行,煅龙骨、煅牡蛎、灵磁石镇守阳气防其外越,共助四逆法补阳纳下,其效大彰。

4 活用姜附,巧运四逆

仲景之《伤寒论》中四逆汤运用的是干姜,主要取其温守之功,然则四逆法除了用干姜之外,亦可用生姜、炮姜等;附子亦有生附子、熟附子、炮附子之异;《伤寒论》四逆汤中干姜与生附子共用,但为策安全,陆教授恒用熟附子或炮附子,虽与传统四逆汤有异,但陆教授认为仍属四逆之法。附子温肾回阳,干姜温中散寒,故四逆汤主治少阴寒化证之四肢逆冷[4]。陆教授临证遇肾阳虚衰下肢水肿甚或腹水者喜用制附子,附子用量常从20 g开始,依次渐增,达效则减,并嘱患者将附子先煎1~2 h以减毒性;遇手足腰膝发冷但不至厥逆者,亦用制附子,用量由小渐大,常从6~10 g开始,若用量超过10 g须先煎1~2 h,如未获效,则每诊增加附子用量5~10 g,甚则可达每剂60 g,获效后维持,症状明显改善后开始减量。干姜用量亦很灵活,少则10 g,多则30 g,与熟附子共奏温阳散寒之功。兼脾肺虚寒咳嗽咳痰、恶心呕吐者加用生姜,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者选用炮姜。陆教授活用姜附,巧运四逆,随证变用,进退自如,颇得效验。

5 补气行气,兼顾养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化气,阴成形。”张景岳注曰:“阳动而散,故化气。”故而说明补气行气与补阳密不可分。心肾阳虚者多兼心肾气虚,故而在用四逆法补阳时应酌情加以补气药。陆教授验用黄芪、白术、人参、炙甘草等补气药物,同时佐以香附、厚朴、枳实、陈皮等药物行气理气,助阳气行散,通达四肢,温煦脏腑。血虚者加用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等药物滋阴养血,正所谓“血为气之母”,气得血则生,阳得气则行。

6 病证同辨,因人制宜

“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乃中医学之根本,现代中医学在传承辨证论治体系的同时,亦当发展辨病论治,实行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陆教授深谙病证同辨之道,在运用四逆法时,每每结合患者疾病的特点,分析疾病的性质与预后,根据疾病实行阶段论治,抓住病机,结合患者脉象、舌象与症状,更根据患者男女老幼之不同,个人体质之差异,酌情增减药物,调整姜附之比例,并兼顾兼症、次症,充分体现整体病机与个体差异的统一。

7 病案举例

例1:氮质血症。患者,男,53岁,2014年7月22日初诊。主诉:发现氮质血症1月余。消瘦,肢冷,大便正常,食欲差。多次服用中西药,效果欠佳。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病史。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化验检查:尿蛋白(+++),尿酸(UA)790 μmol/L,肌酐(Cr)208 μmol/L,尿素氮(BUN)11.14 mmol/L。西医诊断为氮质血症,结合疾病辨证为肾阳虚损,气滞寒凝证。治宜温补肾阳,理气散寒。给予四逆汤加味,处方:熟附子(先煎1 h)、干姜、炙甘草、当归各15 g,淫羊藿、菟丝子、补骨脂、肉苁蓉、丹参各20 g,厚朴、陈皮、杜仲、红枣各10 g,葛根40 g,薏苡仁30 g,14剂。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口服。2014年8月5日二诊:肢冷稍缓解,食欲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守上方,去厚朴、陈皮加苦杏仁10 g,继服14剂。2014年8月19日三诊:尿蛋白(+),UA 576.2 μmol/L,Cr 211 μmol/L(较一诊略高,估计为检测差异),BUN 9.28 mmol/L。守上方,加苍术、川牛膝各15 g,黄芪30 g,枸杞子、防风、炒白术各20 g,继服14剂。2014年9月2日四诊:诉有时舌麻,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处方:上方改熟附子(先煎2 h)20 g,余不变,继服14剂。2014年9月16日五诊:尿蛋白(+-),Cr 181 μmol/L,UA 544.2 μmol/L,BUN 10.25 mmol/L。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守上方继服14剂。2014年9月30日六诊:诉病情明显缓解,尿蛋白(-),肾功能检查趋正常。

例2:双膝冷。患者,女,52岁。2014年9月16日初诊,主诉:双膝冷,入夜甚,伴腰疼,食欲差,大便尚可,睡眠欠佳。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辨证为阳虚寒凝证,治宜温补肾阳。给予四逆汤合桂枝汤加味,处方:熟附子(先煎1 h)、干姜、炙甘草、大枣各10 g,桂枝12 g,白芍、淮山药、补骨脂、淫羊藿、续断各20 g,煅龙骨、煅牡蛎各30 g,川牛膝15 g,7剂。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口服。2014年9月23日二诊:诉服药后症状有所改善,手足心烫,上臂下肢双膝发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守上方,改熟附子为15 g(先煎1 h),干姜为15 g,加山茱萸30 g,五味子20 g,继服7剂。2014年9月30日三诊:诉肢冷情况已明显改善。

致谢:笔者在跟导师陆教授学习期间,陆教授或晓之以理,或示之以案,每令笔者豁然开朗,醍醐灌顶。今将所悟整理成文,欠妥之处,望同道斧正。谨以此文,对陆教授的辛勤栽培表示由衷的感谢!

[1]刘力红.跟师学习钦安卢氏医学的感悟[C]//第二届扶阳论坛论文集.北京:出版者不详,2008.

[2]余亚娜,于建春,刘存志,等.论三焦气化说[J].中医杂志,2009,50(5):389-392.

[3]马玉双.浅谈虚火的辨治[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1):45-46.

[4]邹旭峰,戴维,郁保生.浅谈《伤寒论》姜附剂的3类配伍[J]. 中国中医急症,2014,23(7):1252-1253,1263.

(责任编辑:刘淑婷)

R249

A

0256-7415(2016)01-0173-02

10.13457/j.cnki.jncm.2016.01.078

2015-07-25

黄文雅(1990-),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陆付耳,E-mail:felu@tjh.tjmu.edu.cn。

猜你喜欢
干姜附子阳气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新方八阵·热阵》中干姜应用特色探析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UPLC-TQD-MS法探讨关木通配伍干姜减毒存效机制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