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岩
(辽宁省锦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锦州 121004)
一例羊脑包虫病的诊治体会
赵岩
(辽宁省锦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锦州 121004)
羊脑包虫病是一种造成神经系统损害的寄生虫病。本文介绍一例实际病例的诊疗过程,并浅谈体会。
脑包虫病;调查;诊断;治疗;体会
脑包虫病学名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寄生在牛、羊、骆驼等动物大脑、延脑、脊髓中,它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也可以感染人。
2015年3月17日,我市所辖北镇市一养羊户反映,自家饲养45只绵羊,存栏羊日龄为1岁,已经发病3d,死亡5只,表现“转圈”显著症状的还有3只。我中心立即派技术人员前去诊治。
养殖情况:该养殖户所在村屯没有其他养羊户,该养殖户在山脚下,与村屯距离相对较远,专门用木头栅栏做围栏,羊只活动范围1亩地左右,家里饲养两只犬,平时也在羊圈舍中活动,家里未饲养其他畜禽。近几日,饲料饮水没有更换。
死亡羊只中,2只头颈左偏,3只头颈右偏,角弓反张,身体僵硬。发病羊只,离群,头向左偏,原地向左转圈,目光呆滞,口流涎,消瘦,可视粘膜苍白;触碰病羊时,感觉过度敏感。羊群没有明显病变。
剖检2只病死羊,心、肝、脾、肺、肾、消化道、淋巴结等未见明显病理变化。脑部剖检各发现一个直径约2cm的半透明泡状包囊,包囊内充满了透明液体,内膜上充满点状白色头节。
根据发病情况、现场调查情况以及剖检情况,确诊为羊脑包虫病。
全群羊服用吡喹酮驱虫药物,按照50mg/kg·bw给药,连用10d。2只犬服用吡喹酮驱虫药物,按照15mg/kg·bw给药,连用5d。犬与羊隔离饲养,不允许犬再次进入羊圈舍,犬粪便统一处理,焚烧、深埋或堆积发酵处理;羊圈舍彻底清理,粪便等焚烧、深埋或堆积发酵处理。15d后进行调查,有显著神经症状的羊死亡,其它羊只没有再发病的现象。
6.1 羊和犬不宜混养
脑多头蚴的成虫是多头带绦虫,成虫和幼虫分别在犬和羊宿主体内寄生,成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内,孕节和虫卵随犬粪便排出,污染垫料、饲草、饮水等,当羊通过饮食能吞食虫卵后,六钩蚴通过消化道血管进入脑脊髓,经过约2~3个月发育成脑多头蚴;犬食用含有脑多头蚴的羊脑脊髓后,原头蚴附着在肠粘膜上,经过约41~73d发育成成虫,成虫在犬的小肠中可存活数年。
6.2 加强羊和犬的日常管理
制定羊、犬的定期驱虫计划,每个季度驱虫一次,可以选用吡喹酮药物,犬预防剂量10mg/kg·bw,羊15mg/kg·bw。犬排出的粪便进行焚烧、深埋或堆积发酵处理,不给犬喂食未煮熟的羊脑脊髓。
6.3 权衡手术治疗费用和羊只费用,决定是否进行手术疗法
如果羊只珍贵,可参考相关资料实施手术疗法,当包囊寄生于头部前方大脑表层时,手术疗法效果明显,但寄生于脑深部和后部,则手术摘除困难。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