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生,林伟东
(1.黑龙江省和平牧场场直东区畜牧兽医站,黑龙江 大庆 152221;
2.黑龙江省和平牧场先锋管理区畜牧兽医站,黑龙江 大庆 152221)
鸡传染性贫血的诊治措施
林安生1,林伟东2
(1.黑龙江省和平牧场场直东区畜牧兽医站,黑龙江 大庆 152221;
2.黑龙江省和平牧场先锋管理区畜牧兽医站,黑龙江 大庆 152221)
鸡传染性贫血;诊断方法;防治措施
鸡只的群体饲养是比较常见的饲养方式,由于养殖方法陈旧,缺乏科学合理性,饲养者不能科学管理,极易出现大量鸡仔患病以及死亡的情况,以致给饲养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鸡只的群体养殖很容易造成鸡传染性贫血等疾病快速传播,因此控制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传播,科学防治该病十分重要。
1.1 鸡患传染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鸡的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这种病毒可以破坏鸡的免疫淋巴细胞,使感染的鸡丧失免疫能力。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饲养者必须密切监视,一旦发现鸡有感染现象,必须尽快采取措施,避免大量鸡染病。鸡感染后会出现一些明显的临床症状,根据特征性临床症状可以初步诊断。雏鸡感染后,可以根据翅膀颜色进行初步判断,患病的雏鸡翅膀会出现蓝色,如果身体出血现象,基本可以确诊。成年鸡中一旦发现有骨髓萎缩,不能正常行走,就要进行详细检查,如果发现鸡内脏呈现白色并且淋巴细胞大量减少,就可确认为鸡传染性贫血。
1.2 对疑似病鸡进行病原学诊断
因为鸡传染性贫血属于病毒类疾病,因此采取传统的病原学诊断方法进行诊断,方便快捷,并且诊断结果准确。鸡传染性贫血病毒主要分布在鸡的胸腺等免疫细胞大量分布的部位,提取此种病毒十分方便,提取后就通过注射细胞增殖液让疑似染病细胞进行增殖,如果第七代之后细胞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基本就可证实鸡患传染性贫血。
1.3 对疑似病鸡进行分子生物学诊断
近几年来,由于生物技术不断发展,分子生物学诊断已经十分成熟,并且诊断准确而迅速,特别是可以诊断出隐性感染的鸡传染贫血病毒,可有效防止该病的传播。此种诊断方法,主要是对鸡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提取,然后利用一些引物使鸡的核苷酸序列快速增殖,如果出现序列变异,就可以确诊鸡感染传染性贫血病毒。除此之外,对鸡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增殖还可以采用高温增殖的方法,可以快速得到大量序列,十分便利,近几年被广泛采用。
2.1 增强检疫措施
为了给鸡群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饲养者应做好鸡舍的管理工作。每天都要进行鸡舍的消毒,降低感染鸡传染性病菌的风险。此外,要根据季节和温度对鸡舍进行合理的管理,例如在低温季节要对鸡舍进行控温,而在夏季要做好鸡群的病毒防治工作,提供新鲜的饲料,每天进行鸡舍的消毒通风工作,及时清理鸡舍中的排泄物等,保证鸡舍的清洁。饲养员要随时对鸡群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发现疑似患病的鸡及时送诊,切断病毒传播源。
2.2 保证饲料的新鲜健康
对鸡传染性贫血进行防治,还应保证饲料的安全健康。首先对购买饲料厂家的选择,不能贪图便宜选择不正规的小生产作坊,而应选择能够提供完整的饲料原料清单以及规范的质量检查报告的厂家。并且将饲料保存在温暖干燥的通风处,防止饲料腐败发霉。其次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病毒预防制剂,提高鸡群的自身免疫力。第三还应当注意饲料的合理搭配,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保证鸡群不会因为缺少微量元素而免疫力下降。对已经感染的病鸡,必须尽快隔离,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阻止病鸡的继发感染。
2.3 按时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
对鸡传染性贫血进行防治,还应当做好鸡群的免疫预防工作,16周龄以下的鸡可以接种弱毒冻干疫苗。同时饲养员应认真记录鸡群的接种周期,科学的进行下次接种的预判,确保鸡群的免疫接种工作的全面正常进行。
[1]王景儒,等.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畜牧兽医,2013,40(4).
[2]吴焕荣,等鸡传染性贫血病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J].山东畜牧兽医,2013,34(10).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