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制片人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

2016-02-20 05:28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纪录片

■ 丰 瑞



中国纪录片制片人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

■ 丰 瑞

纪录片制片人,这个在国外纪录片工业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却在中国的纪录片市场中定位混乱,甚至功能缺失。投资人、导演、媒体管理者,甚至政府官员,在纪录片中都可能被冠以“制片人”。当一个职业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头衔和称谓时,从业者不免发出感慨,“中国不缺少好的纪录片导演,却缺少好的纪录片制片人”①。制片人缺失的微观现象,其实反映了中国纪录片市场中的深层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口,研究和考察纪录片制片人的市场实践,为理解中国纪录片的历史与发展提供一种视角,也期望对解决当下纪录片的市场困境提供一种思路。

一、中国纪录片制片人历史演变的特殊性

上世纪20年代,为了改变早期电影制片体系的低效并提高风险控制的能力,美国好莱坞八大制片厂逐步确立了“制片人中心制”,在电影导演之外设置了制片人角色掌握电影制作各个环节的控制权。“制片人中心制”的确立,构成了制片人与导演合作、制约的双重关系,也给美国电影带来了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②目前在我国的电影行业中,虽然还没有完善的制片人制度,但也基本形成了以制片人与导演为双核心的运作机制,这也是中国电影格局变大、市场行为增多后的必然结果。由此可见,作为市场经济下影视工业中的资方代理人,制片人的角色作用是在一个相对成熟的文化产业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区别于西方纪录片产业在电影工业中的蓬勃发展,中国纪录片是在电视媒介中被观众所接受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电视台成为纪录片的制作主体,使其成为了大众媒体的一种节目类型,并以“纪实主义”引领了一轮电视话语形态的改革。③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中国电视体制的演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纪录片制片人,出现于制播一体向制播分离过渡的背景下,他们供职于电视台体制内,作为电视纪录片栏目的管理者组织生产、审查节目。由于制作的纪录片主要为栏目播出服务,版权销售便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副产品,制片人便不会以商业发行为目的对纪录片的选题与内容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伴随着新世纪初年“娱乐经济”的涌起,在收视率至上和末位淘汰的双重压力下,电视纪录片逐渐式微,彻底成为边缘化的影视产品。纪录片制片人要么分流到其他节目中,要么坚守在逐步缩小的阵地上,还有的以体制内积累的“人脉与关系”推动着大型纪录片项目的运作。彼时,虽然固定播出的纪录片栏目在荧屏中难以寻觅,但由于纪录片独特的文化属性与宣教色彩,使其更多以制作精良的“大片”生产和播出。虽然这种纪录片人力、财力投入巨大,但基本不以市场作为考量,而取决于宣传效果的预估。官方投入、台内制播、入库存档,这种思维定势使纪录片制片人养成了决策的惰性,习惯并满足于封闭式的自我循环,导致纪录片的生产与传播基本游离于市场之外。④

2010年至今,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为纪录片市场回暖创造了客观环境。⑤伴随着电视台转企改制、制播分离以及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体制内外纪录片的市场互动空前活跃。当下,电视台制片人、公司制片人、独立制片人多元并存于纪录片工业中,相较以往,他们的制片行为更多,主体性更加突出。但纪录片制片人数量的增多,并不意味着市场实践中制片功能的充分体现。相反,由于角色定位的混乱,制片人的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由此,纪录片工业中制片人的角色定位问题亟待进一步厘清。

二、纪录片制片人的角色定位

一个社会角色的定位问题,是由“社会身份”“社会行为”和“社会期待”所共同决定的。⑥具体到影视工业中,纪录片制片人的角色定位,是通过制片人呈现“职业身份”、实践“制片行为”、适应“市场期待”的动态过程来完成的。以下通过这三方面的分别阐述,本文试图进一步明确中国纪录片制片人的角色定位。

首先是“职业身份”的问题。纪录片制片人,应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纪录片经理人。作为资方代理人,他们需要适应文化体制改革下的新型生产关系和运营机制,并针对纪录片产品进行科学化的影视制片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在纪录片项目中的控制风险、权衡投入产出比。作为一种既通晓创作规律又具备金融、法律相关知识的专业化人才,这样的身份属性和电视机构中行使行政职能的传统制片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其次是“制片行为”的问题。在市场规律下,纪录片制片人是通过实践制片行为来进一步塑造其角色的。从项目策划,到组织生产,以至播出发行,制片人始终要面对纪录片“缺钱”的难题。目前纪录片的主要融资渠道包括政府投资、企业赞助、影展基金会扶持、电视台及新媒体版权预售,这些都需要制片人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在资本的游戏中平衡与斡旋。纪录片的制作周期一般较长、不确定性较多,这就意味着它是一种风险控制难度较大的文化产品。在这漫长的生产周期中,制片人既要预估投入产出比,也要在实际情况中随时变通与调整,在不干预艺术创作的基础上,和导演形成一种合作与制约的共生关系。灵活多样的播出与发行渠道是制片人制片能力的直接体现。近年来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力的纪录片,如《喜马拉雅天梯》《归途列车》《活着》,无一例外都是强大制片人甚至是制片团队市场实践的结果。他们通过院线发行、版权分享、新媒体合作,让纪录片抵达了更多的观众。

再者是“市场期待”的问题。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虽然纪录片已被纳入国家的顶层设计,但是纪录片“走出去”却未见明显成效,这是我国贫弱的纪录片市场与成熟的国际规则之间不对等的必然结果。中国的纪录片市场,产业链条块分割严重、资源过度分散,各业务环节之间未按市场的内在要求形成有效的利益互动机制,而是按照行政手段分配资源,导致各种生产要素无法正常流动。⑦中国纪录片的工业体系,期待一种角色把曾经分散游离在链条各端的生产要素有机地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张跨行业的网络结构。制片人的角色作用就是“结网”,并建构出一个充满想象的产业链空间,这也是适应市场期待的必然结果。

三、纪录片制片人的机制建构

目前在我国纪录片工业中,制片人的职业身份相当模糊,制片行为不够专业,还远没有达到市场的期待。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纪录片市场中并没有形成制片人生存与发展的机制。而这种机制的建构,除了教育领域的培养和行业协会的倡导外,更需要在思想、制度这两个层面上予以建设和保障。

首先,转变思想。中国纪录片行业历来有“重生产,轻管理”的传统,从业人员普遍缺乏成本意识、受众意识。当从业者都流向内容创作一端,媒介管理人才的匮乏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时至今日,仍有部分纪录片工作者发出疑问:“纪录片需要制片人吗?”从国际惯例出发,纪录片分为媒体纪录片与作者纪录片这两大类,这种分类也对应了中国纪录片体制内外的生产图景。⑧媒体纪录片看重观众和市场,所以需要具有商品意识的制片人来把控全局,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作者纪录片强调独立的价值判断和艺术表达,但经费的匮乏制约着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制片人可以帮助导演解决后顾之忧,使其持续不断地创作出好的作品。所以,从根本上转变“纪录片不需要制片人”的行业心态,提高从业者的成本意识、受众意识,是制片人机制建构的基础。

其二,回归市场。长久以来,国家在纪录片生产中扮演着主导性的力量,承担着纪录片生产宏观上的选题方向、基调把握、成果评估的角色,对纪录片的生产起到的是导向性的作用。⑨这便导致纪录片的资本和资源一直在体制内循环往复,并没有参与市场竞争,大大限制了纪录片市场的发展及产业成型。当国有机构在与民营机构的合作中占有绝对主导权、当国有资本远远超出体制外的民间资本时,纪录片制片人就难有生存和立足的土壤。所以,只有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使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到纪录片的行业流动中,才能在市场的需求下催生出更多的职业纪录片制片人。只有处理好“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当民营主体在与国有主体的合作竞争中能取得对等的控制、决策权并获取相应利润时,才能建构出一个良性发展的制片人机制。同时,这也是我国纪录片工业最终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注释:

① 赵琦、梁为超:《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随想》,《南方周末》,2011年12月13日。

② 林天强:《从制片人中心制、电影作者论到完全导演论——对好莱坞、新浪潮和中国电影新生代的一个模型推演》,《当代电影》,2011年第2期。

③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2页。

④ 陈大立:《中国纪录片要走出创作盲区》,《光明日报》,2014年7月14日。

⑤ 2010年至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陆续发布《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10月;《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意见》,2011年10月;《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2013年10月。

⑥ 奚从清:《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⑦ 张红军、毛阅:《中国纪录片产业链现状分析及策略建构》,《现代传播》,2011年第6期。

⑧ 陈晓卿:《体制内,现实里——2012年作者纪录片印象》,《南方周末》,2013年2月14日。

⑨ 陈一:《中国当代纪录片中的国家话语》,《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21日。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讲师,香港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候选人)

【责任编辑:刘 俊】

猜你喜欢
纪录片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ROUGH CUT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时尚纪录片的生意经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聚焦《歌剧院》:新纪录片讲述大都会搬迁史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