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星
440亿之后:在增长与起伏中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
■ 周 星
本文针对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第一季度高速发展、第二季度增速明显下降的起伏现象进行探析,试图说明发展持续性和增长速度放缓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国电影刚性发展依然是大局,其间的发展态势需要巩固,但曲线起伏的必然和或然认识,正是把握持续发展调整的机遇。需要冷静看待增幅下降的和市场涨落的某种规律,同时如果创作不注重关注现实、关怀生活,如果把市场功利性完全暴露,则中国电影发展态势的局限性将越发显现出来,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思路。
中国电影;电影产业;电影票房;刚性增长
从2016年开春的蓬勃景象延展到秋冬,中国电影的市场景观翻天覆地,无论是电影增长的预期数值不高,还是引人瞩目的创作并不醒目,以及几个世界电影节再一次不见中国电影的踪影,都碰撞成为不乐观的面貌。
而人们忧虑议论的基础点,更来源于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电影呈现的下滑数字。但似乎问题又有另一面,即我们其实都有一种怪异的感觉:终于有关注焦点,可以拿来作为议题探究,难得研究时序变化中,中国电影聚焦到一个有久已承袭的文化起伏的、有辨析意义的话题。当下中国电影的客观现实,正是我们进行观念认知和分析的大好机会。
回溯是必要的比照:在2015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趋势面前,人们充满了电影市场接续性高攀的期望,并且信心满满期待新的跃进,这在2016年第一个季度高涨票房局面中得到鼓舞。“2016年内地电影市场的开局势头很猛,1月份实现同比增长48%,2月份暴涨近7成,3月份也有大约十亿的增长,国产片票房产出约为170亿,领先进口大片大约40亿。”①在当时,不仅是中国电影人,连好莱坞的判断都是乐观的:“美国电影协会数据调查显示,2014年全球票房收入增至364亿美元(约合2300亿元人民币),较2013年增长了1%,其中104亿美元来自美国和加拿大,虽然美国和加拿大占全球票房的基数大,但是相较2013年的票房收入则下降了5%,而中国的票房收入为4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4%。尽管中国票房收入总额尚未赶上美国,但中国电影票房持续、快速的增长,使中国成为全球票房收入增长的主要集中地。”乐观持续不久,寒流却似乎到来,随后的几个月中票房连续下跌,增幅不再,“第一季度过后就迎来票房持续负增长的第二季度。4月和5月都不如去年同期,6月小幅增加了5亿左右,7月一下子少了10亿的票房。内地影片是全年吸金大户的暑期档,今年却掩旗息鼓”②。于是看待中国电影的消极议论相伴,更随着7月走低的票房越发笼罩起来。最为难听的是网络上有人以国产影片用8个月交出了“令人恶心的答卷”之类显然不雅的出格言辞。
如何看待当下电影状态,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人们将数字作为判断的依据,也有人一直反对热衷关注数字,认为需要更为注意质量。证明市场表现的数据无法忽视,因为市场反映创作和受众之间的关系,还是呈现文化反响的一种指标。票房数字衡量着电影市场发展的态势毋庸置疑,但如何看待数字,或者说如何看待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状况,我们到了辩证认识现实并合理判断现实的关键时期。
判断不应该是设定单一的增长率路径,而是以动态的复合增长观来确认分析,灵动扩展的来从整体性上看待电影指标和方向,由此才是必要的思辨性学术角度。这里的问题核心在于,我们不断需要挣脱市场增长率死板圈套,而实现文化增长观念的突破。所以,观念辨析无法回避。看不看数据,如何看待数据是差异性很大的问题,将数据显示的正反观作为我们坚守的创作理念和理想的范畴来对待,就有可能更为深入的把握现实。毫无疑问,中国电影的发展大势被漠视了,下滑的增长率就会被曲解为发展转变跌落,而显然现实并非如此。犹如简单的把赶超北美作为指向目标,也似乎合理却其实很快要失去比照的意义。
而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对于电影的要求其实必须建立在人文情感表现和社会人心的吸纳上,好电影必须将现实生活作为直接或者折射的对象,于是无论是魔幻还是太空表现,都隐含着对于人的关注。美国经久不衰的系列电影“星际迷航”电影团队,于今年8月19日来到中国;《星际迷航3》诞生50年,影片似乎不是直接的生活表现,但创作人员中的编剧西蒙·佩吉,就提出他做编剧必须要思考社会现实,“将影片本身的故事立足于对当今社会的思考,希望能反映人们当下的生活”③。恰恰在这一关键问题上,我们的电影近年有迷失的趋向。
所以我们需要有如下的清醒认识。的确中国电影在表现现实生活的状态上严重不足,如《老炮儿》这样生活化意味的电影愈发稀罕。在各种类型的创作中,所呈现的虚空浮泛的生活趣味,这也正是让人们不能进入观影的深度共鸣状态的主要原因。单就第二季度数据而言,我们看待这一时期电影市场和创作的基本观点,是强调看到刚性增长是中国电影的必然趋势,起伏状态也是会逐渐成为常态,成为一种必然。产业发展不可能按照我们的意愿只涨不落,电影需要不断调整状态而不断跃进,于是起起伏伏实属必然。但第二季度的一个或然因素却要注意,因为不如意的电影文化现象的确明显,累积的负向问题的因素才是需要警惕的。好的方面是,起伏中才有调整的可能,抓住这个发展的阶段不断跃进质量,包括创作质量、技术质量和产品类型质量,并不断促发观众欣赏质量、理解电影文化质量和评价质量,这是文化丰满化的必然需要。
在上述逻辑下,我们不妨展开来看当下中国电影的一些关键问题。
不错,第二季度延及7月份,中国电影数据增长远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走低似乎明显。但如何看数据确实需要角度:根据报道,2015年暑期档,中国电影票房以创纪录的124.31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5年7月份就超过了50亿;相比2016年7月份电影总票房是45亿元左右,同比的确减少近10亿,也是近5年国内票房首次出现下跌。2016年7月没有一部电影过10亿,票房最好的《绝地逃亡》也不足8亿,这个成绩连去年暑期的三甲也进不去。
显然,走低明显但辨析也在这里。实际上在中国电影数据变化中,本质没有变,即中国电影的发展刚性没有变,只是增速减缓,全年增长没有变,只是目前看来上扬趋势有变化。实际上2016年已经提前一个月票房大盘突破300亿大关,与2015年9月5日突破300亿元的时间点相比,依然增长。周期性也许是常态:从十年前的2006年票房26.20亿元开始到2010年,票房渐次为33.27亿元、43.41亿元、62.06亿元、101.72亿元;增长率从2006的12.8%开始,这五年的每年的增长率则起伏不定,顺次为27%、30.5%、43%,到了2010年则超纪录增长63.9%,显然增长而不是停滞。前五年起伏的周期性,在后一个五年奇妙的再现:2011年票房131.15亿元,增长率降至只有28.9%;2012年票房是170.73,接着是 217.69亿元、296.39亿元、440.69亿元;就增长率而言,2011年增长率为28.9%,接着是30.2%、27.5%、36.2%,而2015年忽然达到48.7%。又是一个五年周转,高低不平的增长率是事实,而起伏也显而易见。回顾前十年中两个五年周期的变化,我们既可以一股脑地期望不断增长并对于今年的落差感到失落,也可以换一个角度认识到起伏正常的这个道理。这一区别在于观念扭曲的误区,需要确认,中国电影票房数量下降并没有发生,只是同比发展的态势减缓。
由此需要提出令人警醒的问题:别奢望总是叠加增幅,越是进入相对高端的阶段,越不能把大尺度增加增幅看成必然。我们也许等不到2016年实现票房600亿元,但超越2015年440亿元必然实现。按照估计,即便放低了增长率,实现增速依然是可以预期的。中国电影的刚性增长还有着物质条件,比如影院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到2016年8月初,影院约有7232家,而2015年的影院数量是6391个。同样,银幕数量依然不断增长,按照万达文化集团副总裁,万达院线股份董事、总裁曾茂军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所提供的数据,2016年将达到4万块,接近美国银幕数量。
上述分析说明,拘泥于数据显然不是最好的方法。但解读数据则更为重要。简单地看数据,或许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低落;但深度看数据,其实有助于我们辩证地看待继续发展,我们方能发现中国电影进入了渐趋放缓而期待调整跃进的间歇时期。确认这一点不仅是角度变化,而且是方向认知的变化。中国电影依然在发展,数据也是在延伸,我们还没有达到北美维持少量涨落的稳定阶段(北美近乎较长时期保持在年票房100亿-110亿美元之间),只是需要明了增加对“变量是增幅降低”的认识。从长远来看,中国电影没有理由要不断保证永远处在增幅中,柔性发展也许对于文化发展才更为重要。
“目前,中国电影正处于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蓬勃发展期。”④中国电影经历了市场规则的建设,已经无可阻挡的走向现代市场文化发展的轨道,一些执守于非市场时代艺术创作的批评,试图让中国电影回到单一化状态中去创作电影,却完全不可能。心目中的纯艺术电影不能返归旧路,只能在发展的市场兴旺创作中来实现。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增幅还在,只是不能一成不变的期待高速上扬,这样我们的判断才有平和心。由此而论,单就看待中国电影形势,应该有只要适度发展无论高低都是属于正常。犹如十年前大片有过得失,但的确造就了当今局面,包括推高了创作的规模,才有今天中国电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好莱坞竞争。而同样,青年导演创作有过得失,但时代更替不可改变,一批青年导演推上历史舞台,而包括管虎、徐浩峰以及更为年轻的李睿君等等开始成为中国电影的良心市场和艺术口碑。于是我们说,全年电影票房达不到600亿元也是好事,因为增幅和质量需要并进才是好局面。而倡导电影在关注人文情感基础上的市场扩展也到了新的阶段。重要的是,探索中国电影发展本土化问题,以及艺术和市场多样化发展问题,路径需有我们自己的实践来落实。
于是我们需要延伸探讨第二个问题,即票房增量未达预期的原因,除了周期性的因素之外,或然中的必然是需要剖解分析的。
中国电影的市场增幅减量放缓发展,这和缺乏亮点的作品相关。相比前一年同期暑期档,创作热度吸引力不足是最为明显的事实。2015年由于有《捉妖记》《煎饼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三部影片“票房相加高达45.5亿,这个数字比2008年内地全年票房(43.41亿)还要多”。而2016年暑期档是人们惊讶的是“严寒期”:“相比去年,今年的暑期档却进入‘严寒期’,市场颇为疲软。截至7月24日,7月的当月票房为36.59亿,与去年7月的55.06亿相比差距明显。7月份领头羊《寒战2》总票房刚过6.5亿,该片虽在上周票房排第三位,但目前单日吸金不到1000万。”⑤直到7月结束,状况依然不妙,研究者做出“最热暑期档遇见冷票房,折射中国电影市场的稚嫩”的结论,并且认为:“今年7月全国电影总票房40亿元左右,但与去年7月的55.06亿元票房差了10多亿。整个7月还没有一部10亿票房级别的电影。”⑥在曾经期待暑期档可以更大规模跃进的人们发现,当前根本上是没有高于大众渴望的魅力电影,各类题材作品的都缺乏提振的因素。由此,电影魅力受损,受众对电影的忠诚度受到打击,这其间有什么重要因素需要考虑?
第一,市场涨落实际上和有没有激励人心的创作有关,这其中时代的现象级作品与话题至关重要。据凤凰资讯一个有意思的说法:“回顾2016年票房榜单,似乎《美人鱼》之后再没出现过现象级的影片,与2015年电影市场的火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⑦电影没有热点对于暑期电影而言是一个可怕问题,青年观片最佳时段的暑期档,原本各种炒作都能可能引发兴趣,2015年无论是《栀子花开》还是《小时代4》等都有议论辩驳的热点,而几部重点影片中如煎饼侠、孙悟空和胡巴更都能成为话题;也许要归之于网络时代的传播,没有关注度就没有人心探寻的可能。
究其原因,不排除创作者文化素养需要提升,但创作没有触动观众内心是重要的原因。比如翻拍于国外的《我最好朋友的婚礼》,原作是19年前朱丽叶·罗伯茨主演的同名影片,这一次用的是本土化演员,但基本套路不变:顾佳(舒淇 饰)作为内地某时尚杂志的新任主编,奉命去米兰参加时装周,意外接到伦敦来的电话,闺蜜般的男友林然(冯绍峰 饰)要结婚,让她飞往伦敦参加婚礼。若干年前林然曾经向他表白却被她婉转拒绝,但其实她内心深爱林然。在飞往伦敦的飞机上,因为痛苦失态,顾佳邂逅了型男Nick(凤小岳 饰),他知晓她的深爱,一直鼓励她抢回林然。准新娘萱萱(宋茜 饰)似乎呆萌憨直,对她亲如姐妹。顾佳则始终充满内心矛盾,但被助手和Nick激励下,顾佳有意无意的制造着麻烦却每一次都反而挽救了林然和萱萱,最终顾佳表白被拒绝、萱萱知晓真相落跑,三人在街头展开了追逐。婚礼正常举行,顾佳失望离去时,Nick出现意味深长表达。作为翻拍作品,需要面对两种结果:可能借原作而扩大影响,更可能因被原作的影响所笼罩而被挑剔。不幸,本片在多层面都遭遇滑铁卢:剧作上无甚新意,叙事上平平而行,缺少新鲜感;本应该有的悲喜交集的趣味、压抑内心而强作欢颜的深度没有得到发挥;创作上找不到本土情感需要的新的落脚点;主人公表现都缺乏激情,浮泛的表面文章始终在一个层面延展,缺乏一点深刻探入内心的可能;爱无来由,恨不起来,于是,和谐的追求让情感得不到舒张的可能。想想人间你的所爱由于矜持由于意外而失去,却任由他人获得并且要你高高兴兴地去祝贺,这里的微妙和深度心理有多少戏剧性和心理挖掘的可能性,可惜这都没有展现。
以此片为例证是要说明一批创作的同样情形,即在市场涨落中,创作的裹足不前是无法回避的因素,青春片风靡一时,也有衰退的时候。是不是有变化对于观众而言至关重要,没有兴奋点的创作得不到传播也就缺少吸引力。
关于票补到底影响受众多少,也许还需要具体数据来分析。但受损的是正当的文化吸引力逻辑。当将电影作为盈利工具的初级阶段,是直接盗票房;无论是手写片名还是用双套售票机,都在于简单粗暴的偷盗。后来的午夜幽灵场等则是另外一种功利性票房计谋的体现,再后来的资本直接操纵,直接导致了主管机构主动介入阻止违规的措施。但其实资本就是赢取利益,艺术产品的市场生存的必要性和文化自有规律的混淆才是要害。作为网络时代快速发展的网络售票和占据份额的行为方式,当商业手段实施过度化,必然将影响乃至于损害艺术本身。票补的短期好处是和利益相关,培育的观念显然有悖市场公平,也伤害了文化观念,至于影响受众后,一段时间的减少票房也是难免的结果。或许减少的未必是有兴趣的观众,而是捡了便宜的可有可无者。
2016年中国电影依然在发展,第二季度增幅放慢应当是有多重原因,但实属自然,也未必是坏事。中国电影的发展前行不会变化,这就是我们一再阐述辩证认知的必要性。
首先来看观众问题。回到前述的票补影响,观众是不是大幅度减少?其实到现在为止,中国电影的观众增长还是刚性的增加,接近9亿人。但显然,票补揭示的既有中国电影的市场过度打压艺术,和观众失去常态市场培育的缺陷,以及真正的问题是电影培育人、市场、创作三者之间的失衡。于是就好理解,商业过度的盘算本应当激发小镇青年观影,变成了对整体青年人观众的正向激发的打压。但相信一定时期阵痛后会回到常态上来,即培育适应经济文化的常态电影观众的观影观念。
我们期望什么?有更多口碑爆表的现象影片出现,以及期望世界电影节对于中国电影的接纳。这就必须提出对于现实表现深度缺乏的痼疾,无论是担忧表现现实的分寸尺度的难度,还是社会大众对于类型的好恶顾虑。电影作为时代文化产品,不能沉迷在玄幻中,也不能只是嘻嘻哈哈的喜剧,更不应该翻烙饼般青春故事,而是有更大的复杂多样的现实生活可以表现。但即便是玄幻、喜剧、青春、古装或者动物题材,其中对于现实生活的态度,对于人性的认识和对于人文情感精神的表现都不可缺乏。强调中国电影产业成熟核心——诚实追求平衡发展是必要的。创作或者研究的思考总有局限,敝帚自珍都难以避免,只有创作者打开思路和理论研究者客观而高屋建瓴看待问题,中国电影才能更上一个台阶。我们电影已经面对三方面力量的角逐——市场、文化、网络,重要的话题都牵扯着三者之间的关系,比如市场牵扯着政治文化格局而非经济大小;文化牵扯着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兼顾;网络牵扯着经济和新一代的传播要害,等等。我们单一谈论时常偏激而难以自圆其说,却似乎各自都值得坚持或者自鸣得意。比如,资本把握者的气势如虹、艺术专家的气闷偏激、网络传播的无需强调的自然威权等等,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需要思考分析的沉静性。比如,笔者认为,中国电影至今为止的产业发展路径是对的:外敌求取规则掩饰下的文化进入,以及利益看取的积极性紧逼,实际上是促使我们成就了现有市场。成熟国家的市场不成熟,就一切免谈,但艺术家往往沉醉在自己的圈子中而罔顾电影已经是超越学术需要的文化需要。文化的挑剔也不无道理,但我们是不是站在社会文化和国家文化的营盘上评价电影?网络的无所不在被青年人不由自主的接受认可,却奇怪的是被一部分顽守传统的人们所排斥。辩证和多元的分析是理论所需要的。比如,就市场而言,做大的目的何在?问题在于是不是为他人造就市场?试想2017年大幅度放开将如何?与此相关的艺术文化产品打造的弱势还没有改变,借势起来的创造是不是能吸引培育起来的受众,还是为抗争即将到来的巨大市场而功利性地选择观众?
总之,无论我们欣喜2015年中国电影急速攀登,还是目前失落于600亿元票房可能落空,中国电影的产业状态还在持续向前。我们似乎可以预期2017年的中美电影决战年的收益,但能不能期望有人计算出到2020年预期的1000亿票房的市场实现?关键还是辩证认知的意识,要知道当下的高速可能达到的极限和可能的危机。电影人江志强和他人预言中国电影的市场规模是3000亿到5000亿;周铁东等显然觉得高估,即便这规模不是票房,也多少显示了深入思考的不足。2017年放开配额似乎不是呓语——好莱坞除了不断推进合拍和展示出进入的积极性外,其实一再期待着最后的压力在2017年放开配额,那时市场肯定还在增长,但还会有国产片占据半壁江山的局面吗?那个时候的中国电影产业成熟是指规模更大而自身缩小,还是自身强大和规模同步呢?必须思考,我们是像台湾电影市场那样低占有,还是如韩国电影那样高占有更值得夸耀?我们可能会忽略了电影产业稳定性的一般基石:何以实现长效商业和电影艺术总是矛盾?其实核心是无限追求利润和精神情感表现的矛盾。看《捉妖记》多年筹备的精神,以及修改人物扮演的投入而不惜,就是舍弃了斤斤计较而成就追求的成功。但最后几千万的欲求,让电影诚实精神丢弃,换来的是令人诟病的的收尾。产业的案例还在不同程度重现,未必是为了艺术就必定有回报,在本质上,取舍的平衡是一种学问态度:创作要竭尽全力,利益要水到渠成,欲望要适可而止。什么都要获得就可能都丧失,看看《黄金时代》的盘算,将艺术的追求和市场的获取寄托在所谓的大数据上,悖反显然。我们总说《阿凡达》成功,其实是思考人类问题的内涵,以及为了实现这欲求的十余年准备等待的创造成功。于是产业的基本成功基础,是非投机取巧的拼命努力实现市场可能的追求,这时候的市场欲求具有了艺术追求极致的性质,天道酬勤的可能性就增大;反之,欲望的精神可能在创作之时就打开了不祥的缺口,比如好好的《开罗会议》,为了某种满足,有些出格的创造出一种不在场却需要在场的虚妄意念的招贴画,从内容到宣传材料,都等于为留下缺憾埋下了隐患。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的资助成果)
注释:
一方面,利用多种形式宣传造势企业管理制度。移动网络的普遍,给中小企业领导者开辟了新的管理方式。可以利用移动网络形式开展管理制度学习的比赛,或收集对企业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对企业组织发展的想法建议等,以求企业员工理解管理制度,明确制度的意义,认可制度,使得企业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管理制度能够得以贯彻落实。
①② 《2016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破300亿大关,7月同比缩水10亿》,中国之声《央广新闻》,2016年8月11日。
③ 《制片人表示100%会有〈星际迷航4〉》,《新京报》,2016年8月19日。
④ 《2014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
⑤ 《2016暑期档格外“冷” 7月票房较去年少近20亿》,国际在线,2016年7月27日。
⑥ 肖扬:《最热暑期档遇见冷票房 折射中国电影市场的稚嫩》,《北京青年报》,2016年8月1日。
⑦ 《暑期档电影票房不行怪补贴减少?票补说“这锅我不背”》,凤凰资讯,2016年8月15日。
⑧ 徐颢哲:《9.9元低价电影票骤减 “票补”本无罪奈何经念》,《北京日报》,2016年7月21日。
⑩ 《暑期档电影票房不行怪补贴减少?票补说“这锅我不背”》,凤凰资讯,2016年8月15日。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刘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