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啸月 宫宇坤 周培源
现代传播体系建设:融合与秩序——第十五次中国传播论坛暨全国外语类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研讨会综述
■ 于啸月宫宇坤周培源
2015年11月13—14日,第十五次中国传播论坛“现代传播体系建设:融合与秩序”暨全国外语类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企业、媒体和学界的多位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期间《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2015)》和《全球传媒发展报告(2015)》发布会,川外新闻传播学院十周年院庆也一并举行。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支持,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办,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
11月13日,论坛开幕式在四川外国语大学举行,由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严功军教授主持。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董洪川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词,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衷心祝贺。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胡正荣教授表示,中国传播论坛已经成为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和学科教育领域一个重要品牌,本次论坛的目标是把学界、业界、媒体界结合到一起,共同建设中国的现代传播体系。同时并指出当前的新闻传播教育正处在十字路口,中国要走出去,离不开外语类院校新闻传播学科的贡献。
随着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如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如何构建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介集团,如何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成了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本次论坛的主题发言和四个分论坛探讨了这些问题。
本次论坛的主题发言共有两阶段。在第一阶段中,七位来自企业界和媒体界的领导、专家做了精彩发言。这一阶段由胡正荣教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章晓英教授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杨魁教授分别做了点评。
中国交建党委工作部部长杜胜熙做了《“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需要中国媒体鼎力相助》的发言,他指出中国企业的国际话语权仍然落后,需要借助媒体力量以扭转不利局面。他提出国企需要转变观念,善于同媒体合作,做好对外传播工作。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中外媒体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唐润华做了《回到起点,国家形象反思》的主题发言。他对过去几年国家形象传播存在的问题做了梳理,从国家形象的组成、媒体与国家形象关系、国际传播如何对接国家形象等角度分析了改善国家形象的进路。中国外文局对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传播研究室主任于运全围绕“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创新”主题发表演讲。他认为中国在国际传播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全球视野,并指出中国应该加强对外传播话语的创新,通过媒体智库,进一步提高对外传播的有效性。中国青年报经济部主任潘圆以自身经历叙述了国企近年对外传播的变化,她认为只有好故事才能有好的传播效果。媒体人在报道中需要换位思考,关注能够引发受众共鸣的事件以提高传播效果。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斯瓦西里语部主任韩梅通过该台对非传播的实务分析,指出包括文化、语言、国情等在内的多种因素导致我们对非传播效果的研究受限,还介绍了该台的一些成功经验,包括提供多语言服务、扩大媒体传播平台、译制优秀影视剧等。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影视处处长陈言卿盘点了国企形象传播中的突出问题。从媒体生态演变与国企宣传困境、人际传播情境下传受双方互动、视觉传播的发展趋势三方面指出国企形象传播的策略转变。中国石化宣传工作部海外传播处主管谢丹平分析了中石化的海外传播现状,从现存问题、对策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做了主题演讲。
第二阶段的主题发言由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耘教授主持,学界的六位教授发表了主题演讲。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中外媒体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唐润华,江苏师范大学刘行芳教授做了精彩点评。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教授发表了题为《在变化中认识海外华人和华文媒体》演讲,论文通过历时性的梳理,对华文媒体发展过程中的优缺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做了评析。中国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陈卫星教授从宏观视角对国际传播秩序的历史演变做了分析,并从治理能力和制度构建的平衡角度对国际传播秩序进行全新认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主任、传播学研究室主任姜飞研究员通过对大量新闻传播研究成果的再梳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对中国传播研究的特点、规律和转向做了具体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钟新教授以多家机构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权威调查结果为依据,对中国国家形象十年变迁做出回顾,着重分析了我国的经济、军事、外交及旅游与国民形象。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段鹏教授发表了《关于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用户的实证研究和市场发展分析》演讲,该研究对四座城市的机顶盒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多个角度对该行业的现状做了分析。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林克勤教授介绍了认知传播学的发展历史,梳理了该领域现有的研究成果,着重描述了认知传播学科的发展前景,对该学科的概貌和研究进路进行归纳整合。
此外,根据主题分布,2015中国传播论坛还设置了“外语类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全球传媒产业与国际传播”“新媒体与现代传播体系构建”“研究生专论”四个分论坛。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10余所外语类高校新闻传播学院负责人以及其他高校的5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围绕上述主题,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发表了独特见解。分论坛由严功军、张磊、姬德强、皮传荣等学者主持;郭光华、龙耘、姜飞、许家彪、李继东、蔡敏、张春林等学者做了点评。
(作者于啸月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宫宇坤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周培源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