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方耀
(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以多学科理论为支撑的关于西藏社会稳定的实践研究
——读孙勇主编的《维护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对策研究》一书感悟
狄方耀
(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西藏社会稳定问题是个实践问题,也是个理论问题,还是个关注西藏必然要关注的问题,更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中央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稳定问题,学术界研究西藏社会稳定问题的力度大大增强,不少作品现世。其中,由孙勇教授于2008年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维护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对策研究》顺利通过结项,并于2015年6月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可以说,孙勇教授主持的这个课题是以多学科理论支撑下的关于西藏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的力作,是近些年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而解决实际问题著述的代表。
“维护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对策研究”从题义上理解,应当是针对西藏社会稳定的现实问题作者提出工作方面的对策性建议,一般人的研究习惯是回顾历史、分析现状与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而《维护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对策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最终成果却破除了已有的窠臼,把维护西藏地区社会稳定这样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研究对象溯及于相关理论的源头去认识与考察,找到理论的依据,以此理清西藏社会稳定问题的脉络,以理论指导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些理论包含了边疆理论(或新的边疆观)、地缘政治理论、国家政治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公共管理学、民族理论、宗教理论等。
地处边疆地带的西藏地区的社会稳定问题不是一般社会秩序的稳定问题,由于其历史、地理和现实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使西藏社会稳定成为我国社会稳定中特别的一类,即既有国家边疆、世界地缘的问题,又有自身以及全国性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民族、宗教等问题,是个综合性问题。《维护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对策研究》这部精品力作,就是首先从边疆理论视角进行梳理,认为近代几百年来,欧美国家形成了成熟的边疆理论,使边疆概念大大拓展,包括地理边疆、领土边疆、利益边疆、战略边疆、经济边疆、文化边疆等有形与无形边疆的综合边疆(新的边疆观),我国的西藏地区正处在这些边疆概念的叠合点上。近代以来,西藏实际上是西方某些国家的利益边疆、战略边疆范围,而由于我国的边疆理论研究滞后,我们很多的研究人员还停留在对地理边疆、领土边疆的认识上,缺乏应对西方国家将西藏作为其利益边疆、战略边疆之对策。从这一点上看,《维护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对策研究》这部著作就站在了一个有别于我们以往思考西藏稳定问题的新角度、新高度。
其次,从世界地缘政治理论方面分析,按照英国学者麦金德的“大陆腹心说”,中国西藏地区处在世界的“腹地中心的地带”,即战略要地,这是英国、俄国、美国等大国控制世界而博弈中国西藏地区的原因。所以,继英国之后,美国一直紧盯中国西藏地区的原因就在于此。从边疆理论和世界地缘政治理论看,中国存在一个“环边疆带”,在“环边疆带”中还可以分出“主边疆带”与“次边疆带”,中国周边相邻国家是“前出边疆带”。西藏就处于中国“环边疆带”的“主边疆带”上,故而它影响“次边疆带”和“前出边疆带”,所以西藏的社会稳定与否影响其他藏区和我国的相邻国家。正是由于西藏的地缘政治价值,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世界大国的博弈区之一,这应当是一个时期以来西藏所蕴含的战略价值。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藏的社会稳定问题,是国家边疆战略和国家战略中的问题,解决这个重大的战略问题需要上升到国家层面。
第三,从现代国家理论看,西藏社会稳定问题是中国由传统民族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时出现的问题。按照现代国家理论,整个国家各个地区要实现均质化发展,即边疆与内陆腹心地区没有差别的发展,而在当下中国还未能实现。传统民族国家的许多理念还在影响着对西藏的治理,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要求对包括西藏在内的边疆治理方略做出调整,摒弃传统民族国家由历史形成的族际治理的弊端,实现现代国家的区域治理。在对西藏进行区域治理中,应消除边疆在国家经济、文化乃至理念上的非均质化问题,加快西藏的各方面建设并加快人才培养工作,以区域治理的均质化实现西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
第四,从系统论的视角推论,西藏社会稳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西藏社会稳定具有相对性、动态性和变异性等特点。在实现西藏社会稳定这个系统问题中,具有一种逻辑结构,即必须是1+1要大于2。在社会稳定的制度建设上看,一段时间里的西藏社会稳定,表现为对策性稳定和结构性稳定两种形态。所谓的对策性稳定,是指依靠不断制定和实施新的对策包括政策等手段来应付经常变动着的社会活动形成的稳定,这种形式的社会稳定是一种危机治标的结果,难以长久保持;所谓的结构性稳定,是指依靠完善有关的社会结构(包括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等),以从根本上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而达到社会稳定,这意味着区域社会因制度化而不断趋于安定、和谐与有序的状态。西藏社会稳定应由对策性稳定向结构性稳定发展,才能实现持续稳定。
第五,从社会控制论视角观察,社会控制可以分为外控和内控两种形式。外控形式主要是运用专政理念和力量,在国家机器的笼罩下,施行硬性的控制来实现社会的稳定;社会控制的内生形式,主要是通过大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理念和力量,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稳定。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社会控制的内生形式是消解社会各个矛盾群体乃至当事人对抗国家行为的软件,辅之以社会的外控形式即专政力量相辅相成,效果是不错的。西藏地区的社会稳定应将社会控制的两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长期稳定。
归结起来,按《维护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对策研究》的逻辑主线,可以认为,西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不仅仅是我国地理边疆的治理,同时也是国家利益边疆、文化边疆、战略边疆的治理,其中自然涵盖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资源控制、历史、民族、宗教等因素。西藏社会稳定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等特点,表明这一地区已是我国在全球化时代维护国家主权和制定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点,完全可以视为中国“战略边疆”的重点之一。在坚持“战略边疆”的大视阈下,国家和西藏地方发展西藏经济文化,坚持正确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法治建设,加大援藏力度,重视意识形态和舆情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等举措综合运行,才能实现全面稳定、持续稳定。
总之,孙勇教授主持的《维护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对策研究》课题,是基于多学科理论的支撑,使西藏社会稳定问题这一实践活动具有了坚实的理论依托,在对策思考上超越了一般性工作对策的范畴,具有系统性、预见性和战略性眼光。此书有助于我们进一步领会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和中央关于“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西藏工作的重要原则。由此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课题一定会被广大读者所认可并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积极的效果。
[责任编辑 夏 阳]
[校 对 陈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