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雪茹
(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探析
巩雪茹
(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是农村基层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本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深入探讨和分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特点及其推进模式等,以供实际工作参考。
新农村建设;村级财务管理;推进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日益推进,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受到了普遍重视,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但不容忽视的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村级财务管理目前已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它是农村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热点和焦点,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对于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村村民委员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组织,它不是一级政权组织,但是要协助上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完成许多行政管理工作,同时要自主履行本村的各项村务管理职能。当前,农村村民委员会是主要承担和实施村级财务管理的主体,所谓的村级财务管理就是对直接归属于农民集体占有、支配和管理的各项资产及所发生的各种收入和费用等进行计划、核算、监督与控制的一种财务活动。[1]做好村级财务管理是我们党在现阶段提出的一项新任务和工作要求。
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分布相对分散,社会发展水平一般落后,村级财务管理至今仍然存在着账务管理混乱、财务制度不规范、监管工作不到位和资金运行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加之各级纪检和审计监督部门的监管工作在此也是薄弱环节,极易诱发各种贪污腐败行为和违法乱纪现象,这是引发当前农村干群矛盾和产生不稳定社会因素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制约新农村发展步伐的困境和瓶颈。[2]村级财务管理作为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合法权益,在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积极作用。
当前,正值中央实施“八项规定”和全面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我们有必要从基层农村抓起,立足其薄弱的村级财务管理现状和环境条件,找准问题的根源及影响因素,结合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形势及任务要求,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这既是一项现实紧迫的工作任务,又是当前重要研究课题,对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愿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村级财务管理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关系到农村社会资源的科学配置与有效分配,甚至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这是缩小城乡差距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同时,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也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体现了和谐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一)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和新时代标准要求,对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全面建设,实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3]其内涵体现在以下几点:
1、产业结构非农业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不断地积累农村集体经济,它要求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和维持农村基本的经营管理体制。从目前农村产权性质、经营方式和利益分配关系等来看,夯实农村集体经济基础需要不断发展和壮大非农经济产业,使其成为带动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支柱产业,最终使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呈现“非农化”。
2、从业人员多元化。新农村建设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出现了多元结构的从业人员,打破了原来单一为农民的人口结构模式。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条件日益改善、城市就业压力逐渐增大,一些最终迈不进城市门槛的“农民工”和城市下岗职工以及志向在农村投资发展的社会从业人员不断“涌向”和“入住”农村,出现了多元化的“农民”,[4]他们将有助于改变以往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的问题。
3、经济管理二元化。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开始撤销村民委员会,出现了“村改居”工程,即依照城市体制建立了“街道委员会”,其性质逐渐由传统的农村管理体制向现代城市管理发展转变,如沿海经济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村和城郊村的村民委员会已普遍挂上了社区居委会的牌子,其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经济管理二元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转变的趋势。
4、生活方式市民化。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日益推进,“人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5]由于受“城市化”发展趋势的影响,如今农村人居生活方式已发生很大转变,其已与旧有的农村相差甚远,表现为接受新鲜事物快、法制观念强、时间效率高和农民的思想意识及发展理念更为先进和超前。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级财务管理的目标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级财务管理应服务和适应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其管理效益和运行效率,为有效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发挥作用。
1、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村级财务管理是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个规范、完善的村级财务管理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它能够保障农村社会资源的科学配置与有效分配。如今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农业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壮大,而且也支撑了整个城市经济的繁荣与进步,它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具有基础地位与战略作用。同时,规范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不断夯实农村集体经济基础,广泛吸引各类社会资源和闲散资金对农业的投入,为促进农村社会经济良好运行和加强对外交流及合作等创造条件。[6]
2、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根本改观,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参与村级财务管理和民主理财的愿望及要求不断提升。一个规范、完善的村级财务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能够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合法权益,使农民参与村级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性进一步提升,是化解当前农村干群矛盾和杜绝违法乱纪现象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3、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来讲就是要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和统一,这一目标的最终实现要依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体制机制。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则是其良好体制机制运行的重要体现,它反映了农村社会经济活动中各个层面,也是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最为敏感和现实的问题,它将有助于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各种突发矛盾与突出焦点问题。
4、妥善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是一个相互联动的有机整体,规范完善的村级财务管理能够使农村有限的社会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并对农村社会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与有效管理,将不断提升农村社会发展潜力、壮大区域经济基础和拓宽农业增长空间,使农村社会发展及时适应新形势变化及应对各种竞争与挑战等,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缩小城乡、地区差距以及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级财务管理的特点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需体现其效率性和效益性,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管理模式多样化。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各地资源环境、文化基础、经济水平以及民俗民风等均有差异,导致其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呈现多样化;二是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按照有关财经法规要求和财政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三是理财公开透明。随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民参与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全民参与村级财务管理提供了便利与可行性,它要求全面实行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和建立县、镇(乡)、村三级联网的农村财务管理网络系统,以保障各项财务收支公开、透明;四是开展财务评议。以乡(镇)为单位,定期组织开展村级财务互评,并将财务互评及处理结果及时公开展示,以督促和推动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与高效运转。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级财务管理的内容
村级财务管理是农村工作中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事关农民切身利益,也是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级财务管理的内容应侧重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委托代理工作规范化。鉴于当前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和专业人员短缺的现实问题,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可委托代理中心,配备专门财会人员,明确其岗位责任制,使财务代理工作规范有序;二是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按照财政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村社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三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统一规定设置科目,做到核算有凭有据、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四是开支审批规范化。实行村级财务支出联审联签制度,村级财务活动中的各项事务发生须经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或村班子联席会议审核、审批和讨论决定;五是财务公开规范化。所有收支账目必须逐笔逐项明细公开,做到财务公开内容真实全面,物资管理使用精细科学;六是民主理财规范化。建立完善的村民理财与监督机制,让每一个村民都有义务和权利参与到村级财务管理中来,定期组织检查、审核财务账目及相关经济活动事项;七是档案管理规范化。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及办法要求,落实村级会计资料归档整理及保管工作,分村设柜,分类存放,专人保管,方便查阅。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级财务管理的推进模式
考虑到我国当前村级经济具有封闭性、合作性和多样性等特征,使得各地在选择村级财务管理模式时须顾及其差异性和适应性,以下几种模式可供选择。
1、“独立式”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也称为“村账村管”模式,它是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单独配备财会人员,由村民委员会独立开展村级财务管理活动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需要单独设置账簿和开设银行账户,并在村民委员会或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下独立核算本村集体经济,它实行的是一种“村管村民监督”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充分体现了村民委员会是村级财务管理主体的性质。其聘任的财会人员一般多为当地人,能够较为熟悉本村生产经营情况和各种财务管理活动内容,并在第一时间内做到对本村集体资产、负债和权益状况等进行及时了解与适时管理,较大程度地体现了村级自我决策和自我管理的职能。
2、“会计委派制”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又称为“村会计委托代理制”模式,它是由会计委派主体(一般指乡镇)对用人单位(即各村集体组织)所需用的会计人员进行统一委派与全面管理,其落实“四不变”原则,一是财务管理主体不变,实行村会计委托代理制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仍然是村级财务管理的主体;二是会计主体不变,村级财务核算的会计主体仍然是本村的集体经济组织;三是管理决策主体不变,村民自治的基层组织仍是村级财务管理决策的主体;四是会计政策的使用权不变等。村级财务及会计政策的使用权仍然属于村民自治的基层组织。会计委派制能够将村级财务管理中的人与事的管理权及决策权完全分离,大大提高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有效遏制村级账务造假账和侵吞集体资财等行为。不过,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中的会计委派制尚在初试阶段,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3、“村账乡(镇)代管式”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是在乡镇农经站设立“村级财务管理中心”,在坚持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由乡镇“村级财务管理中心”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要求进行集中、统一核算村级财务工作。“村级财务管理中心”只负责代理记账而不代管资金,即各村设1-2名报账员,定期持经过村务理财监督小组或村班子联席会议审批通过的单据到“村级财务管理中心”审核报账,并接受群众监督。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改变当前村组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和农村“包包账”、“捆捆账”等现象,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有助于强化乡镇管账的监管职能。其与“独立财务管理模式”和“会计委派制管理模式”相比,在坚持村集体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性质不变的前提下,能够实现乡镇监管与村民监督相结合,有效保障农村集体资金安全与高效运转。
4、“村级财务结算中心式”财务管理模式。“村级财务结算中心”是一个专门服务于村级财务结算的非行政性组织,它不属于乡镇政府的职能管理部门,一般是由乡(镇)政府建议或组织倡导成立“村级财务结算中心”,使其对全乡(镇)各村的村级财务工作进行集中核算与监督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坚持财务主体不变、决策主体不变和会计主体不变。[7]村级财务结算中心与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它接受乡(镇)政府的监督与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在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下而产生的,它一般要求农村财务管理环境相对规范和完善。
总之,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仍处于不断改革和探索阶段,村民自治的基层组织作为实施村级财务管理的主体,既要充分考虑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又要按照村民自治、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科学运转的原则及要求,合理、审慎地选择适合本地新农村发展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以全面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李视友.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设想[J].财会研究,2008(5).
[2]潘自强.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其评价[J].农村经济,2009(2).
[3]高祥晓,安存红.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
[4]张晓玲.做好农村财务管理,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0(30).
[5]常树春,陈顺达.新形势下村级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2010(32).
[6]巩雪茹,刘强.提高西藏财政支农效益促进新农村建设[J].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2).
[7]刘强.促进农村投融资环境发展的村级财务工作探讨[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4(4).
[责任编辑 刘 强]
[校 对 康桂芳]
F302.6
A
1003-8388(2016)04-0134-04
2016-03-17
巩雪茹(1973-),女,陕西周至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和民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