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婧 王 旭
(作者张婧系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汉语国际教育中心主任、孔子学院管理处副处长、副教授;王旭系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美国多元文化传播中的中国文化定势
■张婧王旭
最新的美国人口普查显示,即使加上白人移民,美国白人的年增长率也只有0.1%,大大低于亚裔、拉丁裔和黑人的年增长率。种族争议和歧视问题愈演愈烈,美国的话语权,于国内依然被白人所掌控,于国家之外则拥握着绝对的话语优势。美国的文化领导权借助种种传播途径传递着按照自我定义里对其他文化的解读,或含蓄或蓄意地表现出他们对异民族的文化定势。中国和其背靠的东亚文化一直处于下风位置而无太多还手之力。我们不能否认文化偏见存在普遍性,但国家形象的建构更需要我们正视普遍背后的特殊性。
在美国的文化产品中,中国形象乃至东方形象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文化符号和民族性格,背景式的角色、无关痛痒的台词里充斥着对整个民族的标签。恰当地解释了刻板印象中的以偏概全心理——用可能部分真实的观念对事物做出定义。虽然角色特征有相当的还原度,但部分根深蒂固的性格特征不免显得有些极端。例如死认分数的书呆子、沉默寡言的随大流和拥有绝对权威的固执男主人,这些角色的确“很东方”,可更深层的,源于教育理念及家庭伦理的东西方差异则显然被夸张和调侃这种“无伤大雅”的艺术表现手法所替代。当这些定型观念成为忽视时代更迭的臆断和带有明显的偏见与揶揄,就不免有失公允。
中国形象“随着西方文化自身的变化以及中西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并非决定于中国的现实”(周宁,2011)。美国影视剧中的中国形象伴随着时间而变化。2004年《实习医生格蕾》第一季中因为没有绿卡而无法到医院缝针的中国女工、2005年《绝望的主妇》第二季中在Gaby家被解救的劳工小梅等。那时贫苦和落后是对中国人最典型的刻板印象,处于社会底层的不起眼的小人物,不时“被”矮化出人性的贪婪、奸诈、伪善等丑态。可近几年中国人的面孔开始明显具有存在感,即使仍旧负面的居多,制作方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与时代发展及国家意识形态可谓亦步亦趋。《疑犯追踪》里的中国人是黑客与间谍、《纸牌屋》里是两面三刀的政府高官、《末日孤舰》里是影响世界和平的军事力量,而在像《傲骨贤妻》等律政剧中则总成为中美政治、经济纠纷的始作俑者。这些形象往往从现实中取材,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上的栽植和映射。除了传统的中国元素符号外,“孤儿收养”“禽流感”等刻板观念也几乎总与“China”成对出现,对于庞大的影视受众来说,这些带有话语栽植印记的传播渠道,就是他们了解中国的方式。这些文化定势的真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传播者期望收获的效果。在像美国这样的多元文化环境中,在美国具有强大话语领导权的控制下,披着幽默和逗趣外衣的文化传播,其辐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
1.种族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
萨姆纳(1940)把种族中心主义定义为“一种表示对事物的看法的专门名称。持此看法的人认为自己所属的群体是一切事物的中心,也是对所有的他人进行评价、衡量的参照依据”。①美国总统的同位语是:Leader of the free world(自由世界的领导者),无疑是对种族中心主义的最佳解读。除了普遍的国族意识,众多美国国民骨子里自然散发出的白人优越感和对其他民族的排斥,到如今也没有因为移民比重的增大和权益合法化而有明显的改变,反而使种族内部的保护主义始终不断发酵。另外,充斥在美国文化产品和国家理念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各位荧幕上“血统纯正”的白人男主人公们则给了种族中心主义合理的解释,更是对像中国这样“需救赎”的民族做出臆断和定型的正当理由。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了“Soft Power(软实力)”的概念之后,美国就一直在文化软实力的道路上借助文化产业推行着文化领导权。 “一个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是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利诱来达到理想的效果的能力。”②他还认为“不是表达了对一个与自己显然不同的(或新异的、替代性的)世界进行理解,在某些情况下是控制、操纵、甚至吞并的愿望或意图”。美国一直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对外输出包裹着“美国梦”糖衣的文化产品,包括音乐、影视、艺术作品等,这些产品用华丽的外表和丰富的表现形式获得受众对文化产品的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以美国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定型。在这种“吸引力”的冲击下,受众本民族的文化坚守开始被缓慢地侵蚀。
2.中国的传统符号定型和文化产业劣势
从符号学的角度上说,中国元素其实是“中国形象”的第一张脸。在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中,一类是如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另一类是如饮食、服装等生活方式(关世杰,2012)。这些非意识形态的中国名片,从我们跨文化交际的开始就成为了专属标签。所以无论是影视媒体里的中国场景,或是每逢中国传统节日或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它们总会悉数登场,循环往复地展现古老东方的传统魅力,满足观众对这个神秘国度的窥秘和猎奇心,在习惯中完成文化定型。
调查显示,美国文化输出在中国的受众群体现出高学历且多为主动接纳的特点。除了多元的文化作为吸引外,产品里潜移默化的刻板印象也间接影响着我们的民族自信。世界市场内,美国文化领导权都能够借助美国的文化产业链得到蔓延,同时也传递了美国主流英雄主义价值观,并且用产业数据教会我们什么叫“软实力”。反观中国的文化产业和大众传播,在构建国家形象、创造文化产能上显得力不从心。我们的文化产品竞争力不足、创新性不够,面对外来文化定势的消极冲击,将传统的文化要素反复旧题重提已经无法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我们赢得太多竞争力。
1.以多种方式走出去,发展文化产业,传统理念与现代方式相结合
我们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必须提高国际竞争力,发挥大众传媒在国际传播中的支撑性作用,合理利用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增强文化吸引力。像《舌尖上的中国》《美丽中国》等将美食、地理、人文内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国家级纪录片,“接地气”的制作内容让它们在国内或国外都是一张盖有中国印章的名片,是一张无关意识形态、无法被拒绝的通行证,更是我们文化产品的风向标。又如2015年国产动画《大圣归来》因为“良心”制作收获了业界久违的高口碑和高票房,这是对我们文化产品的肯定,也激发了文化从业者的民族自信。
汉语文化的持续升温,让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我们在语言文化交流平台上打开了中国与世界对话的窗口,为加强与各国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渠道。孔子学院承担着传播中国文化、培养汉语言人才、构建新国家形象的任务。与国际接轨,进行平等对话,跨文化交流就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走出去”,主动与异文化进行沟通与合作。
2.加强多方合作,提升国人素质
国际社会复杂多变,我们需要怀着积极包容的心态掌握话语权的主动。即使面对个别国家别有用心地故意抹黑歪曲,也要树立民族自信,以开阔的胸怀和眼界借鉴他山之石为我所用,提升自己的文化产业水平和文化软实力。
另外,国家层面上的合作不可避免地带有意识形态的印迹,留学生、华人华侨还有华裔作为文化定型的素材和样本,他们有地缘和文化理念上的优势,他们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于中国形象的建构和传播有着无可比拟的天然联系,因此我们同样要积极开展与当地华人团体的合作,力求在刻板、误解和成见之中发出属于自己民族的声音。
与此同时,虽然部分针对中国人的批判与调侃是对我们民族形象的一种臆断和误读,但近几年来个别国民在异域令人咋舌的行为,如飞机上打架、自助餐哄抢浪费、洗手池洗脚等不文明现象给国人形象实在又蒙上了时代阴影,不仅引得各国媒体别有用意的报道,为文化定势提供反面素材,更让其他民族对我们自诩所谓的古国文明嗤之以鼻。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是改变文化定势最基本、更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注释:
①参见萨默瓦,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麻争旗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②戴清:《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中国电视》,2012年第9期。
(作者张婧系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汉语国际教育中心主任、孔子学院管理处副处长、副教授;王旭系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赵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