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病人深静脉导管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

2016-02-19 06:49张翠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5000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6期
关键词:血液透析

张翠(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5000)



血液透析病人深静脉导管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

张翠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病人深静脉置管引发导管感染的因素,探究防治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进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考虑导管感染的20例患者的外周血和导管血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给予发生导管感染的患者对症治疗。结果20例患者中,16例培养结果为阳性,其中3例(75.0%)为长期透析导管,留置时间7~15个月,8例(88.9%)为股静脉置管,5例(71.4%)为颈内静脉置管,留置时间1周至2个月。16例患者的导管共分离出细菌17株,其中8株(47.1%)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29.5%)为表皮葡萄球菌,1株(5.8%)为阴沟肠杆菌,1株(5.8%)为里拉微球菌,1株(5.8%)为溶血葡萄球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药物给予患者治疗,均治愈。结论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治疗应加强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血液透析;静脉置管;感染因素

早期不需要透析治疗时,大部分患者不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需要透析时,只能行深静脉置管透析,使得临时透析导管通入,在透析患者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比例。此外,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故深静脉置管的感染率也呈现出增长趋势[1-2]。我院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在接受血液治疗考虑导管感染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导管感染的因素和防治策略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考虑导管感染的20例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2-72岁,平均年龄(32.5±12.5)岁,其中高血压肾病1例,糖尿病7例,由慢性肾脏病发展至晚期二引发的肾功能衰竭12例。

1.2方法

20例患者中,4例为长期透析导管,9例为股静脉置管,7例为颈内静脉置管,所有器材均为双腔导管。采集患者外周血和导管血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得到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药物对患者实施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检出细菌的种类和耐药性以及导管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2结果

2.1导管感染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置管部位及导管留置时间

本组20例患者中,16例培养结果为阳性。16例患者的导管共分离出细菌1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所占比例为47.1%,表皮葡萄球菌5株,所占比例为29.5%,阴沟肠杆菌、里拉微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各1株,所占比例均为5.8%。

16例导管感染患者中,3例(75.0%)为长期透析导管,导管留置时间为7~15个月,8例(88.9%)为股静脉置管,5例(71.4%)为颈内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为1周至2个月。

2.2药敏检测结果及治疗效果

药敏检测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最高,表皮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的敏感性最高,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最高、里拉微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最高。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对16例患者实施治疗后,均治愈。

3讨论

在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过程中,选用血液透析方法是当今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流至体外,经过空心纤维的透析器中,血液会与患者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通过弥散和对流的方式实现机体物质交换,及时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清除,可以维持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带走患者体内过多的水分,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为了保证血液净化顺利进行,保证血液充分透析,必须建立和维护良好的血管通路,在应用中需要在患者体内置管,内置导管也因此具有引发感染的隐患。

3.1导管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细菌培养后发现,引起导管感染的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有关资料表明,在深静脉置管的过程中真菌性导管感染的发生几率在逐渐上升,可能是由于接收治疗的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或者患者在长时间内服用了抗生素,引起体内菌群功能失调。针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而言,由于贫血或者营养失调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不足,这一原因成为导管感染的重要因素[3]。

3.2置管部位与导管感染的关系

颈内静脉置管不易固定,患者头颈部动作的过程中会牵动导管松动,因此会增加感染发生的几率。股静脉置管虽然易于固定,但患者的活动度较大,对穿刺部位造成连续的敏感刺激,故感染发生率较颈内静脉置管感染率高。

3.3留置时间与导管感染的关系

本次研究入选的20例患者中,4例为长期透析导管,9例为股静脉置管,7例为颈内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4例为长期透析导管患者中,3例患者发生感染,发生率为75.0%,表明长期透析导管感染率比临时导管感染率低,但随着长期导管留置时间延长,感染比例逐渐增高[4]。

3.4局部护理与导管感染的关系

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长时间透析,患者在导管植入后考虑到经济因素和穿刺痛苦的因素,往往不会接受规律透析,而是保留导管,如果护理措施不到位,导管穿刺点可能暴露,局部出现红肿现象或者脓性分泌物,引发严重的感染。

3.5导管感染的预防措施

首先,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保证导管易于固定,例如股静脉,尽量不选择颈内静脉。另外积极开展动静脉内瘘术,向患者说明造瘘的目的和后期治疗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可以缩短深静脉置管时间,降低导管感染几率。

其次,做好导管护理工作。冬季及时换药,每天更换一次,换药过程中及时关注是否存在红肿现象,有分泌物时可以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局部应用纱布覆盖导管穿刺点,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加用敏感抗生素,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导管感染,必须进行拔管处理。操作过程中遵循无菌原则,避免导管口反复暴露。

导管置入后,需要将皮肤出口位置缝合固定,再利用透气敷料固定。通过实际观察发现,加强固定后并未出现导管脱落的现象,在更换消毒液的过程中,不直接接触缝线,利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避免导管脱落,用消毒液消毒的方法避免缝线断裂。在实际观察中发现,经过对导管加强定位后,未出现脱除现象。由于透析患者置管时间较长,需要经常换药,消毒液也会对已有的缝线造成较大的损伤,提高了缝线断裂的几率,如果颈内静脉置管时间超过1个月,都将出现缝线断裂的问题,之后在应用消毒液的过程中不直接接触缝线,只应用生理盐水进行消毒清洗,避免缝线断裂。在皮肤消毒的过程中,消毒范围一般规定为10cm*10cm,避免反复多次在同一个部位穿刺导致血管内壁组织受损,导致感染几率上升。透析过程中避免多次打开导管,因为空气中也含有一部分葡萄球菌。透析室空气必须进行紫外线消毒,操作时避免人员走动。内瘘手术过程中快速准确,建立好血管通路,缩短导管的留置时间,降低感染几率。

3.6健康教育

一方面,加强医护人员导管感染知识教育,健全预防措,定期举办感染知识理论讲座,保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另一方面,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强调长期置管的重要性,保证病人和家属清醒地认识到血液透析过程中导管的重要性。并及时开展临床教育,教会病人和家属如何保护导管,在日常洗头和沐浴中如何保护,活动时避免导管受到牵拉,不得让汗液浸湿敷料和胶布,避免导管脱落后造成感染。在实际观察中发现,患者都可以按时来医院换药,导管和敷料也没有出现脱落。随着医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透析病人也必将实现规律治疗,缩短血液透析的间隔周期,降低深静脉置管的感染几率。

综上所述,引起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预防,对避免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宁霞,沈霞,钟慧琴等.改进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护理方法对导管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 350.

[2]张渊,毛敏,赵玉蓉等.早期发现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导管感染[J].四川医学,2012,33(6):97.

[3]张渊,毛敏,张亚玲等.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病原菌及治疗效果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3):87-88.

[4]李学梅,于颖,高飞等.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临床研究与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2):19.

[5]张尚鹏.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导管感染因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15(3):81.

[6]赵刚.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方法[J].实用医学杂志,2011,22(1): 11.2008,24(8):4-6.

作者简介:张翠,1982年生,女,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肾脏病临床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血液透析
烟酰胺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效果评价
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优质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