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健 徐 冉 张春茹 郝 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4例临床比较
吕健徐冉张春茹郝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目的探究采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不同的剂量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从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样本容量为84例,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将该组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1和治疗组2),各有病例42例,治疗组1予以大剂量缬沙坦治疗,治疗组2予以小剂量缬沙坦治疗,对比观察两种不同剂量药物治疗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结果比较两组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发现,治疗组1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组2,并且治疗组1对于心室重塑的效果也明显优于治疗组2,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予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剂量缬沙坦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并且抑制心肌重塑,同时还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缬沙坦;不同剂量;临床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其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发展到终末期的必然结局。该病的发病率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逐年升高,据相关文献资料称,近几年本病的发病率>1%,且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10%。有研究表示,男女性心衰5年的存活率分别为25%和38%,并且心衰严重的患者存活率可能不到1年。由此看来,心衰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更进一步说明心力衰竭治疗对于患者存活与否的重要性[1]。缬沙坦是心内科临床中应用较为频繁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本文主要针对高药物不同剂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进行探讨。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从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样本容量为84例,按照随机双盲发原则将该组患者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1:病例32例,男女比例19/13,年龄48-81岁,平均(58.69±8.03)岁,心功能II级、III级和IV级分别为11例、12例和9例;治疗组2:病例32例,男女比例18/14,年龄47-80岁,平均(59.84±8.69)岁,心功能II级、III级和IV级分别为9例、13例和10例。两组一般资料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参照WHO规定的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进行选取。纳入标准:①至少出现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3个月或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②年龄在18岁以上;③存在射血分数<0.45的依据,且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左心室舒张期内径指数>2.9cm/m2;④自愿参与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处于妊娠期及哺乳期的患者;②有严重肺脏疾病者;近3个月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或接受心脏手术者;③近3个月内有持续性室速并伴有晕厥,并且未予以任何治疗的患者;④存在血液动力学改变伴有严重心瓣膜疾病者;⑤存在其他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予以利尿剂、洋地黄等,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并控制水和钠的摄入。治疗组1在此基础上予以缬沙坦160mg/d,口服,持续治疗12周,治疗组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缬沙坦80mg/d,口服,治疗12周。
1.4观察指标
于治疗12周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LVEF(左室射血分数)、心率以及心室重塑指标(LVD、LVEDV、LVS和LVESV),并综合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1.5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经过各自的治疗后临床症状(水肿、胸闷等)完全消失,并且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明显改善,并且心功能改善1级,但还未达到正常的心功能;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且心功能无好转,甚至还可能恶化[2]。
1.6统计学分析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n(%)]表示;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治疗组1的LVEF(左室射血分数)、心率以及LVD、LVEDV、LVS和LVESV指标分别为(52.6±8.2)、(73.5±3.9)、(45.8±1.8)、(159.6±43.1)、(41.5±1.1)、(101.3±41.0),而治疗组2上述指标分别为(42.3±6.1)、(85.0±3.4)、(53.6± 3.1)、(169.9±50.6)、(51.3±2.9)、(118.9±43.7)。两组患者以上指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治疗组1:治疗显效例数为1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3%;治疗组2:治疗显效例数为11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8.13%,临床总有效率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用药后仅有个别患者出现轻微呕吐、嗜睡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但均可自行缓解。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各类心脏疾病的终末结局,主要造成心肌收缩能力降低,继而导致心排出量不足,不能够满足人体基础代谢需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呼吸急促、肺部湿罗音、双下肢水肿等。本病的发展与心室重塑、心肌重构因子以及神经激素之间发生的恶性循环有关,心肌的损伤进一步增加交感神经系统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兴奋性,继而激活多种细胞因子和内源性神经的分泌,该过程长期发展将导致心肌重建,继而加速心肌损伤[3]。由此看来,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应集中于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和心肌重构的方向。
血管经张素II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主要的人效应器,其作为临床中常见的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并产生有效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继而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4]。缬沙坦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血管经张素II受体拮抗剂,其具有阻断血管经张素II的作用,能有效抑制血管经张素II的收缩血管的作用,同时还能抑制血管经张素II产生的水钠潴留以及促交感活性增强等作用,继而产生抑制心肌重建的作用,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改善心功能[5]。缬沙坦之所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对血管经张素受体产生拮抗作用,扩张毛细血管前动脉,继而降低心脏后负荷,减少水和钠的重吸收,并阻碍醛固酮的分泌,改善水钠潴留,继而减少心脏前负荷,降低血容量[6]。
虽然目前临床中已经将缬沙坦广泛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但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药物剂量偏小,为特别探究加大剂量对心衰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特进行的本次研究。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采用大剂量缬沙坦治疗的患者经过12周的治疗后,LVEF(左室射血分数)、心率以及LVD、LVEDV、LVS和LVESV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小剂量组,并且治疗组1的临床总有效率较治疗组2高,差异显著(P<0.05),虽然加大剂量,但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由此看来,大剂量缬沙坦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且安全性也相对较高,值得参考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洪林,许家素.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0,39(19):2662-2664.
[2]孙佳萍.两种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近期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2):233-234.
[3]李云峰.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脑钠肽的变化[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9):56.
[4]林小劲,瞿金鸿,梁春虹等.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7):132-134.
[5]韩利红,黄伟,刘琮琳等.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44):59-61.
[6]陈国英,徐巧玲,余丹等.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健康研究,2015,35(1):28-29,32.
作者简介:吕健,1980年生,女,汉族,辽宁人,硕士学历,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治疗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