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洁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绵阳 621010)
中小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生态的形成与实践探索
白洁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10)
【摘要】人的思想道德的培养与成长是连续、系统的内化过程,每个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都不可或缺。通过调查分析,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课程教育效果不明显、青少年日常生活道德实践缺乏必要引导、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主体间缺乏实质互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通过共建内容与方式丰富呼应的生态课程、校园内外互为联动的生态实践、建设平等互动的生态主体关系等措施,建设形成一种全面、系统、整体、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道德教育生态系统,从而达到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主体与社会之间的整体协同发展,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生态
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力器无疑是人才的培养与铸造,因此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既能带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也会有力推进人自身的价值实现与人生的丰富。需要指出的是,人的思想道德的培养与成长不是断裂的,而是连续的内化过程,不是零散的,而是系统的价值观形成过程。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长期间都有着各自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学校教育期间,中国多年的应试教育重课堂学习轻道德与实践培养是不争的事实,导致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性的断裂和引导性的虚化。反思学校教育中人才思想道德培养环节的短板与弱点,关注青少年在中小学阶段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探讨新形势下建立中小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生态体系,是时代发展给教育界、学术界提出的重要课题。
一、 中小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生态的必要性
中小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人生过渡阶段,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体现在对学前未成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有效承接,也体现在对大学教育的良好过渡,对人才的思想道德培养与塑造起着关键作用。基于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逐渐凸显的传统模式、应试教育的缺陷,新形势下,中小学需要拓展思维,形成一种全面、系统、整体、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道德教育生态系统,从而达到主体、环境、社会等各要素间的整体协同发展,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一)中小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生态的建立与形成,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上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就目前我国的教育阶段来说,学生的教育过程分为学龄前、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直至终身等多个阶段。对于这些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中小学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相对较少。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需要结合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阵地—学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生态体系,结合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形成一股教育合力,共同作用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纵观当下,经过多年变革,中小学的教育理念在不断的变更发展,也相应的建立起了自己一套做法。但这与外部的社会要求和教育本身的目标尚有不少差距。中小学作为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应更好的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成长的衔接与过渡作用,这也是国家教育政策中的应有之义。
(二)中小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生态的建立与形成,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需要
教育的生态化趋势,从本质上讲,是指教育借鉴生态观的相关理念,在面对社会变更、情境变化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和方向,充分调动教育各要素的积极作用,打破教育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主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壁垒,将教育各要素有机联系,不断寻求各要素间的关系因素限制突破,形成一种新型的动态平衡的教育体系。现代教育重构生态体系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车轮前进的必然趋势,期许带来的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进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社会中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给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思想道德教育生态的研究,既基于当前思想道德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借鉴了生态观的思想、方法,是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然趋势与需要。
(三)中小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生态的建立与形成,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
“教育的使命在于努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为构建由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组成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奠基”[2]。中小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生态的形成与实践目的是审视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带来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从培养“完整的人”为根本出发点,以尊重中小学教育主体特点为切入点,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交往互动,从而达到主体与环境及其他要素的整体协同发展,这不仅贴近中小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也体现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人文性,有利于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系统性,从而真正地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
二、中小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生态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新形势下,在社会新问题不断涌现、各种情况显现多样化的当前,掌握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状态,是开展研究的基本前提。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了四川绵阳10余所中小学开展了调查。调查人员设计兼顾了城乡、性别、年级等各因素,使之呈现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分布,问卷发放 1200 份,回收1180份,回收率为 98.3%,问卷有效率为96%。
本次问卷调查选取了22个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密切相关的问题(三个学生基本信息问题除外),这些问题主要涉及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感、理想信念、 心理素质以及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情况等方面。
(一)思想道德课程教育效果不明显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思想道德类教育课程受喜爱程度有待提高。在回答“思想政治教育课上的课堂表现”时,61.7%的学生回答的是“认真听讲做笔记”,而选择“心不在焉,根本不听”的则占到10%。在“你认为在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这一问题中,认为“有必要”的占到42.3%,认为“不太必要”和“没必要“的则有14.8%。在问及“你对学校开展的政治类课程感兴趣”这一问题时,有27.3%的学生回答“感兴趣”,认为“不太感兴趣”的学生有37.3%,却仍有7.1%的学生持“厌恶反感”的态度。
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对未来职业生涯设计缺乏目标的明确性,同时市场经济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影响日趋明显。“市场经济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一切按经济原则办事”[3]。这种对经济效益的急切渴求影响到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对政治追求与关注在下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建设逐步失去了兴趣,甚至极少数青少年产生厌烦、憎恶之感。在谈到“你的理想”时,25.7%的学生选择了“希望成为高级知识分子”,12.9%的学生选择了“当老板”,体现了大多数学生未来较强的职场心态,选择成为“公务员、军人、医生、律师”的则占到 28.1%,而选择成为“技术工人”的则不到15%。在回答“你的学习目的”时,16.2%的学生选择了“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希望“改变自己和家庭困难的处境”的则占到22%,基于从众心理,38.6%的学生选择了“将来有个好工作,过舒适生活”,而对这一问题认为“说不清楚”的学生有22.8%。由此可见,大多数中小学生都把自己的个人理想与职业选择混为一谈,少部分同学受金钱至上思想的影响,看问题较为现实,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而中小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学生将课程教育内容与人生理想的树立完全割裂来看。
(二)青少年日常生活道德实践缺乏必要引导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一定时期的道德理念必然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德育的内容也应与之相适应,超前与落后都是不当和低效的。”[4]对某一社会现象,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知的情况下,才可能付诸相应的道德行为,没有道德认知的道德行为显然不具有实际的功能价值,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统一于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在涉及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上,大多数中小学生较理想,当问及见到有违社会公德的现象,如何处理时,42.7%的学生选择“制止”,33.4%的学生持“自己不做,也不管别人如何做”的态度 ,6.1%的学生则坚持“自己也这样做”,“会把垃圾捡起来,但不会制止”的学生则占到14.3%。可见,中小学生自身具备的道德认知水平,并不能从内心深处很好地引导他们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甚至可以说他们缺乏应有的道德行为自律性,存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这表现在,一方面,他们注重自身道德认知的学习与培养,具备一定程度的道德意识,对社会失德行为有一定的辨识能力;但另一方面,在付诸于具体的道德实践时,青少年却显得随波逐流,跟随大众,容易受到身边多数人的影响,对自身的道德要求不高。这种知行不合一的现象,其中带来的消极后果之一便是造成学生极易产生焦躁、急功切利的心理,即便是在自身认识到这一缺陷时,也不能很好的加以克服、改正。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年级越高的学生来说,其品质现状更令人忧虑,由于他们自身已经具备较高的道德认知能力,对于外界事物也基本形成了自己的评判标准,因而一旦教师所教授的道德理论与他们所接受的产生分歧、差异时,学生可能会产生排斥、抵触心理,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协作精神、思想意识、奉献精神等缺失现象较为严重。
(三)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主体间缺乏实质互动
中小学生基于自身成长的特殊阶段,这个时期产生一定的思想困惑、生活困惑是在所难免的。在问及“遇到不顺心或困惑之事时,你会怎么处理”时,选择“与父母或老师交流”的只有9.5%,这折射了校园生活的一个侧面,师生交流沟通有待改进和加强。选择“对同学或好朋友倾诉以寻求帮助”的有37.5%,35.3%的学生愿意“闷在心里,自我调节,自我解决”。青少年对于老师、父母的批评指责不能正确的面对,反而采取逃避、反抗的方式,从深层次来说,学校和家庭的思想道德教育并没有真正入脑入心,没有让青少年用学到的理论来有效解决生活和思想上的难题,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也没有能够真正成为青少年的知心人和领路人。在回答“你感到最烦恼的事时”,24.5%的学生选择“迷茫,找不到方向”,因为“作业多,学习压力大”而感到烦恼的学生占到37.2%,说明随着社会发展,竞争加剧、社会对个人要求提高,对学生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其中,造成学生心理负担、产生烦恼等均与学习有关,这实际上是社会、家庭、学校因素在学生身上的集中反映。由此可看出,无论是社会的整体环境的促动还是从青少年发育阶段相关,当前大多数中小学生迫切需要切实有效、贴近自身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之在遇到问题或烦恼时,能够较成熟正确的面对或者积极寻求帮助。
三、 中小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生态的对策探索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事关党和国家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是处于不断地相互适应与相对稳定的动态之中,课堂、校园、实践等构成了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各要素。各要素之间时刻关联,相互调适,共同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生态平衡。通过各要素的调节与适应,要最终达到各要素自身及相互之间的整体、和谐、平衡、协同发展,从而保证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平稳前行。
(一)共建内容与方式丰富呼应的生态课程
课堂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居于主体地位,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也最为深远。在调查问卷的总结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该说,课堂生态是教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课堂生态的建立是中小学首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生态课堂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为建设定位的,鉴于此,生态课堂教学内容上应兼顾合理性与针对性以及教学方法多样性。课堂生态系统内各因子的良性互动,平稳运转,建设生态课堂。
课堂内容的生态性建设。课堂内容生态性建设需要充分的解放思想,对课本和教学任务应有创造性的建设和扩充。思想道德课程与其他课程有本质区别,它不仅是一项技能知识的简单传递和解读,而是一种需要设计合理、表达顺畅、情感共鸣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建立过程。课堂内容的设计要有效结合学生关注焦点、社会热点等内容进行开创性的建设、设计和充实。课程内容的合理安排与课本的再次创造应该形成良性循环,在不脱离课本主线的前提下,超越课本的表达有限性,将课本大纲和主体内容创作成为说理深刻、课本内容与社会内容有机融合的生态课程。
教学方法的生态性建设。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积极突破单一、片面的说教式教学的窠臼,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形式,采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达到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教学中,适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比如通过播放道德教育视频,而生动、直观的画面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在欣赏视频的同时加深了对道德教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教学手段的运用方面,由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层次需求,每个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又各有差异,因而教学方式要因校、因地、因人制宜。
(二)开展校园内外互为联动的生态实践
实践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特性。马克思说,“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釆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的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 “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外进行生产……是不可思议的。”[5]作为社会人,人的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中小学生的身体及精神的发展也应以实践活动发展为基础,促进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做好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自然良好过渡。
探索校园道德实践。生态校园实践活动的核心是营造实践场景、促进价值共识、提升实践能力。中小学生生活学习特点注定了其主要活动场所是校园内,因此要将校园内的资源加以有效利用,营造蓬勃向上的校园道德实践活动阵地和场所。校园实践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课堂上所学的真正地用于课堂外生活中。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增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实践互动性,将课本、课堂的知识在课堂外得以实践加以验证,共同构建课堂内外教育作用互为一体的生态实践校园。在校园内部的实践活动的开展上,教师也要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道德教育生活,以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文化活动周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实践等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将课堂内容与实践行为融会贯通。通过社会焦点道德现象的辩论的思想碰撞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开展校外社会实践。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生态化建设,若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尚且显得孤单力薄,还“必须让学生从课堂走出来,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走向实践”[6]。因此,适当社会实践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益补充和必要环节。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教育引导功用,诸如感知博物馆、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观看心得和总结讨论,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历史文化、社会发展。以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开阔视野,锤炼品德。校园道德实践活动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相互促动,成为生态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和课外延伸。调查问卷分析中的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脱节再次敲响了学生实践教育短板的警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不仅是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也是实践认知能力的建构过程。中小学建构有针对性和实践特色的生态实践体系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真正实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人回归“生活世界”,为中小学生提高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奠定坚实稳定的基础。
(三) 建立建设平等互动的生态主体关系
教育生态的建设依赖于教育主体关系生态的形成,需要中小学逐步建立高效互动的新型主体关系,逐步实现主体间性转换,使得教师、学生、校园成为互动、融合、共同促进的教育生态因子。
建设生态校园。生态校园既体现在校园内部建设资源有效利用与合理分配上,也体现在学校对学生成长信息的掌握上。在校园内部建设上,关注系统内外环境的优化,尤其是学校文化精神的凝练与培养,以及围绕学校文化精神开展的各类教育宣传与文化景观建设。通过生态校园的建设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旨在“建立一个更为科学的、促进人的最优发展和良性循环的教育生态环境,从而提高教育的效益,促进教育功能得以最佳的发挥。[7]”学校在提高自身硬件水平、文化建设的同时,还要成为联结社会、家庭的信息反馈中点站,为建立学生的道德成长档案与思想动态提供更加全面客观的数据分析。学校、家庭要相互联系,相互沟通,形成学生成长信息对换和互享的系统,使得校园信息、家庭信息、学生信息有机融合,更加贴近学生成长实际,成为学生成长途中的领路人。
建立生态师生关系。在生态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的前提下,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师生关系应得到进一步调适。生态的主体间关系应该是互为促进、共同进步的。因此要足够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思想道德教育才能生态化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主体在课堂、实践、日常交往等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思考、参与、创造的权利。在教育过程中,创造机会与载体,能够更多体现学生的主动与个性,追求和谐、民主的校园教育氛围。逐步抛弃教师对教育行为的绝对化控制,将学生主体有机嵌入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支配中,形成有机共生的新型主体关系。这种新型关系的建立能够为“教师成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领路人和知心人”目标的真正形成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中国教育报,2012-11-9(1).
[2]任国平.2004:教育理论新进展与新动向[J].人民教育,2004(24).
[3]陈俊珂.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与教育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4).
[4]黄平.论研究生教育中的德育新内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8(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134.
[6]周成贵.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7]文继奎,杜杉杉,等.教育生态观视域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实践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
The Formation and the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Ecology
BAI Ji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10, Sichuan, China)
Abstract:People’s cultivation and growth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is continuous and systematic internalization,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to develop in each stage is indispensabl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re are three questions about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at classes education effect is not obvious, lack of necessary guide teenagers moral practice in daily life, such as lack of real interaction between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ubjects need to be addre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building rich content and methods of the ecology of echo courses, campus ecological practi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quality and interaction of ecological subject relationship, measures such as construction to form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overall, balanc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ecological system, so as to achieve between the principal part, the principal part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overall synergy between principal par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actu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youth.
Key word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15)06-0094-05
基金项目:本文系绵阳市重点社科基地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2014年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4SD3027)。
作者简介:白洁(1977—),女,满族,辽宁凌源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伦理学。
收稿日期:201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