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一颗自由的灵魂——我教《渔父》

2016-02-18 06:09彭欣欣
中学语文 2016年27期
关键词:渔父沧浪屈原

彭欣欣

渔父:一颗自由的灵魂——我教《渔父》

彭欣欣

近日因为开设公开课《渔父》,笔者在一直反复研读文本、查找相关资料,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逐步形成了这节课的教学思路,现总结如下:

一、确定“渔父”为主要对象

在笔者以往教授《渔父》的过程中,基本也和大多数老师一样,将文中屈原形象作为主要教学对象。但在本次教学准备过程中,笔者产生了一些疑问:文章为何是“渔父”而非“屈原”作为标题?文本主体内容虽以渔父与屈原对话为主,但为何对渔父的描述明显要多?文章虽以屈原开篇,又为何要以渔父结尾?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做出大胆猜测,莫非作者就是要重点突出“渔父”这个人物形象,而“渔父”形象也并非是往常所认为的随波逐流的否定形象。于是,笔者标新立异,大胆地将“渔父”作为主要教学对象,而边缘化了“屈原”形象,这也算是笔者本次授课的一大创新之举。

二、诠释“渔父”的三层涵义

在确定“渔父”为教学主要对象之后,笔者在备课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如何解读“渔父”涵义,最后确定从三个层面加以诠释:

1.“渔父”何意?主要从标题“渔父”作如何解释切入,引导学生思考“渔父”的基本涵义。根据课文注释,“渔”指捕鱼;“父”同“甫”,男子的美称;故“渔父”乃捕鱼的男子,基本等同现在的“渔父”、“渔翁”。

2.“渔父”何形?文本中“渔父”以何种人物形象出现,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进一步思考“渔父”的深层涵义,可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文本开篇渔父询问屈原的话很值得分析,“子非三闾大夫与?”如果渔父是一位普通的捕鱼人,在那个缺少媒体交流的封闭时代,他能认识三闾大夫吗?“何故至于斯?”“斯”指“这种境地,即屈原被流放之后,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悲凉境遇”,如果渔父只是普通的捕鱼人,又怎么知道屈原的遭遇呢?从这些内容来推测,渔父想必也是世外高人。

其次,渔父与屈原的对话表现了人物的人生态度。当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善意规劝“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这是治乱之世,穷达之间的两种不同处世原则,渔父规劝屈原要懂得“与世推移”,表现了他随遇而安,知天达命的性格特点。

再次,《沧浪歌》是解读“渔父”心灵的密码。渔父在规劝屈原无效的情况下,歌唱《沧浪歌》,飘然而去。歌以咏志,《沧浪歌》则成了解读“渔父”形象最关键的内容。“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喻指天下的整体局势,“水清”则喻太平盛世,“缨”指代帽子,象征地位,故“濯我缨”喻做官封爵,参与政事。天下太平就出仕,为国效力,此句乃劝人积极进取。“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水浊”是喻动乱之时,“足”指代身体,故“濯吾足”指保全自身,不问世事。天下浑浊就归隐,终老山林。此句乃劝人面对无力改变的浑浊世界,须以超然豁达之心去面对。《汉书新注》中评述:沧浪歌的正确解读应该是“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

文中对渔父的描述,还有“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遂去,不复与言”等内容,面对屈原坚持自己的价值追求,渔父虽表面不愠不怒,划着小船,哼着小调,飘然而去,但“不复与言”里似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轻蔑之意,而“渔父”那种顺应自然,不偏执僵化,洒脱豁达,超然自乐的隐者形象则跃然纸上。王逸在《楚辞章句》中云:“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楚辞》中的渔父,应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渔人。

3.“渔父”何蕴?文本中“渔父”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文化意蕴。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历代评论者大多认为这篇文章是歌颂屈原的,通过将屈原与渔父对比,反衬屈原光辉峻洁的精神品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操,那到底该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呢?笔者让学生将屈原和渔父对比分析。其实,他们的对话是一场关于在乱世安身立命的思想交锋,屈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以死明志,代表了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屈原是一位理想主义者;渔父引导屈原悟道的话语重心是对心灵的关怀,与世推移,超然而活,以隐守志,拥有一颗自由的灵魂,代表了道家的出世思想,是一位睿智的现实主义者,这其实是屈原精神和庄子哲学的碰撞。

《楚辞·渔父》面世之后,“渔父”就不再是某个具体人物,而逐渐成为传统文化中典型的文化意象,是隐士的象征,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超脱旷达、恬淡自适是“渔父”的文化意蕴。

三、探寻“渔父”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渔父意象寄托着中国文人对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得意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归隐吟风啸月,给后世带来深厚的文化影响。直至今日,“渔父”形象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蔡凌在《唐宋诗词中渔父形象的现实意义》中认为,当下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革,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唯金钱是举的思想应运而生,追功逐利的实用价值观日益凸现,使得很多人心理失衡,而渔父形象就为这些人提供了完善人格的精神支撑,渔父超然闲适的洒脱情致,从容自由的生命意识给了人们很多现实的启示。我们改变不了现实,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在生命的得失中,不忘拥有一份超然豁达,享受生命的魅力。

《渔父》一文的教授,笔者并非在否定屈原的精神追求,而是在探寻“渔父”身上的积极意义。毕竟每一种选择都是有意义的,因为他们都从内心深处作出了对人生极度负责任的抉择,以此提升了他们的生命价值,而这些情怀也构成了中华民族深沉饱满的精神财富,源远流长,至今不息。

★作者单位:江苏吴江盛泽中学。

猜你喜欢
渔父沧浪屈原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兰心诗钞》“均州沧浪”意象的“元典”元素分析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沧浪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均州:沧浪之上,沧浪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