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涛 余玉龙
德国“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刘涛余玉龙
摘要:“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解决了德国就业难和失业的问题,为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核心竞争力。“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具有大学和企业双边培养、理论和实践双管齐下、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的特点,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企业降低人才搜寻、招聘成本的理性选择。校企合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德国的“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最为典型,其核心是大学和企业共同投入资源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有效解决了德国就业和失业的问题,为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核心竞争力,被公认为德国高等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深入研究德国的“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对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德国是最早开始校企合作教育的国家之一,开启了产学研模式的先河。随着德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德国也出现了人才短缺和人才断层的现象,即缺乏实践能力较强和应用能力较强的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服务人才。在德国经济发达的一些地区,企业和大学开始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人才短缺和人才断层的问题,兴起了“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为主的高等教育改革。
“双元制”模式最初是德国的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的合作,后来应用技术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也引入了“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形成了“双元制”大学[1]。“双元制”是指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即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双元制”职业培训中的一元是指企业,另一元就是指学校。学生在大学学习专业知识,在企业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和实习,同时企业还需提供实习工资。这样一来,学生在大学学习的专业知识与企业需要实现了“无缝对接”,企业需要什么,大学可以就企业的需要来进行改革课程,使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这样也利于学生毕业后可立刻到企业工作。这种“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是把高等教育与企业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大学和企业通力合作完成全部学业。在“双元制”大学里上学,与普通大学一样可以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不同的是培养学生不但是大学的任务,也是企业的任务;学生不但在学校上学,而且还在企业工作,参与学校和企业共同研发的项目,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
目前,“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在德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无论是在职业学院、应用型大学或者是综合性大学,都设置有“双元制”模式的课程。“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的专业不但包括工程技术类的专业,也有经济管理类专业和社会学类专业。据统计,德国共有189所大学有“双元制”模式的课程。其中,应用科学大学119所,职业学院16所,综合性大学8所,其他高等教育机构8所。2007年,“双元制”高等教育课程数为666门,参与学生数为43220名;到了2012年,相关数字已增长为1384门和64093名[2]。“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是德国大学校企合作的典范,为德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被誉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德国前总理科尔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原料不足的国家,经济实力是以从业人员的技能为基础的,经过良好职业培训的青年,是我国的最大资本,是我国经济稳定的保障。”[3]
“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是德国高等教育最具有特色的办学模式。“双元制”大学与德国普通的大学相比较,具有实践性强、专业对接好和就业率高的特点[4]。近年来,德国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双元制”大学,与普通的德国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相比,“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机制颇具特色。
(一)双边培养:大学和企业
大学和企业双边培养大学生是“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之一。从入学选拔开始,学生是先选择企业开始,向自己喜欢的企业申请,企业审核并评估是否与学生签订合同,如通过企业的评估签订合同后,就获得了大学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资格。“双元制”大学与德国其他类型大学的学制相同,但假期较短。大学生在学校进行3个月的理论学习,校内有导师指导;然后进行企业进行为期3个月实践实习,企业也有专门的导师指导实践。大学本科3年内都是以3个月为一个周期在大学和企业交替进行。
“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都是小班教学,教学规模不超过30人[5]。小班教学保证了教学质量和企业师傅指导实践的质量,同时也保证了学习和实践各个环节都有导师们的悉心指导,而不会因为班级人数过多,而不能得到应有的指导。另外,企业高管也会到大学兼任教职,把企业的实际案例和管理经验带给学生们,使他们得到更全面的知识。
(二)双管齐下:理论和实践
“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理论和实践双管齐下。大学教育要以企业培训的要求为前提,培养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是应用型的高级人才,弥补了传统高等教育重理论知识轻实践学习的不足,同时为企业提供了专业的、对口的高级人才。“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培养的学生在企业环境中不但加深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而且还熟悉了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情况,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大学生不但能够接触到现实生产中最先进的设备、技能和工艺,更能培养其工作责任心、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所以,“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留在了校企合作的企业里。他们具有一定的实践实习经验和工作经验,工作起来更顺手,企业也不用对他们进行入门培训,可以立刻上岗工作,减少了一定人力和物力成本。
(三)双元身份:学生和员工
“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学校的学生身份和企业的员工身份的双元身份。学生一旦由企业确定录用,即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企业与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工资,同时还为其缴纳社会医疗保险等等。同时,学生还进入大学,成为大学的一名学生,享受德国高等教育赋予的各项权利。保证学生入学即就业,减少学生的就业压力,为就业提供坚实基础,并且降低失业率[6]。同时,企业为学生支付工资,为学生减轻了经济压力,企业也招收到合格的企业员工,减少企业招聘和培训成本。
德国“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为德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动力,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提供就业率,减少失业率,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具体而言,这种校企合作模式的主要成效是:
(一)为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
德国企业所需的科技创新和高素质的应用人才,大学科研经费稳定的来源,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得益于大学和企业的合作。对于企业来说,企业面临缺乏持续的创新能力和人才短缺的问题;而大学恰恰可以弥补企业面临的不足,大学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镇,为企业提供创新科技,与企业共同研发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大学培养的高素质应用人才为企业提供科研和管理服务人才。
(二)为大学争取更多资源
德国大学在校企合作中不但得到了巨大的经费支持,也在校企合作中提升了生产实践的研发能力、技术和专业知识,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同时也提升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实现大学的社会价值。从而,德国大学从学校层面开始改革教学制度,修改教学大纲、修改学习内容、增加企业实践环节。甚至,较多的大学自己争取资源来与企业合作,如实验室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增加,增加行政管理人员与企业对接。
(三)为社会提供创新动力
德国大学和企业合作是德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也是德国创新体系的重点和优势之一。大学科研机构是德国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与企业长期的合作,形成了独特的模式,共同解决创新问题和培养高科技应用型人才,为德国的创新和生产竞争力提供了智力支持。德国的企业为大学提供巨额的科研经费。据统计,在1990年到2000年期间,德国企业提供给德国大学的科研经费翻了一番;到了2005年,企业提供的经费占到了大学科研经费的28.1%;2013年,企业向大学投入的经费共计17亿欧元,成为了德国大学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企业对于大学长期的大规模的投入也获得了巨大的回报。大学科研产出通过企业进行知识转化,每年为地方经济贡献了高达1900亿欧元的经济效益,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3%[7]。因此,德国“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受到国家的推崇和保护。德国国家和各州的法律法规都鼓励大学教师与产业界建立联系,允许教师开办个人公司和研究所,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经济产出。
德国“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已经走出一条成功之路,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既有理论知识,也有一线的实践能力,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和失业问题都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推动高等教育改革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制定和完善高等教育的法律体系
德国“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实施的如此成功,离不开国家完善的高等教育的法律体系。《联邦职业教育法》是德国职业教育最高的法律,用“培训合同”的形式对大学、学生和企业的权利和义务都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后来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针对大学校企合作也应制订完善的法律体系,要求大学、学生和企业三者承担自己的义务,同时享受自己应有的权利。
(二)积极推动大学与企业合作
虽然国内大学也重视实践实习,也积极与一些企业建立了实践基地,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规模小,合作方式简单,合作领域较小。学生不能真正深入企业,实习没有质量,甚至是走马观花,参观式学习,只看不动手。所以,大学要积极联系企业,建立大规模的实践基地,开拓合作领域,让同学们长时间进行实践实习,真正深入到企业一线。大学和企业也应积极开展合作模式,可以学习德国“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三个月在大学学习理论知识,三个月在企业进行实践实习。
(三)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现在我国大学的教师研究领域更多是基础理论,与企业共同进行科研的较少,缺乏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同时,企业的高管和高学历的工程师很少在大学做兼职教师。所以,大学教师应该走出去,走进企业,了解更多行业知识;企业高管和一些工程师因请进大学校园,给同学教授企业一线知识。这样,高等教育教学才不会与企业脱节,企业也更容易获取前沿科技信息。同时,针对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大学与企业共同编撰教材,不但有理论基础,也有符合企业生产的需要,这样的课程和专业才不会与市场脱节。
(四)健全“学生-员工”双重角色
由于目前我国大学生在企业实习时间普遍较短,并且不能在企业一线进行操作,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所以很少有企业给实习生提供工资,更别说有社会保险等等。学校、学生和企业都要签订三方合同,要约束三方完成自己的义务。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培养学生,学生不但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也要按照合同要求到企业进行实习。企业也要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给学生们,同时提供薪水和保险,按照公司的正式员工来对待。学生按照培养计划完成了全部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实习后,企业应按照合同优选录用这些学生。
参考文献:
[1]刘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创新的启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08-111.
[2]陈莹.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体系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5(6):119-128.
[3]刘来春.从英德职业教育之比较看我国职业教育的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1993(1):22-24.
[4]王志远.“双元制”职教成就“德国制造”[N].经济日报,2014-7-8.
[5]任晓菲,戴研,莱因霍尔德·盖尔斯德费尔.德国双元制大学创新驱动产学研合作之路[J].高校教育管理,2015(5):5-8.
[6]程君秋.德国失业率创近24年新低,欧元区失业率居高不下[EB/OL].http://finance.huanqiu.com/ cjrd/2015-07/6822701.html.
[7]伍慧萍.向德国学创新:大学与企业的五种合作[EB/OL].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 1311446.
责任编辑王国光
作者简介:刘涛(1982-),男,河南开封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讲师,厦门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研究方向为文化人类学和高等教育;余玉龙(1977-),男,湖北麻城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文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编号:YB201515),主持人:刘涛。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53-03